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美国安全战略的一面镜子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一个新战略的出台是各方利益协商妥协的结果,其中学者专家的声音至关重要。
  新近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访谈录》(以下简称《访谈录》)一书,是陈舟博士在美国哈佛大学威瑟海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进行高级客座研究期间,就国际关系与地区安全、美国的防务政策以及未来的中美关系等问题,对美国17位著名学者的访谈录。这些学者多为学界名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其中一些还曾担任政府高级职务,其观点很具代表性,对政府决策颇有影响。透过他们的言谈,读者既能了解到美国学界对一些重大国际安全问题的看法,又能从中领悟到美国政府防务、外交政策的内在联系。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一览美国智囊的战略思维方式。战略思维方式是主导战略决策的深层次因素。就影响美国安全战略决策的思维方式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全球主义。美国是一个金融资本当家的国度,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的经济利益决定了它的安全战略取向,而现实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又为其独霸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谋求“领导世界”几乎可以说是全美的共识。通过《访谈录》,读者可以领略美国学者们情有独钟的“霸权情结”,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霸权主义”的实质。二是均势战略思想。为防止能够对其全球或地区利益构成挑战的国家或国家联盟出现,美国充分利用自己的实力地位和相关国家之间的矛盾,使它们彼此牵制,相互制约,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正是书中亨廷顿所说的“美国一直反对欧洲或亚洲由某一个大国来主宰”的真正内涵,也是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所提到的“自由的均势”的实质。三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是一个崇尚实力的国家,在它看来,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它不断扩大军费开支,大力研发高新技术装备,加强军事力量,以确保“绝对安全”。不少学者对发展NMD、推动新军事革命热情洋溢,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自然流露。四是“天定命运”论。在美国人看来,向全世界推行民主、人权等一套西方价值观是上帝赋予美国的使命。这一思维方式至今仍是美国政府在国际交往中确定亲疏好恶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种逻辑在一些学者的言谈中清晰可见。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洞察冷战后美国安全战略的发展脉络及内涵。一个国家的安全战略是政府指导国家安全的具体方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诸多领域。它一旦形成就要管一个时期,而不像有的具体政策可以修来改去。冷战结束十多年来美国一直在逐步调整其安全战略,在许多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但只要“一超多强”的世界战略格局不发生根本性改变,其安全战略在本质上就不会有太大变化,在这个问题上,冷战后的三位美国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可谓一脉相承,所不同的只是用的手段各有侧重而已。“领导世界”的目标是老布什时期制定的,克林顿政府一以贯之,小布什更是子承父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克林顿政府提出“塑造—反应—准备”战略,军事上推出“新干涉主义”,注重遏制潜在对手的崛起,并筹划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小布什政府打着反恐大旗加快发展NMD,抢占未来军事斗争制高点,提出“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进一步增强了军事威慑的力度和进攻性。9.11事件确实使美国的安全战略出现若干变化,用小布什自己的话讲就是“使我们的许多思路和观点变得更清晰了”。小布什的安全战略有反恐的一面,但它更深层的考虑是借“反恐”顺风顺水的大好时机,用重锤利凿“塑造”能够长期称霸21世纪的战略环境。在大目标不变的前提下,这一安全战略的最大变化是,由强调大国竞争转为强调大国共同利益和合作协调,但同时也并未淡化防范与制衡色彩,因此,这种变化是战略性的还是策略性的尚有待观察。在《访谈录》中,美国学者对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转移、战略手段的选择都有着直言不讳的阐述,从多个角度透视出美国安全战略的实质。尽管谈话是在一年多以前进行的,但由于国际战略格局和利益主导下的思维定势没有根本改变,它更加有助于读者透过眼前的迷雾,把握美国安全战略的实质内涵。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探测中美关系发展的走向。作者采访美国学者期间,正值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的多事之秋。布什政府上台后对华政策趋于强硬、中美撞机事件、美提升售台武器规模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的观点更能客观反映美国政府在中国问题上的价值取向和中美关系发展的规律。事实上,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始终强调软硬兼施,既接触、交往,又制约、防范,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战略需求调整两手的力度。这是由世界政治、战略格局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局决定的,也是由美国对华政策的结构性矛盾决定的,只要这些方面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对华政策的波动就不会偏离轴线太远。对此,受访学者约瑟夫·奈在布什政府刚上台一个月的时候就断言:布什政府会继续实行对华的主流政策,他们将会走一条中间路线。同时,我们对书中反映的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力度加大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密切关注该思潮的发展和美国对华政策的动向,及时对中美关系的走向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被动输入免疫血清后感染HFRS病毒的成龄昆明系小鼠出现早死现象。每次实验将小鼠分为若干组,分别于感染前0.5,24和48小时iv注入不同量的兔或鼠抗HFRS病毒血清。对照组小鼠注入兔或鼠同量的正常血清。随后每只小鼠脑内感染105 LD50(0.03ml)的A-16株病毒悬液。小鼠在感染前1天和感染后第1、2和4天,ip注射环磷酰胺,每次50mg/kg。结果表明,注入免疫血清的实验组小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