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的。之后,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完善,该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1997年班杜拉出版了《自我效能:控制的运用》一书,对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完成了系统的理论建构。自我效能是一种在多种体内外因素作用下,可以自发生成的内隐性能力,是"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成就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信念",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它跟具体的技能多少并无太大关系,而是与主体相信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能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有关。总之,自我效能实际上是对某一行动过程的本身的综合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一)实践的经验。是指个体对自己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这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二)替代经验。指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相似的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景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三)言语劝说。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但是,言语劝导信息的效能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现实化的言语劝导能够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反之,不切实际的言语劝导会挫伤个体的自我效能。(四)一定程度上人们用于判断自己能力、力量和技能障碍脆弱性的身体和情绪状态。人们在判断自身能力时,一定程度上依赖生理和情绪状态所传达的身体信息。比如平静的反应使人镇定、自信,而焦虑不安的反应则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
自我效能将获得的信息通过整合加工的方式被主体吸收,然后经过各种作用机制来影响主体的身心活动。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通过四种作用机制来发挥对主体的调节作用的,具体来说是指认知机制、动机机制、情感机制和选择机制。(一)认知机制。自我效能首先影响的是人们的认知,人们要完成一件事,首先要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采取怎样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构建、推理性思维和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二)动机机制。自我效能在动机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认知过程中,人们知道并了解自己的行为,接下来便会在认识了自己的行为的基础上,为自己设立目标,并为达成目标做计划,积极地付诸实践。在这个动机过程中存在有三种认知性动机:归因理论中的因果归因,期望价值理论中的结果预期、目标理论中的认知性目标。自我效能高的人通常在因果归因中会将成功归结于自身的能力,在结果预期中为了产生特定的结果积极应对,增加获得此种结果的可能性,在认知性目标中会受认识到的目标的激发,挑战自我,完成目标。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这些过程中则相反。(三)情感机制。人们处在社会这一环境中,有欢乐也有痛苦,当人们面临着危险的、艰难的恶劣环境和情况时,会以何种方式面对呢?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面对这些事件时,并没有感到恐惧、惊慌,而是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面对突发性恶性事件时,认为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而退缩。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由于积极面对,本身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得到了从未有过的体验,反过来会进一步提高自我效能。(四)选择机制。从三元交互理论来看,人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主体可以通过选择的环境影响到自身,进而影响到自我效能的高低,最后对环境有一个反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选择具有挑战性的环境,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会选择自己能够适应和控制而不会有太大挑战性的环境。当人们选择了某一环境后,这种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自我效能感,这样就存在着形成自我效能感的直接性经验来源的可能。同时,主体选择了不同的环境,就需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这些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又影响着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经过认知、动机、情感、选择机制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后,自我效能的高低也不尽相同。
二、自我效能感对罪犯的影响
罪犯,是实施了具有社会危害性且受到刑罚处罚的人,行为主体一旦被贴上了社会标签,在社会中便形成了一种符号,会被世人认为这些人代表着罪恶,代表着被唾弃。基于三元交互决定理论,环境影响主体内部因素,处于这种环境中的罪犯会对自我产生较低的认识,形成一种低自我效能感。罪犯对自我看得较轻,对某件事情的完成缺乏信心,遇到一点困难便畏缩不前,认为帮助他们矫治的工作人员并不能看得起他们,对他们进行的矫治工作也是徒劳无功的,自己本身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缺乏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这种低自我效能感的持续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对罪犯矫治工作的进程和效果。为了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必须深入了解这种低自我效能感对对罪犯矫治工作的影响。
(一)影响主体的行为选择。人们总是选择自己能够应对自如的事情去做,而避开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事情。自我效能能够影响主体对行为的选择以及选择的持久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选择那些有挑战性的工作,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会以消极的态度逃避有挑战性的工作。罪犯在接受矫治工作的过程中,受过低的自我效能感的引导,认为自己不可能被成功改造,自信心过低,自我认知较低,接受改造的主动性较差,害怕不可能完成工作人员交给的任务,而采取逃避的态度来应对,行为的坚持性较差。
(二)影响主体在困难状况下的坚持性和面对任务时的努力程度。在行动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影响行为的坚持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遇到挫折,迎难而上,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遇到困难,采取自我保护,回避困难,退缩不前。由于罪犯对成功接受矫治的自我效能感较低,自信心不足,缺乏成功应对挑战的信心,所以在面对矫治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往往持悲观和消极的态度,影响了罪犯矫治工作的正常进行。一旦罪犯在矫治过程中面对困境时,消极对待,便不会出现好的矫治结果,这样更加"坚定"了罪犯对自身低自我效能感的认同,便会恶性循环,在日后的矫治工作中,面对新的任务时,一旦出现类似的困难或其它困境时,就会放弃努力,任其发展,增加了矫治工作的难度,给矫治工作人员带来更大的难题。
(三)影响主体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班杜拉1986年指出:"人们常把紧张情境中的生理唤醒作为不良信号加以解读,这会降低对成功判断的水平,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任务需要;成功时积极的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也是自我效能发生变化。"。由于罪犯在接受矫治之前,对实施有益于社会的行为的认知水平较低,自我效能感低,并且处于一个特殊的矫治环境中,进一步降低了罪犯的自我认知,这样当罪犯面对矫治环境时,往往会产生焦虑,越是焦虑越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自信心减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此时,无法成功完成任务会给罪犯带来更大的烦恼,他们认为自己矫治无望,会疲于矫治,宁愿止步不前,他们会把困难扩大化,缺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主动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影响归因方式。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人们通常把成败原因归结为努力、运气、能力和任务难度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把成功归结于自身的能力,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条件有限和自身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会把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有限。在罪犯的矫治过程中,受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罪犯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处理好在矫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不会积极配合矫治人员的工作,影响罪犯矫治工作的进行。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的。之后,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完善,该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1997年班杜拉出版了《自我效能:控制的运用》一书,对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完成了系统的理论建构。自我效能是一种在多种体内外因素作用下,可以自发生成的内隐性能力,是"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成就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信念",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它跟具体的技能多少并无太大关系,而是与主体相信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能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有关。总之,自我效能实际上是对某一行动过程的本身的综合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一)实践的经验。是指个体对自己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这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二)替代经验。指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相似的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景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三)言语劝说。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但是,言语劝导信息的效能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现实化的言语劝导能够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反之,不切实际的言语劝导会挫伤个体的自我效能。(四)一定程度上人们用于判断自己能力、力量和技能障碍脆弱性的身体和情绪状态。人们在判断自身能力时,一定程度上依赖生理和情绪状态所传达的身体信息。比如平静的反应使人镇定、自信,而焦虑不安的反应则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
自我效能将获得的信息通过整合加工的方式被主体吸收,然后经过各种作用机制来影响主体的身心活动。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通过四种作用机制来发挥对主体的调节作用的,具体来说是指认知机制、动机机制、情感机制和选择机制。(一)认知机制。自我效能首先影响的是人们的认知,人们要完成一件事,首先要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采取怎样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构建、推理性思维和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二)动机机制。自我效能在动机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认知过程中,人们知道并了解自己的行为,接下来便会在认识了自己的行为的基础上,为自己设立目标,并为达成目标做计划,积极地付诸实践。在这个动机过程中存在有三种认知性动机:归因理论中的因果归因,期望价值理论中的结果预期、目标理论中的认知性目标。自我效能高的人通常在因果归因中会将成功归结于自身的能力,在结果预期中为了产生特定的结果积极应对,增加获得此种结果的可能性,在认知性目标中会受认识到的目标的激发,挑战自我,完成目标。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这些过程中则相反。(三)情感机制。人们处在社会这一环境中,有欢乐也有痛苦,当人们面临着危险的、艰难的恶劣环境和情况时,会以何种方式面对呢?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面对这些事件时,并没有感到恐惧、惊慌,而是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面对突发性恶性事件时,认为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而退缩。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由于积极面对,本身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得到了从未有过的体验,反过来会进一步提高自我效能。(四)选择机制。从三元交互理论来看,人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主体可以通过选择的环境影响到自身,进而影响到自我效能的高低,最后对环境有一个反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选择具有挑战性的环境,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会选择自己能够适应和控制而不会有太大挑战性的环境。当人们选择了某一环境后,这种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自我效能感,这样就存在着形成自我效能感的直接性经验来源的可能。同时,主体选择了不同的环境,就需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这些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又影响着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经过认知、动机、情感、选择机制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后,自我效能的高低也不尽相同。
二、自我效能感对罪犯的影响
罪犯,是实施了具有社会危害性且受到刑罚处罚的人,行为主体一旦被贴上了社会标签,在社会中便形成了一种符号,会被世人认为这些人代表着罪恶,代表着被唾弃。基于三元交互决定理论,环境影响主体内部因素,处于这种环境中的罪犯会对自我产生较低的认识,形成一种低自我效能感。罪犯对自我看得较轻,对某件事情的完成缺乏信心,遇到一点困难便畏缩不前,认为帮助他们矫治的工作人员并不能看得起他们,对他们进行的矫治工作也是徒劳无功的,自己本身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缺乏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这种低自我效能感的持续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对罪犯矫治工作的进程和效果。为了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必须深入了解这种低自我效能感对对罪犯矫治工作的影响。
(一)影响主体的行为选择。人们总是选择自己能够应对自如的事情去做,而避开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事情。自我效能能够影响主体对行为的选择以及选择的持久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选择那些有挑战性的工作,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会以消极的态度逃避有挑战性的工作。罪犯在接受矫治工作的过程中,受过低的自我效能感的引导,认为自己不可能被成功改造,自信心过低,自我认知较低,接受改造的主动性较差,害怕不可能完成工作人员交给的任务,而采取逃避的态度来应对,行为的坚持性较差。
(二)影响主体在困难状况下的坚持性和面对任务时的努力程度。在行动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影响行为的坚持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遇到挫折,迎难而上,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遇到困难,采取自我保护,回避困难,退缩不前。由于罪犯对成功接受矫治的自我效能感较低,自信心不足,缺乏成功应对挑战的信心,所以在面对矫治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往往持悲观和消极的态度,影响了罪犯矫治工作的正常进行。一旦罪犯在矫治过程中面对困境时,消极对待,便不会出现好的矫治结果,这样更加"坚定"了罪犯对自身低自我效能感的认同,便会恶性循环,在日后的矫治工作中,面对新的任务时,一旦出现类似的困难或其它困境时,就会放弃努力,任其发展,增加了矫治工作的难度,给矫治工作人员带来更大的难题。
(三)影响主体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班杜拉1986年指出:"人们常把紧张情境中的生理唤醒作为不良信号加以解读,这会降低对成功判断的水平,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任务需要;成功时积极的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也是自我效能发生变化。"。由于罪犯在接受矫治之前,对实施有益于社会的行为的认知水平较低,自我效能感低,并且处于一个特殊的矫治环境中,进一步降低了罪犯的自我认知,这样当罪犯面对矫治环境时,往往会产生焦虑,越是焦虑越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自信心减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此时,无法成功完成任务会给罪犯带来更大的烦恼,他们认为自己矫治无望,会疲于矫治,宁愿止步不前,他们会把困难扩大化,缺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主动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影响归因方式。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人们通常把成败原因归结为努力、运气、能力和任务难度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把成功归结于自身的能力,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条件有限和自身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会把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有限。在罪犯的矫治过程中,受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罪犯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处理好在矫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不会积极配合矫治人员的工作,影响罪犯矫治工作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