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收,可谓没有或少有主体的体验。近年来,虽然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出现,但大多数教师还一时很难在教学中把新理念落到实处。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结论形成的动态过程,获得丰富、深刻的认知体验,在体验中建构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才能深深地植入他的内心深处,才能在日后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受益一生。
二、“体验学习”的界定和特点
(一)“体验学习”的界定
所谓体验学习,是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学习,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注重学习者全过程深入地参与,突出人与人、读者(学生)与作者(教材)双向交流沟通,不强求划一认识,而尊重个体差异,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的知识意义。它突出的不是对知识体系的原封不动的储存,而是强调自我的感悟与发现,是一种变书本化为人本化的学习。
(二)“体验学习”的特点
1.亲历性
这是体验学习的主要特征,体验学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学习者要亲身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2.过程性
要使学生对认知产生体验性的感悟,只有展示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体验数学结论形成的动态过程。
3.开放性
学生体验学习需要时间、需要一定的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只有开放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在轻松的心态下、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中,才能亲历亲为,用心体验学习。
三、“体验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实践证明,学习者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能达到真正理解,牢固掌握,并运用。
如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回顾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面积,然后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计算圆的面积?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确定,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转化成近似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形成共识:若分的份数越多,则越接近长方形。
根据 长方形的长=圆周长的一半(∏r) 宽=圆的半径(r)
由于 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圆的面积=∏r×r=∏r2
同学们经历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就会很好的理解并运用。
(二)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做数学、说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做”就是让学生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在教“圆的认识”时,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个组提供了图钉、细绳和一支铅笔,让学生分组画圆。结果有的画得很圆,有的仍然没画规范。这时教师让每组派代表分别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注意了哪几点才能画好。通过交流和反思,再引导学生小结。要想把圆画得标准,得注意两点,一是先固定一点,二是得把线拉直,水到渠成之时,老师就告诉学生:这固定的一点就叫圆心,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这个教学片段没有直接提出圆心、半径等枯燥的概念让学生去记去背,而是先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真切地体验了圆心、半径等概念的本质意义及作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通过学生说,老师可了解学生做的过程及是否正确,然后加以指导。同时,学生叙述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又檢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可以出了这样的检测题:小军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准备到大连旅游。他们咨询了“假日”“海天”“蓝天”三家旅行社。三家旅行社的费用报价均是每人2000元(含五日游往返机票、住宿等费用),但是,优惠方法不同。假日旅行社:成人不打折,学生打五折;海天旅行社:成人学生一律打八五折;蓝天旅行社:成人打九折,学生打六五折。跟哪家旅行社去旅游省钱?学生计算得出用哪家旅行社,这个过程学生感到了数学的价值。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听收,可谓没有或少有主体的体验。近年来,虽然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出现,但大多数教师还一时很难在教学中把新理念落到实处。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结论形成的动态过程,获得丰富、深刻的认知体验,在体验中建构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才能深深地植入他的内心深处,才能在日后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受益一生。
二、“体验学习”的界定和特点
(一)“体验学习”的界定
所谓体验学习,是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学习,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注重学习者全过程深入地参与,突出人与人、读者(学生)与作者(教材)双向交流沟通,不强求划一认识,而尊重个体差异,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的知识意义。它突出的不是对知识体系的原封不动的储存,而是强调自我的感悟与发现,是一种变书本化为人本化的学习。
(二)“体验学习”的特点
1.亲历性
这是体验学习的主要特征,体验学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学习者要亲身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
2.过程性
要使学生对认知产生体验性的感悟,只有展示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体验数学结论形成的动态过程。
3.开放性
学生体验学习需要时间、需要一定的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只有开放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在轻松的心态下、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中,才能亲历亲为,用心体验学习。
三、“体验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实践证明,学习者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能达到真正理解,牢固掌握,并运用。
如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回顾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面积,然后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计算圆的面积?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确定,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转化成近似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形成共识:若分的份数越多,则越接近长方形。
根据 长方形的长=圆周长的一半(∏r) 宽=圆的半径(r)
由于 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圆的面积=∏r×r=∏r2
同学们经历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就会很好的理解并运用。
(二)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做数学、说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做”就是让学生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在教“圆的认识”时,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个组提供了图钉、细绳和一支铅笔,让学生分组画圆。结果有的画得很圆,有的仍然没画规范。这时教师让每组派代表分别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注意了哪几点才能画好。通过交流和反思,再引导学生小结。要想把圆画得标准,得注意两点,一是先固定一点,二是得把线拉直,水到渠成之时,老师就告诉学生:这固定的一点就叫圆心,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这个教学片段没有直接提出圆心、半径等枯燥的概念让学生去记去背,而是先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真切地体验了圆心、半径等概念的本质意义及作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通过学生说,老师可了解学生做的过程及是否正确,然后加以指导。同时,学生叙述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又檢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可以出了这样的检测题:小军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准备到大连旅游。他们咨询了“假日”“海天”“蓝天”三家旅行社。三家旅行社的费用报价均是每人2000元(含五日游往返机票、住宿等费用),但是,优惠方法不同。假日旅行社:成人不打折,学生打五折;海天旅行社:成人学生一律打八五折;蓝天旅行社:成人打九折,学生打六五折。跟哪家旅行社去旅游省钱?学生计算得出用哪家旅行社,这个过程学生感到了数学的价值。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