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近年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型课程,它从六门幼儿园教材教法整合而来。整合后的课程避免了“六法”之间的互相重复和互相割裂的问题,但缺点是实用性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使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适应当前社会对学前师资的需求,以有效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7.030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ctivity Design and Guidance"
Teaching Reform and Creative
WANG Yuexiao
(Fijan Changle Vocational School, Changle, Fujian 350200)
Abstract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ctivity Design and Guidance" is anew course in voc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in recent years, it comes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six door nursery teaching Me. 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programs to avoid duplication and overlap "Six methods" and another between the fragmented, but the drawback is the lack of practical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so that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odels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society of preschool teachers to effectively train kindergarten teachers teaching skill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ctivity Design and Guidance; reform and innovation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核心课程是“三学六法”,“三学”即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六法”即语言、计算、常识、体育、音乐和美术六门教学法。由于“六法”在内容上存在重复交叉,教学理念相对滞后,近年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尝试打破学科界线,将“六法”整合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以下简称“活动设计”)。因此,“活动设计”既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创新课程。
“活动设计”有机地容纳了“六法”,增加了与时俱进的内容,避免了“六法”内容的重复与互相割裂,确立了科学的幼儿园教学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该课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幼儿园环境等内容与《幼儿教育学》重复,但提法却不相同;关于“五大领域”的设计与指导内容过于简单;各领域不同类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被删减,导致实用性、操作性不足等等。这些都凸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现状与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不相协调。那么,对其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课程实践等进行改革就很有必要。本文试图就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初步的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1 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1.1 明确课程定位
“活动设计”一般开设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旨在让学生初步学会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在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说、弹、唱、跳、画的基础上,以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围绕某一活动主题进行设计并加以实施,形成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并运用到综合实习与顶岗实习中去。在见习和实习环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成为其核心内容。因此,“活动设计”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既重要又独特的课程,与其它每一门专业课都密切相关,它以专业技能课为基础,上启“三学”,下启“幼儿园教育见习、实习”、“幼儿园顶岗实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是既注重理论基础又注重实践的应用型课程,对实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目前的课程内容设计下,学生普遍偏好“说、唱、弹、跳、画”等专业技能课,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学技能的学习重视不够,对本课程的学习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导致本课程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目标,直接影响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重视。
1.2 整合、重构课程内容
“活动设计”涉及幼儿园健康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五大领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为了避免原教材与“幼儿教育学”在内容上的重复交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以“总—分—总”的课程体系构成基础性、技能性、拓展性三大模块。
基础性模块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幼儿园教育活动理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技能性模块包括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指导和评价;拓展性模块包含周计划的制定、半日活动计划的设计和专门的说课训练等。 具体的整合与重构如下: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整合到《幼儿教育学》的“幼儿园教学”一章;将“环境创设”整合到《幼儿教育学》的“幼儿园基本要素”第三节“幼儿园环境”;把《幼儿教育学》的“幼儿园教案的基本格式与编写要求”整合到基础性模块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理论”中,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与实训。幼儿教师必须会听课、评课、说课,所以这部分内容要从附录中提到基础性模块进行教学和演练,使学生在学习技能性模块之前,已初步了解如何听课、评课、说课,从而确保五大领域的教学与实训顺利进行。在基础性模块中,还要加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使学生尽快了解这两个重要的幼儿园指导性文件,初步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在技能性模块,要补充五大领域不同类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如语言领域要补充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音乐活动要补充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幼儿打击乐活动、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等,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各领域不同类型活动的设计、指导的基本程序与策略。
拓展性模块也是增补的内容,可请本地幼儿园骨干教师参与指导,让学生掌握当前本地幼儿园关于周计划、半日计划及说课的最新要求。
经过整合与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框架,紧紧围绕幼儿园领域活动指导的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突出了实用性、可操作性,利于学生达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写、说、授、评”(即写教案、说课、上课、评课)四会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
2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改变本课程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代之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双模拟教学模式”, 将模拟幼儿园教学和角色扮演有机结合,通过创设一种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幼儿园情境和心理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仿真模拟情境下,扮演主要角色“幼儿教师”与配合角色“幼儿”,进行心理模仿,按课前的设计,通过“幼儿教师”与“幼儿”的行为表现,来达到训练职业技能的教学目的。双模拟教学模式既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又能帮助学生熟悉各年龄班幼儿的心理特征,较好地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代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技能展示、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使以往单纯接受式的学习,转向强调发现学习、体验学习、互动学习,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从“知识接受”过程向“问题解决”过程的转变。
3.1 技能展示
学前教育专业“说、唱、弹、跳、画”等各项技能最终都要运用到领域活动的教学中,因此,在每个项目的教学中,可渗透相应的专业技能的展示,如:在语言领域进行幼儿故事讲述、儿歌朗读;在艺术领域,音乐活动可进行幼儿歌曲表演唱、幼儿舞蹈表演,美术活动可进行手工作品展示、一分钟简笔画展示,等等。每节课前用3~5分钟时间,每次1~2人,让全班学生轮流展示专业技能,使专业技能与本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实践证明,这是本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2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能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四大典型任务”和“一个特殊任务”。
四大典型任务:一是设计方案任务,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设计五大领域活动方案,包括观摩后的还原教案、自选内容设计及指定内容设计;二是制作教具任务,即制作试讲所需的教具。要求作用上要有助于活动目标的达成,色彩与形状上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上要提倡废物利用;三是模拟教学任务,要求先在小组内试讲,再每组选一人在全班进行模拟教学;四是说课、评课任务,由试讲同学简要说明活动目标的确定、指导策略的设计及目标达成情况,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点评。
一个特殊任务:记录听课本。配合本课程的学习,发给学生每人一本特殊的本子——听课本。在各领域活动见习、公开观摩活动、观看教学录像及模拟教学活动时都进行记录听课本实训,要求记录好各环节及“三语”(导入语、环节过渡语、提问语),并在“评议”一栏简要写下评语。老师对每次记录情况进行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记录听课本”的任务,是学习本课程的特殊任务,也为后续的见习、实习及今后的工作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3.3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通过精选典型的幼儿园教案、教学活动录像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之中,通过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教案设计、教学实施的亮点及存在问题,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幼儿园教案的结构与设计要求,强化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体验和理解,解决以往教学中学与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程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灵魂,也最能体现中职教学特色。本课程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两个阶段。
4.1 校内实训
本课程学习之初以校内实训为主,因为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尚浅,不适合到真实场所进行反复大批量的训练,宜在校内仿真实训室中训练职业技能。
(1)模仿教学。在实训之初,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训兴趣,树立信心,首先让学生进行模仿,或模仿老师的示范,或模仿教学录像,从片断模仿到完整模仿;从集体模仿到个别模仿,使学生在模仿中得到许多体会和感悟。实践证明,这是引导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模拟教学。在模仿训练后,学生对如何组织幼儿上课有了感性体验,就可转入模拟教学阶段。学生每6至8人为一组,每组要完成教案设计、制作教具、组内试教,最后每组派出一人在全班进行模拟教学。模拟教学的总成绩包括“模拟幼儿教师”和“模拟幼儿”两个方面。听课的学生要记录听课本,填写教学评价表。
模拟教学完成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评课,评课的重点是目标的达成、目标如何达成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评课学习亮点,对于存在的问题则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这样,学生在备课、上课、评课各个环节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为师技能。
4.2 校外实训
(1)观摩见习。在本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实行按需见习和不定期观摩相结合的模式,强化课程学习的效果。在新生入学后,便确定各班的见实习园所,在每个园所开展公开课活动时,各相应的班级便可前往观摩。见习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种见习方式的优点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既强化书本知识的吸收,又迅速地掌握教学实践技能。
(2)综合实习。在校内实训完成后,安排为期五周的综合实习。在实习中,开展教、玩具制作比赛;每个实习生要完成一节公开课,最后在小、中、大班各推荐一名实习生开展全园公开观摩课。实习生开公开观摩课时,实习园的业务园长、实习带队教师、实习生的指导教师及全体实习生都参加听课,并安排下一届学生前往观摩。综合实习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足,迅速提高职业能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活动设计”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明日之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其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实践的改革与创新,是加强本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关键。本文立足“活动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着眼实用型幼儿教师的培养,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创新,争取摸取索出一些经验,期待与同行一起切磋,共同推动本课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关永红.《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
[2] 倪敏.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3]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6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7.030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ctivity Design and Guidance"
Teaching Reform and Creative
WANG Yuexiao
(Fijan Changle Vocational School, Changle, Fujian 350200)
Abstract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ctivity Design and Guidance" is anew course in voc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in recent years, it comes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six door nursery teaching Me. 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programs to avoid duplication and overlap "Six methods" and another between the fragmented, but the drawback is the lack of practical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so that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odels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society of preschool teachers to effectively train kindergarten teachers teaching skill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ctivity Design and Guidance; reform and innovation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核心课程是“三学六法”,“三学”即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六法”即语言、计算、常识、体育、音乐和美术六门教学法。由于“六法”在内容上存在重复交叉,教学理念相对滞后,近年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尝试打破学科界线,将“六法”整合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以下简称“活动设计”)。因此,“活动设计”既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创新课程。
“活动设计”有机地容纳了“六法”,增加了与时俱进的内容,避免了“六法”内容的重复与互相割裂,确立了科学的幼儿园教学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该课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幼儿园环境等内容与《幼儿教育学》重复,但提法却不相同;关于“五大领域”的设计与指导内容过于简单;各领域不同类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被删减,导致实用性、操作性不足等等。这些都凸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现状与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不相协调。那么,对其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课程实践等进行改革就很有必要。本文试图就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初步的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1 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1.1 明确课程定位
“活动设计”一般开设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旨在让学生初步学会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在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说、弹、唱、跳、画的基础上,以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围绕某一活动主题进行设计并加以实施,形成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并运用到综合实习与顶岗实习中去。在见习和实习环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成为其核心内容。因此,“活动设计”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既重要又独特的课程,与其它每一门专业课都密切相关,它以专业技能课为基础,上启“三学”,下启“幼儿园教育见习、实习”、“幼儿园顶岗实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是既注重理论基础又注重实践的应用型课程,对实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目前的课程内容设计下,学生普遍偏好“说、唱、弹、跳、画”等专业技能课,对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学技能的学习重视不够,对本课程的学习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导致本课程的教学达不到预期目标,直接影响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重视。
1.2 整合、重构课程内容
“活动设计”涉及幼儿园健康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五大领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为了避免原教材与“幼儿教育学”在内容上的重复交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以“总—分—总”的课程体系构成基础性、技能性、拓展性三大模块。
基础性模块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幼儿园教育活动理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技能性模块包括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指导和评价;拓展性模块包含周计划的制定、半日活动计划的设计和专门的说课训练等。 具体的整合与重构如下: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整合到《幼儿教育学》的“幼儿园教学”一章;将“环境创设”整合到《幼儿教育学》的“幼儿园基本要素”第三节“幼儿园环境”;把《幼儿教育学》的“幼儿园教案的基本格式与编写要求”整合到基础性模块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理论”中,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与实训。幼儿教师必须会听课、评课、说课,所以这部分内容要从附录中提到基础性模块进行教学和演练,使学生在学习技能性模块之前,已初步了解如何听课、评课、说课,从而确保五大领域的教学与实训顺利进行。在基础性模块中,还要加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使学生尽快了解这两个重要的幼儿园指导性文件,初步形成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
在技能性模块,要补充五大领域不同类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如语言领域要补充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音乐活动要补充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幼儿打击乐活动、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等,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各领域不同类型活动的设计、指导的基本程序与策略。
拓展性模块也是增补的内容,可请本地幼儿园骨干教师参与指导,让学生掌握当前本地幼儿园关于周计划、半日计划及说课的最新要求。
经过整合与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框架,紧紧围绕幼儿园领域活动指导的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突出了实用性、可操作性,利于学生达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写、说、授、评”(即写教案、说课、上课、评课)四会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
2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改变本课程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代之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双模拟教学模式”, 将模拟幼儿园教学和角色扮演有机结合,通过创设一种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幼儿园情境和心理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仿真模拟情境下,扮演主要角色“幼儿教师”与配合角色“幼儿”,进行心理模仿,按课前的设计,通过“幼儿教师”与“幼儿”的行为表现,来达到训练职业技能的教学目的。双模拟教学模式既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又能帮助学生熟悉各年龄班幼儿的心理特征,较好地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代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技能展示、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使以往单纯接受式的学习,转向强调发现学习、体验学习、互动学习,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从“知识接受”过程向“问题解决”过程的转变。
3.1 技能展示
学前教育专业“说、唱、弹、跳、画”等各项技能最终都要运用到领域活动的教学中,因此,在每个项目的教学中,可渗透相应的专业技能的展示,如:在语言领域进行幼儿故事讲述、儿歌朗读;在艺术领域,音乐活动可进行幼儿歌曲表演唱、幼儿舞蹈表演,美术活动可进行手工作品展示、一分钟简笔画展示,等等。每节课前用3~5分钟时间,每次1~2人,让全班学生轮流展示专业技能,使专业技能与本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实践证明,这是本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2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能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四大典型任务”和“一个特殊任务”。
四大典型任务:一是设计方案任务,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设计五大领域活动方案,包括观摩后的还原教案、自选内容设计及指定内容设计;二是制作教具任务,即制作试讲所需的教具。要求作用上要有助于活动目标的达成,色彩与形状上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上要提倡废物利用;三是模拟教学任务,要求先在小组内试讲,再每组选一人在全班进行模拟教学;四是说课、评课任务,由试讲同学简要说明活动目标的确定、指导策略的设计及目标达成情况,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综合点评。
一个特殊任务:记录听课本。配合本课程的学习,发给学生每人一本特殊的本子——听课本。在各领域活动见习、公开观摩活动、观看教学录像及模拟教学活动时都进行记录听课本实训,要求记录好各环节及“三语”(导入语、环节过渡语、提问语),并在“评议”一栏简要写下评语。老师对每次记录情况进行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记录听课本”的任务,是学习本课程的特殊任务,也为后续的见习、实习及今后的工作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
3.3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通过精选典型的幼儿园教案、教学活动录像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之中,通过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教案设计、教学实施的亮点及存在问题,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幼儿园教案的结构与设计要求,强化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体验和理解,解决以往教学中学与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课程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灵魂,也最能体现中职教学特色。本课程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两个阶段。
4.1 校内实训
本课程学习之初以校内实训为主,因为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尚浅,不适合到真实场所进行反复大批量的训练,宜在校内仿真实训室中训练职业技能。
(1)模仿教学。在实训之初,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训兴趣,树立信心,首先让学生进行模仿,或模仿老师的示范,或模仿教学录像,从片断模仿到完整模仿;从集体模仿到个别模仿,使学生在模仿中得到许多体会和感悟。实践证明,这是引导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模拟教学。在模仿训练后,学生对如何组织幼儿上课有了感性体验,就可转入模拟教学阶段。学生每6至8人为一组,每组要完成教案设计、制作教具、组内试教,最后每组派出一人在全班进行模拟教学。模拟教学的总成绩包括“模拟幼儿教师”和“模拟幼儿”两个方面。听课的学生要记录听课本,填写教学评价表。
模拟教学完成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评课,评课的重点是目标的达成、目标如何达成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评课学习亮点,对于存在的问题则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这样,学生在备课、上课、评课各个环节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为师技能。
4.2 校外实训
(1)观摩见习。在本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实行按需见习和不定期观摩相结合的模式,强化课程学习的效果。在新生入学后,便确定各班的见实习园所,在每个园所开展公开课活动时,各相应的班级便可前往观摩。见习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种见习方式的优点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既强化书本知识的吸收,又迅速地掌握教学实践技能。
(2)综合实习。在校内实训完成后,安排为期五周的综合实习。在实习中,开展教、玩具制作比赛;每个实习生要完成一节公开课,最后在小、中、大班各推荐一名实习生开展全园公开观摩课。实习生开公开观摩课时,实习园的业务园长、实习带队教师、实习生的指导教师及全体实习生都参加听课,并安排下一届学生前往观摩。综合实习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足,迅速提高职业能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活动设计”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明日之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其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实践的改革与创新,是加强本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关键。本文立足“活动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着眼实用型幼儿教师的培养,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创新,争取摸取索出一些经验,期待与同行一起切磋,共同推动本课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关永红.《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
[2] 倪敏.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3]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6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