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5、26页。
教材简析:“圆锥的体积”教学在学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及认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解决“几何与图形”问题的内容。教学过程再次引导学生进行“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从而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圆锥的认识时,曾经见过这个物体,是什么呀?(出示铅锤)你们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
生:用排水法。
教师演示排水法,学生观察后阐述怎样用排水法测量铅锤的体积。
师:如果要测量一个类似圆锥形的小麦堆体积,怎么测量呢?也用排水法,可行吗?
生:不可行。
师:说明排水法具有局限性,需要我们去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激发求知欲,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旧知迁移,大胆猜想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的体积计算?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师: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它们的体积公式呢?
生:将新图形进行转化,再根据学过图形的体积公式进行推导。
师:在外观上,圆柱与圆锥有相似性。请大胆猜想一下,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生:我猜想它们应该有倍数关系吧?!
师:有了猜想,就要验证,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做实验。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26页,看看书上给我们推荐了什么实验方法?
设计意图:从已学知识中提取素材,用层层递进的问答形式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有思维的碰撞,引发疑问,大胆提出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实验验证,探索规律
1.明确任务,动手实验。
学生分小组进行动手实验,教师注意实验学具的分发,同一标号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等底等高,其他圆柱体和圆锥体不等底等高,或不等底也不等高(其中5个小组发同一号的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其他小组3种情况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都有)。
师:书中用什么方法验证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用倒沙或倒水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沙、圆柱体和圆锥体学具动手实验。
师: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
师:一共要做几次实验?
生:三次。
师:谁来读第二栏的要求,观察比较圆柱与圆锥的什么?
生:比较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与高。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
师:分析得有道理。
师:第三栏实验结果,把每次实验得出的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记录下来,开始实验吧!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实验的空间,指导学生先对实验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实验步骤和方法,然后再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分析过程,得出结论。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第一次:选用同号(1号圆锥体和1号圆柱体)并排放在一起,将直尺放在它们顶端,直尺是平的,说明等高,再将两个圆底面对着叠在一起,刚好完全重合,说明等底,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倒了3次刚好将圆柱体倒满。第二次:选用1号圆锥体和2号圆柱体并排放在一起,将直尺放在它们顶端,直尺是倾斜的,说明不等高,再将两个圆底面对着叠在一起,没有重合,说明不等底,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倒了9次才倒满。第三次:选用1号圆锥体和3号圆柱体,通过比较后,发现不等底等高,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倒了7次才倒满。
学生展示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
师:我们再听一听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
生:我们小组用的全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做了3次实验,用圆锥装满沙倒进圆柱刚好三次就倒满,得出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也就是说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其他4个小组相继附和)
师:圆锥体积要是圆柱体积的■,必须在什么条件下?
生:等底等高。
师:看来大家的猜想是对的,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关,当它们等底等高时,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是3倍关系。
(板书:等底等高 V锥=■V柱 猜想→验证)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规律,在小组中充分交流,经历思维的碰撞,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探究的规律,体验发现规律的快乐,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
3.分析结论,理解公式。
师:大家找出了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怎样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生:圆柱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可推导出圆锥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乘■。
(板书:V锥=■V柱=■sh)
师:真不错,将学过的知识加以迁移,老师也做了实验,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实验过程)
师:这个公式中,s和h各指什么?
生1:s指圆柱体的底面积,h指圆柱体的高。
生2:不同意。s指圆锥体的底面积,h指圆锥体的高。
追问:为什么?
师:公式中sh的积又指什么呢? 生:sh的积就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师:为什么要乘■?
生: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板书:V锥=■V柱=■sh=■πr2■h 猜想→验证→应用)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圆锥体积公式推导,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对规律进行很好的内化。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水到渠成地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始终让学生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感受成功的愉悦。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巩固应用。
师:我们找到了普遍方法。现在能不能计算铅锤的体积了?谁来说说计算铅锤的体积,需要测量出哪些数据?
生:底面半径和高。
老师给你们提供三组条件,一起来看一下,请从中任选一组条件进行计算,行吗?
①底面半径4厘米,高6厘米。
②底面直径8厘米,高6厘米。
③底面周长25.12厘米,高6厘米。
指名一学生板演。
2.学以致用。
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
3.拓展延伸,深化练习。
有一根底面积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最大的圆锥形零件,削去的钢材有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自己解答。
设计意图:多层练习,巩固深化新知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从猜想—验证—应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逐一深化巩固新知识的同时,增加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五、整理圈点,课堂总结
师:老师拿了一支红笔,如果要在黑板上圈出重点,第一应圈什么?
生:圈等底等高,因为没有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公式就没法推出来。
师:好,圈起来,第二圈谁?
生:圈体积公式:V锥=■V柱=■sh=■πr2h。
师:很好,再圈起来。
师:回顾本节课,从发现问题→猜想→验证→应用→解决问题,经过了整个过程的探索,解决了我们未知的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当同学们遇到问题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用一支红笔圈出重点,加深认识,掌握知识点。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所学知识的整理、提炼中,对“猜想—验证—运用”的数学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教学反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高效的数学课堂应是充满思维与智慧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独立活动的强烈心理需求,因此,自主学习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高效教学所必备的一种手段,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一改以前教师演示或在教师指令下实验的做法,采取提供学习材料和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表现在:(1)激发探究的学习兴趣。将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和谐自主的氛围中,诱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思维碰撞的火花,促使学生感受与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和准备。(2)体验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提出猜想之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验证自己的猜想,主动获取知识,在实验中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与探索者。(3)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以“提出问题—直觉猜想—实验探索—合作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为主线,实现了学习方法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后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逐步变得有思想、会思考,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实现自我发展。
◇责任编辑:谷晓华◇
教材简析:“圆锥的体积”教学在学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及认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解决“几何与图形”问题的内容。教学过程再次引导学生进行“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从而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圆锥的认识时,曾经见过这个物体,是什么呀?(出示铅锤)你们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
生:用排水法。
教师演示排水法,学生观察后阐述怎样用排水法测量铅锤的体积。
师:如果要测量一个类似圆锥形的小麦堆体积,怎么测量呢?也用排水法,可行吗?
生:不可行。
师:说明排水法具有局限性,需要我们去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激发求知欲,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旧知迁移,大胆猜想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的体积计算?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师: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它们的体积公式呢?
生:将新图形进行转化,再根据学过图形的体积公式进行推导。
师:在外观上,圆柱与圆锥有相似性。请大胆猜想一下,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生:我猜想它们应该有倍数关系吧?!
师:有了猜想,就要验证,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做实验。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26页,看看书上给我们推荐了什么实验方法?
设计意图:从已学知识中提取素材,用层层递进的问答形式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有思维的碰撞,引发疑问,大胆提出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实验验证,探索规律
1.明确任务,动手实验。
学生分小组进行动手实验,教师注意实验学具的分发,同一标号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等底等高,其他圆柱体和圆锥体不等底等高,或不等底也不等高(其中5个小组发同一号的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其他小组3种情况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都有)。
师:书中用什么方法验证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用倒沙或倒水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沙、圆柱体和圆锥体学具动手实验。
师: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
师:一共要做几次实验?
生:三次。
师:谁来读第二栏的要求,观察比较圆柱与圆锥的什么?
生:比较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与高。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
师:分析得有道理。
师:第三栏实验结果,把每次实验得出的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记录下来,开始实验吧!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实验的空间,指导学生先对实验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实验步骤和方法,然后再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分析过程,得出结论。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第一次:选用同号(1号圆锥体和1号圆柱体)并排放在一起,将直尺放在它们顶端,直尺是平的,说明等高,再将两个圆底面对着叠在一起,刚好完全重合,说明等底,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倒了3次刚好将圆柱体倒满。第二次:选用1号圆锥体和2号圆柱体并排放在一起,将直尺放在它们顶端,直尺是倾斜的,说明不等高,再将两个圆底面对着叠在一起,没有重合,说明不等底,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倒了9次才倒满。第三次:选用1号圆锥体和3号圆柱体,通过比较后,发现不等底等高,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倒了7次才倒满。
学生展示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
师:我们再听一听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
生:我们小组用的全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做了3次实验,用圆锥装满沙倒进圆柱刚好三次就倒满,得出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也就是说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其他4个小组相继附和)
师:圆锥体积要是圆柱体积的■,必须在什么条件下?
生:等底等高。
师:看来大家的猜想是对的,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关,当它们等底等高时,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是3倍关系。
(板书:等底等高 V锥=■V柱 猜想→验证)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规律,在小组中充分交流,经历思维的碰撞,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探究的规律,体验发现规律的快乐,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
3.分析结论,理解公式。
师:大家找出了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怎样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生:圆柱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可推导出圆锥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乘■。
(板书:V锥=■V柱=■sh)
师:真不错,将学过的知识加以迁移,老师也做了实验,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实验过程)
师:这个公式中,s和h各指什么?
生1:s指圆柱体的底面积,h指圆柱体的高。
生2:不同意。s指圆锥体的底面积,h指圆锥体的高。
追问:为什么?
师:公式中sh的积又指什么呢? 生:sh的积就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师:为什么要乘■?
生: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板书:V锥=■V柱=■sh=■πr2■h 猜想→验证→应用)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圆锥体积公式推导,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对规律进行很好的内化。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水到渠成地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始终让学生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感受成功的愉悦。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巩固应用。
师:我们找到了普遍方法。现在能不能计算铅锤的体积了?谁来说说计算铅锤的体积,需要测量出哪些数据?
生:底面半径和高。
老师给你们提供三组条件,一起来看一下,请从中任选一组条件进行计算,行吗?
①底面半径4厘米,高6厘米。
②底面直径8厘米,高6厘米。
③底面周长25.12厘米,高6厘米。
指名一学生板演。
2.学以致用。
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
3.拓展延伸,深化练习。
有一根底面积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最大的圆锥形零件,削去的钢材有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自己解答。
设计意图:多层练习,巩固深化新知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从猜想—验证—应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逐一深化巩固新知识的同时,增加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五、整理圈点,课堂总结
师:老师拿了一支红笔,如果要在黑板上圈出重点,第一应圈什么?
生:圈等底等高,因为没有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公式就没法推出来。
师:好,圈起来,第二圈谁?
生:圈体积公式:V锥=■V柱=■sh=■πr2h。
师:很好,再圈起来。
师:回顾本节课,从发现问题→猜想→验证→应用→解决问题,经过了整个过程的探索,解决了我们未知的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当同学们遇到问题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用一支红笔圈出重点,加深认识,掌握知识点。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所学知识的整理、提炼中,对“猜想—验证—运用”的数学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教学反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高效的数学课堂应是充满思维与智慧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独立活动的强烈心理需求,因此,自主学习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高效教学所必备的一种手段,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一改以前教师演示或在教师指令下实验的做法,采取提供学习材料和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表现在:(1)激发探究的学习兴趣。将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和谐自主的氛围中,诱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思维碰撞的火花,促使学生感受与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和准备。(2)体验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提出猜想之后,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验证自己的猜想,主动获取知识,在实验中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与探索者。(3)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以“提出问题—直觉猜想—实验探索—合作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为主线,实现了学习方法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后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逐步变得有思想、会思考,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实现自我发展。
◇责任编辑:谷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