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预告 ︱7月 读书会 书名:《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内容概要: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林语堂先生认为,他之所以完全知道苏东坡,正是因为他了解苏东坡;他了解苏东坡,正是因为他喜欢苏东坡。 在本书中,林语堂为您讲述了一个与世人眼中不同的苏东坡,一个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備的苏东坡,一个虽累遭打击却乐观情怀依旧不变的苏东坡。岁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告 ︱7月 读书会
书名:《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内容概要: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林语堂先生认为,他之所以完全知道苏东坡,正是因为他了解苏东坡;他了解苏东坡,正是因为他喜欢苏东坡。
在本书中,林语堂为您讲述了一个与世人眼中不同的苏东坡,一个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備的苏东坡,一个虽累遭打击却乐观情怀依旧不变的苏东坡。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生活寄于风雨,襟怀奉于苍生,正是他大江东去、波澜壮阔的一生。
征集:《苏东坡传》阅读感悟 (1000字以内)
邮箱: caiban_jdmw@163.com(来稿请注明:读书会)
更多读书分享请关注《文苑》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父亲没有提起过月亮 这并不奇怪 一个背离故土的人 一生都在躲避月光的追赶 这个目不识丁的人知道 一旦惊动了这两个字 他没有更多的词语能拦住 倾泻的白浪 母亲没有提起过月亮 多少有些奇怪 她替父亲拔掉脊背上 月光的芒刺 她當着孩子们的面 一寸寸搓洗那个陈昧的村庄 作为从犯 她的祈祷和积疴之痛 足够解禁尚未扩散的愧疚 身为逆子 我也很少提及月亮 我的那点凄苦 根
一条大河波浪宽。 面对这条横亘于面前的天堑,坐在四轮机器里的现代人苦笑着抱怨:唉,又要耽搁我们路途上的时间了。圣人则伫立岸边,透过眼前的汤汤流水想到了光阴的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凡人和圣人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因光阴流逝而深深感慨。但凡人和圣人又是不同的:凡人只会抱怨,只是叹息;而圣人明白时间宝贵,会投入积极的行动,把时光转化成财富。所以,我们不仅仅知道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
1997年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概念,面对的是中国人“富起来怎么办”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费孝通在这些方面的文化洞见可以警醒我们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它会影响并引导我们在一个新的时代直面当下文化的新现象,并对当下的文化存在给出一种极富智慧的新理解、新主张以及新领会。 在此意义上,费孝通的文化观重在新而不在旧,重在人而不在物,重在未来而不在既往,重在发展而不在止步不前。 第一,强调对未来一种美好生
2019年9月15日,终于还是轮到了我,不得不第一次直面生命中至亲的离开。 伦敦的雨季搭上了秋天的列车,开始一段白天寻不见阳光暖意,夜里觅不到月光皎洁的灰色旅程。似乎在终日阴沉的天空下,片片飘落的黄叶时刻提醒着你秋天的到来。身在他乡时,才发觉自己和飘落的秋叶别无二致,眼里他乡的秋景皆是故乡模样。 爷爷在中秋之后的第二天走了。可是我一直都觉得,爷爷其实没有离开我,他只是走出了时间,走入另一个时空
条子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天空下万鸟翔集。滩涂的另一边,大地深红,一大片碱蓬草滩 “久待深闺人初识”,我且用“红云三十里”来形容这片大地的开阔和“惊艳”。 我是最近才发现并且走进那片红草滩的。国庆假日,与家人朋友一起去看条子泥。正午时分,大海正在涨潮,海浪汹涌,呼啸的海风几乎要把岸上的我们直接带到大海里去。风声里,没看见太多的鸟,转身,却看见了这片碱蓬草滩,一大片的火焰红。无法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我
洛克最后在夏威夷的一张钢丝床上去世,梦魂牵绕的是玉龙雪山,他像诗人那样,梦想着“躺在玉龙雪山的杜鹃花丛中”死去。 云南丽江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依然是一个经常会遇到荒原的地方。高山、湖泊、荒原都是一种东西,都是荒凉的东西,但人们仰止高山、爱护湖泊,对荒原则仅仅视为“荒”,以为无用,视而不见。 荒原之所以在这个大开发的时代得以幸存,恐怕就是因为它的无用。其实荒是一种最有力量的东西,世界在开始的时候,
诗人和作家应该写什么?怎么写? 对一个“怎么写”已经具足的人而言,“写什么”自然更重要。“怎么写”已经具足指什么,就是说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写法,并行之有效。 一代人执着于“怎么写”,这没有问题,但“写什么”却被一再忽略。后者也是阅读和进入写作的一个重要视角。 开始写作时的焦虑集中于“写什么”。紧接着,“怎么写”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一些人滞留在这一阶段。“写什么”的问题再次被触及,但已经不是当初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 鳴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 啮草坡头卧夕阳。 这首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据钱锺书《宋诗选注》记载,清初著名画家恽格(寿平)曾借此诗题画。作者孔平仲曾多次遭受贬谪,做过地方官吏。对农村的熟悉与了解使他能够真切而生动地描绘出农村风光;而对官场的厌倦情绪,也正好借这野朴的乡村风俗得到淘洗与宽慰。 首句“百里西风禾黍香”,大笔勾勒出农村金秋季节
城東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好事近·梦中作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
陆文夫先生如果还在世,今年已经91岁高龄。 1998年春,南京一家杂志社举办作者笔会,我受邀前往苏州出席。笔会第二天,陆先生邀我们到他开的老苏州茶酒楼小坐。我们到时,先生已经候在那里。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陆文夫先生。他瘦骨峥嵘的脸上,一双眼睛清亮如山泉,又幽深似古潭。见我们来了,先生微微欠身,朝我们每个人望了一眼,双目炯炯,却没有笑容。难怪苏州的一位作家说,先生有不怒自威的气度,他的做人、作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