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妇女怀孕以后,全身各系统生理功能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些改变是生理性的,有的则是疾病的表现。女性的生理结构以及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都可成为肾病发生的诱因。有研究数据显示,女性孕期肾盂肾炎发病率比男性高8~10倍。这是由于女性孕期的身体抗病能力急剧下降,为各种细菌、病毒的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极有可能导致孕妇的肾脏发生病理改变,引发多种肾脏病。特别注意的是,妊娠后子宫有代偿性体积增大,子宫增大后压迫输尿管,可引起肾盏、肾盂、输尿管扩张,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浆流量增多,尿中出现少量的蛋白及糖等。因此,妊娠期女性很容易罹患肾脏疾病,并可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加重病情。所以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早期肾脏病最主要的特征是泡沫尿、血尿、夜尿增多、水肿等,但并没有特异性。有的病人在肾病早期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比较隐匿,因此需要严密注意。如果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贫血等非常明显的症状时,可能已经是中、晚期了。因此,女性孕期应定期到医院去化验一下尿,查一下血,查查肾功能,再加做B超检查,就有可能及早发现肾脏病的蛛丝马迹。特别是尿常规检查,即使是轻微的病变,也会出现尿蛋白、镜下血尿、尿白细胞或尿比重改变等异常,有助于发现早期肾病。
女性孕期肾脏病的病理状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女性孕期若是尿蛋白增加,这可能是肾脏病活动的表现。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后,可能会造成血中白蛋白下降,影响胎儿的营养,导致流产、早产、新生儿体重不足,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较正常女性明显增高。
孕妇肾脏病对胎儿影响的程度与病情密切相关,病情重者对胎儿的影响较大,病情轻者影响则较小。因此,女性孕期肾脏病患者以及部分肾脏病患者在妊娠过程中不必过度紧张,单纯的尿蛋白增加也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只要与医生好好配合,严密的监测孕期母体对胎儿健康的影响,及时做出判断,正确采取防治措施,保持病情稳定,可同正常妊娠一样处理,大多数患者还是能够顺利的分娩出健康宝宝。一般情况下,肾脏病患者妊娠维持到36周时,可以根据病情考虑终止妊娠。此时胎儿已经成熟,分娩可使胎儿及早脱离不利的环境,同时也避免加重孕妇的肾损害。
女性孕期容易罹患的肾脏疾病
尿路感染 妇女妊娠后,胎儿在子宫内一天天发育长大,使邻近器官如膀胱、直肠、输尿管等受到压迫,常会发生尿液排出不畅,引起尿潴留;有些细菌容易生长、繁殖,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出现腰痛、尿痛、小便次数增多,并伴有发烧等症状。统计表明,孕妇无症状性菌尿(即尿中有细菌生长)占lO%,这些孕妇如果不进行治疗,其中40%可以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因此,早发现、早治疗甚为重要。
急性肾炎急性肾炎一般指急性肾小球肾炎。妊娠时尿液中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增多,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而其他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亦可引起。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生和病变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本病主要是由链球菌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的,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具有自愈倾向。
肾盂肾炎 有些妇女怀孕后由于子宫压迫输尿管,输尿管张力减退和尿液滞留,会形成肾盂积水,引发肾盂肾炎。若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药物不能有效地控制感染,可逐渐发展成慢性肾盂肾炎。此外,妊娠期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牙龈炎、咽炎、扁桃体炎等,感染病灶的细菌可经血液扩散到泌尿系统,引起肾盂肾炎。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主要是由于子宫胎盘缺血、子宫张力过高、羊水过多、子宫膨大过度、腹壁紧张等引起,多见于多胎妊娠和初产妇。这些因素都会使官腔压力增大,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或减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痉挛而致血压升高;或胎盘、蜕膜组织缺血缺氧后可产生一种加压物质,引起血管痉挛,使血压升高。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及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压高时也易发生高血压。一般发生于妊娠24周以后,多数在终止妊娠后可迅速治愈。
妊娠中毒性肾病 这是孕妇中发病率较高、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年轻初产妇和高龄初产妇发病较多。另外,怀孕后羊水过多、多胎、葡萄胎、患有高血压或有肾脏病的孕妇,也容易发生妊娠中毒性肾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期水肿、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先兆子痫等,患者常伴有头痛、视物不清、呕吐、抽搐、昏迷等症状,这种病的病死率很高,孕妇应特别当心。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发生于妊娠初3个月和末3个月。早期以10~12周为高峰,主要发生于败血性流产,少数继发于妊娠剧吐的水盐丢失。后期以34~40周为高峰,主要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先兆子痫、子痫等引起;其次为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和大出血所致。本病较为凶险,应百倍警惕,加强防治。
妊娠期肾病如何防
女性避免妊娠期肾脏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积极预防至关重要,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注意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一些有益的兴趣爱好,保持乐观的情绪。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注意多休息,夜间睡眠不能少于8小时,避免熬夜。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夏季不要长时间吹空调,室内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6摄氏度;冬季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受凉。要坚持散步、做操等运动,以促进肾盂及输尿管的蠕动,防止子宫长时间压迫输尿管,预防肾脏病的发生。
2.注意防止感染:经常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的清潔卫生,最好避免性生活,预防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同时注意预防扁桃体炎、结核等疾病。注意皮肤、牙齿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和牙齿龋坏。
3.合理饮食:饮食切忌过油过腻过咸,以少量多餐为宜。营养要均衡,要补充足量维生素。少吃火腿、速食面、快餐、腌制品及糖。宜多食减盐效果好的黄绿色蔬菜、海藻类、玉米、红薯、紫薯等食物。多喝水保持小便通畅,每天饮水量不少于3 000毫升,夜间也要饮水,因为夜间输尿管的蠕动会减慢,再加上尿液分泌少,尿液中的结晶物质很容易沉淀变为结石,所以晚上更应该多喝水,以防止尿路感染。
4.经常测量体重:一般理想体重为[身高(厘米)-100]×0.9,妊娠中的体重以比怀孕前体重增加9~11千克最理想。
5.定期检查肾功能:孕早期一月一次,临产前一周一次。妊娠后要注意预防急性肾炎的发生,从怀孕初期就应定期到医院查尿,做尿常规培养,若发现有细菌发生,可根据所培养的细菌种类,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彻底治疗,务须引起高度重视。
6.防止疾病损害肾脏: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肾结石、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量失血等会导致肾损害。对于这些疾病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以保护肾脏。
早期肾脏病最主要的特征是泡沫尿、血尿、夜尿增多、水肿等,但并没有特异性。有的病人在肾病早期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比较隐匿,因此需要严密注意。如果出现食欲减退、疲倦乏力、贫血等非常明显的症状时,可能已经是中、晚期了。因此,女性孕期应定期到医院去化验一下尿,查一下血,查查肾功能,再加做B超检查,就有可能及早发现肾脏病的蛛丝马迹。特别是尿常规检查,即使是轻微的病变,也会出现尿蛋白、镜下血尿、尿白细胞或尿比重改变等异常,有助于发现早期肾病。
女性孕期肾脏病的病理状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女性孕期若是尿蛋白增加,这可能是肾脏病活动的表现。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后,可能会造成血中白蛋白下降,影响胎儿的营养,导致流产、早产、新生儿体重不足,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较正常女性明显增高。
孕妇肾脏病对胎儿影响的程度与病情密切相关,病情重者对胎儿的影响较大,病情轻者影响则较小。因此,女性孕期肾脏病患者以及部分肾脏病患者在妊娠过程中不必过度紧张,单纯的尿蛋白增加也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只要与医生好好配合,严密的监测孕期母体对胎儿健康的影响,及时做出判断,正确采取防治措施,保持病情稳定,可同正常妊娠一样处理,大多数患者还是能够顺利的分娩出健康宝宝。一般情况下,肾脏病患者妊娠维持到36周时,可以根据病情考虑终止妊娠。此时胎儿已经成熟,分娩可使胎儿及早脱离不利的环境,同时也避免加重孕妇的肾损害。
女性孕期容易罹患的肾脏疾病
尿路感染 妇女妊娠后,胎儿在子宫内一天天发育长大,使邻近器官如膀胱、直肠、输尿管等受到压迫,常会发生尿液排出不畅,引起尿潴留;有些细菌容易生长、繁殖,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出现腰痛、尿痛、小便次数增多,并伴有发烧等症状。统计表明,孕妇无症状性菌尿(即尿中有细菌生长)占lO%,这些孕妇如果不进行治疗,其中40%可以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因此,早发现、早治疗甚为重要。
急性肾炎急性肾炎一般指急性肾小球肾炎。妊娠时尿液中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增多,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而其他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亦可引起。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生和病变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本病主要是由链球菌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的,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具有自愈倾向。
肾盂肾炎 有些妇女怀孕后由于子宫压迫输尿管,输尿管张力减退和尿液滞留,会形成肾盂积水,引发肾盂肾炎。若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药物不能有效地控制感染,可逐渐发展成慢性肾盂肾炎。此外,妊娠期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牙龈炎、咽炎、扁桃体炎等,感染病灶的细菌可经血液扩散到泌尿系统,引起肾盂肾炎。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主要是由于子宫胎盘缺血、子宫张力过高、羊水过多、子宫膨大过度、腹壁紧张等引起,多见于多胎妊娠和初产妇。这些因素都会使官腔压力增大,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或减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痉挛而致血压升高;或胎盘、蜕膜组织缺血缺氧后可产生一种加压物质,引起血管痉挛,使血压升高。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及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压高时也易发生高血压。一般发生于妊娠24周以后,多数在终止妊娠后可迅速治愈。
妊娠中毒性肾病 这是孕妇中发病率较高、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年轻初产妇和高龄初产妇发病较多。另外,怀孕后羊水过多、多胎、葡萄胎、患有高血压或有肾脏病的孕妇,也容易发生妊娠中毒性肾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期水肿、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先兆子痫等,患者常伴有头痛、视物不清、呕吐、抽搐、昏迷等症状,这种病的病死率很高,孕妇应特别当心。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发生于妊娠初3个月和末3个月。早期以10~12周为高峰,主要发生于败血性流产,少数继发于妊娠剧吐的水盐丢失。后期以34~40周为高峰,主要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先兆子痫、子痫等引起;其次为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和大出血所致。本病较为凶险,应百倍警惕,加强防治。
妊娠期肾病如何防
女性避免妊娠期肾脏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积极预防至关重要,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注意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一些有益的兴趣爱好,保持乐观的情绪。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注意多休息,夜间睡眠不能少于8小时,避免熬夜。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夏季不要长时间吹空调,室内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6摄氏度;冬季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受凉。要坚持散步、做操等运动,以促进肾盂及输尿管的蠕动,防止子宫长时间压迫输尿管,预防肾脏病的发生。
2.注意防止感染:经常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的清潔卫生,最好避免性生活,预防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同时注意预防扁桃体炎、结核等疾病。注意皮肤、牙齿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和牙齿龋坏。
3.合理饮食:饮食切忌过油过腻过咸,以少量多餐为宜。营养要均衡,要补充足量维生素。少吃火腿、速食面、快餐、腌制品及糖。宜多食减盐效果好的黄绿色蔬菜、海藻类、玉米、红薯、紫薯等食物。多喝水保持小便通畅,每天饮水量不少于3 000毫升,夜间也要饮水,因为夜间输尿管的蠕动会减慢,再加上尿液分泌少,尿液中的结晶物质很容易沉淀变为结石,所以晚上更应该多喝水,以防止尿路感染。
4.经常测量体重:一般理想体重为[身高(厘米)-100]×0.9,妊娠中的体重以比怀孕前体重增加9~11千克最理想。
5.定期检查肾功能:孕早期一月一次,临产前一周一次。妊娠后要注意预防急性肾炎的发生,从怀孕初期就应定期到医院查尿,做尿常规培养,若发现有细菌发生,可根据所培养的细菌种类,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彻底治疗,务须引起高度重视。
6.防止疾病损害肾脏: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肾结石、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量失血等会导致肾损害。对于这些疾病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以保护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