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忽视对其独孤感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来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j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探究儿童忽视、自尊以及孤独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内在作用机制,为维护儿童身心健康,降低其孤独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儿童被忽视量表、自尊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275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儿童忽视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540,P<0.01),其4个维度安全忽视、交流忽视、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均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297,0.454,0.251,0.536,P<0.01).儿童忽视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 =-0.404,P<0.01),其4个维度均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230,-0.326,-0.225,-0.389,P<0.01).自尊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r =-0.447,P<0.01).自尊在儿童忽视与孤独感之间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0%.结论:儿童忽视不仅能直接影响其孤独感,还能通过儿童的自尊进一步影响孤独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和西酞普兰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徐州市广慈医院就诊的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执行功能及眼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项评分及总分、眼动功能、执行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阴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
目的 探讨网络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居家照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网络延续性护理,持续干预1年.干预6个月、1年后,评价两组的服药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CSA)]、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健康知识知晓率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中医五态人格及心理弹性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习的133名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护生的一般资料、五种人格特征及心理状态,观察中医五态人格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结果 实习护生的五种人格特征得分分别为太阳型(9.93±3.71)分,少阳型(11.71±4.43)分,阴阳平和质(6.48±2.45)分,少阴型(13.67±3.34)分,太阴型(10.47±5.27)分,心理弹性得分为(58.77±15.62)分.其中,太阳、少阳及阴阳平和质人格与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父母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招募76例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父母作为研究组,招募与研究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职业状况相匹配的7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采用Zarit照料者负担量表(ZBI)和家属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FM)评估患者父母的负担和疾病不确定感.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父母SF-36中PF(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