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组反映国人上世纪50-80年代生活的照片吸引了我的视线……
思索、寻问、呼唤,似乎都在黑白灰的三色之间,
看后让人或愉悦、或惊喜、或回忆、或思念……
改革开放前国人的淳朴民风给了法国人马克·吕布一支画笔,
让他有可能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都市平民风俗画。
马克·吕布(Marc Riboud)
玛格南图片社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以其对东方世界的报道而广为人知。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14岁时开始摄影,1948年毕业于里昂的中央学院并成为一名工程师,1951年,放弃稳定的工程师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摄影中。随后加入了玛格南图片社。
中国上海/1957年
这是一张很有看头的上海市民的众生相,当时的上海全市共有700万人口。它集中反映了当时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人们聚集在庙会里赶集的情景。照片具有极其强烈的时代烙印。具有很好的历史文献价值。粗粗的看几眼,光人们头上戴的各种不同款式的帽子就有数十种之多。对于那些着手那个年代的历史剧的导演简直是一张不可多得的照片。在拍摄时采用了俯瞰的角度,并没有用长镜头压缩视觉空间,用标准镜头的意义就在于尽可能还原当时真实的景象。远与近的透视掌握得十分准确,细部的层次分明,有大量可读的细节。可以想见,这是一张“有备而来” 的照片。
中国/1957年
一群村里的孩子奔走相告,“老外来了”。这是农村合作社小学的学生们,他们的学校建在一个被剥夺了财产的地主家里。这样的场景对于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是件司空见惯的事。它带回了我们淳朴的记忆。画面分布得有点凌乱,是一张相对较弱的作品。大师也是人,他们也不可能按下的每一次快门都是传世之作。问题是他们比一般的人更能做到:拍一张好照片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拍好照片。不管怎样,我们都能从此画面中看到没钱也同样能给人带来欢快跟愉悦,孩子们花一样的脸庞便是最好的明证。
日本东京/1958年
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人们压抑的情绪多少能从画面中得到一些信息。路边摩登的男人斜视着风情女子,画面的环境感极强,无需再加任何注解。狭窄的小巷似乎光线与构图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故事里的人物。你能深切感受到那种惶恐与不安,那种焦躁与兴奋。一个快步行走的女子所代表的可能是数以万计的当时处于生活不安状态下的女人。一个看不到脸的男人则完全展现了为数太多的日本男子寻求发泄、看透人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世心态。
对于先后来过中国22次的马克·吕布而言,中国百姓在那一刻的生存和心理状态是他着力表现的内容——大到领导人不言而喻的潇洒姿态,小到常人那些点点滴滴的生活趣味;俗至庶民百姓的喜怒哀乐,雅至美术系学生的人体素描……都是其“俗画”中所展现的。他将毫不掩饰的情感含蓄地注入到画面中,礼赞启蒙中的文明,针砭伪善时弊,将多个活生生的人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稍纵即逝便会错位的时空中,他敏捷地抓住了多个令人寻味的瞬间,将那些耐人寻味而又不可言传的情感凝固在画面上。我们轻松地读着他的作品,却又生发出“疲惫的生活也可能让人有机会着力于精神与情感的一面”的感慨。不敢说这对于我们现代生活“拥有物质、无从浪漫、重复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着何种的联系,但至少可以说他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曾经生活在物质匮乏但丝毫不影响抒发情感的年代,那时的希冀与追求是多么的真实具体。在与人间真情所赋予他的历史对话中,他永远都不是反应迟钝者。
作品中展现出的众生相也许是俗套,也许是不合时宜,但他所有表现出来的痕迹,都显得极为真诚和浪漫。有谁还能为这在情理之中的动人画面批上不解风情的注解呢?
生活本来的意义是否就在于:你可以不循规蹈矩,你也可以小心翼翼。你可以平静,你当然也可以澎湃……但是你若选择了枯燥,你就将永远的贫乏。
毋庸置疑,以对东方世界的广泛报道而广为人知的他是一位享有特权的摄影家。在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他因为有了周总理的特许,因而能够大拍其道。玛格南图片社的大师布勒松、萨尔加多等人也曾到过中国,但他们无论从哪个层面都没可能像马老那样幸运地进行深层次的追踪与探索。
静观马克·吕布的作品,你不难发现他所呈现出来的影像更多的都处于一种“非决定性的瞬间”,因为没有“决定性”,所以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巧合,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样反倒让人觉得更为平和、客观,就如生活本身。因为纪实所赋予的特性,他的影像都有极其确切的时代感。因此能给我们带来的又何止是回忆。
纪实摄影相对容易的是在那个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刻你身临其境,并在最佳的时间按下快门,你就有了可能,但最为困难的是“成名”。在世界摄影史上,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现象,那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世界顶尖级的大师到过中国,却没有可能留下打烙印的杰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在中国拍的东西没能被世界最顶尖级的刊物进行过广泛的传播。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摄影更是如此:其实世界上本没有摄影名作,一旦它被西方主流媒体登载得多了,它便成了名作。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尤金·史密斯,萨尔加多等人无不能逃脱这个规律。
在为数不多的纪实摄影大师里,马克·吕布有一点肯定是令其他大师们欣羡不已的,那就是他在中国如雷贯耳的名气。他所具有的中国情结跟他常年所做的努力,是他能够得此殊荣的当然回报。作为一个在摄影史上享有地位的摄影家,他肯定也有自己的遗憾,那就是跟同时代的其他大师比,他在摄影收藏界的作品价位明显低于他人。这多少与他本人的理念有关,他觉得作品就是要不限量,要尽可能多地让别人看到。在一个物以稀为贵的当下,他的观点正确与否只能有待历史来检验了。
巴基斯坦照片/1956年
这幅拍自科哈特武器工厂的作品抓人之处在于:孩子的眼睛、左轮枪、金属假肢。有了这三点就有了故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摄影专题的素材,它能延伸的不仅是战争,更有残酷的生存以及孩童的理想,孩子的专注与凝神更给画面增添了色彩。
相关链接
本文的图片均来自《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一书。
1955年,马克·吕布驾驶买来的二手路虎,从印度加尔各答出发了。马克脑海中回忆着父亲的旅行日记,他渴望离开法国熟悉的一切,到陌生的环境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马克·吕布第一站来到了伊斯坦布尔,随后穿过了卡帕多西亚和安纳托利亚的田园风光,经过波斯到达阿富汗,并于1956年又回到印度用了一年时间行走于这个国家,最后从尼泊尔进入中国,那时候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外国人可以获得中国的签证。这是马克·吕布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正是这次中国之行成就了他与中国一生的情缘。1958年,马克最终在日本结束了他这次旅行,同时他也将数以千计的照片带回了法国。《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以5卷图册珍藏了他这几年旅行的足迹。
思索、寻问、呼唤,似乎都在黑白灰的三色之间,
看后让人或愉悦、或惊喜、或回忆、或思念……
改革开放前国人的淳朴民风给了法国人马克·吕布一支画笔,
让他有可能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都市平民风俗画。
马克·吕布(Marc Riboud)
玛格南图片社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以其对东方世界的报道而广为人知。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14岁时开始摄影,1948年毕业于里昂的中央学院并成为一名工程师,1951年,放弃稳定的工程师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摄影中。随后加入了玛格南图片社。
中国上海/1957年
这是一张很有看头的上海市民的众生相,当时的上海全市共有700万人口。它集中反映了当时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人们聚集在庙会里赶集的情景。照片具有极其强烈的时代烙印。具有很好的历史文献价值。粗粗的看几眼,光人们头上戴的各种不同款式的帽子就有数十种之多。对于那些着手那个年代的历史剧的导演简直是一张不可多得的照片。在拍摄时采用了俯瞰的角度,并没有用长镜头压缩视觉空间,用标准镜头的意义就在于尽可能还原当时真实的景象。远与近的透视掌握得十分准确,细部的层次分明,有大量可读的细节。可以想见,这是一张“有备而来” 的照片。
中国/1957年
一群村里的孩子奔走相告,“老外来了”。这是农村合作社小学的学生们,他们的学校建在一个被剥夺了财产的地主家里。这样的场景对于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是件司空见惯的事。它带回了我们淳朴的记忆。画面分布得有点凌乱,是一张相对较弱的作品。大师也是人,他们也不可能按下的每一次快门都是传世之作。问题是他们比一般的人更能做到:拍一张好照片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拍好照片。不管怎样,我们都能从此画面中看到没钱也同样能给人带来欢快跟愉悦,孩子们花一样的脸庞便是最好的明证。
日本东京/1958年
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人们压抑的情绪多少能从画面中得到一些信息。路边摩登的男人斜视着风情女子,画面的环境感极强,无需再加任何注解。狭窄的小巷似乎光线与构图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故事里的人物。你能深切感受到那种惶恐与不安,那种焦躁与兴奋。一个快步行走的女子所代表的可能是数以万计的当时处于生活不安状态下的女人。一个看不到脸的男人则完全展现了为数太多的日本男子寻求发泄、看透人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世心态。
对于先后来过中国22次的马克·吕布而言,中国百姓在那一刻的生存和心理状态是他着力表现的内容——大到领导人不言而喻的潇洒姿态,小到常人那些点点滴滴的生活趣味;俗至庶民百姓的喜怒哀乐,雅至美术系学生的人体素描……都是其“俗画”中所展现的。他将毫不掩饰的情感含蓄地注入到画面中,礼赞启蒙中的文明,针砭伪善时弊,将多个活生生的人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稍纵即逝便会错位的时空中,他敏捷地抓住了多个令人寻味的瞬间,将那些耐人寻味而又不可言传的情感凝固在画面上。我们轻松地读着他的作品,却又生发出“疲惫的生活也可能让人有机会着力于精神与情感的一面”的感慨。不敢说这对于我们现代生活“拥有物质、无从浪漫、重复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着何种的联系,但至少可以说他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曾经生活在物质匮乏但丝毫不影响抒发情感的年代,那时的希冀与追求是多么的真实具体。在与人间真情所赋予他的历史对话中,他永远都不是反应迟钝者。
作品中展现出的众生相也许是俗套,也许是不合时宜,但他所有表现出来的痕迹,都显得极为真诚和浪漫。有谁还能为这在情理之中的动人画面批上不解风情的注解呢?
生活本来的意义是否就在于:你可以不循规蹈矩,你也可以小心翼翼。你可以平静,你当然也可以澎湃……但是你若选择了枯燥,你就将永远的贫乏。
毋庸置疑,以对东方世界的广泛报道而广为人知的他是一位享有特权的摄影家。在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他因为有了周总理的特许,因而能够大拍其道。玛格南图片社的大师布勒松、萨尔加多等人也曾到过中国,但他们无论从哪个层面都没可能像马老那样幸运地进行深层次的追踪与探索。
静观马克·吕布的作品,你不难发现他所呈现出来的影像更多的都处于一种“非决定性的瞬间”,因为没有“决定性”,所以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巧合,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样反倒让人觉得更为平和、客观,就如生活本身。因为纪实所赋予的特性,他的影像都有极其确切的时代感。因此能给我们带来的又何止是回忆。
纪实摄影相对容易的是在那个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刻你身临其境,并在最佳的时间按下快门,你就有了可能,但最为困难的是“成名”。在世界摄影史上,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现象,那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世界顶尖级的大师到过中国,却没有可能留下打烙印的杰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在中国拍的东西没能被世界最顶尖级的刊物进行过广泛的传播。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摄影更是如此:其实世界上本没有摄影名作,一旦它被西方主流媒体登载得多了,它便成了名作。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尤金·史密斯,萨尔加多等人无不能逃脱这个规律。
在为数不多的纪实摄影大师里,马克·吕布有一点肯定是令其他大师们欣羡不已的,那就是他在中国如雷贯耳的名气。他所具有的中国情结跟他常年所做的努力,是他能够得此殊荣的当然回报。作为一个在摄影史上享有地位的摄影家,他肯定也有自己的遗憾,那就是跟同时代的其他大师比,他在摄影收藏界的作品价位明显低于他人。这多少与他本人的理念有关,他觉得作品就是要不限量,要尽可能多地让别人看到。在一个物以稀为贵的当下,他的观点正确与否只能有待历史来检验了。
巴基斯坦照片/1956年
这幅拍自科哈特武器工厂的作品抓人之处在于:孩子的眼睛、左轮枪、金属假肢。有了这三点就有了故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摄影专题的素材,它能延伸的不仅是战争,更有残酷的生存以及孩童的理想,孩子的专注与凝神更给画面增添了色彩。
相关链接
本文的图片均来自《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一书。
1955年,马克·吕布驾驶买来的二手路虎,从印度加尔各答出发了。马克脑海中回忆着父亲的旅行日记,他渴望离开法国熟悉的一切,到陌生的环境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马克·吕布第一站来到了伊斯坦布尔,随后穿过了卡帕多西亚和安纳托利亚的田园风光,经过波斯到达阿富汗,并于1956年又回到印度用了一年时间行走于这个国家,最后从尼泊尔进入中国,那时候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外国人可以获得中国的签证。这是马克·吕布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正是这次中国之行成就了他与中国一生的情缘。1958年,马克最终在日本结束了他这次旅行,同时他也将数以千计的照片带回了法国。《马克·吕布 东方印象》以5卷图册珍藏了他这几年旅行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