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韩墩灌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水文气象及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灌区发展规划等方面分析,提出了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灌区节水改造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6-0377-01
1 基本情况
韩墩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境内,黄河下游左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滨州市大型引黄灌区之一。灌区范围东起褚官河、马新河,西至秦台河、秦口河与小开河引黄灌区接壤;南靠黄河,北依渤海。灌区涉及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区和东营市利津县,灌区总人口35.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98万人。灌区控制面积203.41万亩,耕地面积12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96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70万亩。灌区地处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交汇地区,建成运行50余年来为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区和东营市利津县的工农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灌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灌区现状
现灌区工程主要有总干渠1条,干渠4条,支级渠道(含灌排两用渠道)66条。总干渠一条长29km;干渠4条长126.4km,其中过徒干渠长22.2km、潮河干渠长46.0km、马新干渠长34.1km、江河干渠长24.1km;支渠66条长346.59km,其中总干渠支渠24条长116.44km,过徒干支渠9条长104.60km,潮河干支渠16条长74.89km,马新干支渠13条长43.50km,江河干支渠4条长7.16km。灌区总干渠边坡衬砌率100%,仍有20.6km未护底;干渠衬砌率13.9%;支渠衬砌率3.43%。
灌区现有干、支级建筑物474座。其中总干渠建筑物79座,干渠建筑物130座,支级渠系建筑物265座。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标准低、质量差,经过四、五十年的运行,大多处于“带病”工作状态。主要蓄水工程有滨城区东郊水库、秦台水库;沾化区恒业水库、思源湖水库、河贵水库等5座平原水库,蓄水能力9000万m3。
2.2 灌区存在问题
(1)渠道衬砌率低,渠道冲刷渗漏严重
总干渠衬砌边坡29km,护底3.678km,潮河干渠完成边坡衬砌7km,过徒干渠完成边坡衬砌13.625km,马新干渠、江河干渠现状全部为土渠,干渠渠道衬砌率仅为13.9%,支渠完成边坡衬砌11.849km,占支渠渠道总长的3.43%。灌区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
(2)原渠系配套建筑物建设标准低,损毁严重,配套差
灌区自建成运行已50余年,20%以上的干渠建筑物损毁严重,支级以下已有建筑物大部分报废。加之维修配套资金不足,灌区功能衰减现象严重,灌区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
(3)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伴随着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灌溉面积的扩大,水资源配置的矛盾更加突出。
(4)灌区水量供需矛盾严重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上游沿黄地区用水增加,受小浪底水库调控运行,黄河来水径流量明显减少,灌区分配的引黄水量严重不足,灌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5)引黄闸引水困难,灌区引黄水量严重不足
韩墩灌区引黄闸建于1982年,位于黄河左岸桩号286+899处,为6孔3m×3m涵洞式引水闸,设计闸底高程9.10m(黄海高程),上游设计水位11.54m,设计引水流量60m3/s。自小浪底水库调控运行以来,黄河调水调沙,使黄河河床冲刷下切,平均河底高程降低0.8~1.2m,加之韩墩灌区地处黄河下游,灌溉季节黄河流量小,多在100m3/s以下,拦沙闸闸前水位在10.0m以下,造成灌区引水困难,近几年灌溉期最大引水流量在10~20m3/s之间,灌溉保证率极低。
3 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3.1 水文气象及自然地理的需要.
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66.8mm,不同保证率50%、75%的降雨量分别为535.6mm、437.9mm。降雨年际变化大,并且年内分配不均,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量有显著地季节性,其中汛期(6~9月)占全年的76%。
灌区地处黄河下游滨海冲积平原,区内浅层地下水矿化度>3g/L;深层地下水高氟高碘,不能利用。内陆河道现状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可利用量较少;黄河水已成为灌区主要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工、农业生产及人畜吃水主要依赖黄河水。然而,随着黄河中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引黄河水量实行了逐级定量分配,韩墩引黄灌区分配引黄水量仅1.86亿m3,远不能满足灌区内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用水要求。
3.2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灌区范围包括两区一县13个乡镇,504个自然村,土地资源丰富,控制总土地面积203.41万亩,其中:耕地总面积120万亩;城镇、乡村、工矿及其他建设占地21.9万亩;河道、渠道、坑塘、水库等占地面积40万亩;其他占地面积(包括荒碱地、沿海滩涂、牧草地等)21.51万亩。随着灌区建成运行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灌区农业生产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受灌区工程及水资源条件的制约,增产幅度还不大,耕地大部分属中低产田,大面积沿海滩涂有待开发,区内发展潜力很大。近一步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采取节水措施,改善灌溉条件,扩大灌溉面积,则区内粮棉产量会明显提高。
灌区内交通条件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胜利油田、沾化电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海洋化工、沿海临港工业蓬勃发展。2010年底灌区农业总产值39.25亿元,工业总产值30.85亿元。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对灌区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灌区发展规划的需要
自运行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长期不懈努力下,灌区灌排体系已经形成,设计灌溉面积96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70万亩,引、蓄、供、排能力初具规模,特别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对总干渠、过徒干渠、潮河干渠进行了衬砌改造,加大了输沙能力,基本实现了渠首不淤积、远距离输沙的目的,形成了基本合理的灌区灌排体系。
2005年,滨州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山东省韩墩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规划至2020年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2万亩,明渠衬砌灌溉面积79万亩,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30万亩,喷灌面积20万亩,微灌面积23万亩。规划实施以下灌区改造工程:总干渠全断面衬砌29km、干渠衬砌4条126.4km、支渠衬砌88条367.7km,改建干、支渠建筑物208座;新建衬砌支渠35条166km,新建干、支配套建筑物1549座。
4 结论
综上所述,韩墩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灌区工程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灌区工程建设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滨州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将从根本上改变渠道坍塌现象,改善渠道输水不畅的现状,提高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增加土地植皮,提高灌区的林木覆盖率,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保持土壤肥力。使灌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大大提高,改善灌区的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灌区节水改造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6-0377-01
1 基本情况
韩墩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境内,黄河下游左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滨州市大型引黄灌区之一。灌区范围东起褚官河、马新河,西至秦台河、秦口河与小开河引黄灌区接壤;南靠黄河,北依渤海。灌区涉及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区和东营市利津县,灌区总人口35.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98万人。灌区控制面积203.41万亩,耕地面积120万亩,设计灌溉面积96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70万亩。灌区地处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交汇地区,建成运行50余年来为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区和东营市利津县的工农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灌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灌区现状
现灌区工程主要有总干渠1条,干渠4条,支级渠道(含灌排两用渠道)66条。总干渠一条长29km;干渠4条长126.4km,其中过徒干渠长22.2km、潮河干渠长46.0km、马新干渠长34.1km、江河干渠长24.1km;支渠66条长346.59km,其中总干渠支渠24条长116.44km,过徒干支渠9条长104.60km,潮河干支渠16条长74.89km,马新干支渠13条长43.50km,江河干支渠4条长7.16km。灌区总干渠边坡衬砌率100%,仍有20.6km未护底;干渠衬砌率13.9%;支渠衬砌率3.43%。
灌区现有干、支级建筑物474座。其中总干渠建筑物79座,干渠建筑物130座,支级渠系建筑物265座。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标准低、质量差,经过四、五十年的运行,大多处于“带病”工作状态。主要蓄水工程有滨城区东郊水库、秦台水库;沾化区恒业水库、思源湖水库、河贵水库等5座平原水库,蓄水能力9000万m3。
2.2 灌区存在问题
(1)渠道衬砌率低,渠道冲刷渗漏严重
总干渠衬砌边坡29km,护底3.678km,潮河干渠完成边坡衬砌7km,过徒干渠完成边坡衬砌13.625km,马新干渠、江河干渠现状全部为土渠,干渠渠道衬砌率仅为13.9%,支渠完成边坡衬砌11.849km,占支渠渠道总长的3.43%。灌区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
(2)原渠系配套建筑物建设标准低,损毁严重,配套差
灌区自建成运行已50余年,20%以上的干渠建筑物损毁严重,支级以下已有建筑物大部分报废。加之维修配套资金不足,灌区功能衰减现象严重,灌区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
(3)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伴随着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灌溉面积的扩大,水资源配置的矛盾更加突出。
(4)灌区水量供需矛盾严重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上游沿黄地区用水增加,受小浪底水库调控运行,黄河来水径流量明显减少,灌区分配的引黄水量严重不足,灌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5)引黄闸引水困难,灌区引黄水量严重不足
韩墩灌区引黄闸建于1982年,位于黄河左岸桩号286+899处,为6孔3m×3m涵洞式引水闸,设计闸底高程9.10m(黄海高程),上游设计水位11.54m,设计引水流量60m3/s。自小浪底水库调控运行以来,黄河调水调沙,使黄河河床冲刷下切,平均河底高程降低0.8~1.2m,加之韩墩灌区地处黄河下游,灌溉季节黄河流量小,多在100m3/s以下,拦沙闸闸前水位在10.0m以下,造成灌区引水困难,近几年灌溉期最大引水流量在10~20m3/s之间,灌溉保证率极低。
3 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3.1 水文气象及自然地理的需要.
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66.8mm,不同保证率50%、75%的降雨量分别为535.6mm、437.9mm。降雨年际变化大,并且年内分配不均,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量有显著地季节性,其中汛期(6~9月)占全年的76%。
灌区地处黄河下游滨海冲积平原,区内浅层地下水矿化度>3g/L;深层地下水高氟高碘,不能利用。内陆河道现状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可利用量较少;黄河水已成为灌区主要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工、农业生产及人畜吃水主要依赖黄河水。然而,随着黄河中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引黄河水量实行了逐级定量分配,韩墩引黄灌区分配引黄水量仅1.86亿m3,远不能满足灌区内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用水要求。
3.2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灌区范围包括两区一县13个乡镇,504个自然村,土地资源丰富,控制总土地面积203.41万亩,其中:耕地总面积120万亩;城镇、乡村、工矿及其他建设占地21.9万亩;河道、渠道、坑塘、水库等占地面积40万亩;其他占地面积(包括荒碱地、沿海滩涂、牧草地等)21.51万亩。随着灌区建成运行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灌区农业生产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受灌区工程及水资源条件的制约,增产幅度还不大,耕地大部分属中低产田,大面积沿海滩涂有待开发,区内发展潜力很大。近一步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采取节水措施,改善灌溉条件,扩大灌溉面积,则区内粮棉产量会明显提高。
灌区内交通条件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胜利油田、沾化电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海洋化工、沿海临港工业蓬勃发展。2010年底灌区农业总产值39.25亿元,工业总产值30.85亿元。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对灌区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灌区发展规划的需要
自运行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长期不懈努力下,灌区灌排体系已经形成,设计灌溉面积96万亩,现状有效灌溉面积70万亩,引、蓄、供、排能力初具规模,特别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对总干渠、过徒干渠、潮河干渠进行了衬砌改造,加大了输沙能力,基本实现了渠首不淤积、远距离输沙的目的,形成了基本合理的灌区灌排体系。
2005年,滨州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山东省韩墩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规划至2020年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2万亩,明渠衬砌灌溉面积79万亩,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30万亩,喷灌面积20万亩,微灌面积23万亩。规划实施以下灌区改造工程:总干渠全断面衬砌29km、干渠衬砌4条126.4km、支渠衬砌88条367.7km,改建干、支渠建筑物208座;新建衬砌支渠35条166km,新建干、支配套建筑物1549座。
4 结论
综上所述,韩墩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灌区工程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灌区工程建设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滨州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将从根本上改变渠道坍塌现象,改善渠道输水不畅的现状,提高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增加土地植皮,提高灌区的林木覆盖率,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保持土壤肥力。使灌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大大提高,改善灌区的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