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大学内的隆基音乐学校有个做法挺特别,就是把学习不同乐器的学生组合成一个乐队,先让他们共同演奏一个小时的交响乐,然后再分组练习。学生们乐此不疲,追问缘由,答曰“很喜欢听其他乐器不同的声音,有意思,很好玩”。天真的回答让人为之一震:作为教育者,我们会否关注孩子们的类似感受?能否包容教师的多样化教育行为呢?
不禁想起一位友人的遭遇。此人口齿有些不清且语速较快,前几年担任聋班数学教学任务。课堂上,他比较关注差异,面对学困生能耐心做个别辅导,针对优秀生则善于培养激励;学生能理解的内容他基本不做多余讲授,而是让会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比划、表述、解答,以“优”带“差”;即便老师讲授,其教学语言也多不完整,往往是只言片语夹杂着简单手势来示意、指导,教学节奏“散漫”,常让观课者感觉“沉闷”、“不舒服”;而下课铃一响,不论课讲没讲完,立即下课,从不拖堂……学生们倒普遍适应这种教法,无论基础多差,经这位老师一教,快则一学期慢则一学年都会有进步,有的甚至进步显著。然而,由于这位朋友教学组织松散,既无章法又缺氛围,与传统教学评价标准格格不入,故而每次课堂教学评估他的成绩均不理想,领导层甚至视他为“不擅教课”的异类,渐渐地便“被埋没”在平庸中。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貌似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套路与条条框框,由此积淀而成传统课堂教学美学观,即在传授教科书现成知识基础之上,教师是传授者,又是强迫学生接受的监督者,课堂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不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及生命需求,教学审美倾向于教师表演与讲析。于是课堂上教师过度的讲解、矫揉的表演、生吞活剥的形式翻新、堪比演员的才艺展示等皆被视为“美轮美奂的艺术”,理当成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却被无情地边缘化……这一切,将我们的手脚给束缚住了,把教师的潜能、学生潜能、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创造性都束缚住了。
尽管我们自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殊途同归”的道理,但在现实的教育评价中,诸如笔者好友那样“不合时宜”“叛逆”的教师大多难逃相同的“厄运”。许多时候,我们口口声声“以生为本”“重结果更重过程”“倡导多元化”,却对其中内涵及范式知之甚少乃至全然不知。于是乎,当真正体现先进理念的教育创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因为无知或缺乏慧眼识宝的眼睛而漠视它的存在,甚至于拿既有评价标准去评判、规避、抵制和打压它。
我们期盼的,不应是那种“井然有序”“环环相扣”“行云流水”“设计严密”“人人称道”的课堂。新型的课堂教学美学观,其核心价值应在于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发展: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帮助与服务———正如友人“关注差异、培优辅差”那样;课堂上教师的美不在于显示话语霸权,而在于以教师的“低调”引发学生“高调”,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恰如友人“学生能理解的教师不讲而让学生展示”那样……这样的课堂教学美学观,才是真正的生态课堂美学观。
鞋子合不合脚,唯有穿鞋人自知。教师及其教学是否受欢迎,不能机械参照评价标准“白纸黑字”,更不能凭个人好恶主观臆断,而应观实效、看学生反馈。作为旁观者,如果我们能试着蹲下身子,立足学生视角而不固执成见,尽可能理性地去看待诸如笔者友人那样的“不合时宜”,包容他的“叛逆”,或许会在有意无意间塑造一位教学骨干乃至名师。那时受益的将不止教师个人与学校,更有一拨拨学生。
生命需要诸多元素的支撑。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同样需要更多不同的东西存在。对一个人来说,宽容不同可能已属难能可贵;但对一个集体、一个民族来说,创造更多的不同,为情趣各异的人们提供不同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许更加迫切和紧要。有人说,创造性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做事。没有用不同方式做事的人,没人再去创造不同,创造性将何谈之有?看来,要让教室、学校成为师生向往之地,确需在五颜六色和丰富多彩上多下工夫。
不禁想起一位友人的遭遇。此人口齿有些不清且语速较快,前几年担任聋班数学教学任务。课堂上,他比较关注差异,面对学困生能耐心做个别辅导,针对优秀生则善于培养激励;学生能理解的内容他基本不做多余讲授,而是让会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比划、表述、解答,以“优”带“差”;即便老师讲授,其教学语言也多不完整,往往是只言片语夹杂着简单手势来示意、指导,教学节奏“散漫”,常让观课者感觉“沉闷”、“不舒服”;而下课铃一响,不论课讲没讲完,立即下课,从不拖堂……学生们倒普遍适应这种教法,无论基础多差,经这位老师一教,快则一学期慢则一学年都会有进步,有的甚至进步显著。然而,由于这位朋友教学组织松散,既无章法又缺氛围,与传统教学评价标准格格不入,故而每次课堂教学评估他的成绩均不理想,领导层甚至视他为“不擅教课”的异类,渐渐地便“被埋没”在平庸中。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貌似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套路与条条框框,由此积淀而成传统课堂教学美学观,即在传授教科书现成知识基础之上,教师是传授者,又是强迫学生接受的监督者,课堂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不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及生命需求,教学审美倾向于教师表演与讲析。于是课堂上教师过度的讲解、矫揉的表演、生吞活剥的形式翻新、堪比演员的才艺展示等皆被视为“美轮美奂的艺术”,理当成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却被无情地边缘化……这一切,将我们的手脚给束缚住了,把教师的潜能、学生潜能、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创造性都束缚住了。
尽管我们自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殊途同归”的道理,但在现实的教育评价中,诸如笔者好友那样“不合时宜”“叛逆”的教师大多难逃相同的“厄运”。许多时候,我们口口声声“以生为本”“重结果更重过程”“倡导多元化”,却对其中内涵及范式知之甚少乃至全然不知。于是乎,当真正体现先进理念的教育创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因为无知或缺乏慧眼识宝的眼睛而漠视它的存在,甚至于拿既有评价标准去评判、规避、抵制和打压它。
我们期盼的,不应是那种“井然有序”“环环相扣”“行云流水”“设计严密”“人人称道”的课堂。新型的课堂教学美学观,其核心价值应在于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发展: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帮助与服务———正如友人“关注差异、培优辅差”那样;课堂上教师的美不在于显示话语霸权,而在于以教师的“低调”引发学生“高调”,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恰如友人“学生能理解的教师不讲而让学生展示”那样……这样的课堂教学美学观,才是真正的生态课堂美学观。
鞋子合不合脚,唯有穿鞋人自知。教师及其教学是否受欢迎,不能机械参照评价标准“白纸黑字”,更不能凭个人好恶主观臆断,而应观实效、看学生反馈。作为旁观者,如果我们能试着蹲下身子,立足学生视角而不固执成见,尽可能理性地去看待诸如笔者友人那样的“不合时宜”,包容他的“叛逆”,或许会在有意无意间塑造一位教学骨干乃至名师。那时受益的将不止教师个人与学校,更有一拨拨学生。
生命需要诸多元素的支撑。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同样需要更多不同的东西存在。对一个人来说,宽容不同可能已属难能可贵;但对一个集体、一个民族来说,创造更多的不同,为情趣各异的人们提供不同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许更加迫切和紧要。有人说,创造性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做事。没有用不同方式做事的人,没人再去创造不同,创造性将何谈之有?看来,要让教室、学校成为师生向往之地,确需在五颜六色和丰富多彩上多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