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路径探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分析了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的意义,指出了高职院校创业型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并探析了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培养
  
  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人才培养质量还未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仍很突出。虽然高职院校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有不少“双师型”教师以“双证书论”,与教学实践中所需的能力与素质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双证书”型教师显然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因而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教师。笔者认为,所谓创新创业型教师是指高等院校中的专任教师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能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等要求办学办事,具有行业企业的管理能力,在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能采用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创办公司,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实习实训的“双师型”教师。
  
  一、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的意义
  
  1.建设高职院校的现实需要。当前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由制造型向创新型、创业型转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创业不到0.3%,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达20%。要提高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水平,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向创新创业型的教育方向发展,学校必须建立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因此,这就需要拥有一支与之相匹配的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2.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由重传承向重创新转型,由重就业向重创业转型,从而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任教师创业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在创业中加速推进技术产业化,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创新创业型教师既是高职院校中宝贵的就业资源,更是该教师所在学校的就业资源。
  3.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要优化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构,增加应用型、实用型和复合型紧缺人才培养制度,离不开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创业型师资队伍。创业型教师的言传身教,不是将创业停留在“想”的阶段,而是将创业“现实”摆在面前,这种情感激励教学模式更能达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以说,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创业型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近年来高职院校补充的青年教师数量较多,他们虽然具有创新精神,更有创业热情,但是他们的大多数都缺乏工作经历和经验,实践动手教学指导能力普遍匮乏,不熟悉实际业务工作,更不懂企业经营管理的运作规律,因此影响到了他们完成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研究分析,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政策缺乏激励机制。目前专任教师几乎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的,对社会经济转型认识不足,且大部分教师沿用若干年前本科教学的一套方式方法,对学生的教育重传承、轻创业,而学校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也没有明确导向,更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因此,大多数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都还没有得到培养和开发。
  2.对教师考核管理不科学。以往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均体现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而最能体现教师之间教学能力差距的是“能”和“绩”。但在“能”和“绩”的考查中,并未注重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查,有的教师在创新创业方面十分突出,有关职能部门并没有在创新创业型教师方面树立“找标杆、树标杆、学标杆”的风气。另外,由于创新创业型教师既要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又要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考核时往往在“勤”这一块上有所欠缺,因此,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考核制度作适当的调整,以支持创新创业型教师的相关工作。
  3.创新创业型教师与企业融合深度不够。创新创业型教师在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时往往是力不从心,一方面担心学校对这种行为的不肯定;另一方面,企业方面认为教师实际工作不够深入,实践经验不足而不敢委以重任。另外,校企深度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新时期高素质技术与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由于校企在合作关系利益上的价值取向不一致,导致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的状况,这种状况的出现往往使得专业教师失去发挥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平台。
  
  三、创业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路径
  
  在创业教育研究引领下,学校要以改革与创新为动力,打造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因为要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师资队伍是关键,所以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1.制定创业政策,适度倾斜。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是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的动力之源。首先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是在教师考核中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考评,研究并制定相关的创新创业考核体系;二是注重激励,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作用,创新分配机制,肯定创新创业型教师的价值,制订相关的岗位津贴,在待遇上适度倾斜等;三是从政地位上给予充分的肯定,如设立相关的职务、职称评审优先等,多层次多角度为创新创业型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为创新创业型教师提供实践探索的环境。
  2.树立创业理念,积极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领导和教师要统一思想,正确把握形势,强化创业使命,从重就业向重创业转化,从重专业教育体制向重创业公司制教育体制转型。学校要积极倡导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推广教师的创业成果,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且创业氛围的形成也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在树立创业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的现象,认为创业是学生的事情,与教师无关,这就需要学校开展纠偏工作,充分认识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敢于面对和解决改革创新中触及的某些历史问题。
  3.寻找创业标杆,创新举措。改革创新要找到标杆,标杆就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源。一是要寻找创业型学校标杆,寻找创业型专业标杆,建立创业型学校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二是寻找创业型人物标杆,寻找创业型教育家标杆,寻找本地成功商人的创业标杆;三是寻找创业型企业标杆。此外,学校还要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认证,在办学体制和培养体制上勇于创新。
  4.开辟创业渠道,巧抓机遇。高职院校通过各种渠道,可采用选拔、引进、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创业教育家型院长、系主任和创业教学骨干,要不拘一格地从相关行业、企业中引进在创业实践中卓有成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担任或兼任院长、系主任或创业指导教师;要按照创业教育规律实施管理和考核,形成自身优势和特长,进而推动学校创业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5.创造创业舞台,彰显特色。要推进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需要学校为教师创造更好的施展才能的舞台。一是以创业学校文化品牌培育为平台,开展“创业型”教育讲座,邀请创业名家、名士举办讲座;二是编辑出版创业类论文校刊,从多种角度调适创业心理,构筑全员全程化创业教育体制,把创业教育渗透到整个工作之中,切实提升教师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的创业技能;三是学校投入资金建设相关的实践实训基地,供专任教师“练兵”,为教师们今后的创业行动积累丰富的企业行业经验。
  要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有关部门及学校领导必须解放思想,从源头上肯定教师创业对学校的科学发展所作的贡献。创新创业型教师也必须认识到,教育内涵之升华是创业,创业是教学的沿伸,创业最终是要为教学服务的。学校也应建立相应的创业型教师考评体系,科学合理地对创新创业型教师进行考评,以扬创业教育之正气,促学校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成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2]李维维.构建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探讨[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3]张波,赵志军等.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9,(10).
  [4]王孝坤.面向创业型经济社会的创业型大学建设[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4).
  [5]张玉利.创新时代的创业研究与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05-08.
  责任编辑何丽华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研究了草莓中的有机磷农药(包括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治螟磷、氧化乐果、马拉硫磷、治螟硫磷、对硫磷、丙溴磷、三唑磷)残留检测方法。方法:选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后经活性炭柱净化,DB-1701毛细管柱色谱分离,用气相色谱-FPD检测器测定。结果9种农药在18 min内获得良好的分离,在0.05-1.0 μg/mL的浓度范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2~0.9999,检测限可达0.002~0
摘要:戏剧排练法作为中职语文戏剧文学欣赏篇目重要的教学方法,并不苛求学生具备深厚的表演功底,而是作为一种有趣的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或表演,或观看、评析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本文主要探讨这种教学方法实施的依据和理由,以及能跨越实施障碍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职;语文;戏剧排练法;戏剧文学欣赏课  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安排学生利用上课的时间,排练话剧《雷雨》的第
摘 要: 语文学科的德育内容十分丰富,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因此,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本文着重论述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与艺术。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德育    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它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主导作用。语文学科的德育内容十分丰富,它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既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是否意味着放弃精英教育?美国学者马丁&#183;特罗在一篇题为<从精英
“2011广东职业教育学校竞争力评估”课题成果日前公布,广东白云学院位列广东高等教育(民办)竞争力第一,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列广东中职院校竞争力第一,广州白云工商高级
在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根据职业场景、工作要求、中职生语言水平、学习能力等因素,科学编排课前、课堂和课后的语言任务,学生通过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