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某市已闭库的尾矿库改建成一般工业固废Ⅱ类填埋场为工程实例,从项目选址、平面布置、拦挡坝工程、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与导排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封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一般工业固废Ⅱ类填埋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机 构】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马鞍山市洁源环保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某市已闭库的尾矿库改建成一般工业固废Ⅱ类填埋场为工程实例,从项目选址、平面布置、拦挡坝工程、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与导排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填埋气体导排系统、封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一般工业固废Ⅱ类填埋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针对西部某矿回风巷在大埋深强采动环境下的长期大变形的工程现象,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煤层厚度、构造应力及煤柱宽度下的巷道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大,巷道顶板塑性区及变形量逐渐增大,对顶板影响显著。随着构造应力增大,偏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逐渐增大,应力集中区逐渐向帮部深处和底板转移。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前煤柱尺寸设置不合理,应减小煤柱尺寸,优化围岩应力环境,提高巷道维护效果。
基于某铅锌矿地下开采技术条件与现场地压活动情况,采用PHASE2软件对矿山典型地质剖面进行二维数值模拟与分析,探究由开采活动引起的地压活动规律。研究发现:不同矿体之间的天然隔离矿柱是应力集中最明显的区域,且上盘45°方向的移动变形量最大。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地压防控措施,为矿山未来地压监测系统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控提供参考。
为探索巷道爆破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扩散规律,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采用FLUNET仿真软件离散颗粒模型与多组分输运模型相结合,研究掘进巷道内爆破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规律及变量场分布特征,包含温度场、速度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及粉尘浓度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巷道爆破后有毒有害气体主要集中在巷道顶部,同时在巷道某个中间位置达到极值。大粒径的粉尘很难被气流或涡流带至远处,大部分细微粉尘在爆破后2~6 s内都位于坑道0~40 m处的上部区域。
为改善泰业煤矿8302回风顺槽沿空掘巷期间,原支护方案难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问题,进行加强支护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受8301工作面采动影响,8302回风顺槽围岩裂隙发育、完整性降低,导致巷道网兜现象明显,局部发生掉顶,巷道围岩变形较大。提出增大锚杆(索)预紧力和帮锚杆长度、缩小锚索间距的加强支护方案。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采用加强支护方案后,巷道顶底板和两帮累计移近量分别稳定在52.70和116.51 mm,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著。
采用地质雷达和瞬变电磁综合物探方式,对知不拉矿区Ⅰ-1矿体井下隐伏坑道及采空区进行探测,通过分析异常区域位置推测构建地下坑道三维实体模型。进而结合矿山采准工程资料设计了三维激光扫描探测孔位置,辅助判断了采空区实际位置。借助C-ALS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对采空区进行了精准探测,确定了采空区实际顶底板标高、走向长度、最大宽度等,为下一步采空区处理及矿山安全奠定了基础。
将爆破基础理论和切合实际的爆破设计流程相结合,并以爆破施工设计的真实数据为依据、以现场试验的方式论证,开发一款专业性、实用性兼备的露天矿爆破辅助设计App。经过现场试验验证,证明App能够较好地完成预设的爆破设计任务,大大缩短了爆破设计时间,减轻了设计人员的负担,并能迅速获得正确、直观、标准的爆破文件资料。该App具有便携性和易操作性,具有推广价值。
为改善三山岛金矿深部高温热害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研究矿井制冷降温技术,开发井下制冷降温装备。根据空气焓值变化计算得出井下空气温度由35~40℃降低至28℃时,所需最小冷负荷为699.84 kW;利用井下低温涌水地质特点及热交换原理,设计基于空气冷却及水冷却原理的2套换热系统;根据用风地点分布,设计长距离送风风筒加移动空气器的送风方式;考虑到卤水中盐离子对设备的腐蚀,系统选用耐腐蚀材料设计。深部制冷降温措施实施后,三山岛金矿深部掘进作业面送风量为15 m3/s,送风温度为2
为合理留设某铁矿隔水护顶矿柱,科学预测矿山地下开采对村庄、道路等建(构)筑物的安全影响,防止开采活动造成地表水漏失和建(构)筑物破坏,根据矿山地质和设计资料,采用3种不同理论计算方法对矿山隔水护顶矿柱厚度进行了计算,确定了隔水护顶矿柱的安全厚度。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矿山不同阶段的开采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和总结了地表沉降值、沉降中心位置及地表变形的变化规律,明确了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地表需重点监测和防范的区域。在数值模拟得到的位移数据基础上,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出了矿区地表最大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值分别为1.7
准确识别露天开采矿区漏水来源对矿山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鞍山大孤山矿区地下水和矿区漏水水样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研究了矿区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了矿区不同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和水力联系,最后结合矿区地质条件确定了矿区不同位置漏水成因。结果表明:地下水来源于大气降雨,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紧密;巷道入口漏水来自地表池塘水,巷道其余漏水和矿坑西侧边坡漏水来自矿区西侧地下水的侧向补给;矿坑南侧边坡2处漏水相互补给,漏水水源来自于矿坑南侧地下水。研究结果对矿区水害治理提供了指导意义。
在乌海能源路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废弃的小型煤矿极易引发自燃,其分布范围广且地质资料不详细,仅应用小流量灭火技术难以对火区实施有效控制。为此,应用热电复合探测技术对火区发展区域进行探测,采用两相泡沫对火区内部松散高温区进行充填,并应用三相泡沫对煤岩较为密实的区域进行充填。经过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我国内蒙古、新疆、山西等地浅埋煤层的火区治理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