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的背景下,“宽进严出”来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质量已成必然,并直接推动了高校实施学分制的步伐,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从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和学籍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入手,剖析了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做好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工作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高校 学分制 学籍管理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而言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学分制最早出现于德国,1872年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得以逐步推广与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从上世纪20年代至本世纪初,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基本上实施学年学分制。与美国学分制不同的是,我国的学分制是规定年限的学分制,不能提前毕业。此阶段,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主持的学分制改革和实践是其典型代表。(2)50年代至80年代,全面仿苏,改学分制为学年制。(3)80年代至今,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建立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管理逐渐显露出不适应性。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针对现存的弊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实验,……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2]。以此为契机,大批高校开始掀起了开展学分制研究和实践的高潮。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已实行了学分制。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为进一步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全面实施学分制也愈来愈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高等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则是适应这一变化的较好模式。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使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在科类、专业、层次、规格和数量上呈现多样性和多变性。学分制在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上体现了灵活性,允许学生在较宽的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按专业方向选学人文、社科、艺术等类课程,以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学有余力者,还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或修读辅修专业,以增强择业竞争力和市场需求性。
2.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21世纪,将是各种学科进一步综合,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应运而生的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这种人才应是跨专业的、具有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开发能力的通才。由于与学分制配套的往往是分阶段培养的柔性学制,75%左右的学分需要从基础课和专业课阶段取得,由此保证了学生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选课制、主辅修制等可以使学生兼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等各种知识,成为跨世纪的通才,同时也是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实施“通才致胜”战略的体现。
3.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原动力的需要。学分制打破了以往学年制在课程设置上“齐步走”、“一刀切”的培养模式,重视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它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过去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具有自主性的主动接受者,学生可以尽早地思考如何体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问题。就教师而言,学生自主选课、选教师,这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没有压力便没有动力,为了迎接学分制的挑战,教师定会把这种压力变为动力。总之,实行学分制管理,充分调动了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给高等院校建立教学、科研两个中心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遇,为教育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工作的新特点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特点,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进程,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是:
1.选修制:在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师授课,也可以根据专业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这就要求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尽量减少必选课,加大选修课,教师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设满足学生要求的新课程。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期、学年课程,提前或滞后时间毕业。
2.弹性学制:近年来,学生入校分数相差悬殊,每人智商各异,家庭背景又不相同,学生可以在达到修完学分的条件下,允许的时间内提前或延缓毕业。
3.成绩考核学分制:学生选修课程考核合格,就可以拿到该门课程学分,考核不合格就不记学分,以后可以重修该课程或在规定条件下用其它课程替代。
4.目标管理制:由于学生选读课程的空间和时间自由度增大了,原来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已满足不了学分制的要求,这就要求突出学生修完了多少分,还差多少分,学生和学籍管理人员注重的是是否拿到了学分,这就是目标管理。
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分制在我国各高校的逐步推广和完善,它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承认,但学分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总的来说,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1.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不易保证,学生学习的计划性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对知识的割裂,使得所学的知识片面、不系统、不完整。
2.容易导致学生重视学习数量而忽视学习质量,重视业务学习而忽视德、智、体全面发展。
3.很难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可能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降低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的实现。
4.由于学分制是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只要有一定的学习时间量或分数即可获得学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凑学分的现象,即使都拥有文凭、学位,学生的质量也会千差万别。
5.对于教学管理支持服务系统和导学系统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以上这些问题都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会使以上不足得到有效的克服。
完善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学分制强调目标管理,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趣味发展。学分制的推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也有利于教学改革。而如何完善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工作,就成为一个积极而有意义的话题。
1.开展学分制学籍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学分学籍管理制度,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校来说,在对学分制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要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关于学籍管理规定的文件,统一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实行学分制、执行新的学籍管理规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注重弘扬个性,培养多样性人才,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竞争的全面发展的人。
2.做好学分制学籍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办出高校自身特色的基本保证。实行学分制管理后,有大量的课程要教师来承担,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开出有水平、受欢迎的课程供学生选,打破以往那种“一人一课,循环反复”的局面。开设的选修课不足,学生将无课可选;选修课质量不高,学生将一无所获。当然,也会有因为开课内容不新颖、无吸引力而被取消的,这也能促使开课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高知识层次和教学水平。学校应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改善条件,稳定骨干,提高教研、科研能力,从而带动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的重要保证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实行学分制不只是简单地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要适应学分制,就要打破常规的班级制和学年制,允许学生弹性选课,在运行阶段为了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就必须建立合适的规章制度。在执行新的学籍管理规定的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如:科学的弹性教学计划、规范的选课制度、健全的导师制度、后勤保障系统等来满足学分制教学的需要,保证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的实施。
4.适应学分制学籍管理的根本保证是要加强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随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提出,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也随之而来。科学的管理体制必须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离开计算机的网络辅助管理,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学分制学籍管理。采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尤其是借助校园互联网实现对教务、考务、学籍、学分等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开发适合本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对有关的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以便更好地在实际中开展工作,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5.学分制要顺利实施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学分制管理和导学体系。学生在未入大学前基本都是学年制管理,对于学分制的管理还很陌生,这就需要学校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引导和教育。在进行入学教育时,要向学生宣讲学分制及学籍管理规定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建立起学分的概念,掌握计算学分的方法等等。由熟悉专业培养计划及学生特点的老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能力及相关的条件,制定学习进程计划,并依据培养计划选择主修的专业方向和选修相应的课程,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完成学业。
6.学分制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就是要严格考试制度和加强题库建设。学分制强调目标管理,对于教学过程的环节管理相对轻松,它更注重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授予学分并决定是否准予毕业。因此,在学分制条件下,一定要加大考试考察的管理力度。可以说,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考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严格考试考查,加强管理,主要应处理好两个环节:一是加强对考试的监督和管理,打消学生作弊的消极心理,树立不劳无获的观点,维护认真学习的学生的权益,力争做到公平、公正。二是实行教考分离,建设和完善题库,打消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心理,使学生明确学习是一个严肃的事情,要取得理想成绩,平时应该抓紧和努力。
有关学分制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但对于学分制的管理工作不应该只在自己学校范围内改革,也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其它高校在推行学分制、实施学籍管理规定过程中,经过探索研究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总之,实行学分制和进行学籍管理改革是二十一世纪我国普通高校进行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课题。借鉴学习国内外高校的经验是必须的,但照抄照搬它们的模式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结合学校的实际,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前进,从而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学分制和学籍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发行,1985年第一版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实用要览》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3]潘蕾.关于学分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2001,(2).109-111
[4]徐进,刘瑛.高校学分制学籍管理工作刍议[J].大连大学学报,2004(1).110-112
[5]应广智,朱国华.学分制与高校学籍管理改革[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12).71-72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教务处福建福清
[关键词]高校 学分制 学籍管理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而言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学分制最早出现于德国,1872年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得以逐步推广与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从上世纪20年代至本世纪初,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基本上实施学年学分制。与美国学分制不同的是,我国的学分制是规定年限的学分制,不能提前毕业。此阶段,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主持的学分制改革和实践是其典型代表。(2)50年代至80年代,全面仿苏,改学分制为学年制。(3)80年代至今,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建立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管理逐渐显露出不适应性。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针对现存的弊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实验,……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2]。以此为契机,大批高校开始掀起了开展学分制研究和实践的高潮。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已实行了学分制。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为进一步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全面实施学分制也愈来愈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高等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则是适应这一变化的较好模式。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使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在科类、专业、层次、规格和数量上呈现多样性和多变性。学分制在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上体现了灵活性,允许学生在较宽的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按专业方向选学人文、社科、艺术等类课程,以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学有余力者,还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或修读辅修专业,以增强择业竞争力和市场需求性。
2.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21世纪,将是各种学科进一步综合,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应运而生的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这种人才应是跨专业的、具有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开发能力的通才。由于与学分制配套的往往是分阶段培养的柔性学制,75%左右的学分需要从基础课和专业课阶段取得,由此保证了学生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选课制、主辅修制等可以使学生兼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等各种知识,成为跨世纪的通才,同时也是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实施“通才致胜”战略的体现。
3.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原动力的需要。学分制打破了以往学年制在课程设置上“齐步走”、“一刀切”的培养模式,重视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它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过去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具有自主性的主动接受者,学生可以尽早地思考如何体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问题。就教师而言,学生自主选课、选教师,这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没有压力便没有动力,为了迎接学分制的挑战,教师定会把这种压力变为动力。总之,实行学分制管理,充分调动了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给高等院校建立教学、科研两个中心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遇,为教育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工作的新特点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特点,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进程,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是:
1.选修制:在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课程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师授课,也可以根据专业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这就要求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尽量减少必选课,加大选修课,教师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设满足学生要求的新课程。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期、学年课程,提前或滞后时间毕业。
2.弹性学制:近年来,学生入校分数相差悬殊,每人智商各异,家庭背景又不相同,学生可以在达到修完学分的条件下,允许的时间内提前或延缓毕业。
3.成绩考核学分制:学生选修课程考核合格,就可以拿到该门课程学分,考核不合格就不记学分,以后可以重修该课程或在规定条件下用其它课程替代。
4.目标管理制:由于学生选读课程的空间和时间自由度增大了,原来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已满足不了学分制的要求,这就要求突出学生修完了多少分,还差多少分,学生和学籍管理人员注重的是是否拿到了学分,这就是目标管理。
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分制在我国各高校的逐步推广和完善,它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承认,但学分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总的来说,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制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1.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不易保证,学生学习的计划性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对知识的割裂,使得所学的知识片面、不系统、不完整。
2.容易导致学生重视学习数量而忽视学习质量,重视业务学习而忽视德、智、体全面发展。
3.很难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可能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降低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的实现。
4.由于学分制是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只要有一定的学习时间量或分数即可获得学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凑学分的现象,即使都拥有文凭、学位,学生的质量也会千差万别。
5.对于教学管理支持服务系统和导学系统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以上这些问题都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会使以上不足得到有效的克服。
完善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学分制强调目标管理,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趣味发展。学分制的推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也有利于教学改革。而如何完善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工作,就成为一个积极而有意义的话题。
1.开展学分制学籍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学分学籍管理制度,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校来说,在对学分制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要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关于学籍管理规定的文件,统一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实行学分制、执行新的学籍管理规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注重弘扬个性,培养多样性人才,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竞争的全面发展的人。
2.做好学分制学籍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办出高校自身特色的基本保证。实行学分制管理后,有大量的课程要教师来承担,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开出有水平、受欢迎的课程供学生选,打破以往那种“一人一课,循环反复”的局面。开设的选修课不足,学生将无课可选;选修课质量不高,学生将一无所获。当然,也会有因为开课内容不新颖、无吸引力而被取消的,这也能促使开课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高知识层次和教学水平。学校应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改善条件,稳定骨干,提高教研、科研能力,从而带动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的重要保证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实行学分制不只是简单地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要适应学分制,就要打破常规的班级制和学年制,允许学生弹性选课,在运行阶段为了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就必须建立合适的规章制度。在执行新的学籍管理规定的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如:科学的弹性教学计划、规范的选课制度、健全的导师制度、后勤保障系统等来满足学分制教学的需要,保证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的实施。
4.适应学分制学籍管理的根本保证是要加强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随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提出,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也随之而来。科学的管理体制必须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离开计算机的网络辅助管理,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学分制学籍管理。采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尤其是借助校园互联网实现对教务、考务、学籍、学分等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开发适合本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对有关的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以便更好地在实际中开展工作,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5.学分制要顺利实施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学分制管理和导学体系。学生在未入大学前基本都是学年制管理,对于学分制的管理还很陌生,这就需要学校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引导和教育。在进行入学教育时,要向学生宣讲学分制及学籍管理规定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建立起学分的概念,掌握计算学分的方法等等。由熟悉专业培养计划及学生特点的老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能力及相关的条件,制定学习进程计划,并依据培养计划选择主修的专业方向和选修相应的课程,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完成学业。
6.学分制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就是要严格考试制度和加强题库建设。学分制强调目标管理,对于教学过程的环节管理相对轻松,它更注重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授予学分并决定是否准予毕业。因此,在学分制条件下,一定要加大考试考察的管理力度。可以说,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考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严格考试考查,加强管理,主要应处理好两个环节:一是加强对考试的监督和管理,打消学生作弊的消极心理,树立不劳无获的观点,维护认真学习的学生的权益,力争做到公平、公正。二是实行教考分离,建设和完善题库,打消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心理,使学生明确学习是一个严肃的事情,要取得理想成绩,平时应该抓紧和努力。
有关学分制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但对于学分制的管理工作不应该只在自己学校范围内改革,也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其它高校在推行学分制、实施学籍管理规定过程中,经过探索研究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总之,实行学分制和进行学籍管理改革是二十一世纪我国普通高校进行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课题。借鉴学习国内外高校的经验是必须的,但照抄照搬它们的模式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结合学校的实际,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前进,从而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学分制和学籍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发行,1985年第一版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实用要览》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3]潘蕾.关于学分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2001,(2).109-111
[4]徐进,刘瑛.高校学分制学籍管理工作刍议[J].大连大学学报,2004(1).110-112
[5]应广智,朱国华.学分制与高校学籍管理改革[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12).71-72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教务处福建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