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威廉·曼彻斯特用笼罩着湖畔雾气的诗句“那如幻的灵光逃到哪儿去了?那光荣与梦想,如今到哪儿去了?”作为美利坚20世纪的40年社会篇章的前奏时,观者便能察觉出二百多年前盎格鲁-撒克逊人那份在美洲荒蛮大陆上开疆拓土的雄心似乎已被掩进了时间的尘土中。在经历了“一战”和“大萧条”之后,美国同样也跌入了谷底:中产阶层衰落,“流浪人口”跨过州界乞讨游荡,辛酸的退伍军人为“补偿金”而“远征”,罗斯福宣誓就任第32届总统,却也苦苦思虑着路在何方。
从10岁起便与报章结缘的曼彻斯特在20年代美国社会的阵痛和挣扎中度过了童年,青年时期又由于为海军陆战队效力的契机亲历了“二战”,和约翰·肯尼迪总统的亲密关系让他对战后美国政治生活的细节格外清楚。因而,在“光荣与梦想”的征途上,曼彻斯特得以将史家笔触探入美国1932年~1972年的社会生活的深处,以时空纵横交错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一个国家的跌宕兴衰。
由政治竞选所延伸出的党派之争、党民关系、经济波动、国家内政外交政策是曼彻斯特借以展开其对美国社会进行细部勾勒的一条核心线索。40年间的4位民主党总统和2位共和党总统均以鲜明的个人特质在其所处的任期内为美国打上了独特的时代烙印。如果说政治生活中的世代更替带来的是深邃的时间感,那么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上流精英对社会风潮的引领、中产阶层所代表的美国主流文化和被压迫的底層或者少数族裔的反抗则构成了美国充满张力的社会空间。无论是1936年问世的畅销通俗小说《飘》,1949年电视播出的“华丽乔治”和滑冰比赛,还是1958年的呼啦圈热潮,或是1970年的X电影风靡全美,每一种文化现象和物件的兴起都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民众的精神风貌和时代诉求。
然而,透过这宏大的复调叙事,曼彻斯特悉心编织的美利坚社会篇章的每一个角落却似乎都隐含着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焦虑不安。卡尔文·柯立芝曾说,美国是一个商业国家,所以它需要的是商业政府。经过罗斯福一系列“新政”和40年代的“二战”被迫参战之后,美国开始引领世界工业的发展,同时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历史时期,但在商业与消费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黑洞,即卡尔夫·纳德一直力图揭露的在社会加速前行环境下被忽视和被损害的“人”的权利。
国内的不安定还来源于其多元混杂的国家根柢,从建国起便深埋于美利坚土壤中的种族抵牾、信仰和价值观的冲突其实从来没有被彻底解决。尽管南北战争之后,奴隶制废除,这个国家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表面上已经和解,然而种族间深层的敌视仍在20世纪的美国社会中以社会制度、暴力冲突乃至日常言语的形式层出不穷。老密西的第一个正式注册的黑人学生梅雷迪思在追求受教育的路上艰难前行。安吉拉·戴维斯则因其政治信仰和为黑人维权的行动屡受刁难。蒙哥马利公共汽车抵制事件、1960年黑人“入坐”示威、塞尔马进军和瓦兹事件无不宣告着这个自由国度中的桎梏与不平等。
由经济发展自然带来的对于国际事务的关注和对外太空的探索也使得美国陷入了“光鲜”的泥沼。但最后,尼克松还是赢了,中美亦以乒乓球开启了破冰之旅,似乎美利坚的一切平静下来,“分裂”的国家,丧失的荣光似乎又有了点燃的希望。然而,曼彻斯特和所有的美国人一样,也不知道这个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才能弥合罅隙,重拾梦想。只是这40年的征途不会徒然走过,这个国家如果能反思过往,那只要微笑着往前便会有力量罢。
新书推荐
《美术的故事(从晚清到今天)》
本书的任务非常单纯:通过从鸦片战争到今天的“美术”故事的讲述,让读者的感知和智性重新开动起来,帮助读者了解美术的历史,重新理解“美术”的意义,以及美术与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作者通过对晚清以来的中国艺术史进行真正史学意义的梳理,改变了中国现代艺术史“剪刀加浆糊式”的旧有格局,对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科的自我反思及发展贡献尤著。以宏大而自由的笔法铺叙成篇,描述大量社会艺术史的内容,提出了一些令人惊觉的问题。
《当美拯救我们》
本书是法国新锐哲学家夏尔·佩潘围绕“美”这个主题所撰写的一本旨在激发读者追求“生活之美”的哲学主题书。本书作者通过围绕“美与决定,美的决定”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著名的时尚杂志《Vogue》将该书出现的价值视为是“赋予了美全新的意义”,因为在作者的视角中,“美被当作了一种个人品位和幸福的表达方式”。 这一次,放下对自己的怀疑,让美的愉悦指引我们直面自己平常害怕的东西,直面神秘,直面自我的黑暗面。
《时光知味》
本书为白落梅的转型之作,相比于以前的作品而言,《时光之味》少了几分空灵优雅,多了几分人世沧桑;少了几分华丽唯美,多了几分平淡朴实;少了几分冥思神往,多了几分禅意哲理,字里行间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感悟,也有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有读者如此评价道,“不变的,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生活;变的,是生活让文字更有情感和故事了。”凭一支素笔,写尽山水风情,百态人生。没有风华绝代,只有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