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路追寻的热爱
1975年,高中毕业的我踏上了家乡学校的讲台——当了民办教师,那年我才17岁,从此与教育结缘。当时我想,教师是个不错的职业,一定要捧牢这个饭碗,站稳这个讲台。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认真、勤勉、上进”的准则。家离学校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但我仍选择在学校吃住,早上与学生一起跑步、做操,晚上留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当时,农村小学老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低年级老师基本上都是包班,既教语文、数学,也教音乐、体育、美术。虽然年纪轻,底子薄,没经验,但我坚信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因此铆足了劲儿向书本学,向老教师学,向学生学,向实践学,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这种珍惜与投入,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
1980年我以优异成绩考进广东老隆师范学校,圆了梦寐以求的一个愿望。因为有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所以学起来目标明确,如鱼得水,如饥似渴,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毕业后我又回到了自己喜欢的讲台,并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课上好,让学生喜欢我的语文课,所以每一堂课我都认真钻研,大量查阅,研究推敲,教学也因此得心应手。渐渐地,我的课由生涩到成熟,由平淡到精彩,学生语文成绩每次都位列同年级前茅,学校经常安排我上公开课。时间一长,不仅学生喜欢我,尊重我,很多家长也都乐意把孩子放到我的班上来。
慢慢地,我觉得教师不单只是一种职业、一个铁饭碗,更是大有作为的事业,它关乎孩子一生,牵系着国家的未来。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利用休息时间泡书店,找各种参考书和学科专业书籍,刻苦钻研,想方设法投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当时,既没有专家指点,也没有现代的课改方案,更没有出去学习的机会,只能通过各种报刊了解一些新信息,然后摸着石头过河。我先后尝试过“自主作文”“先学后教”“自我评价”“自主管理班级”等探索研究,这些尝试和后来新课程改革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恰相吻合。
其实在当初,我也没能跳出教师“就该多讲”的框框,认为学生是“教”会的,老师讲得多,学生就懂得多,反之就学得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语言、内容、板书等,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愿。后来我从自主作文教学入手,开始研究“自主学习”。我抓住一切机会去尝试、摸索、闯新路子。我逐渐体会到学生的知识掌握不是靠教师讲会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指导、帮助下自己学会的。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下了功夫,在教学上找到了一条路子。我不仅有效地改进了教法、学法,还把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刊登在各种教研杂志上。
就这样,凭着对教育的热情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尝到了课改的甜头,更加坚定了科研兴教的信念。于是,我更为深刻地回顾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全过程,反思有效课堂和无效课堂的区别,经常与同事切磋,与学生座谈。在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中,我领悟并总结出“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的教学方法。这一改革不仅解决了教学难题,更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发展,成长为善于学习的人。
作为班主任,我关注的不仅是渴望学习的孩子,一些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甚至不想学习的孩子我同样关注。我感觉到,教育光靠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面对心灵的事业,应该发生在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于此我深深体会到,只要用心去感化,每个学生都是会有进步的。为此,我给每个孩子都做了一个简单的档案,记录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然后给他们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我把养育他们的心灵和传授知识等同看待。心的言传、爱的身教,让我在教育和教学的事业上享受着人生的快乐。
2001年,我被任命为河源市第三小学校长,我与教育的缘分更深了。以前只负责一个班,现在要面对的是整个学校。为了学校的发展与创新,我在传承“三小”精神的前提下,努力创建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为了创建“广东省一级学校”,我拿出自家的房产证到银行去抵押贷款,然后用这些钱装修各种功能场室;为了省一級学校评估能顺利通过,在时间很紧任务很重的情况下,作为母亲唯一的女儿,我在她病危时也没有抽出一天时间来尽自己的孝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在2003年11月高分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验收。
塑造孩子人生的初模
回想起来,三十多年的教育之路,其实也并非都洒满了灿烂阳光。从捧铁饭碗到做事业这一超越的过程里,有着无数的挫折、困难甚至痛苦。一个普通的女教师、平凡的家庭主妇,要克服多少困难,放弃多少误解、嘲笑和攻击,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许多人都无法体会到的。不知多少次,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只要想起孩子们期盼的眼神、甜甜的问候,以及家长信任的托付,我的决心和信心就又都回到了身上。
我教的学生,每一届都很优秀,在学习上你追我赶。长大后他们中很多都事业成功,不少到国外深造回来后还找到我,与我一起回忆小学时的难忘时光。
有一句话,人们说了多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这一件事,我做了几十年:用无声的爱,做有益的的事。怀着这份爱,我从容面对学校、学生中发生的一切,充实地走过了岁月中的每一天。做班主任时,凡是我的学生,我必须家访,做校长时,对问题严重的学生我与班主任一起家访,对特殊困难或患严重疾病的学生我也带着老师去访问。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让自己那么累,我的回答是:“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事业,这样做能让我安心、开心。”
我很注意细节,有人说学校那么大,抓大放小就可以了,可我不这么想。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无论做班主任还是做校长,工作都是细密的。特别是作为校长,面对三千多人的学校,事务繁多,我几乎每天都在睡觉前梳理一天的工作过程,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思路,哪怕是找学生谈话,我都列入工作日程。学校无大事,学生无小事,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乐于褒奖激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从不吝啬赞美之辞,总是及时褒扬,与师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师生体会成功的光荣,从而催生更大的信心与动力。黄老师是教音乐的,我鼓励她教语文,她信心不足。我说:“你可以的,你一定行!”凭着我的这句话,她站上了语文课堂的讲台。当我第一次去听她的语文课时,正好是拼音教学的内容,她把音乐与拼音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非常生动而易懂。下课后,我很高兴地表扬她。自此后她对语文教学有了信心,在教学中大胆探索,进步很大,还承担起公开课的任务,在一次“广东省德育示范校”的评估过程中,她上的“思品与生活”课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我喜欢让细节放大,或以个别谈话,或借群体讨论,或讲经典故事,或用主题活动,使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从一个个教育细节中,让学生所得不只是一时一事的表扬或批评,而是养护一生的心灵滋润。
我深深体会到:“教育不是雕塑却胜似雕塑,把心灵或道德行为上的瑕疵和多余棱角去掉,塑造出人生的初模,为孩子的成长奠基。”面对学生,我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他们让我心境如画,他们的成长,让我觉得特别幸福。
(作者单位:河源市第三小学
广东河源 517001)
责任编辑 余志权
1975年,高中毕业的我踏上了家乡学校的讲台——当了民办教师,那年我才17岁,从此与教育结缘。当时我想,教师是个不错的职业,一定要捧牢这个饭碗,站稳这个讲台。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认真、勤勉、上进”的准则。家离学校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但我仍选择在学校吃住,早上与学生一起跑步、做操,晚上留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当时,农村小学老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低年级老师基本上都是包班,既教语文、数学,也教音乐、体育、美术。虽然年纪轻,底子薄,没经验,但我坚信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因此铆足了劲儿向书本学,向老教师学,向学生学,向实践学,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这种珍惜与投入,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
1980年我以优异成绩考进广东老隆师范学校,圆了梦寐以求的一个愿望。因为有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所以学起来目标明确,如鱼得水,如饥似渴,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毕业后我又回到了自己喜欢的讲台,并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课上好,让学生喜欢我的语文课,所以每一堂课我都认真钻研,大量查阅,研究推敲,教学也因此得心应手。渐渐地,我的课由生涩到成熟,由平淡到精彩,学生语文成绩每次都位列同年级前茅,学校经常安排我上公开课。时间一长,不仅学生喜欢我,尊重我,很多家长也都乐意把孩子放到我的班上来。
慢慢地,我觉得教师不单只是一种职业、一个铁饭碗,更是大有作为的事业,它关乎孩子一生,牵系着国家的未来。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利用休息时间泡书店,找各种参考书和学科专业书籍,刻苦钻研,想方设法投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当时,既没有专家指点,也没有现代的课改方案,更没有出去学习的机会,只能通过各种报刊了解一些新信息,然后摸着石头过河。我先后尝试过“自主作文”“先学后教”“自我评价”“自主管理班级”等探索研究,这些尝试和后来新课程改革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恰相吻合。
其实在当初,我也没能跳出教师“就该多讲”的框框,认为学生是“教”会的,老师讲得多,学生就懂得多,反之就学得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语言、内容、板书等,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愿。后来我从自主作文教学入手,开始研究“自主学习”。我抓住一切机会去尝试、摸索、闯新路子。我逐渐体会到学生的知识掌握不是靠教师讲会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指导、帮助下自己学会的。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下了功夫,在教学上找到了一条路子。我不仅有效地改进了教法、学法,还把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刊登在各种教研杂志上。
就这样,凭着对教育的热情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尝到了课改的甜头,更加坚定了科研兴教的信念。于是,我更为深刻地回顾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全过程,反思有效课堂和无效课堂的区别,经常与同事切磋,与学生座谈。在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中,我领悟并总结出“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的教学方法。这一改革不仅解决了教学难题,更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发展,成长为善于学习的人。
作为班主任,我关注的不仅是渴望学习的孩子,一些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甚至不想学习的孩子我同样关注。我感觉到,教育光靠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面对心灵的事业,应该发生在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于此我深深体会到,只要用心去感化,每个学生都是会有进步的。为此,我给每个孩子都做了一个简单的档案,记录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然后给他们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我把养育他们的心灵和传授知识等同看待。心的言传、爱的身教,让我在教育和教学的事业上享受着人生的快乐。
2001年,我被任命为河源市第三小学校长,我与教育的缘分更深了。以前只负责一个班,现在要面对的是整个学校。为了学校的发展与创新,我在传承“三小”精神的前提下,努力创建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为了创建“广东省一级学校”,我拿出自家的房产证到银行去抵押贷款,然后用这些钱装修各种功能场室;为了省一級学校评估能顺利通过,在时间很紧任务很重的情况下,作为母亲唯一的女儿,我在她病危时也没有抽出一天时间来尽自己的孝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在2003年11月高分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验收。
塑造孩子人生的初模
回想起来,三十多年的教育之路,其实也并非都洒满了灿烂阳光。从捧铁饭碗到做事业这一超越的过程里,有着无数的挫折、困难甚至痛苦。一个普通的女教师、平凡的家庭主妇,要克服多少困难,放弃多少误解、嘲笑和攻击,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许多人都无法体会到的。不知多少次,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只要想起孩子们期盼的眼神、甜甜的问候,以及家长信任的托付,我的决心和信心就又都回到了身上。
我教的学生,每一届都很优秀,在学习上你追我赶。长大后他们中很多都事业成功,不少到国外深造回来后还找到我,与我一起回忆小学时的难忘时光。
有一句话,人们说了多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这一件事,我做了几十年:用无声的爱,做有益的的事。怀着这份爱,我从容面对学校、学生中发生的一切,充实地走过了岁月中的每一天。做班主任时,凡是我的学生,我必须家访,做校长时,对问题严重的学生我与班主任一起家访,对特殊困难或患严重疾病的学生我也带着老师去访问。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让自己那么累,我的回答是:“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事业,这样做能让我安心、开心。”
我很注意细节,有人说学校那么大,抓大放小就可以了,可我不这么想。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无论做班主任还是做校长,工作都是细密的。特别是作为校长,面对三千多人的学校,事务繁多,我几乎每天都在睡觉前梳理一天的工作过程,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思路,哪怕是找学生谈话,我都列入工作日程。学校无大事,学生无小事,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乐于褒奖激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从不吝啬赞美之辞,总是及时褒扬,与师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师生体会成功的光荣,从而催生更大的信心与动力。黄老师是教音乐的,我鼓励她教语文,她信心不足。我说:“你可以的,你一定行!”凭着我的这句话,她站上了语文课堂的讲台。当我第一次去听她的语文课时,正好是拼音教学的内容,她把音乐与拼音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非常生动而易懂。下课后,我很高兴地表扬她。自此后她对语文教学有了信心,在教学中大胆探索,进步很大,还承担起公开课的任务,在一次“广东省德育示范校”的评估过程中,她上的“思品与生活”课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我喜欢让细节放大,或以个别谈话,或借群体讨论,或讲经典故事,或用主题活动,使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从一个个教育细节中,让学生所得不只是一时一事的表扬或批评,而是养护一生的心灵滋润。
我深深体会到:“教育不是雕塑却胜似雕塑,把心灵或道德行为上的瑕疵和多余棱角去掉,塑造出人生的初模,为孩子的成长奠基。”面对学生,我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他们让我心境如画,他们的成长,让我觉得特别幸福。
(作者单位:河源市第三小学
广东河源 517001)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