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eter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心理学意义
  
  第一,“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可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再去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属于下位学习了。下位学习所学知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有利于牢固地固定新学习的意义”,即使新知识能够较顺利地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
  第二,有利于记忆。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无怪乎有人认为,对于中学生,“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却会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第三,学习基本原理有利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美国心理学家贾德通过实验证明:“学习迁移的发生应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生需先掌握原理,形成类比,才能迁移到具体的类似学习中。”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实现学习迁移,特别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数学能力。
  第四,强调结构和原理的学习,“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一般地讲,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特别是中学数学的许多具体内容在高等数学中不再出现了,有些术语如方程、函数等在高等数学中要赋予它们以新的涵义。而在高等数学中几乎全部保留下来的只有中学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内容,如集合、对应等。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联结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一条红线。
  
  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层次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深层知识蕴含于表层知识之中,是数学的精髓,它支撑和统帅着表层知识。教师必须在讲授表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相关的深层知识,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表层知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之苦,使其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而忽略了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
  
  三、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我们认为,在中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思想。其理由是:(1)这三个思想几乎包摄了全部中学数学内容;(2)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易于被他们理解和掌握;(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思想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比较多;(4)掌握这些思想可以为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打下较好的基础。 此外,符号化思想、公理化思想以及极限思想等在中学数学中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应依据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予以渗透。 数学方法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这些策略与人们的数学知识、经验以及数学思想掌握情况密切相关。从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出发,本着数量不宜过多的原则,我们认为目前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方法有:数学模型法、数形结合法、变换法、函数法和类分法等。一般讲,中学数学中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数学技能操作来完成的。
  
  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数学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它们在教学中的辩证统一性。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给出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一个教学模式: 操作——掌握——领悟。对此模式作如下说明:(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较好地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操作”是指表层知识教学,即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操作”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3)“掌握”是指在表层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表层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数学表层知识,是学生能够接受相关深层知识的前提。(4)“领悟”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掌握的有关表层知识的认识深化,即对蕴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悟、有所体会。(5)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往往是几种数学思想、方法交织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突出渗透与明确一种数学思想或方法,效果可能更好些。
其他文献
何谓语感?就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要加强自主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阅读教学的实践给了我们这样的体会: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生态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自主性的阅读体验,由浅入深地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并以此为依托,加强语感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感。    一、自读自悟
期刊
为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在学习中建立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意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造条件,培养合作意识。要不断让学生接触合作学习,逐步树立合作意识。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支持,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可以去帮同桌一起解决这个困难。”  二、教会方法,激发交流
期刊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中,音乐感觉的培养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我们现在从奥尔夫教学体系中归纳出以下几种节奏练习方法:  一、语言节奏练习。我们可以通过民谣、诗歌,让儿童
期刊
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的引领方式,能够完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结合课堂教学,开展课外阅读指导
期刊
先秦时中国人很重视“语”,孔子就曾开设“言语”一科,专教人练嘴皮子。今天的中国更是:文章不见得天天要写,话却天天要说。广告宣传、产品推销、应聘面试、社会交往等等方面无不在对“语”即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中对“语”的培训还得进一步加强,这里我就这一问题谈点体会。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的人说话往往前言不搭后语,满腔的话儿却不知从何说起,这其实就是思维紊乱的表现。由于口语
期刊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它能使师生、生生之间有更多的交往、互动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是有效开展小组讨论的重要保障    小组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易使课堂教
期刊
摘 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的依据,是课堂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依据,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要注意规避三个问题。  关键词:教学目标 设计 三维目标    实践中有不少的语文课,设计三维目标时常常顾此失彼,或者内在的联系被割裂,或者设计孤立、缺乏通盘考虑。要走出这个的误区,教师需要用整体的观点整合三维目标,用渐进
期刊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仔细研读《解决问题的策略》各单元中的例题和练习,不难发现:问题变化多于重现。有的是题材和情境不同,有的是条件与问题不同,有的是数量关系不同。题目可以千变万化,但有一点不变,这些题都可以用画图、列表、倒推、列举、替换和假设转化等方法整理处理信息、形成策略、找到解法。  我们
期刊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它以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等为主要特点而凸现出来。那么如何来贯彻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  一、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科探究意识  第一,创设认知冲突,激化探究欲望。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引发认知时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欲望,进而转化为一种探究的动力。  第二,结
期刊
如何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做好导入,调动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