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把保障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作为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核心,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鼓励多种思维方式,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从而建立起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创造 互动 美术教学
被称作“创新力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 即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创新力显得尤为重要。有学者指出:要把保障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作为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获得创造的安全感。学生只有在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行动,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怀着放松、愉悦的心情,才能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由以前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由教师启发带动学生,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投入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严格地说,建立美术教育的科学观,科学地建构新型的美术教学模式,正是创新力形成的基础。
1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成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渴望成功的愿望,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在不断的成功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进而获得更大成功。而且在此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和情感以及完美的人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理想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和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的意义已不仅仅在于学生获得多少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看他们是能否掌握学习方法,乐意学习,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 ,一方面是针对人生的有限性和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提出来的,另一方面,从学生的终生发展来看,教师的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每一个处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认可、获得赞扬的需求,而青少年的这种渴望无疑比成年人更为突出。学生经常有独特的、有新意的想法、画法,教师应给其热情的认可、称赞,让他们自信地发挥其可贵的创新力、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应更侧重美术的多元化,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带着创造性思维表现生活中的美。一个有审美素养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往往能更多地体验到微妙的生活韵味。举个例子说,一般人看大白鹅,只看它的喧嚣与躁动,而王羲之却能够观察鹅的神韵,发掘蕴含着的力与美,并把它凝聚在自己的书法艺术上。这就是观察体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素质教育不仅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站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
2 鼓励学生多种思维方式,孕育创造的萌芽
美术是情感的艺术。美术教育应着重培养、提高人的美术感觉,而人的感觉、感受是自由的。所以,不该规范的地方不予以规范,无限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畅想,正是学生的“心理自由”的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他们首先也是有思想的个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鼓励。所谓对学生的理解,就是加入到学生的队伍里去,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学生有很大的能力——他能做许多你不能做的事,也能做你以前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确实,学生的世界是美丽的,作为他们的引路人,需要的是理解并拥有一颗童心。别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还一份自尊给学生,留一份自信给学生,他们就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一切。美术不寻求统一答案,每一个人对线条和色彩的感受是不同的,同一张画给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可以把白纸上的一根线条看成山峦、海水,或者仅仅看成是一根面条或是别的什么 ;在色彩搭配中,学生大胆出位的想法,有时会形成一种意想不到奇特景象,这常常使大人都不得不叹服他们的自由思维。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多,受习惯性的束缚较少,因此容易产生一些反“常理”的想法,其实这在创作中是难能可贵的。这些奇异的想法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创造成为可能。如果我们一定要努力把这些“奇思异想”纳入我们习惯性的渠道中来,就不会有少年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的疑问,也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的头脑具备扩展、发散、联系、变通的思维方式,具有立体多角度、全方位的关照能力;就是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让学生历史地、辨证地、有前瞻意识地认识、分析、研讨问题。
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的美术课教学就应使学生不仅具有认识写实形象的能力,还要具有认识抽象形象的能力。能在欣赏、解读艺术现象的时候,不仅关注作品的内容、精神、形式,而且也知道认识材料、技巧、科技与美术作品的关系。这种认识的形成正是基于自由的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又基于合理、科学的教学关系。
3 美术课上的师生互动
在过去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师生互动”却能克服这一缺点,使学生和教师互相“动”起来,学生感到自己有自主权参与教学过程,感到学习真快乐,就会主动去学习,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首先,师生互动是存在于师生间,在师生间发生的一种人际互动,其互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是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这个过程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生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将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教师经常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评画、改画;走出教室,一起外出写生;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真正得到及时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 :即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更感觉到这一论断的深刻意义。只有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同时造就一个人,造就一个独立自主的、富有热情和个性的、具有尊严和责任心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教育正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美术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一片自由、宽松,展现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文集[M],江苏人民出版社.
[2]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全五卷),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 创造 互动 美术教学
被称作“创新力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 即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创新力显得尤为重要。有学者指出:要把保障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作为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获得创造的安全感。学生只有在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行动,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怀着放松、愉悦的心情,才能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由以前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由教师启发带动学生,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投入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严格地说,建立美术教育的科学观,科学地建构新型的美术教学模式,正是创新力形成的基础。
1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成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渴望成功的愿望,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在不断的成功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进而获得更大成功。而且在此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和情感以及完美的人格,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理想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和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的意义已不仅仅在于学生获得多少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看他们是能否掌握学习方法,乐意学习,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 ,一方面是针对人生的有限性和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提出来的,另一方面,从学生的终生发展来看,教师的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每一个处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认可、获得赞扬的需求,而青少年的这种渴望无疑比成年人更为突出。学生经常有独特的、有新意的想法、画法,教师应给其热情的认可、称赞,让他们自信地发挥其可贵的创新力、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应更侧重美术的多元化,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带着创造性思维表现生活中的美。一个有审美素养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往往能更多地体验到微妙的生活韵味。举个例子说,一般人看大白鹅,只看它的喧嚣与躁动,而王羲之却能够观察鹅的神韵,发掘蕴含着的力与美,并把它凝聚在自己的书法艺术上。这就是观察体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素质教育不仅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站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
2 鼓励学生多种思维方式,孕育创造的萌芽
美术是情感的艺术。美术教育应着重培养、提高人的美术感觉,而人的感觉、感受是自由的。所以,不该规范的地方不予以规范,无限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畅想,正是学生的“心理自由”的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他们首先也是有思想的个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鼓励。所谓对学生的理解,就是加入到学生的队伍里去,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学生有很大的能力——他能做许多你不能做的事,也能做你以前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确实,学生的世界是美丽的,作为他们的引路人,需要的是理解并拥有一颗童心。别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还一份自尊给学生,留一份自信给学生,他们就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一切。美术不寻求统一答案,每一个人对线条和色彩的感受是不同的,同一张画给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可以把白纸上的一根线条看成山峦、海水,或者仅仅看成是一根面条或是别的什么 ;在色彩搭配中,学生大胆出位的想法,有时会形成一种意想不到奇特景象,这常常使大人都不得不叹服他们的自由思维。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多,受习惯性的束缚较少,因此容易产生一些反“常理”的想法,其实这在创作中是难能可贵的。这些奇异的想法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创造成为可能。如果我们一定要努力把这些“奇思异想”纳入我们习惯性的渠道中来,就不会有少年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的疑问,也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的头脑具备扩展、发散、联系、变通的思维方式,具有立体多角度、全方位的关照能力;就是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让学生历史地、辨证地、有前瞻意识地认识、分析、研讨问题。
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的美术课教学就应使学生不仅具有认识写实形象的能力,还要具有认识抽象形象的能力。能在欣赏、解读艺术现象的时候,不仅关注作品的内容、精神、形式,而且也知道认识材料、技巧、科技与美术作品的关系。这种认识的形成正是基于自由的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又基于合理、科学的教学关系。
3 美术课上的师生互动
在过去教学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师生互动”却能克服这一缺点,使学生和教师互相“动”起来,学生感到自己有自主权参与教学过程,感到学习真快乐,就会主动去学习,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首先,师生互动是存在于师生间,在师生间发生的一种人际互动,其互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是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这个过程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的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生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将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教师经常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评画、改画;走出教室,一起外出写生;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真正得到及时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 :即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更感觉到这一论断的深刻意义。只有在人的内心和行为两个方面同时造就一个人,造就一个独立自主的、富有热情和个性的、具有尊严和责任心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术教育正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美术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一片自由、宽松,展现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文集[M],江苏人民出版社.
[2]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全五卷),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