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on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背景下,高校要加快构建改革步伐,对高校育人工作进行创新,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新体系,以切实培养新时代的“四有青年”,为社会培育英才。因此,就如何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进行研究,围绕“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保障机制建设,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更好地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深入进行,推动高校育人新格局的形成和育人效果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三全育人”;实现路径;保障机制;建设研究
  中文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9-0089-03
  引言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集中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大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值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应围绕“全面育人”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育人方向,制定科学的育人目标,整合校内外资源,聚焦于人才的能力、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全方位培养,以培养思想意志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此外,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改革,将“三全育人”的深刻内涵融入到各专业之中,成为推动高校专业课程融合、整合的重要指导纲领。
  一、落实“三全育人”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遵循方向性原则,高校要在教学工作中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导向,将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人才作为根本出发点。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只有与党和政府保持方向一致,才能够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实现步调一致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之中。坚持方向性原则,首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前进方向。高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将共产主义与青年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仅要在课堂之中进行教育,更要融入到青年学生生活之中,让青年学生意识到共产主义的伟大之处,在生活中、社会中主动践行社会主义。其次要坚持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将24字丰富成一节节生动的课程,让青年学生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含义,结合热点事件、时代人物等,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
  (二)协同性原则
  在青年学生的育人工作方面,要坚持协同性原则,整合高校的各项资源,将其融为育人资源。育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坚持并集高校之全力才能够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对青年学生进行全过程育人,真正培养新时代的“四有”大青年学生。因此,高校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首先,要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以高校思政教师为主力、各专业教师为辅助,构建起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的育人教师队伍,开展更高水平的育人工作。其次,要推进高校思政课程资源与各专业课程资源的整合与融合。思政课程应融入到各专业课程之中,成为各专业课程的一部分;各专业课程则应主动接受思政课程内容,在培养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教授青年学生专业知識与技能,与高校思政课程相得益彰。高校思政课程则要充分汲取各专业课程的优点,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之中,推动高校思政课程的创新。最后,要推动高校育人工作与社会育人工作的整合和融合,将高校育人工作与社会、企业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为青年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要求高校的育人工作要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凸显青年学生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青年学生既是育人工作的主要对象,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在青年学生的育人工作方面,一切教育工作的开展都是为青年学生的成长而服务的。在促进青年学生成长的进程中,高校育人工作应围绕激发青年学生的内在动机,以触及青年学生心灵为目标,让青年学生在育人工作的激励下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便是要研究当代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青年学生在高校的成长是阶段性的,高校的育人工作也应该是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要根据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有效培养青年学生的思想,适应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分析
  (一)构建线上线下育人体系
  线上线下育人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扩大高校育人工作的覆盖面,提升育人工作力度,使广大师生从中受益。首先高校要依托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继续夯实线下教学根基,推动线下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适应线上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步与线上教学工作相融。
  当前高校的育人工作仍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下教学工作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协同性原则,不断优化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方面,要加快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同教学体系,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服务、推动专业课程发展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线下教学工作要逐步提高劳动课程的比例,形成以劳动课程为主的实践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意义重大,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亦是培养青年学生劳动技能与劳动素养的必然途径。线下的育人工作要注重理论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开展理论教育时要多采用案例,尤其是当下的热点事件,将其引入到课堂之中,组织青年学生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触及社会问题的实质,引导青年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摆脱消极思想的误导。
  在劳动教育课程中,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社会资源,组织系列劳动活动,为青年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创造条件。比如,组织青年学生在校园内参加“节水节电活动”、“校园环境卫士”、“图书管理员”等活动,让青年学生在校园内通过参加劳动活动,感悟奉献、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等精神。利用社会资源,组织青年学生到社会之中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组织青年学生到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到革命圣地接受红色教育,担任城市志愿者,在节假日疏导交通等。通过上述劳动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感、交际能力等,塑造有正气、有责任的新时代青年学生。   在线上育人中,并不单单是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工作,而是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延伸线下育人工作范围,拓展线下育人工作空间,扩大育人工作的影响力。一方面,高校要依托教务系统开展线上教学工作,为青年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类资源,满足青年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高校要在线上教学工作中多组织一些育人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到线上育人活动之中。比如,组织青年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时代人物的事迹、资料,讲一讲时代人物的故事;就热点事件发表意见。另一方面,要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线下教学方式。譬如,通过开展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以及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大大提升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发挥出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跨界融合构建全员育人体系
  对青年学生的教育,高校虽然是重要阵地,但也需要社会、家庭、政府部门等共同参与,才能够真正实现“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实现育人工作的全面覆盖,让青年学生处在育人的大环境之中。在构建全员育人体系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家庭、政府部门各自的优势,打造强强联合的全员育人体系。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场所,其所开展的育人工作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的特点,能够以高质量的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激发青年学生的情感,激发青年学生的内在正能量。高校教师要发挥其引导、帮助青年学生的作用,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成熟的风格感染青年学生,在一言一行中影响青年学生,帮助青年学生成长,启迪青年学生的智慧。
  家庭作为青年学生温暖的港湾,所给予青年学生是爱的教育,培养的是青年学生待人处事的能力,高校要与家庭建立有效的联系,以家校共建的方式形成合力,发挥家庭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巨大感染能力,帮助青年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青年学生的文明素养。
  社会中的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公益组织、知名企业等,应主动融入到高校的育人体系之中,在各自的领域中,帮助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养成。政府部门要围绕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给予高校相应的教育资源,鼓励高校开展更高水平的“三全育人”工作。
  政府部门要帮助高校建立全员育人机制,鼓励高校之间就育人工作开展合作与交流;帮助高校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促进高校育人资源的流通,让各大高校共享优质的育人资源,解决育人过程中不平衡的问题。
  (三)基于学生主体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在全方位育人工作中,青年学生作为接受育人教育的主体,也是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参与主体,因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青年学生参与,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深入进行。首先,高校要遵循育人教育的客观规律,不盲目制定育人目标,而是根据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符合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目标;在育人目标中要融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团结奋斗、勇于担当等精神,加强对青年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其次,在课堂教学之中要多倾听青年学生的声音,通过青年学生的参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不是思政教师的照本宣科。青年学生在课堂之中的积极参与,能够培养青年学生的说理能力,引领青年学生向主流价值观靠拢。最后,要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激发青年学生参与育人课程的积极性,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高校的特色育人课程可以是思政课程,也可以是专业课程,不必将其局限于思政课程之中,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创新积极性。
  三、高校“三全育人”的保障机制
  在“三全育人”的保障机制方面,首先,高校要加快育人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为育人工作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信息化设施,为线上线下育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要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推动管理制度向育人方向转变,提倡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管理制度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体现出对青年学生的人文关怀。其次,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的育人教育与高素质的教师密不可分,高校要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尤其是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才能够对青年学生产生正确的引导。
  结语
  在落实“三全育人”的工作中,高校所需做出的努力众多,高校要重视“三全育人”工作,并加快“三全育人”工作的落实力度,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所需要的软硬件建设,构建高素质的教師队伍,推动“三全育人”工作创新,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吴海燕,张耀东,白向玮. “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3):87-88.
  [2]   仝友鹏.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J].现代交际,2020,(1):18-19.
  [3]   陶辉.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5).
  [4]   张会霞.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三全育人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10(3):166.
  Research on the Realization Path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San Quan” Education System
  RUI Xiao-hua, WANG Cai-yi, LIU Huan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San Quan” Education Syste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celerate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nnovate the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orm a New Trinity education system, so as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Four Haves” of the new era and cultivate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how to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San Quan” Education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round the realization path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San Quan” Education System,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epening of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San Quan” Educa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Key words: “San Quan” Education System; implementation path; safeguar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research
  [责任编辑   若   云]
  作者简介:芮晓华(1985-),女,河南洛阳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才懿(1988-),男,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从事党史军史研究;刘欢(1993-),女,河南郑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党史军史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旅游产品的特性共同促使旅游者在旅游决策前通过网络平台搜寻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其中网络口碑信息深刻影响着旅游者。因此,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旅游目的地主导者应利用组建网络管理人才队伍、重视联合互联网平台、整合营销传播、开展多方平台宣传、加强旅游目的地自身建设、提高旅游者传播意愿等方面策略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传播力,以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网络口碑;旅游目的地;品牌
无论是药品和耗材加成的取消、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还是按病种多元化付费方式的推行,这些医改政策的颁布都要求公立医院破除逐利机制,回归公益性质.在公立医院收入增长受限的情况下,成本管控成为医院转型发展的必要途径.但是,现行成本管理存在理念落后、管理不力、DRG病组成本核算和信息化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医院迫切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路径.
“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是当前医改对公立医院提出的根本任务与改革方向,是改革成败的关键.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纳入医改重点工作.各家公立医院陆续进行绩效分配方案的改革,从以收支结余粗放式绩效分配模式转变为以业务量为基础,多劳多得的绩效分配模式.绩转方案的转变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比率运用等财务管理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并成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研
高校班级的有效管理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重要保证,因此班级的高效建设和有效管理是高校的重中之重.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抓住“四条主线”,以数据库的形式整合学生信息,做好制度化建设,守好校园安全底线,加强学风建设,增强思政育人成效,提高班级管理水平.通过构建科学、可行、长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新机制,为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高等教育改革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不断深化,高校内涵式发展和人才战略的实施促使普通高校薪酬体系逐渐成为关注人才流动的焦点.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相关基本原则加强薪酬体系的构建,着重从薪酬评估、绩效激励、分类付薪和长期性福利方面完善薪酬体系,保障优化高校薪酬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业财一体化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可能.绝大部分高校目前已经实现了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业财一体化也势在必行.高校的业财一体化建设必然也会对高校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带来一系列冲击.从高校的内部控制角度切入,探究业财一体化背景下高校现有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校的业财一体化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摘 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理论,邓宁(John H.Dunning)在融合各学者对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理论体系,它全面分析解释了企业国际投资的决定因素、企业进行投资所采取的形式等方面的内容,是解释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其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产生的理论工具。通过追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起源,理清其发展脉络,发现其优势所在,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更深入地将国际生产折
摘 要:以某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为样本,分析国有控股混合制企业股权结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实践中存在的企业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资产估算、财务管理目标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在企业融合、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统一规范财务管理、强化财务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以期能够有效为混改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根据中小板市场998家企业的财务指标数据构建财务预警与信用评分指标体系,运用相关性与机器学习决策树对指标进行二次筛选,并通过逻辑回归计算各样本的信用分值,再根据模型评估和实证结果可以推知:逻辑模型对中小企业具有较好的财务预警能力,能够准确衡量企业信用风险水平。同时可发现,存货周转率等12个财务指标是衡量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信用评分;中小企业;逻辑回归;财务预警  中图分
大数据已经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的主要数据来源,对相关档案工作产生巨大影响.从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项水平,简要分析信息化管理工作现状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途径,包括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平台建设、完善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率、整合档案资源以及实现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