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生产实际,从选苗、栽植、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阐述了满天红梨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满天红梨;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029-01
2003年,驻马店市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优良品种满天红梨进行无公害丰产栽培试验,经过6年的栽培,试验园取得了良好效果。
1试验园基本情况
2003年3月份在河南省确山县蚁蜂林场建立1.2hm2试验园。当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降水量808~1 206mm,年平均相对湿度72.5%,无霜期215~240d,初霜期10月底,终霜期4月初,全年日照2 225h。园地周围25km以内无高大烟囱,土壤、空气、水无污染源存在。园地土壤为壤土,土层深厚,pH值6.5~7.0,土壤有机质含量1.41%。园地排灌条件良好。
2满天红梨品种特性
(1)果实经济性状。果个大,果面鲜红色,晶莹光亮,果型端正。果肉细腻,酥脆多汁,酸甜可口,石细胞极少,有香味,果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20%。单果重316g,最大单果重629g。
(2)生长结果习性及抗性。幼树树势强健,五年生树干直径6.25cm,冠幅2.8m×1.9m,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偏弱,着果性能好,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坐果率高,苗木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5年可进入丰产期。抗性强,在一般条件下,很少发生梨黑斑病和黑星病。
(3)物候期。在河南驻马店3月下旬萌芽,4月下旬盛花,5月初终花,9月上中旬果实采收,11月中下旬落叶。
3栽培技术要点
(1)选苗。苗木选用高120cm以上,粗1.0cm以上,整形带内有5~7个以上饱满芽,骨干根4条以上,无病虫害的优质健壮二年生嫁接苗,砧木为杜梨。
(2)栽植。栽前挖长、宽、深各80cm的定植穴,每穴施优质有机肥30kg。3月15日栽植,行株距3m×2m。要求根系舒展不离根,埋土比苗木原土痕深5cm,根系与土壤密接。栽后在树盘上覆盖1m×1m的黑色地膜。距地面70cm处定干。
(3)整形修剪。根据满天红梨生长特点采用改良纺锤形,成型后树高3m,干高50cm,具有9~11个小主枝,小主枝下大上小,在小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定植当年在整形带内选3个分布均匀,长势较强的新梢作主枝,整形带以下新梢全部疏除。主枝长50cm时摘心,以促发分枝。冬剪时中主干留70cm短截,主枝延长枝轻短截或中截。定植后第2年生长季在中主干上继续选留主枝,主枝间距25cm,交错排列,其余新梢长30cm时摘心或扭梢、拉枝,促其成花,同时疏除密挤枝。第3年的修剪方法与第2年相同,冬剪时,树型已基本形成,要求盛果期时对有空间的内膛枝适度短截,疏除树冠中、上部的过密枝、交叉枝和重叠枝,以增加树冠内膛光照。本品种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修剪时注意勿将中果枝当营养枝疏除,以免影响翌年产量。对结果枝组应采用“三套枝”修剪法,即按当年结果枝、形成的花芽枝、生长发育枝各占1/3的比例进行剪留,使结果、成花、生长三不误,最终达到连年丰产、稳产,不出现大小年。
(4)花果管理。对花粉量少的树,花期喷0.3%硼砂或15%青霉素,为提高果实品质,进行疏花疏果。疏花在盛花期,同一果枝上的邻花相距8~10cm;在谢花后15~20d,疏去萎黄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疏果以后及时喷1次毒性低、残留少、药效好的杀菌杀虫混合液,然后及时套袋。去袋果实在成熟前30d左右选择阴天去袋较合适,忌在晴天中午去袋。
(5)土肥水管理。每年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扩穴。深翻40~50cm,3年以后全园深翻,同时每年树盘于春、夏季覆草,厚度为15~20cm,覆草后压些土,有利于表层土壤和水分稳定。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上旬,施腐熟的人粪尿10kg/株、过磷酸钙2.3kg/株;第2次在5月下旬至6月初,施硫酸钾复合肥0.5~1.0kg/株;第3次在7月中旬,施果树专用肥0.5~1.0kg/株,根外追肥全年共5次,分别在盛花期、亮叶期、花芽分化和采果前后。根外追肥的肥料种类及浓度为:0.3%尿素 0.2%磷酸二氢钾 0.5%的光合微肥。基肥在10月中旬施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入磷钾肥,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30kg/株、三元复合肥0.5~1.0kg/株。幼树结合深翻扩穴施入,成龄树采用放射状沟施。每次追肥后根据土壤墒情合理灌水,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6)病虫害防治。在当地危害满天红梨树的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轮纹病、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梨实蜂、梨网蝽、梨黄粉蚜等。防治方法:冬季剪去病梢和有虫卵枝,刮除病斑(粗皮),树干涂白,清除园内病叶、病果,带出园外集中烧毁;落叶后至萌芽前喷施5°Bé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病虫卵;发芽后至开花期,喷施0.4°Bé石硫合剂或1∶2∶240倍的波尔多液;4月上旬至8月20日每隔15d交替喷施1次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灭幼尿3号1 000~1 500倍液 蚜虱净3 000倍液;果实采收后,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喷施高效、低毒、易分解的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防治。
关键词 满天红梨;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029-01
2003年,驻马店市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优良品种满天红梨进行无公害丰产栽培试验,经过6年的栽培,试验园取得了良好效果。
1试验园基本情况
2003年3月份在河南省确山县蚁蜂林场建立1.2hm2试验园。当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降水量808~1 206mm,年平均相对湿度72.5%,无霜期215~240d,初霜期10月底,终霜期4月初,全年日照2 225h。园地周围25km以内无高大烟囱,土壤、空气、水无污染源存在。园地土壤为壤土,土层深厚,pH值6.5~7.0,土壤有机质含量1.41%。园地排灌条件良好。
2满天红梨品种特性
(1)果实经济性状。果个大,果面鲜红色,晶莹光亮,果型端正。果肉细腻,酥脆多汁,酸甜可口,石细胞极少,有香味,果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20%。单果重316g,最大单果重629g。
(2)生长结果习性及抗性。幼树树势强健,五年生树干直径6.25cm,冠幅2.8m×1.9m,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偏弱,着果性能好,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坐果率高,苗木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5年可进入丰产期。抗性强,在一般条件下,很少发生梨黑斑病和黑星病。
(3)物候期。在河南驻马店3月下旬萌芽,4月下旬盛花,5月初终花,9月上中旬果实采收,11月中下旬落叶。
3栽培技术要点
(1)选苗。苗木选用高120cm以上,粗1.0cm以上,整形带内有5~7个以上饱满芽,骨干根4条以上,无病虫害的优质健壮二年生嫁接苗,砧木为杜梨。
(2)栽植。栽前挖长、宽、深各80cm的定植穴,每穴施优质有机肥30kg。3月15日栽植,行株距3m×2m。要求根系舒展不离根,埋土比苗木原土痕深5cm,根系与土壤密接。栽后在树盘上覆盖1m×1m的黑色地膜。距地面70cm处定干。
(3)整形修剪。根据满天红梨生长特点采用改良纺锤形,成型后树高3m,干高50cm,具有9~11个小主枝,小主枝下大上小,在小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定植当年在整形带内选3个分布均匀,长势较强的新梢作主枝,整形带以下新梢全部疏除。主枝长50cm时摘心,以促发分枝。冬剪时中主干留70cm短截,主枝延长枝轻短截或中截。定植后第2年生长季在中主干上继续选留主枝,主枝间距25cm,交错排列,其余新梢长30cm时摘心或扭梢、拉枝,促其成花,同时疏除密挤枝。第3年的修剪方法与第2年相同,冬剪时,树型已基本形成,要求盛果期时对有空间的内膛枝适度短截,疏除树冠中、上部的过密枝、交叉枝和重叠枝,以增加树冠内膛光照。本品种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修剪时注意勿将中果枝当营养枝疏除,以免影响翌年产量。对结果枝组应采用“三套枝”修剪法,即按当年结果枝、形成的花芽枝、生长发育枝各占1/3的比例进行剪留,使结果、成花、生长三不误,最终达到连年丰产、稳产,不出现大小年。
(4)花果管理。对花粉量少的树,花期喷0.3%硼砂或15%青霉素,为提高果实品质,进行疏花疏果。疏花在盛花期,同一果枝上的邻花相距8~10cm;在谢花后15~20d,疏去萎黄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疏果以后及时喷1次毒性低、残留少、药效好的杀菌杀虫混合液,然后及时套袋。去袋果实在成熟前30d左右选择阴天去袋较合适,忌在晴天中午去袋。
(5)土肥水管理。每年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扩穴。深翻40~50cm,3年以后全园深翻,同时每年树盘于春、夏季覆草,厚度为15~20cm,覆草后压些土,有利于表层土壤和水分稳定。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上旬,施腐熟的人粪尿10kg/株、过磷酸钙2.3kg/株;第2次在5月下旬至6月初,施硫酸钾复合肥0.5~1.0kg/株;第3次在7月中旬,施果树专用肥0.5~1.0kg/株,根外追肥全年共5次,分别在盛花期、亮叶期、花芽分化和采果前后。根外追肥的肥料种类及浓度为:0.3%尿素 0.2%磷酸二氢钾 0.5%的光合微肥。基肥在10月中旬施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入磷钾肥,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30kg/株、三元复合肥0.5~1.0kg/株。幼树结合深翻扩穴施入,成龄树采用放射状沟施。每次追肥后根据土壤墒情合理灌水,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6)病虫害防治。在当地危害满天红梨树的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轮纹病、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梨实蜂、梨网蝽、梨黄粉蚜等。防治方法:冬季剪去病梢和有虫卵枝,刮除病斑(粗皮),树干涂白,清除园内病叶、病果,带出园外集中烧毁;落叶后至萌芽前喷施5°Bé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病虫卵;发芽后至开花期,喷施0.4°Bé石硫合剂或1∶2∶240倍的波尔多液;4月上旬至8月20日每隔15d交替喷施1次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灭幼尿3号1 000~1 500倍液 蚜虱净3 000倍液;果实采收后,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喷施高效、低毒、易分解的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