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正确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彻底决裂”,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它们的内涵和辨证关系而非其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认识,推动理论建设。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两个彻底决裂” 辩证关系
一、正确理解“两个彻底决裂”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通常上人们把它概括为“两个彻底决裂”。 但是人们对于它却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种翻译不仅不符合马克思对待传统的一贯态度,而且是把马克思的思想曲解为‘文化虚无主义’了”;有人认为“决裂”一词太过严厉,缺乏对既有智慧的继承性……。本文认为要正确理解“两个彻底决裂”思想,关键不是修改译文或者其它,而是要结合《宣言》的基本思想并把它放在《宣言》的大背景下对这段话作完整、准确和科学的理解。
首先,“两个决裂”的第一个思想是要强调共产主义的本质是与私有制的根本对立。这里的“彻底决裂”是根本否定的意味,包含着: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是对以往社会全部私有制的否定。 其次,“两个决裂”的第二个思想是对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根本否定。这里的“传统的观念”不仅仅包含着那种对共产主义歪曲和污蔑的错误观念,而且还包含着建立在私有制度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既然要从根本上否定和消灭私有制,逻辑上必然导出对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私有观念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个别否定和消灭。所以,‘两个决裂’的第二个‘决裂’是第一个‘决裂’的逻辑产物和必然结论”。
二、科学认识两个“彻底决裂”的历史条件
一切社会目标的实现都是有条件的,“两个必然”也不例外。本文认为“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不是马恩写作《宣言》时的历史条件,决然不是。先看一看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吧,苏联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都是属于共产主义革命,都是实实在在的革命,这些现实的革命才在现实之中存在着“两个决裂”,那些空谈“两个决裂”的人,没有结合具体国家国情的人谈的所谓的“历史条件”不过是个伪命题罢了,很多学者认为以前的苏联或是现在的中国都在补着“资本主义的必修课”,我也很赞同这个观点。因此,我在这里谈两个“彻底决裂”的历史条件要首先把它作为一国的问题来谈,作为共产主义革命的特殊性来谈,然后才能以普遍性来谈,我认为“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就是“两个规律”。
首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规律。“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首先而且应当以这个规律为条件。什么时候生产力搞上来了,什么时候建立了完善的与生产力相适应相匹配的生产关系,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两个决裂”。其次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规律。因此,“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其次应当以这个规律为条件,什么时候认清了这个规律,什么时候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上彻底摒除了私有观念(在同时吸收、继承了既往的优秀文化),什么时候建立了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意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两个决裂”。
三、全面把握“两个决裂”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也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在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犯的错误就是离开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错以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蹴而就的,错以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同时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而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就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出发,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这是我们在今后应当而且继续坚持的。
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批判各种剥削阶级思想意识。“两个决裂”思想在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取代私有制的同时,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意识逐步取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私有观念为核心的旧的传统观念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对西方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引进,西方文化的糟粕也随之影响和泛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中的糟粕性内容相互结合,就构成了今天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批判各种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只批判、反对,没有提倡,这种批判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我们的 “一些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困境在于“提出了什么却不坚持,提不出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提不出更为明确的‘共产主义’价值”。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这些持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以后要努力之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2]乔耀章.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浅解.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M].2004(12).
[3]徐俊川.《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彻底决裂”的内涵及共其现实意义.《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M].2005(4).
作者简介:
尹俊杰,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级国际关系硕士,研究方向区域与国别政治经济关系。
曾永安,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级行政管理硕士。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大学)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两个彻底决裂” 辩证关系
一、正确理解“两个彻底决裂”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通常上人们把它概括为“两个彻底决裂”。 但是人们对于它却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种翻译不仅不符合马克思对待传统的一贯态度,而且是把马克思的思想曲解为‘文化虚无主义’了”;有人认为“决裂”一词太过严厉,缺乏对既有智慧的继承性……。本文认为要正确理解“两个彻底决裂”思想,关键不是修改译文或者其它,而是要结合《宣言》的基本思想并把它放在《宣言》的大背景下对这段话作完整、准确和科学的理解。
首先,“两个决裂”的第一个思想是要强调共产主义的本质是与私有制的根本对立。这里的“彻底决裂”是根本否定的意味,包含着: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是对以往社会全部私有制的否定。 其次,“两个决裂”的第二个思想是对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根本否定。这里的“传统的观念”不仅仅包含着那种对共产主义歪曲和污蔑的错误观念,而且还包含着建立在私有制度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既然要从根本上否定和消灭私有制,逻辑上必然导出对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私有观念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个别否定和消灭。所以,‘两个决裂’的第二个‘决裂’是第一个‘决裂’的逻辑产物和必然结论”。
二、科学认识两个“彻底决裂”的历史条件
一切社会目标的实现都是有条件的,“两个必然”也不例外。本文认为“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不是马恩写作《宣言》时的历史条件,决然不是。先看一看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吧,苏联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都是属于共产主义革命,都是实实在在的革命,这些现实的革命才在现实之中存在着“两个决裂”,那些空谈“两个决裂”的人,没有结合具体国家国情的人谈的所谓的“历史条件”不过是个伪命题罢了,很多学者认为以前的苏联或是现在的中国都在补着“资本主义的必修课”,我也很赞同这个观点。因此,我在这里谈两个“彻底决裂”的历史条件要首先把它作为一国的问题来谈,作为共产主义革命的特殊性来谈,然后才能以普遍性来谈,我认为“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就是“两个规律”。
首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规律。“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首先而且应当以这个规律为条件。什么时候生产力搞上来了,什么时候建立了完善的与生产力相适应相匹配的生产关系,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两个决裂”。其次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规律。因此,“两个决裂”的历史条件其次应当以这个规律为条件,什么时候认清了这个规律,什么时候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上彻底摒除了私有观念(在同时吸收、继承了既往的优秀文化),什么时候建立了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意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两个决裂”。
三、全面把握“两个决裂”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也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在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犯的错误就是离开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错以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蹴而就的,错以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同时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而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就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出发,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这是我们在今后应当而且继续坚持的。
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批判各种剥削阶级思想意识。“两个决裂”思想在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取代私有制的同时,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意识逐步取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私有观念为核心的旧的传统观念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对西方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引进,西方文化的糟粕也随之影响和泛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中的糟粕性内容相互结合,就构成了今天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批判各种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只批判、反对,没有提倡,这种批判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我们的 “一些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困境在于“提出了什么却不坚持,提不出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提不出更为明确的‘共产主义’价值”。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这些持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以后要努力之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2]乔耀章.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浅解.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M].2004(12).
[3]徐俊川.《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彻底决裂”的内涵及共其现实意义.《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M].2005(4).
作者简介:
尹俊杰,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级国际关系硕士,研究方向区域与国别政治经济关系。
曾永安,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级行政管理硕士。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