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足够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在义务教育阶段,微粒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化学基本观念。只有掌握了微粒观,才可以加深对其他化学概念的理解,甚至可以说,它是其他化学知识获得和应用的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的重要性,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微粒观 重要性
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的重要性
(一)微粒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对宏观事实和现象进行理解与解释。在化学学科中,宏观与微观是互相联系的,宏观变化是由微观结构决定的,而微观结构的变化则由宏观表现出来,从微观上可以有效描述在宏观世界学到的知识,这样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解释。如随着时间的推进,敞口容器的水不断消失,并且温度与减少速度呈一定的正比关系。如果学生存在微粒观,意识到水分子构成了水,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那么就可以理解温度影响水分子的运动速度,温度与运动速度呈正比的关系。
(二)微粒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符号。在化学学习中,化学符号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包括很多组成部分,比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等,不同的化学符号在微观意义方面也存在差异性。比如H■O是水的分子式,它表示水的组成成分有两种元素,一种是氢,另一种是氧,还确定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前者有两个,后者只有一个,这样在学习化学符号的过程中,其实就掌握了很多知识。我们在学习化学符号时,不能将其单纯作为一种技能,还应该找出化学符号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对于化学符号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学生只有掌握了水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才可以更加顺利和全面地理解H■O这个符合所表示的意义,单纯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化学的。
(三)微粒观的形成可以加深学生对学到的微观知识的理解。相较于微粒知识来讲,微粒观是上位的,它概括、总结了学生学到的微粒知识,是一个有效提升。学习微粒知识可以完善学生的微粒观,而形成微粒观,对于学生微粒知识的理解,可以起到深化作用。有著名教育学家曾经提出来,要想获取新知识,就不能够脱离旧观念,只有将其构成一个观念团,才可以强化理解和习得。学生最初只能学习到孤立和分散的知识,这样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就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整合这些分散知识,将其上升为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学到的知识。
2.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一)以微粒观为主导,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编排。要想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结合学生具体的认知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组织,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培养学生微粒观作为立足点,对固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创新,对教学难点进行合理分散,然后进行整体构建。
(二)要整体理解教材内容,以基本观念统领具体知识的教学。要想构建微粒观,学生不能仅仅背诵具体的知识结论,还要深入了解相关的事实和概念,持续地进行心智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付出。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教学时,需要首先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知识的观念,这样才可以将观念的构建和具体知识的教学有效联系起来,知识教学的目的性也可以得到有效强化。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观念意识,在知识教学之前,可以整体理解和把握本单元教学内容,这样才可以找出本单元中蕴藏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及变化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利用模型和模拟等方法,这样可以形象地讲解抽象问题:化学中的物质如分子和原子等都很小,人们是无法用肉眼感觉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将其与其他实物类比,使其更加直观。教材中有应用模型,那么就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动手构建一个模型,联系具体事物,更好地理解。在认识微观世界时,学生的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想象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它需要直观的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要积极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结构进行模拟,这样可以让非常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学生更容易理解。
3.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得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需要总结经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参考文献:
[1]黄爱红.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3,2(14):123-125.
[2]曾国琼.如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微粒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2(1):87-89.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微粒观 重要性
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的重要性
(一)微粒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对宏观事实和现象进行理解与解释。在化学学科中,宏观与微观是互相联系的,宏观变化是由微观结构决定的,而微观结构的变化则由宏观表现出来,从微观上可以有效描述在宏观世界学到的知识,这样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解释。如随着时间的推进,敞口容器的水不断消失,并且温度与减少速度呈一定的正比关系。如果学生存在微粒观,意识到水分子构成了水,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那么就可以理解温度影响水分子的运动速度,温度与运动速度呈正比的关系。
(二)微粒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符号。在化学学习中,化学符号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包括很多组成部分,比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等,不同的化学符号在微观意义方面也存在差异性。比如H■O是水的分子式,它表示水的组成成分有两种元素,一种是氢,另一种是氧,还确定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前者有两个,后者只有一个,这样在学习化学符号的过程中,其实就掌握了很多知识。我们在学习化学符号时,不能将其单纯作为一种技能,还应该找出化学符号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对于化学符号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学生只有掌握了水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才可以更加顺利和全面地理解H■O这个符合所表示的意义,单纯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化学的。
(三)微粒观的形成可以加深学生对学到的微观知识的理解。相较于微粒知识来讲,微粒观是上位的,它概括、总结了学生学到的微粒知识,是一个有效提升。学习微粒知识可以完善学生的微粒观,而形成微粒观,对于学生微粒知识的理解,可以起到深化作用。有著名教育学家曾经提出来,要想获取新知识,就不能够脱离旧观念,只有将其构成一个观念团,才可以强化理解和习得。学生最初只能学习到孤立和分散的知识,这样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就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整合这些分散知识,将其上升为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学到的知识。
2.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一)以微粒观为主导,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编排。要想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结合学生具体的认知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组织,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培养学生微粒观作为立足点,对固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创新,对教学难点进行合理分散,然后进行整体构建。
(二)要整体理解教材内容,以基本观念统领具体知识的教学。要想构建微粒观,学生不能仅仅背诵具体的知识结论,还要深入了解相关的事实和概念,持续地进行心智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付出。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教学时,需要首先让学生理解本单元知识的观念,这样才可以将观念的构建和具体知识的教学有效联系起来,知识教学的目的性也可以得到有效强化。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观念意识,在知识教学之前,可以整体理解和把握本单元教学内容,这样才可以找出本单元中蕴藏哪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及变化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利用模型和模拟等方法,这样可以形象地讲解抽象问题:化学中的物质如分子和原子等都很小,人们是无法用肉眼感觉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将其与其他实物类比,使其更加直观。教材中有应用模型,那么就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动手构建一个模型,联系具体事物,更好地理解。在认识微观世界时,学生的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想象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它需要直观的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要积极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结构进行模拟,这样可以让非常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学生更容易理解。
3.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得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需要总结经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微粒观。
参考文献:
[1]黄爱红.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3,2(14):123-125.
[2]曾国琼.如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微粒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2(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