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利主义到解释主义:论环境法理研究方法论的转向

来源 :宁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整体主义环境观的提出,根据“新生态学范式”的要求,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传统法学方法论因囿于“理性人”与环境污染认知且受限于“浅技术化”手段,无法连接环境法理与自然科学理论的弊端更加明显,以致环境法缺乏“生态化”特质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而随着以解释主义为代表的交叉性学科方法论的发展,特别是复杂理论的成熟,为解读人与环境的“生态化”、“社会化”特质,解释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消除环境法中的复杂因素,丰富环境法理供给以及链接自然规律与法律规则提供了基础和方法.以此为出发点,借助解释主义方法论,通过赋予环境“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强化自然人的环境责任来完善环境法,才能使环境法真正顺应自然规律.
其他文献
网络信息消费风险感知受多种因素影响,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降低风险感知,促进信息消费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四个维度对网络信息消费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
中国古代酷刑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先秦酷刑主要分为死刑和肉刑,死刑主要有醢刑、脯刑、殄刑等13种,肉刑主要是墨刑、劓刑、刖刑、宫刑.酷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上的等级与专
在党争和主和的大背景下,南渡词继承了苏词以士大夫精神为底蕴的“呈现困境”和“超越困境”的内在逻辑,并将其发展为群体叙事.在“家园失落”和“英雄失路”的两大主题中书
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争端给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中美两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期.依据中美贸易摩擦期间(2017年8月—2020年9月)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通过进口依存度系数、度与贸易联系、网络结构的均质化分析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网络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贸易摩擦期,中国大豆自美进口依存度随中美贸易关系的演进而变化,波动频繁,但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中美贸易摩擦并未对中国大豆进口网络的入度造成较大影响,但各节点的联系强度发生了变化,逐渐形成巴西、美国、阿根廷三足鼎立之势;进
基于华夏上证50ETF基金2012—2019年共1703个日度收盘价数据作为波动率数据,引入虚拟变量来表示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建立GARCH模型和TGARCH模型实证研究期权的推出对标的证券市场的波动率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对波动水平和非对称性两个方面的研究得出结论.一方面,通过分析GARCH族模型中虚拟变量系数的正负值发现,在上证50ETF期权上市初期标的证券市场波动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ARCH项系数小于GARCH项系数,说明信息传递速率的减缓是导致波动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但在期权上市四年后,对
学界对甲戊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凡例的时代早晚、文献真伪素有重大争议.甲戌本凡例的抄写形制与正文一致,但其内容与正文所述内容多有矛盾,凡例作者应与曹雪芹或其亲友关
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作为基本职能之一的高校,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事业中负有重要的责任.高校参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最有效路径之一,就是从高校人才
作为一种治理技艺,生命政治的文明面表征的是生命权力能否切中现实生命的问题.在以福柯和阿甘本为代表的生命政治理论家看来,权力技术切中的只是生物性生命,而精神性生命则被权力技术所褫夺.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实质上是反生命政治的,其目的在于揭示生命政治所隐匿的暴力,从而错失了对生命政治文明面的哲学建构.实际上,生命权力与现实生命及其相互关系并非生命政治理论家所虚构的那样单一和片面.一方面,现实生命是社会性的,它内涵着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另一方面,生命权力是过程性的,它是技术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因此,生命权力与现实生
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认识变革就是由探究事物的因果关系转向关注相关关系.实际上,相关关系的挑战早在"休谟问题"和"量子理论"就已经开始,但它们并非要彻底否定因果关系,而是提出要重新刻画因果关系的历史重任.朱迪亚·珀尔首次重构"因果关系之梯",强调因果关系有三个不同层级即关联、干预和反事实,并对应三种认识能力即观察能力、行动能力和想象能力.相关关系只是因果关系的最低层级,人类要想改变世界和创构世界,就要迈上因果之梯的更高层级,呈现出人类的主动行动和对虚拟创构物的想象.大数据因果关系的重构意味着一场人类的认知革命
面对现代社会的危机和工具理性的批判困境,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理性理论,试图在生活世界的背景下,构建基于交往理性的公共领域以实现统治阶层和公众之间的平等对话.托马斯·麦卡锡指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带有普遍主义色彩,忽略了主体的多元性和私人利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困境,但同时时代的变迁可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立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从交往理性的困境出发,分析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交往资质的变化,并从精神机制维度为交往理性的可能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