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江斐斌,湖南郴州人,大学教师,资深编辑,中国写作学会会员。
沈从文青少年时代,两次参军,他发现军人的悲剧命运与农民的命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不能把握自身的命运。于是他决意脱下戎装北漂。他在散文《一个转机》中道出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想法:“我准备到北京读书,读书不成就做一个警察,做警察也不成那就认了输,不再作别的好打算了。”
1923年8月,沈从文来到北京,报考了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无奈才小学文化程度的他,连新式标点符号也不会用,面试时主考老师的提问,他一点都答不出来,得了个零分,老师不好意思还把他的两块钱报名费都给退了。从此上大学的梦破灭,转而作起了文学梦。他白天在北京大学旁听,晚上到住处看书写作。然而困顿向他紧逼。
沈从文在北京有几门亲戚,他与曾任民国第一任总理的熊希龄有着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熊希龄的幼弟熊燕龄是沈从文的嫡亲姨父(也是黄永玉的姑公);熊希龄的亲外甥田真一又是沈从文的亲姐夫。其时,沈从文的大舅黄镜铭(黄永玉的爷爷)正在北京香山帮助熊希龄建设香山慈幼院,他三舅的儿子黄村生正在北京農业大学读书,而他刚到北京免费住了半年的酉西会馆的管事也是他的远房表哥。据郁达夫《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你去投奔你同县而且带有亲属的大慈善家H,H又不纳”,这个“慈善家H”指的是1914年初被袁世凯逼迫辭去总理转向慈善、教肓的熊希龄,看来沈从文还是找过熊希龄,只是未被接纳而已,对此,沈从文一直不愿提起。大舅黄镜铭也没有能力给这个外甥提供长期援助。再说沈从文是一个独立意识很强的人。
更糟的是原先老家有贵人答应给沈从文经济资助,可是也中断了。生活完全陷入困境的沈从文,只好日夜写作向报刊投稿,希望拿点稿费维持生计。在酉西会馆住了半年,表弟黄村生在银闸胡同的一个公寓替他找了间只能容一张小桌一张小床的陋室住下,沈从文谑称“窄而霉小斋”。冬天的北京寒气逼人,“窄而霉小斋”没生火,沈从文也只身穿两件夹衣。
尽管沈从文生活十分艰窘,但他却穷且益坚,他在湘西军中见过无数死亡和惊心动魄的场景,这磨练出他能忍受无限艰辛的韧劲,使沈从文大大有别于一般的青年。他写作之勤奋可谓“大批量生产”,且向《晨报副刊》等报频频投稿,为此也遭到很多作家的非议,文坛领袖鲁迅就曾骂沈从文“大抵意在胡乱闹闹”,不过若干年后斯诺询问中国优秀作家时,鲁迅第一个提到的却是沈从文,这是后话。《晨报副刊》的主编正是鲁迅的学生孙伏园,不可思议的是,据说有一次在编辑会上,孙伏园把沈从文寄来的稿件叠成一大叠,然后散开,嘲讽说这是大作家沈某某的大作,说完便捏成一团扔到废纸篓里去了。至1924年10月孙伏园辞去《晨报副刊》主编,没有刊发过沈从文一篇作品。
沈从文所投的稿件都像泥牛入海,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向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著名作家郁达夫冒昧写了一封求助信,没想到1924年11月13日,郁达夫亲自来“窄而霉小斋”看望沈从文。屋里没有火炉,衣衫极单薄的沈从文用被子裹着腿伏在桌上写稿。看到沈从文那瑟缩的样子,郁达夫便把自己的围巾摘了下来给沈从文围上。那天上午沈从文向郁达夫倾诉了无限的苦况。时近中午,郁达夫带沈从文到附近一家小饭馆吃中饭,共花去一元七角多,郁达夫掏出一张五元的票子付账,把补回的三元多全让沈从文收下。为此沈从文非常感动,回到住处还禁不住哭了一场。
郁达夫回去之后,心情也无法平静,想起沈从文的苦境,又想到更多的身陷困境的文学青年,郁达夫激愤了,当晚写下了著名的《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此文于1924年11月16日在《晨报副刊》刊发后反响极大,宅心仁厚的郁达夫调侃得似乎有些过了头,但他那愤世嫉俗的心情想来沈从文还是理解的。大冬天连条棉裤都没有的郁达夫要给沈从文更多的经济上的支持恐怕有点难,不过,郁达夫很快就把沈从文介绍给了《晨报副刊》新任主编刘勉己,刘答应给沈从文发稿。
1924年12月22日,沈从文的散文《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以笔名休芸芸在《晨报副刊》发表,这是沈从文的处女作。沈从文从1924年12月22日发表第一篇作品到徐志摩1925年10月1日接任《晨报副刊》主编的十个月内,也只发表过3篇作品,其中散文《遥夜》被北京大学教授林宰平看好,林宰平逢人说项,还向梁启超说起沈从文的困境,梁听后很感动,就把沈从文引荐给自己的朋友熊希龄。沈从文与熊希龄是亲戚,哪里还需“引荐”,只是不想再去碰壁。为了生计沈从文在熊希龄的香山慈幼院里当了一段时间的图书管理员。
1925年10月1日刚从欧洲回国的徐志摩接任《晨报副刊》主编,徐志摩是郁达夫在杭府中学的同班同学,也是北京大学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徐志摩在接任第一天的《晨报副刊》上发表《我为什么来办,我想怎么办》一文,他把才发表过3篇文章的沈从文和胡适、郁达夫、闻一多、陈源等有着留学背景的大牌作家一起列为约稿作者,这对沈从文鼓励不少,从另一方面来说沈从文发稿不再犯愁了。在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的十个月里(1926年10月徐志摩辞去主编一职),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的小说多达四十余篇,就是说这段时间沈从文每周至少发表了一篇小说,当然是保证质量了的,因为《晨报副刊》是当时北京最有影响的四大副刊之一。
沈从文那时23岁,小学文化程度,像他那样的快手笔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沈从文经过自己的不断勤奋努力,加之郁达夫、徐志摩等人对他长久的帮助提携,以至他的创作渐入佳境,在当时的文坛站稳了脚跟,不但没有像其他众多的文学青年消失在文学的长河里,而且终将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响当当的大文豪。
沈从文青少年时代,两次参军,他发现军人的悲剧命运与农民的命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不能把握自身的命运。于是他决意脱下戎装北漂。他在散文《一个转机》中道出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想法:“我准备到北京读书,读书不成就做一个警察,做警察也不成那就认了输,不再作别的好打算了。”
1923年8月,沈从文来到北京,报考了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无奈才小学文化程度的他,连新式标点符号也不会用,面试时主考老师的提问,他一点都答不出来,得了个零分,老师不好意思还把他的两块钱报名费都给退了。从此上大学的梦破灭,转而作起了文学梦。他白天在北京大学旁听,晚上到住处看书写作。然而困顿向他紧逼。
沈从文在北京有几门亲戚,他与曾任民国第一任总理的熊希龄有着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熊希龄的幼弟熊燕龄是沈从文的嫡亲姨父(也是黄永玉的姑公);熊希龄的亲外甥田真一又是沈从文的亲姐夫。其时,沈从文的大舅黄镜铭(黄永玉的爷爷)正在北京香山帮助熊希龄建设香山慈幼院,他三舅的儿子黄村生正在北京農业大学读书,而他刚到北京免费住了半年的酉西会馆的管事也是他的远房表哥。据郁达夫《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你去投奔你同县而且带有亲属的大慈善家H,H又不纳”,这个“慈善家H”指的是1914年初被袁世凯逼迫辭去总理转向慈善、教肓的熊希龄,看来沈从文还是找过熊希龄,只是未被接纳而已,对此,沈从文一直不愿提起。大舅黄镜铭也没有能力给这个外甥提供长期援助。再说沈从文是一个独立意识很强的人。
更糟的是原先老家有贵人答应给沈从文经济资助,可是也中断了。生活完全陷入困境的沈从文,只好日夜写作向报刊投稿,希望拿点稿费维持生计。在酉西会馆住了半年,表弟黄村生在银闸胡同的一个公寓替他找了间只能容一张小桌一张小床的陋室住下,沈从文谑称“窄而霉小斋”。冬天的北京寒气逼人,“窄而霉小斋”没生火,沈从文也只身穿两件夹衣。
尽管沈从文生活十分艰窘,但他却穷且益坚,他在湘西军中见过无数死亡和惊心动魄的场景,这磨练出他能忍受无限艰辛的韧劲,使沈从文大大有别于一般的青年。他写作之勤奋可谓“大批量生产”,且向《晨报副刊》等报频频投稿,为此也遭到很多作家的非议,文坛领袖鲁迅就曾骂沈从文“大抵意在胡乱闹闹”,不过若干年后斯诺询问中国优秀作家时,鲁迅第一个提到的却是沈从文,这是后话。《晨报副刊》的主编正是鲁迅的学生孙伏园,不可思议的是,据说有一次在编辑会上,孙伏园把沈从文寄来的稿件叠成一大叠,然后散开,嘲讽说这是大作家沈某某的大作,说完便捏成一团扔到废纸篓里去了。至1924年10月孙伏园辞去《晨报副刊》主编,没有刊发过沈从文一篇作品。
沈从文所投的稿件都像泥牛入海,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向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著名作家郁达夫冒昧写了一封求助信,没想到1924年11月13日,郁达夫亲自来“窄而霉小斋”看望沈从文。屋里没有火炉,衣衫极单薄的沈从文用被子裹着腿伏在桌上写稿。看到沈从文那瑟缩的样子,郁达夫便把自己的围巾摘了下来给沈从文围上。那天上午沈从文向郁达夫倾诉了无限的苦况。时近中午,郁达夫带沈从文到附近一家小饭馆吃中饭,共花去一元七角多,郁达夫掏出一张五元的票子付账,把补回的三元多全让沈从文收下。为此沈从文非常感动,回到住处还禁不住哭了一场。
郁达夫回去之后,心情也无法平静,想起沈从文的苦境,又想到更多的身陷困境的文学青年,郁达夫激愤了,当晚写下了著名的《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此文于1924年11月16日在《晨报副刊》刊发后反响极大,宅心仁厚的郁达夫调侃得似乎有些过了头,但他那愤世嫉俗的心情想来沈从文还是理解的。大冬天连条棉裤都没有的郁达夫要给沈从文更多的经济上的支持恐怕有点难,不过,郁达夫很快就把沈从文介绍给了《晨报副刊》新任主编刘勉己,刘答应给沈从文发稿。
1924年12月22日,沈从文的散文《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以笔名休芸芸在《晨报副刊》发表,这是沈从文的处女作。沈从文从1924年12月22日发表第一篇作品到徐志摩1925年10月1日接任《晨报副刊》主编的十个月内,也只发表过3篇作品,其中散文《遥夜》被北京大学教授林宰平看好,林宰平逢人说项,还向梁启超说起沈从文的困境,梁听后很感动,就把沈从文引荐给自己的朋友熊希龄。沈从文与熊希龄是亲戚,哪里还需“引荐”,只是不想再去碰壁。为了生计沈从文在熊希龄的香山慈幼院里当了一段时间的图书管理员。
1925年10月1日刚从欧洲回国的徐志摩接任《晨报副刊》主编,徐志摩是郁达夫在杭府中学的同班同学,也是北京大学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徐志摩在接任第一天的《晨报副刊》上发表《我为什么来办,我想怎么办》一文,他把才发表过3篇文章的沈从文和胡适、郁达夫、闻一多、陈源等有着留学背景的大牌作家一起列为约稿作者,这对沈从文鼓励不少,从另一方面来说沈从文发稿不再犯愁了。在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的十个月里(1926年10月徐志摩辞去主编一职),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的小说多达四十余篇,就是说这段时间沈从文每周至少发表了一篇小说,当然是保证质量了的,因为《晨报副刊》是当时北京最有影响的四大副刊之一。
沈从文那时23岁,小学文化程度,像他那样的快手笔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沈从文经过自己的不断勤奋努力,加之郁达夫、徐志摩等人对他长久的帮助提携,以至他的创作渐入佳境,在当时的文坛站稳了脚跟,不但没有像其他众多的文学青年消失在文学的长河里,而且终将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响当当的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