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拉康主张把语言学、拓扑学和伦理学统一于他著名的爱情诗学论断“性关系不存在”,蕴涵爱情的否定性、无力性和欺骗性之维.面对“性关系不存在”这一爱情本相,拉康构建三种爱情范式——隐喻、移情和宫廷爱情,与之遥相呼应的是爱的客体的三种样态——占据被爱者位置的理想自我、幻象框架中的对象a和被提升到原质之尊位的崇高客体.被隐喻结构着的爱情源自移情式误认——主体把匮乏的客体误认为自我理想的替换;把经验的客体误认为神秘的幻象客体;把世俗的客体误认为崇高的客体.爱情终究要落入一场空无.拉康的爱情理论为理解与阐释经典的爱情悲剧
【机 构】
: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康主张把语言学、拓扑学和伦理学统一于他著名的爱情诗学论断“性关系不存在”,蕴涵爱情的否定性、无力性和欺骗性之维.面对“性关系不存在”这一爱情本相,拉康构建三种爱情范式——隐喻、移情和宫廷爱情,与之遥相呼应的是爱的客体的三种样态——占据被爱者位置的理想自我、幻象框架中的对象a和被提升到原质之尊位的崇高客体.被隐喻结构着的爱情源自移情式误认——主体把匮乏的客体误认为自我理想的替换;把经验的客体误认为神秘的幻象客体;把世俗的客体误认为崇高的客体.爱情终究要落入一场空无.拉康的爱情理论为理解与阐释经典的爱情悲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分析视角,也为解构后现代主义文学文本提供了一个原则.
其他文献
西晋卫恒《四体书势》在秦书"八体"、新莽"六书"和石经"三字"的基础上提炼出"四体",是着眼于字学和书学的双重观照.卫恒在蔡邕《篆势》和崔瑗《草书势》的基础上撰成《字势》和《隶势》,同时以"四体书势"命名和绾结全篇的做法,确立了"体""势"在书法理论史上的地位.魏晋以降,书法形成钟、卫二派,钟派通过王羲之的传承而大盛,终成中国书法史的主流,卫派则匿迹于历史烟尘之中.个中原因,即卫氏书派因秉持古文传统而"重形",终不敌书法艺术日趋内化、与人文结合而成为"心学"的历史大潮.书论领域中从汉代以"法象"为中心,到
2021年9月25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文艺研究杂志社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艺术学理论前沿论坛在线上召开.本届论坛以"艺术与时间"为主题,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伦敦大学等二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多位学者参与了研讨.
王音洁《复象与镜像——当代剧场与影像创作的流动图景》一书以富于实践性的理论言说重新提出剧场性问题.倘若以"剧场性"为关键词建构新的理论话语,那么观者、表演者、舞台空间以及剧场中的种种装置与手段如何形成新的"在"与"看"的整体将极为重要:既破除身体与心灵的二元对立,又使剧场之物性与符号性形成持续的相互激发关系,实现"我们"与"他们"富有张力的共在,在重构剧场的伦理向度的同时,使"作为在场的思想"成为可能.
本文主要分析了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关于三封信件的叙述,讨论这些叙述如何呈现人物的性格命运并贯穿起小说的核心情节,以此为基础理解小说叙述所包含的对人类语言文学的隐喻及反思.如果说小说中爱玛的信显示出用语言模仿他人和自欺的性质,他的情人罗道耳弗的信则隐喻着操纵语言欺骗他人的性质;卢欧老爹的信更为复杂,它虽然是个体真实情感的表达,但由于其自我书写的特质,这种语言引起共情,却无法带来真正的认知.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自身的写作,正是希望超越这三者,用文体的支撑反思语言的幻象和欺骗,让读者进入觉知与批判的模式
普鲁斯特继承和发展了法国17世纪伦理作家的写作传统,在他的长卷《追忆逝水年华》中穿插大量箴言和警句.与伦理作家不同的是,他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小说世界,并以故事承托箴言,以箴言总结体验,从而生动而深刻地展示人性.由于小说以主人公成长为作家的经历为主线,许多箴言只有重新置于小说的语境中,参照前后相续的事件才能得到充分理解.为此,本文以小说中的九条箴言为线索,步步深入探讨小说家如何以描写和思考相映照的方式实现对人生问题的文学的解决,也即以写作实现人性的超越及作为人生的完成.
波德莱尔的书信提供了大量有关他的人生经历、情感变化、文学交往、工作方式、审美趣味、思想意识、作品生成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从中可以看到,波德莱尔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作为“创造者”的成功:一是带着“纨绔子”的理想创造“社会人”的作品;一是带着“艺术家”的理想创造诗人、作家、批评家、理论家乃至翻译家的作品.在他那里,“社会人”现实人生的失败是“创造者”艺术人生得以成功的前提和保证,而两者的反差所形成的巨大张力是其创作上反差诗学的重要力量来源.
绘画艺术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维米尔作为普鲁斯特本人最喜爱的画家,在整部作品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本文将对维米尔在作品中的反复出现作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将之归纳为三种情况:一、融入情节、刻画小说人物的性格特质;二、以场景描写来复现维米尔的画面;三、通过贝戈特之死直接阐发维米尔绘画的启示.通过上述分析讨论维米尔在不同文本层面的隐喻意义,并指出维米尔绘画、尤其是其代表作《德尔夫特小景》对写作者普鲁斯特的启示:如何于日常中发现真理、艺术品所能矫正的视野及艺术家的天职等.
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行动者并非单个的行动者,而是依附特定网络联系而存在的某种实体.行动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为物,它们平等地在集合的连锁效应中发挥各自的能动性.网络则是指诸多行动者可以依附的关系场域,它具有变化以及扩展的作用,从而将诸多人与非人的行动者组合在一起,形成异质纷陈的联合形式.行动者网络以人与非人的行动者之间的交织缠绕和相互依存为前提,近年来在物的理论、自我以及文本与阐释的本体论等相关文学批评领域引起广泛共识.从科学领域发展而来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势必对科技时代、数字时代的文学研究产生颇为有益的启示作
“原样派”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活跃于法国文坛上的先锋文学团体,以《原样》杂志为中心,聚集了巴特、福柯、德里达、克里斯蒂娃和索莱尔斯等知名学者和作家,成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重要论坛.原样派先是关注边缘作家和俄国形式主义,继而大胆推行“文本写作”实践,在进行政治转向时选择了“中国道路”.70年代后期,原样派再次远离政治,转而关注美洲和女性主义.《原样》在其存续期间,一直紧跟并试图引领当代每一股文学潮流,不断挑战文学传统,充分体现了原样派知识分子的反叛精神.
本文尝试从荷马史诗中的塞壬神话传说入手,结合声音理论,以三组塞壬变体文本(歌德、席勒,克莱斯特、霍夫曼,里尔克、卡夫卡)为例,考察18世纪末期以来声音问题在德语文学中的展演;在历史语境中讨论:一、自然之声与人的构想的关联;二、神性、病态与艺术定位的关系;三、声音的消遁与主体幻象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