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属于自然学科类,具有微观性和抽象性等特点,知识量多且庞杂,极易令学生心生畏惧。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线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改善教学现状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效率;教学思路
一、影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刚开始学习生物,很多教师会利用精彩的生物小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生鸡蛋的一端刺一个小洞,用注射器将蛋白和蛋黄抽出来,再往蛋壳里注入红墨水。接着用空注射器往鸡蛋内打入空气,蛋壳上会冒出很多白色的小水珠,颇具趣味。这些既简单又充满奇特现象的实验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随着生物理论知识难度的不断提升,部分课程将围绕生涩、抽象、难懂的生物学定义、定律展开,学习难度倍增,也导致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2.教学理念滞后
由于初中生物课时较短,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仍遵循应试教育理念,以应对考试为目标。为了节省更多复习时间,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加快进度,无法照顾大多数学生,导致这部分学生对生物知识一知半解。而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和难度的不断增加,更多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教学内容缺少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生物知识来解释,很多问题也可以通过生物知识得出解决的办法。但教学实践中,很多生物问题都在黑板上解决了,严重脱离了生活的生物学习,也就难以实现“学以致用”。
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具体思路
1.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环节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具体地说,导入的目的即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从课间兴奋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稳定情绪,将注意力转移至课堂内,衔接知识与思维的断层,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生物课属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重视并利用导人方法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能够有效降低生物学习难度。但要注意,在导入环节应有目的地设计相关问题,以问题引发矛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解决上。
以讲授“种子萌发条件”为例,教师可提前数周随机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进行栽培,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观察和记录萌发过程。在讲课时,再导人下列问题: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教师组织学生探讨,最后点题总结,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新课教学中,掌握相关知识点。
2.坚持生本理念,探索生物教学新方法
要想改善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必须深刻认识到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将生物教学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让教学回归本源。同时,要明确生物学科的实验性、现象性及抽象性等特点,综合运用实验演示法、定律推理法等,保障教学实效。
此外,还要重視生物学自身的特点和内容,充分体现、突出生物学思维方式,能够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抓住初中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回归教学本质,将生活融入教学实践
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社会经验、生活环境相结合时,学生更容易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因此,生物教师在设计课堂情境教学时,要努力创造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生物知识,激发其探索、求知的欲望,使生物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
比如,可将生活中的废旧电池处理、水土地污染、蓝藻等问题引入课堂;或是运用动画效果演示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生物造成的危害;或是讲述被丢弃的废电池内部重金属离子污染环境的过程及其对人类的危害等,以此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在教学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
立足于教育事业创新变革的大环境,初中生物教师应坚持不断钻研,积极探索,及时革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巧用生物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创设丰富的情境,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促其形成用科学态度看待自然和社会的良好品格。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效率;教学思路
一、影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刚开始学习生物,很多教师会利用精彩的生物小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生鸡蛋的一端刺一个小洞,用注射器将蛋白和蛋黄抽出来,再往蛋壳里注入红墨水。接着用空注射器往鸡蛋内打入空气,蛋壳上会冒出很多白色的小水珠,颇具趣味。这些既简单又充满奇特现象的实验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随着生物理论知识难度的不断提升,部分课程将围绕生涩、抽象、难懂的生物学定义、定律展开,学习难度倍增,也导致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2.教学理念滞后
由于初中生物课时较短,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仍遵循应试教育理念,以应对考试为目标。为了节省更多复习时间,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加快进度,无法照顾大多数学生,导致这部分学生对生物知识一知半解。而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和难度的不断增加,更多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教学内容缺少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生物知识来解释,很多问题也可以通过生物知识得出解决的办法。但教学实践中,很多生物问题都在黑板上解决了,严重脱离了生活的生物学习,也就难以实现“学以致用”。
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具体思路
1.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环节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具体地说,导入的目的即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从课间兴奋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稳定情绪,将注意力转移至课堂内,衔接知识与思维的断层,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生物课属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重视并利用导人方法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能够有效降低生物学习难度。但要注意,在导入环节应有目的地设计相关问题,以问题引发矛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解决上。
以讲授“种子萌发条件”为例,教师可提前数周随机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进行栽培,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观察和记录萌发过程。在讲课时,再导人下列问题: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教师组织学生探讨,最后点题总结,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新课教学中,掌握相关知识点。
2.坚持生本理念,探索生物教学新方法
要想改善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必须深刻认识到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将生物教学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让教学回归本源。同时,要明确生物学科的实验性、现象性及抽象性等特点,综合运用实验演示法、定律推理法等,保障教学实效。
此外,还要重視生物学自身的特点和内容,充分体现、突出生物学思维方式,能够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抓住初中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回归教学本质,将生活融入教学实践
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社会经验、生活环境相结合时,学生更容易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因此,生物教师在设计课堂情境教学时,要努力创造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生物知识,激发其探索、求知的欲望,使生物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
比如,可将生活中的废旧电池处理、水土地污染、蓝藻等问题引入课堂;或是运用动画效果演示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生物造成的危害;或是讲述被丢弃的废电池内部重金属离子污染环境的过程及其对人类的危害等,以此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在教学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
立足于教育事业创新变革的大环境,初中生物教师应坚持不断钻研,积极探索,及时革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巧用生物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创设丰富的情境,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促其形成用科学态度看待自然和社会的良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