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学校、社会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家庭是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生活基本技能和劳动习惯;学校是主体,重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社会是延续,重在培养学生对于劳动知识的运用,强调劳动价值观和奉献精神。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育人合力,能有效推进劳动教育真正落实。
【关键词】家庭;学校;社会;基础作用;主战场作用;支持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的观念。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的生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锻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然而,长期以来,劳动教育的主体和形式比較单一,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劳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劳动教育被弱化。家庭、学校、社会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家庭是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生活基本技能和劳动习惯;学校是主体,起着主导作用,重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塑造劳动的品质;社会是延续,重在培养学生对于劳动知识的运用,强调劳动价值观和奉献精神。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做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能有效推进劳动教育真正落实,充分发挥三方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营造全社会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一、家庭发挥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
只有经过劳动的人才会变得温柔,才会充满热忱地去接纳周围的事物,可有些家庭中家长包办过多,平时不太注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其实父母亲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家里应当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劳动教育中的启蒙且持续的作用。我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针对班级学生的劳动状况向家长进行了调查,如:
1.您认为孩子有必要承担家务劳动吗?
2.您的孩子会自觉承担家务劳动吗?
3.您的孩子通常会承担哪些家务劳动?
4.您的孩子在完成某项家务不熟练的时候,您会给予指导和帮助吗?
5.您的孩子平时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家务劳动?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在家自觉完成家务劳动的较少,家长们希望孩子爱劳动,但他们在这个方面也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更是很少给予孩子们劳动技能方面的指导,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劳动占用了孩子们学习的时间。开家长会时我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给孩子尝试劳动的机会。当孩子愿意劳动时,家长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B、给孩子学会劳动的时间。孩子的劳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C、给孩子良好自主劳动的空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孩子整理床铺,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D、给孩子享受劳动的心里空间。孩子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持续劳动的积极性会增强。E、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孩子劳动时,父母可以做孩子的帮手,适时教给他们方法。F、给孩子客观的评价。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成就,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我还设计一系列家长培养孩子劳动能力和习惯的活动。
(一)鼓励孩子从日常家务做起
家长鼓励孩子从日常小事做起,如铺床叠被、整理书桌、准备第二天的衣物、饭前摆放碗筷、饭后收拾碗筷,打扫自己的房间等,能让孩子做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来完成。为此,家长还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份劳动习惯表。(图1)
(二)记录孩子的成长
鼓励家长给孩子提供劳动训练的机会,家长可以记录孩子们劳动的场面,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有心的家长们,还将孩子们劳动的过程拍摄成一张张精美的照片,配上了劳动前后的心情文字,晒到了班级QQ群、朋友圈,得到了同学家长和亲友们的称赞。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找到了劳动后的成就感,搭建的平台增强了他们劳动的荣誉感,劳动习惯潜移默化地形成了。
(三)正确认识处理好劳动与学习的关系
正确认识处理好劳动与学习的关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鼓励孩子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也是培育孩子热爱劳动的价值观。一个不爱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只在劳动的时候才干得起劲,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结果。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进行体力劳动时,脑子里氧气最充分。孩子劳逸结合,对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因此,科学正确地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让劳动与学习有机链接,一方面可以激发文化课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开辟无比广阔的劳动教育空间。家长们也从网上查找各种资料,并在班级中进行宣传: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前者更优秀,且家庭更幸福。是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劳动与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学校发挥劳动教育的主战场作用
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劳动教育要落地生花,可以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伟大,劳动的光荣。
(一)整合课程及校园活动,深化劳动教育
为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劳动教育课程成为劳动育人的有效载体,我探索劳动教育与各个学科进行整合,构建具有特色的劳动课程体系。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五下《Helping our parents》时,老师让学生找出家人劳动的句子,孩子们抓住文本中浸润劳动字眼的句子,感受到劳动的愉悦,提升了劳动品质。
多种实践活动使劳动教育更有实效,将学校开展的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及传统的节日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发挥以劳树德的作用。如体育节孩子们自愿组成啦啦队,为运动员加油、端水;冬至那天,孩子们亲手包汤圆,端午节包粽子,在品尝浓香的汤圆、粽子中,孩子们的劳动情操受到熏陶和感染。另外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营造劳动的教育氛围,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有劳动教育的印记,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如宋庆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又如师生撰写的劳动宣言,如“劳动是可贵的,是金钱也买不到的财富”,“爱劳动的我最美丽!”等。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人人爱劳动”的良好氛围。 (二)榜样引领作用
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可以在校内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校内的各种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及校本课程开设,切实使孩子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老师经常和他们讲述劳动模范的故事,例如我们南通的磨刀老人——吴锦泉的故事。吴锦泉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磨刀挣下来的钱,帮助他人,我们大家應该学习他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这些故事件件让孩子们明白了奉献精神,实干态度,在人生当中的重要位置,班级中,我劳动、我光荣的班级风气开始形成。
另外我还注重挖掘在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钟南山、李兰娟等,学习他们在重大疫情面前与人类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奋进的优秀品质。当然,在努力营造良好的劳动实践教育氛围时,我更加重视身边劳动榜样的培养和宣传,经常在课上反馈班级中的小榜样,并为这些小榜样颁发劳动奖章,孩子们更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了。榜样劳动者会赢得同学们的认可,极大地调动所有孩子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三)形成劳动实践评价机制
班主任召开班干部座谈会,讨论制定班级劳动评价机制,由班级的劳动榜样为学生建立劳动教育档案。(图2)教师初评,掌握学生劳动状况;学生互评,记录劳动足迹;学生自评,正确认识自我。渐渐地,一大批劳动积极者涌现出来了,大扫除中,孩子们迅速分配任务,各自直奔自己的岗位;打造班级文化的时候,很多同学写出了富有创意的班级标语,甚至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劳动奖章”。
多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班级中涌现出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
三、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劳动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学校可依托附近的工厂、农场、敬老院、博物馆、图书馆、生态园等实践场所,为孩子们提供体验劳动的活动基地。寒暑假孩子们走进社区,争当社区“环保小卫士”,强化了他们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重阳节,孩子们走进敬老院,为老人剪指甲,梳头发,送上了自己亲手做的糕点,清理敬老院的环境卫生。植树节,孩子们走向田野,开展植树活动。三八妇女节和父亲节,孩子们给父母制作贺卡,用主动承担家务的方式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儿童节,孩子们走进张謇生活馆,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怀,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衡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建设人才。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帮助学生拓展劳动技能,让孩子们在评价、反馈中增强劳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丰富的劳动教育中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J].人民教育,2020(8)
【关键词】家庭;学校;社会;基础作用;主战场作用;支持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的观念。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的生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锻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然而,长期以来,劳动教育的主体和形式比較单一,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劳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劳动教育被弱化。家庭、学校、社会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家庭是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生活基本技能和劳动习惯;学校是主体,起着主导作用,重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塑造劳动的品质;社会是延续,重在培养学生对于劳动知识的运用,强调劳动价值观和奉献精神。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做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能有效推进劳动教育真正落实,充分发挥三方在劳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营造全社会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一、家庭发挥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
只有经过劳动的人才会变得温柔,才会充满热忱地去接纳周围的事物,可有些家庭中家长包办过多,平时不太注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其实父母亲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在家里应当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劳动教育中的启蒙且持续的作用。我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针对班级学生的劳动状况向家长进行了调查,如:
1.您认为孩子有必要承担家务劳动吗?
2.您的孩子会自觉承担家务劳动吗?
3.您的孩子通常会承担哪些家务劳动?
4.您的孩子在完成某项家务不熟练的时候,您会给予指导和帮助吗?
5.您的孩子平时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家务劳动?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在家自觉完成家务劳动的较少,家长们希望孩子爱劳动,但他们在这个方面也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更是很少给予孩子们劳动技能方面的指导,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劳动占用了孩子们学习的时间。开家长会时我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给孩子尝试劳动的机会。当孩子愿意劳动时,家长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B、给孩子学会劳动的时间。孩子的劳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C、给孩子良好自主劳动的空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孩子整理床铺,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D、给孩子享受劳动的心里空间。孩子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持续劳动的积极性会增强。E、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孩子劳动时,父母可以做孩子的帮手,适时教给他们方法。F、给孩子客观的评价。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成就,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我还设计一系列家长培养孩子劳动能力和习惯的活动。
(一)鼓励孩子从日常家务做起
家长鼓励孩子从日常小事做起,如铺床叠被、整理书桌、准备第二天的衣物、饭前摆放碗筷、饭后收拾碗筷,打扫自己的房间等,能让孩子做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来完成。为此,家长还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份劳动习惯表。(图1)
(二)记录孩子的成长
鼓励家长给孩子提供劳动训练的机会,家长可以记录孩子们劳动的场面,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有心的家长们,还将孩子们劳动的过程拍摄成一张张精美的照片,配上了劳动前后的心情文字,晒到了班级QQ群、朋友圈,得到了同学家长和亲友们的称赞。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找到了劳动后的成就感,搭建的平台增强了他们劳动的荣誉感,劳动习惯潜移默化地形成了。
(三)正确认识处理好劳动与学习的关系
正确认识处理好劳动与学习的关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鼓励孩子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也是培育孩子热爱劳动的价值观。一个不爱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只在劳动的时候才干得起劲,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结果。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进行体力劳动时,脑子里氧气最充分。孩子劳逸结合,对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因此,科学正确地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让劳动与学习有机链接,一方面可以激发文化课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开辟无比广阔的劳动教育空间。家长们也从网上查找各种资料,并在班级中进行宣传: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前者更优秀,且家庭更幸福。是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劳动与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学校发挥劳动教育的主战场作用
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劳动教育要落地生花,可以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伟大,劳动的光荣。
(一)整合课程及校园活动,深化劳动教育
为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劳动教育课程成为劳动育人的有效载体,我探索劳动教育与各个学科进行整合,构建具有特色的劳动课程体系。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五下《Helping our parents》时,老师让学生找出家人劳动的句子,孩子们抓住文本中浸润劳动字眼的句子,感受到劳动的愉悦,提升了劳动品质。
多种实践活动使劳动教育更有实效,将学校开展的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及传统的节日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发挥以劳树德的作用。如体育节孩子们自愿组成啦啦队,为运动员加油、端水;冬至那天,孩子们亲手包汤圆,端午节包粽子,在品尝浓香的汤圆、粽子中,孩子们的劳动情操受到熏陶和感染。另外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营造劳动的教育氛围,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有劳动教育的印记,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如宋庆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又如师生撰写的劳动宣言,如“劳动是可贵的,是金钱也买不到的财富”,“爱劳动的我最美丽!”等。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人人爱劳动”的良好氛围。 (二)榜样引领作用
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可以在校内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校内的各种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及校本课程开设,切实使孩子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老师经常和他们讲述劳动模范的故事,例如我们南通的磨刀老人——吴锦泉的故事。吴锦泉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磨刀挣下来的钱,帮助他人,我们大家應该学习他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这些故事件件让孩子们明白了奉献精神,实干态度,在人生当中的重要位置,班级中,我劳动、我光荣的班级风气开始形成。
另外我还注重挖掘在这次新冠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钟南山、李兰娟等,学习他们在重大疫情面前与人类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奋进的优秀品质。当然,在努力营造良好的劳动实践教育氛围时,我更加重视身边劳动榜样的培养和宣传,经常在课上反馈班级中的小榜样,并为这些小榜样颁发劳动奖章,孩子们更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了。榜样劳动者会赢得同学们的认可,极大地调动所有孩子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三)形成劳动实践评价机制
班主任召开班干部座谈会,讨论制定班级劳动评价机制,由班级的劳动榜样为学生建立劳动教育档案。(图2)教师初评,掌握学生劳动状况;学生互评,记录劳动足迹;学生自评,正确认识自我。渐渐地,一大批劳动积极者涌现出来了,大扫除中,孩子们迅速分配任务,各自直奔自己的岗位;打造班级文化的时候,很多同学写出了富有创意的班级标语,甚至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劳动奖章”。
多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班级中涌现出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
三、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劳动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学校可依托附近的工厂、农场、敬老院、博物馆、图书馆、生态园等实践场所,为孩子们提供体验劳动的活动基地。寒暑假孩子们走进社区,争当社区“环保小卫士”,强化了他们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重阳节,孩子们走进敬老院,为老人剪指甲,梳头发,送上了自己亲手做的糕点,清理敬老院的环境卫生。植树节,孩子们走向田野,开展植树活动。三八妇女节和父亲节,孩子们给父母制作贺卡,用主动承担家务的方式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儿童节,孩子们走进张謇生活馆,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怀,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衡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建设人才。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帮助学生拓展劳动技能,让孩子们在评价、反馈中增强劳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丰富的劳动教育中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J].人民教育,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