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国的山水画将大自然浓缩于咫尺间,所反映的是“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中国文人内在修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那种天涯咫尺的视觉意识,让人们从中体味出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意境、格调、气韵,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人们情感思想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深受大众推崇和喜爱。
中国瓷画山水艺术以陶瓷为载体,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它从中国画中衍生出来,发展成为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取得卓越艺术成就的一个艺术种类,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从景德镇瓷画山水的发展来看,在明代青花装饰艺术成为陶瓷装饰主流的基础上,清代景德镇山水瓷画已完全成熟。清代康熙时期的山水瓷画,形成“料分五色”的色阶,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同时对山石的描绘已较为具体细致,形成古木山石,小桥流水,房舍人物等多元素的组合,并运用散点透视法,凸显出中国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深远”的布局。
晚清和民国早期。景德镇的瓷画山水在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一批瓷画艺人的探索和实践下,将瓷画山水的布局、构图由程式化向文人画发展,注重发挥陶瓷颜料的特点,以黑和赭色为主,采用流、擦、点、染之法,删繁就简地表现山峰沟壑的气势与精神,再现自然造化之神功,这种表现手法被人们誉为“浅绛山水”。随后的“新粉彩”出现,景德镇瓷画山水的诗、书、画、印一体,使瓷画山水的文人气韵愈加浓厚。
在民国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等景德镇瓷画山水的代表人物。
汪野亭的瓷画山水与众不同,别开生面,“通景山水”的运用,开创了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画山水的先河。汪野亭的瓷画山水成就,还表现在他致力于墨彩山水的工艺变革,他将传统墨彩山水的“艳墨”作画,改用珠明料作画,点、染、擦、皴法并用,使画面浓淡相宜,层面丰富,清丽淡雅。如他的“墨彩湖光塔影图”圆盘,采用珠明料单色绘山水,画面山体险峻,山沿下有一草庐,远处水天一色,点点帆影,勾画出一幅湖光山色美景。“烟云图”墨彩瓷板画,远处烟云迷离中两峰从云端耸起,峰峦和树林用横笔点染,似有米家笔意。飘浮的运气用料色烘染,颇有水墨画华滋苍润的特色。他采用这种方法绘制的“江山胜景图”和“烟云图”墨彩瓷板画,一个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一个被选为1929年“西湖博览会”纪念瓷。
何许人也是景德镇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位瓷画艺人,他首创了景德镇瓷上雪景山水画。“循古人规范,摹前人画迹”,终其一生探索瓷画山水雪景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瓷画山水雪景,在构图上承宋人造景取势之技,笔墨上取清“四王”之法,但在技法上巧妙地把粉彩玻璃白运用于雪景山水之中,既有传统填色的粉润效果,又具有画意生动的韵味,其潇洒的构图,紧凑的结构,清雅的设色,流畅的用笔,使画面色彩浓淡相匹、层次有度、旷达高洁、意境深邃。如他的“粉彩雪景人物”壶主题画面以黑白,淡赭为主色调,描绘在苍茫雪海中,主人携童踏雪访友的情景,其技法既承宋人造景之势,又具明代宫廷院画风格。构图严谨,主题突出。还有粉彩“梁园飞雪图”瓷板,平面作画。构图丰满,而不显繁杂,对比强烈,却不失清丽。远处山峦起伏连绵,近处楼台廊轩,雕梁画栋,苍松翠竹,怪石嶙峋穿插其间,主客人等品酒赏雪,其乐融融。
当代景德镇的瓷画山水艺人们在汲取先人之精粹,继承前辈之风尚的同时,又融合不同民族风尚,不同艺术风格,形成多元化表现手法,使瓷画山水这一艺术门类异彩纷呈,繁花似锦。
新思维、新理念的冲击,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给当代瓷画山水带来无限生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文化生活需求的改变,瓷画山水的强大生命力也逐渐显现,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完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瓷画山水艺人们的视角也在不断的转换。在注重构图和技法的同时,更注重体验和感受,以达到变革的目的。重新构造为主要手段,通过点、线、面综合运用,借助陶瓷材料的特殊性加以创新,将表现手法更进一步深化,以其达到形式与内容以及思想上的统一,给景德镇的瓷画山水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
瓷画山水的形式本身也就是内容,讲究笔墨韵味和用笔气韵,更要讲求思想内涵的表述,以情感的语言来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是人们的信仰追求,更是我们瓷画艺人的不懈追求。
中国瓷画山水艺术以陶瓷为载体,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它从中国画中衍生出来,发展成为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取得卓越艺术成就的一个艺术种类,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从景德镇瓷画山水的发展来看,在明代青花装饰艺术成为陶瓷装饰主流的基础上,清代景德镇山水瓷画已完全成熟。清代康熙时期的山水瓷画,形成“料分五色”的色阶,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同时对山石的描绘已较为具体细致,形成古木山石,小桥流水,房舍人物等多元素的组合,并运用散点透视法,凸显出中国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深远”的布局。
晚清和民国早期。景德镇的瓷画山水在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一批瓷画艺人的探索和实践下,将瓷画山水的布局、构图由程式化向文人画发展,注重发挥陶瓷颜料的特点,以黑和赭色为主,采用流、擦、点、染之法,删繁就简地表现山峰沟壑的气势与精神,再现自然造化之神功,这种表现手法被人们誉为“浅绛山水”。随后的“新粉彩”出现,景德镇瓷画山水的诗、书、画、印一体,使瓷画山水的文人气韵愈加浓厚。
在民国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等景德镇瓷画山水的代表人物。
汪野亭的瓷画山水与众不同,别开生面,“通景山水”的运用,开创了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画山水的先河。汪野亭的瓷画山水成就,还表现在他致力于墨彩山水的工艺变革,他将传统墨彩山水的“艳墨”作画,改用珠明料作画,点、染、擦、皴法并用,使画面浓淡相宜,层面丰富,清丽淡雅。如他的“墨彩湖光塔影图”圆盘,采用珠明料单色绘山水,画面山体险峻,山沿下有一草庐,远处水天一色,点点帆影,勾画出一幅湖光山色美景。“烟云图”墨彩瓷板画,远处烟云迷离中两峰从云端耸起,峰峦和树林用横笔点染,似有米家笔意。飘浮的运气用料色烘染,颇有水墨画华滋苍润的特色。他采用这种方法绘制的“江山胜景图”和“烟云图”墨彩瓷板画,一个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一个被选为1929年“西湖博览会”纪念瓷。
何许人也是景德镇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位瓷画艺人,他首创了景德镇瓷上雪景山水画。“循古人规范,摹前人画迹”,终其一生探索瓷画山水雪景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瓷画山水雪景,在构图上承宋人造景取势之技,笔墨上取清“四王”之法,但在技法上巧妙地把粉彩玻璃白运用于雪景山水之中,既有传统填色的粉润效果,又具有画意生动的韵味,其潇洒的构图,紧凑的结构,清雅的设色,流畅的用笔,使画面色彩浓淡相匹、层次有度、旷达高洁、意境深邃。如他的“粉彩雪景人物”壶主题画面以黑白,淡赭为主色调,描绘在苍茫雪海中,主人携童踏雪访友的情景,其技法既承宋人造景之势,又具明代宫廷院画风格。构图严谨,主题突出。还有粉彩“梁园飞雪图”瓷板,平面作画。构图丰满,而不显繁杂,对比强烈,却不失清丽。远处山峦起伏连绵,近处楼台廊轩,雕梁画栋,苍松翠竹,怪石嶙峋穿插其间,主客人等品酒赏雪,其乐融融。
当代景德镇的瓷画山水艺人们在汲取先人之精粹,继承前辈之风尚的同时,又融合不同民族风尚,不同艺术风格,形成多元化表现手法,使瓷画山水这一艺术门类异彩纷呈,繁花似锦。
新思维、新理念的冲击,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给当代瓷画山水带来无限生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文化生活需求的改变,瓷画山水的强大生命力也逐渐显现,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完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瓷画山水艺人们的视角也在不断的转换。在注重构图和技法的同时,更注重体验和感受,以达到变革的目的。重新构造为主要手段,通过点、线、面综合运用,借助陶瓷材料的特殊性加以创新,将表现手法更进一步深化,以其达到形式与内容以及思想上的统一,给景德镇的瓷画山水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
瓷画山水的形式本身也就是内容,讲究笔墨韵味和用笔气韵,更要讲求思想内涵的表述,以情感的语言来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是人们的信仰追求,更是我们瓷画艺人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