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本江户时期的作家山东京传,以中国明清小说《水浒传》为蓝本,创作了著名的读本小说《忠臣水浒传》,并且在其创作过程中对《水浒传》进行了多方面的翻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从《忠臣水浒传》创作动机的由来、词句的运用以及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置等方面,探讨其对《水浒传》的翻改和模仿,并将进一步指出作者在创作技巧上所体现出来的翻改倾向性。
关键词:创作动机 词句的运用 人物的塑造 情节设置 翻改倾向性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学画廊中一幅令人心醉的画卷,并且在岁月长河中的洗涤和凝练中,愈发显得耀眼。《忠臣水浒传》则是日本江户时期读本小说的经典之作,在日本文学史上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事实上,《忠臣水浒传》是一部仿作,一部模仿翻改了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名著《水浒传》的作品。
《水浒传》传入日本以后备受日本人的喜爱,曾盛极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先后掀起了两次“水浒热”{1}。当时的学者皆川淇园经历了从幼时听大人讲述到后来自己亲自诵读《水浒传》的过程,可以说《水浒传》伴随着学者的成长,一直让学者“耿耿于怀”不肯忘怀。不禁让人猜想,《水浒传》在日本得有多少个皆川淇园这样的读者啊!
当然,学者们对《水浒传》的热忱并没有单单停留在欣赏的阶段,许多作家经过种种探索亲自尝试创作有关文学作品,出现了不少翻改《水浒传》的佳作。并且在这些仿作的名字中大都毫不避讳地带有“水浒”的字样,闪现着《水浒传》的影子。
《水浒传》流传到日本后所产生的影响并非止步于文学界,还波及许多领域。比如,绘画方面首屈一指的有《水浒传画本》等;戏曲方面,有名为《和训水浒传》的戏剧;狂歌界出现了《狂歌水浒画传集》;评书界和川柳界同样也出现了相关作品。事实上,这些作品的出现,一方面是《水浒传》对日本影响力的有效见证,出现得越多,就越能说明《水浒传》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浒传》的传播并扩大了其影响力,无意中充当了促使《水浒传》大众化和通俗化的有力媒介和工具。
在众多翻改《水浒传》特别是后期翻改的作品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山东京传的《忠臣水浒传》,被人们称为后期读本小说的奠基之作。山东京传将独具日本传统色彩的净琉璃与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从而创作了《忠臣水浒传》。与以往那些翻改作品不同的是,后者是对前者的大幅度模仿和翻改,包括创作动机的由来、词句的运用以及人物的塑造、情节设置等。
山东京传在《忠臣水浒传》的《前编自序》中写道:“余最好稗说,尝每检施耐庵《水浒传》,觉有类乎戏曲者也。遂翻思构意师直之乘权与高贞之获罪,比诸高俅及林冲,作《忠臣水浒传》。”从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京传创作《忠臣水浒传》的缘由,正如山东京传所说他是在“尝每检施耐庵《水浒传》”后,“觉有类乎戏曲者也”,才“构思”《忠臣水浒传》的。通俗地说,就是京传认为《水浒传》有点像戏曲,于是他便顺理成章地将日本传统戏剧净琉璃《假名手本忠臣藏》和《水浒传》捏合在一起才有了其名作《忠臣水浒传》。这样来看,就连京传的创作动机都来源于《水浒传》的影响,那么其作品对于《水浒传》其他方面的借鉴也就不可避免了。
再者,《忠臣水浒传》中恰到好处地使用了《水浒传》中的某些精彩句子和词语,并成功地做到了使其与作品其他部分的衔接相吻合,类似这样的借用比比皆是。如开头高师直在石室上发现“遇高而开”的字样,不听劝阻执意要打开石穴一段:
众人只得一齐把石盖抬起,一看并非石室而是一片大青石板。在奇怪的石板底下,却是个万丈深渊的地穴。只见穴内刮喇喇地声响,恰似一风撼折千竿竹,半夜雷声震九天,如天摧地塌,岳撼地崩,只见一道白气从穴里滚起来,立刻冲到半天,在空中散作四十余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这段几乎是对原著的直译,然而日语中并没有“刮喇喇”这样的拟声词,作者在这里却直接使用,类似这样的借用还有“一道白气从穴里滚起来”“四面八方”等,这些词语的运用表明了京传对汉语词汇的吸收和借鉴。当然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做了一些改变,删除那些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如为中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山河、为中国人所敬仰崇拜的神灵偶像等,并且将其巧妙地替换为日本民众所熟悉的事物,在删除的过程中又进行了新的梳理,将短句扩展演绎为长句,达到了极尽视听之娱的效果。
人物塑造方面也同样对《水浒传》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化用。《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中“遇洪而开”一节和《忠臣水浒传》高师直极乐寺埋盔筑墓时 “遇高而开”遥相呼应。不同的是,《水浒传》中的洪太尉,引出妖魔后便“蒸发”了,而《忠臣水浒传》中的“高师直”升级为一个贯穿始终的主要角色。对角色的升华,相信并不是作者一时任性的结果,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诱因。一方面,角色地位的转变背后隐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愫,根据自身写作的需要,对人物角色做出必要的变化,自是情理之中;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中透视到一些文化因素。《水浒传》讲述的是英雄豪杰“揭竿而起”的故事,而起义的根源在于“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现实,《忠臣水浒传》则不然,舞台上的中心人物是赤穗义士,对“君”避而不谈,他们只效忠于自己的主人,为了给主人报仇,他们不惜余力与以“高师直”为首的“敌人”斗智斗勇;那么基于此,对师直这一人物角色的调整也就无可厚非了。
在情节方面也摆脱了原著束缚,做到了游刃有余,表现之一即是巧妙地化用了《水浒传》中的某些精彩情节,使读者游离于熟悉和陌生化的混沌边缘,熟悉的同时经作者重新塑造给读者以陌生化。《水浒传》中武松为了替哥哥武大郎报仇杀掉了兄嫂潘金莲,《忠臣水浒传》中堪平为了给岳父与一兵卫报仇杀死了夜叉老婆,这样一来,不禁会让我们仓促地做出如下结论:武松就是《忠臣水浒传》中的堪平,堪平就是《水浒传》中的武松。《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详尽描述了武松景阳冈上打虎的精彩情节,如果按照上述结论推理的话,那么《忠臣水浒传》中应是堪平打猪。实则不然,山东京传在《忠臣水浒传》的第六回中特意增加了一个情节:堪平目睹千崎弥五郎西岗打野猪。堪平不再是作为肇事者而出现的,而是退居幕后,他只是作为见证人友情客串了一下,好似摄像机记录下了这惊险而精彩的场面。此时,武松又化作了千崎弥五郎。另外,作者作诗强化其用意,把日本“烈汉”比中国武松,再次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创作动机 词句的运用 人物的塑造 情节设置 翻改倾向性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学画廊中一幅令人心醉的画卷,并且在岁月长河中的洗涤和凝练中,愈发显得耀眼。《忠臣水浒传》则是日本江户时期读本小说的经典之作,在日本文学史上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事实上,《忠臣水浒传》是一部仿作,一部模仿翻改了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名著《水浒传》的作品。
《水浒传》传入日本以后备受日本人的喜爱,曾盛极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先后掀起了两次“水浒热”{1}。当时的学者皆川淇园经历了从幼时听大人讲述到后来自己亲自诵读《水浒传》的过程,可以说《水浒传》伴随着学者的成长,一直让学者“耿耿于怀”不肯忘怀。不禁让人猜想,《水浒传》在日本得有多少个皆川淇园这样的读者啊!
当然,学者们对《水浒传》的热忱并没有单单停留在欣赏的阶段,许多作家经过种种探索亲自尝试创作有关文学作品,出现了不少翻改《水浒传》的佳作。并且在这些仿作的名字中大都毫不避讳地带有“水浒”的字样,闪现着《水浒传》的影子。
《水浒传》流传到日本后所产生的影响并非止步于文学界,还波及许多领域。比如,绘画方面首屈一指的有《水浒传画本》等;戏曲方面,有名为《和训水浒传》的戏剧;狂歌界出现了《狂歌水浒画传集》;评书界和川柳界同样也出现了相关作品。事实上,这些作品的出现,一方面是《水浒传》对日本影响力的有效见证,出现得越多,就越能说明《水浒传》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浒传》的传播并扩大了其影响力,无意中充当了促使《水浒传》大众化和通俗化的有力媒介和工具。
在众多翻改《水浒传》特别是后期翻改的作品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山东京传的《忠臣水浒传》,被人们称为后期读本小说的奠基之作。山东京传将独具日本传统色彩的净琉璃与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从而创作了《忠臣水浒传》。与以往那些翻改作品不同的是,后者是对前者的大幅度模仿和翻改,包括创作动机的由来、词句的运用以及人物的塑造、情节设置等。
山东京传在《忠臣水浒传》的《前编自序》中写道:“余最好稗说,尝每检施耐庵《水浒传》,觉有类乎戏曲者也。遂翻思构意师直之乘权与高贞之获罪,比诸高俅及林冲,作《忠臣水浒传》。”从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京传创作《忠臣水浒传》的缘由,正如山东京传所说他是在“尝每检施耐庵《水浒传》”后,“觉有类乎戏曲者也”,才“构思”《忠臣水浒传》的。通俗地说,就是京传认为《水浒传》有点像戏曲,于是他便顺理成章地将日本传统戏剧净琉璃《假名手本忠臣藏》和《水浒传》捏合在一起才有了其名作《忠臣水浒传》。这样来看,就连京传的创作动机都来源于《水浒传》的影响,那么其作品对于《水浒传》其他方面的借鉴也就不可避免了。
再者,《忠臣水浒传》中恰到好处地使用了《水浒传》中的某些精彩句子和词语,并成功地做到了使其与作品其他部分的衔接相吻合,类似这样的借用比比皆是。如开头高师直在石室上发现“遇高而开”的字样,不听劝阻执意要打开石穴一段:
众人只得一齐把石盖抬起,一看并非石室而是一片大青石板。在奇怪的石板底下,却是个万丈深渊的地穴。只见穴内刮喇喇地声响,恰似一风撼折千竿竹,半夜雷声震九天,如天摧地塌,岳撼地崩,只见一道白气从穴里滚起来,立刻冲到半天,在空中散作四十余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这段几乎是对原著的直译,然而日语中并没有“刮喇喇”这样的拟声词,作者在这里却直接使用,类似这样的借用还有“一道白气从穴里滚起来”“四面八方”等,这些词语的运用表明了京传对汉语词汇的吸收和借鉴。当然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做了一些改变,删除那些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如为中国人所津津乐道的山河、为中国人所敬仰崇拜的神灵偶像等,并且将其巧妙地替换为日本民众所熟悉的事物,在删除的过程中又进行了新的梳理,将短句扩展演绎为长句,达到了极尽视听之娱的效果。
人物塑造方面也同样对《水浒传》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化用。《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中“遇洪而开”一节和《忠臣水浒传》高师直极乐寺埋盔筑墓时 “遇高而开”遥相呼应。不同的是,《水浒传》中的洪太尉,引出妖魔后便“蒸发”了,而《忠臣水浒传》中的“高师直”升级为一个贯穿始终的主要角色。对角色的升华,相信并不是作者一时任性的结果,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诱因。一方面,角色地位的转变背后隐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愫,根据自身写作的需要,对人物角色做出必要的变化,自是情理之中;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中透视到一些文化因素。《水浒传》讲述的是英雄豪杰“揭竿而起”的故事,而起义的根源在于“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现实,《忠臣水浒传》则不然,舞台上的中心人物是赤穗义士,对“君”避而不谈,他们只效忠于自己的主人,为了给主人报仇,他们不惜余力与以“高师直”为首的“敌人”斗智斗勇;那么基于此,对师直这一人物角色的调整也就无可厚非了。
在情节方面也摆脱了原著束缚,做到了游刃有余,表现之一即是巧妙地化用了《水浒传》中的某些精彩情节,使读者游离于熟悉和陌生化的混沌边缘,熟悉的同时经作者重新塑造给读者以陌生化。《水浒传》中武松为了替哥哥武大郎报仇杀掉了兄嫂潘金莲,《忠臣水浒传》中堪平为了给岳父与一兵卫报仇杀死了夜叉老婆,这样一来,不禁会让我们仓促地做出如下结论:武松就是《忠臣水浒传》中的堪平,堪平就是《水浒传》中的武松。《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详尽描述了武松景阳冈上打虎的精彩情节,如果按照上述结论推理的话,那么《忠臣水浒传》中应是堪平打猪。实则不然,山东京传在《忠臣水浒传》的第六回中特意增加了一个情节:堪平目睹千崎弥五郎西岗打野猪。堪平不再是作为肇事者而出现的,而是退居幕后,他只是作为见证人友情客串了一下,好似摄像机记录下了这惊险而精彩的场面。此时,武松又化作了千崎弥五郎。另外,作者作诗强化其用意,把日本“烈汉”比中国武松,再次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