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或是“跃上葱茏四百旋”的喟叹,当你置身于这座大江(长江)、大湖(鄱阳湖)、大路(京九铁路)之畔的名山中时,不尽的景色与思绪会使你有着宋代文人苏东坡式的感怀,那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此,用文字说庐山,只能速写式地留下她的掠影。深入体味,那就要人们的多次亲历。
速写庐山,要有三“神”──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圣的文化底蕴、神秘的政治色彩。
神奇,庐山的景观!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山水相映,云锁雾蒙。于云雾之中,人们看到了庐山锦绣谷的幽深,龙首崖的峻峭,三叠泉飞瀑的诡奇,碧龙泉流水的清澄,更有含鄱口雄视大江大湖的壮阔;在晨光初露之刻,那云蒸霞蔚之气象,成为神奇的庐山景观的点睛之笔。而庐山山水于四时更替之间,更显示出各异的风姿,因而留下了“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诗一般的民谚。庐山的山水又伴以大自然的绿色,那个闻名于世的植物园,不但包容了庐山上下的植被之“大全”,而且是天南地北名贵植物的一个缩微世界。在那里人们看到了大山律动的脉搏,因为绿色是生命的象征。
神圣,庐山的文化底蕴!从陶渊明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白居易的庐山“花径”,到苏东坡的庐山“题壁”,中国历代文人的足迹与诗文铺满了庐山。而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所振兴的“白鹿书院”又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千年学府,古墨流芳。庐山的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又有着令人惊叹的特征,那就是,一个山头六个教,走遍天下找不到。这里有佛教、藏传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毛泽东的名句“天生一个仙人洞”,说的就是山上的道观“仙人洞”。山下的东林寺,开创于晋代,鼎盛于唐代,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建筑宏伟,藏经万卷,被誉为“万僧之居”。在庐山,不仅文人、宗教以及历代帝王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而且在近代,庐山又成为西方诸国展示其建筑风格与文化的一方天地。自19世纪末叶以来,西方25个国家以及日本留下千余栋别墅,使庐山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因此,到庐山不能忘记,山上有座城……
神秘,庐山的政治色彩!一座美庐,两位中国近代大人物曾居于此。1949年9月30日,蒋介石站起来,走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走进来,坐下了。时代更迭,凝聚于一座小小的英式别墅之中。至于1959年、1970年的庐山会议,在新中国历史上更是令人难忘的一页。彭德怀同志在美式别墅里秉笔直书为民请命的万言书,至今依如林涛山风,回响于人们心中。置身于大山之中的思绪,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仿佛风在诉说,沉重的岁月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一个有着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圣的文化底蕴、神秘的政治色彩的庐山。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两度出现于邮票的方寸之间。庐山的魅力在于她的朦胧美,那云雾、那传奇、那历史,把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悬念永远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作者系电视系列片《庐山》总编导)
因此,用文字说庐山,只能速写式地留下她的掠影。深入体味,那就要人们的多次亲历。
速写庐山,要有三“神”──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圣的文化底蕴、神秘的政治色彩。
神奇,庐山的景观!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山水相映,云锁雾蒙。于云雾之中,人们看到了庐山锦绣谷的幽深,龙首崖的峻峭,三叠泉飞瀑的诡奇,碧龙泉流水的清澄,更有含鄱口雄视大江大湖的壮阔;在晨光初露之刻,那云蒸霞蔚之气象,成为神奇的庐山景观的点睛之笔。而庐山山水于四时更替之间,更显示出各异的风姿,因而留下了“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诗一般的民谚。庐山的山水又伴以大自然的绿色,那个闻名于世的植物园,不但包容了庐山上下的植被之“大全”,而且是天南地北名贵植物的一个缩微世界。在那里人们看到了大山律动的脉搏,因为绿色是生命的象征。
神圣,庐山的文化底蕴!从陶渊明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白居易的庐山“花径”,到苏东坡的庐山“题壁”,中国历代文人的足迹与诗文铺满了庐山。而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所振兴的“白鹿书院”又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千年学府,古墨流芳。庐山的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又有着令人惊叹的特征,那就是,一个山头六个教,走遍天下找不到。这里有佛教、藏传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毛泽东的名句“天生一个仙人洞”,说的就是山上的道观“仙人洞”。山下的东林寺,开创于晋代,鼎盛于唐代,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东林寺建筑宏伟,藏经万卷,被誉为“万僧之居”。在庐山,不仅文人、宗教以及历代帝王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而且在近代,庐山又成为西方诸国展示其建筑风格与文化的一方天地。自19世纪末叶以来,西方25个国家以及日本留下千余栋别墅,使庐山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因此,到庐山不能忘记,山上有座城……
神秘,庐山的政治色彩!一座美庐,两位中国近代大人物曾居于此。1949年9月30日,蒋介石站起来,走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走进来,坐下了。时代更迭,凝聚于一座小小的英式别墅之中。至于1959年、1970年的庐山会议,在新中国历史上更是令人难忘的一页。彭德怀同志在美式别墅里秉笔直书为民请命的万言书,至今依如林涛山风,回响于人们心中。置身于大山之中的思绪,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仿佛风在诉说,沉重的岁月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一个有着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圣的文化底蕴、神秘的政治色彩的庐山。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两度出现于邮票的方寸之间。庐山的魅力在于她的朦胧美,那云雾、那传奇、那历史,把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悬念永远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作者系电视系列片《庐山》总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