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选理由 紧贴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办学,坚持产教融合、职教与成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为山区发展千方百计,为农民服务尽心竭力,走出了一条农村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亮 点 抚松县坐落在长白山脚下,有人口30万,属于典型的山区经济。为适应长白山旅游业大开发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县委县政府于2010年召开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要求把职业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抚松县职教中心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采取与当地初中联合、与企业联合、与外地的优质职业院校联合等多种措施,拓展办学触角,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学校招生不断扩大,在校生规模由400多人增至1500多人,专业由6个增加至18个,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为适应需要,学校创办基地理实一体教学。依托旅游专业创办了旅行社和松江河实习酒店,既是经营的实体,也是教学的基地,实现了教学与工作岗位训练一体化。学校筹集1000多万元资金建成了焊接、白钢铁艺、汽车维修、电子电工、学前教育、计算机等实训基地,形成了覆盖开设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保证教学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在长白山旅游线上的万达假日酒店、长白山蓝景黛丝酒店、长白山大饭店等设立了实习和就业基地。
学校关爱学生贴心育人,常年坚持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节约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并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针对来自单亲家庭、孤儿家庭和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比例高的特点,从校长到教师“包保到人”,做到定时走访家庭、定时谈心交流、第一时间解决学生们遇到的各种困难,许多教师长期坚持“一对一”为学生补习文化、提供食住、资助学生和家庭,被学生们称为“好妈妈”、“好爸爸”。
学校拓展服务送教下乡,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在4个乡镇建立的送教下乡的培训基地。每年都要组织100多人的培训教师带着项目,下乡镇,走村屯,开展电焊、电工、计算机、烹饪、面点、家政、瓦工、汽车维修等专业的技能及培训,每年培训在6000人次左右,培训范围覆盖全县14个乡镇,培训就业率达到80%以上。
近五年,学校培养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2000多人,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2万多人次,毕业生和学员就业有能力、创业有本领,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为抚松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守望者”。
亮 点 抚松县坐落在长白山脚下,有人口30万,属于典型的山区经济。为适应长白山旅游业大开发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县委县政府于2010年召开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要求把职业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抚松县职教中心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采取与当地初中联合、与企业联合、与外地的优质职业院校联合等多种措施,拓展办学触角,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学校招生不断扩大,在校生规模由400多人增至1500多人,专业由6个增加至18个,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为适应需要,学校创办基地理实一体教学。依托旅游专业创办了旅行社和松江河实习酒店,既是经营的实体,也是教学的基地,实现了教学与工作岗位训练一体化。学校筹集1000多万元资金建成了焊接、白钢铁艺、汽车维修、电子电工、学前教育、计算机等实训基地,形成了覆盖开设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保证教学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在长白山旅游线上的万达假日酒店、长白山蓝景黛丝酒店、长白山大饭店等设立了实习和就业基地。
学校关爱学生贴心育人,常年坚持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节约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并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针对来自单亲家庭、孤儿家庭和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比例高的特点,从校长到教师“包保到人”,做到定时走访家庭、定时谈心交流、第一时间解决学生们遇到的各种困难,许多教师长期坚持“一对一”为学生补习文化、提供食住、资助学生和家庭,被学生们称为“好妈妈”、“好爸爸”。
学校拓展服务送教下乡,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在4个乡镇建立的送教下乡的培训基地。每年都要组织100多人的培训教师带着项目,下乡镇,走村屯,开展电焊、电工、计算机、烹饪、面点、家政、瓦工、汽车维修等专业的技能及培训,每年培训在6000人次左右,培训范围覆盖全县14个乡镇,培训就业率达到80%以上。
近五年,学校培养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2000多人,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2万多人次,毕业生和学员就业有能力、创业有本领,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为抚松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