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布置课后作业是教师在授课结束后的重要任务。课后作业是学生对知识应用的体现,合理设计每一节课的作业,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有重要作用,也对数学教师的课后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能力,为他们合理的设计课外作业,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能力提升
数学作业是授课完成后的重要环节,是与课堂知识相连的。在课后为学生设计有效的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这一环节时,要考虑到课堂知识,学生能力,知识点由简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的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几个重要方面。
一、 合理改编,顺应学情
课外作业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知识和学生基本情况的兼顾。首先,课外作业要紧贴教材,由教材出发逐渐对学生做好知识的延伸。其次,课外作业要照顾到学生的水平,这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需要把握好作业的起点,应该由教材的基础知识作为起点,让学生在开始做题时有自信感,但这是也应该注意到简单题目的出现频率不要太高,应在此基础上逐渐开发作业的难度和深度。在设计时,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对重难点题目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通过高频率训练提升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教材“除法”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一道应用题:小丽看一本总页数为170页的连环画,其中她已经看了50页,问,小丽还有多少页书没看完?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她每天要看多少页?对于第一问来说,可以说是对学生之前学到的加减法的回顾,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答案。对于第二问来说,就是在第一问基础上的延伸,学生需要根据第一问的结果计算第二个问题。学生可先根据170-50求得的120的答案,再计算120÷4得到最后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根据本单元学习除法的目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试问小丽看一本170页的连环画,开始她已经看了50页,剩下的每天要看30页,求问她要在几天内看完?这一问题又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除法知识进行了考察,做到了对基础知识的低频率训练以及对重难点知识的高频率训练。
二、 注重实践,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也应用于社会生活,通过在生活中对知识进行运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这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方面。当前在教材中已经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有所体现,但是在课后作业中却没有得到体现,更多的教师忽视了利用课后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设计时要做好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衔接。如对数据的调查统计、实践测量等一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作业更能在应用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周长”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测量具体物体的周长,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掌握能力。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如下布置:你能根据所学的周长的相关设计一个测量形状不同的树叶的方案吗?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有一定的要求,如设计方案中需要注明设计的时间、地点、工具、步骤以及计算的方法等。对此,学生看到这一任务就不会与繁杂的数学作业练习在一起,而是将这一任务看成了一个设计的小实验,从而在浓厚的兴趣下展开自己的实践方案。学生对于方案的完成过程也就是自己知识的运用过程和查漏补缺的过程,从而在活动中巩固了自己的知识。
三、 利用错误,深度提升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对于课堂中教师讲解的知识还不能完全消化。因此,在做题中就会容易出现错误和问题,甚至会有很多一错再错的现象。而且小学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都比较重,当作业一错再错时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严重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对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环节中,可以对做错题成因进行分析并加以有效利用,让他们从错误中实现提高。
例如,在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混合运算”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道这样的题目:计算(13 17)×2×13,对于这一题目,有大部分同学在做题时走了弯路,即是用13×9 17×13这样计算出结果的。教师在后来的分析中发现这一部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还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在应用中不熟练,导致计算方出现问题,对此,教师在下一次的设计作业中,针对这一错误展开了对比性的课外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对比获得提升。
(3 7)×40(4 17)×80
(3 7)×5×8(4 17)×8×10
学生在做好这一题目后,会发现上下两组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就引起了他们的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答案会一样呢?这样的话,计算步骤较少的是不是更简单一些?这样针对错误而设计的课后作业,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提高性,练习效果也更显著。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价值的课后作业可以很好地实现对课堂知识的补充,设计有价值的数学课后作业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地设计课后作业,将学生从繁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的课堂知识在课后作业中得到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洪生.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状况及有效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189.
[2]孙建國.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优化设计摭谈[J].中华少年,2017(20):160.
作者简介:
吴敏,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能力提升
数学作业是授课完成后的重要环节,是与课堂知识相连的。在课后为学生设计有效的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这一环节时,要考虑到课堂知识,学生能力,知识点由简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的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几个重要方面。
一、 合理改编,顺应学情
课外作业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知识和学生基本情况的兼顾。首先,课外作业要紧贴教材,由教材出发逐渐对学生做好知识的延伸。其次,课外作业要照顾到学生的水平,这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需要把握好作业的起点,应该由教材的基础知识作为起点,让学生在开始做题时有自信感,但这是也应该注意到简单题目的出现频率不要太高,应在此基础上逐渐开发作业的难度和深度。在设计时,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对重难点题目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通过高频率训练提升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教材“除法”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一道应用题:小丽看一本总页数为170页的连环画,其中她已经看了50页,问,小丽还有多少页书没看完?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她每天要看多少页?对于第一问来说,可以说是对学生之前学到的加减法的回顾,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答案。对于第二问来说,就是在第一问基础上的延伸,学生需要根据第一问的结果计算第二个问题。学生可先根据170-50求得的120的答案,再计算120÷4得到最后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根据本单元学习除法的目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试问小丽看一本170页的连环画,开始她已经看了50页,剩下的每天要看30页,求问她要在几天内看完?这一问题又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除法知识进行了考察,做到了对基础知识的低频率训练以及对重难点知识的高频率训练。
二、 注重实践,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也应用于社会生活,通过在生活中对知识进行运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这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方面。当前在教材中已经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有所体现,但是在课后作业中却没有得到体现,更多的教师忽视了利用课后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设计时要做好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衔接。如对数据的调查统计、实践测量等一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作业更能在应用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周长”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测量具体物体的周长,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掌握能力。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如下布置:你能根据所学的周长的相关设计一个测量形状不同的树叶的方案吗?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有一定的要求,如设计方案中需要注明设计的时间、地点、工具、步骤以及计算的方法等。对此,学生看到这一任务就不会与繁杂的数学作业练习在一起,而是将这一任务看成了一个设计的小实验,从而在浓厚的兴趣下展开自己的实践方案。学生对于方案的完成过程也就是自己知识的运用过程和查漏补缺的过程,从而在活动中巩固了自己的知识。
三、 利用错误,深度提升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对于课堂中教师讲解的知识还不能完全消化。因此,在做题中就会容易出现错误和问题,甚至会有很多一错再错的现象。而且小学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都比较重,当作业一错再错时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严重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对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环节中,可以对做错题成因进行分析并加以有效利用,让他们从错误中实现提高。
例如,在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混合运算”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道这样的题目:计算(13 17)×2×13,对于这一题目,有大部分同学在做题时走了弯路,即是用13×9 17×13这样计算出结果的。教师在后来的分析中发现这一部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还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在应用中不熟练,导致计算方出现问题,对此,教师在下一次的设计作业中,针对这一错误展开了对比性的课外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对比获得提升。
(3 7)×40(4 17)×80
(3 7)×5×8(4 17)×8×10
学生在做好这一题目后,会发现上下两组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就引起了他们的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答案会一样呢?这样的话,计算步骤较少的是不是更简单一些?这样针对错误而设计的课后作业,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提高性,练习效果也更显著。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价值的课后作业可以很好地实现对课堂知识的补充,设计有价值的数学课后作业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地设计课后作业,将学生从繁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的课堂知识在课后作业中得到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洪生.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状况及有效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189.
[2]孙建國.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优化设计摭谈[J].中华少年,2017(20):160.
作者简介:
吴敏,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