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冬景是孟宪德水彩画中较常见的题材之一.面对他的冬景题材作品,眼前顿生一种静默、苍茫和浑远感.那种静默,仿佛可听见雪花洒向地面的声音,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因为哪怕是平时毫不在意的呼吸声,也将轻易打破那种由画面传递出的静默气息,仿佛在万籁俱寂的大自然面前,即便是最为轻微的声响都是一种打扰;那种苍茫,是由其画面大量灰色构成的节奏混响,也是东北大地在冬季呈现出的常态之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景是孟宪德水彩画中较常见的题材之一.面对他的冬景题材作品,眼前顿生一种静默、苍茫和浑远感.那种静默,仿佛可听见雪花洒向地面的声音,让人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因为哪怕是平时毫不在意的呼吸声,也将轻易打破那种由画面传递出的静默气息,仿佛在万籁俱寂的大自然面前,即便是最为轻微的声响都是一种打扰;那种苍茫,是由其画面大量灰色构成的节奏混响,也是东北大地在冬季呈现出的常态之象.
其他文献
都铎王朝晚期,伊丽莎白一世的“迪奇利肖像”首次以折扇为女王持物,英国人称其为“中国扇”,体现出大航海时代的欧亚文化交流.作为新兴的君主像模式,折扇最初只用于不戴王冠的女王非正式肖像,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发展出戴王冠、持折扇的图像志组合,这一组合升级为女王正式肖像的定式,并延伸到肖像摄影.流风所及,这种女王肖像的“新传统”一直延续到伊丽莎白二世前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方渐行渐远.
一rn刘文西先生(1933-2019),是中国美术界践行党的文艺路线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作为“黄土画派”的创立者,他始终将人民作为艺术追求的源泉和力量,留下了众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
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一体是其重要特征,亦是构建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通过考察中国绘画艺术中“诗书画印”一体化的历史源流,为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
从1973年苏立文的写作到21世纪李军的书写,跨文化艺术史从艺术交流的范围,扩展到人类活动的诸多领域.其间,艺术史研究经历了“多元文化主义”“世界艺术史”“全球艺术史”等多个思潮.中国学者结合自身学术传统,探索出多种跨文化艺术研究的可能性路径,也存有诸种待解决的问题.艺术史的跨文化研究标识出人文学科学术的意义并非仅限于阐述理论,也不限于整理物质材料,而是在此基础上达成人类智慧的交错与交流.这种方法和观念以学科的方式,实践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学术践行.
夜晚,褪去喧嚣,让繁杂归于宁静.自然中的光影,隐秘却又显现着各种形象,恍惚不定却又具体真实.漫步、沉浸在幽邃的夜晚,人的内心与 自然相映,平淡从容.艺术家康海涛专注于夜景绘画,他以冷静的眼光凝视世界,向外观望,向内 自省;以洗练的笔意概括、表现自然与心灵的光影,本期[案边点滴]特别采访艺术家康海涛,跟随他一起走进静谧的夜景绘画,听他分享创作心得.
近几年,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在忙于学会工作的同时,创作了多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其中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碑颂·1998》,《中华家园》美术创作项目《怒族鲜花节·生活如歌》,并与李传真合作完成了“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项目《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坦赞铁路·友谊之路》.
鲁迅在《野草·一觉》中写道:“这自然使人神往的罢,然而我总记得我活在人间.”人间,对诗人而言,是摧心委情的辞赋出处;对思想家而言,是观事析理的寄思载体;而对画家来说,则是心追眼目、形诸笔底的活脱世界,进而言之,也是考量其艺术立场的一个关键法度.强调艺术家尊重并全心体察人间万物,不单印合了“心师造化”与“图真”的画学古训,也不局限在写实价值下的路径和方法,还应饱含暖意与虔敬的持守对世事人心、寒燠百态的关切与反思,不仅有欢乐圆满,还有痛楚悲悯,有风骨,有重量.
西藏特殊的人文背景和自然环境是触发画家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韩书力在访问西藏农牧区人家时,每每会遇到藏民的阳光与友善,感受高原地区的温润与纯然.韩书力通过创作把文化积淀中深藏的美好事物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在保证作品较高文化品位的前提下,追求厚实的历史文化.
通过水墨来表现日常所见所思所感,是中国历代文人画家的传统.因此,现代画家无法割裂现实与传统笔墨、媒介语言的图式关联.2020年“后海棠社实践展”中,蒋文博展出《山居图》等四幅小品,呈现出他对此问题的积极探索.
你不以为然的一瞬,被他定格为永恒.张弦的作品以超写实浮雕的方式定格了某些特定的瞬间,极度写实且细致入微,雕塑家从独特的视角出发,通过解读与转化,展现出人物最真实而自然的状态.雕塑所带来的直击心灵的真实感让人印象深刻,但又并非“和照片一样”,而是带着诗性的表达,每一个细微之处都经过雕塑家精心安排,流淌出的温润情感与人性温暖,令这个“瞬间”变成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