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伦理(ethics)一词源于希腊语,与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礼”的概念类似。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阐释了“伦理”“德性”与“德行”的含义。亚里士多德在对人的活动性质的说明中提出,目的(幸福)与选择构成基本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伦理学本质上是对人的活动和实现活动的两个基本前提的理解。[1]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 “伦理”的原始概念由风俗、习惯与气质扩大为人的性格品质和道德观念等,最终形成了社会中普遍认同并遵守的规范准则。
关键词:个案工作 女性情感 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9) 14-0252-02
一、个人伦理与专业伦理
在社会工作领域,个人伦理与专业伦理有联系亦有很大不同。个人伦理是一个生物人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受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因素所影响的对人与人的关系、外部社会等的看法;对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遵守或反抗的内在观念或外显行为,指个人与其所属群体的相互关系,以德行为中心,并随着社会发展而细分为家庭伦理、环境伦理、与人相处伦理等诸多领域。个人伦理受社会环境的约束,虽然这种伦理不是明文规定,却是一个社会在发展与传承中约定俗成的,凡其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准则。倘若违反,不一定会受法律的制裁,但会受他人与社会的谴责,相当于一种民间内生的法律,即便这种“法律”不具备法律效力。应当说,每个人都有其个人伦理观念,且基于个体的特殊性,个人伦理除去人与人之间相同的部分,仍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不影响他人与社会的前提下,这种个体性的差异是可以存在的。而专业伦理则不同,是指专业个体或团体与其服务对象、社会、专业的专业关系与服务关系。专业伦理以责任为中心,要求专业共同体成员承担起对案主、社会、专业、同事及机构的伦理责任。专业伦理是对专业共同体成员的约束与规定,它有一套系统的伦理守则,要求专业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守;反之,则会受到专业惩处,轻则惩罚,重则取消从业资格。专业伦理守则可参考美国社会工作协会[2]与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价值伦理守则。[3]
二、伦理困境
伦理困境指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带有伦理特性的困难与问题。Frank Loe wen berg和Ralpn Dolgoff曾指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起源于作为现代特点的价值多元性和矛盾性。当一个从业者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价值时,伦理困境就可能会产生。”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伦理困境只是其中之一,但往往是具有决定性作用且不可避免的部分。究其根本,伦理困境源于多种价值观的冲突与选择,因为如果只有一种价值观存在,就不存在价值冲突,从而免去了伦理困境。正是因为多元价值的存在,工作者才要而临选择。特别当个人价值观、专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三方发生冲突时,工作者时常会因不知如何选择而迷茫,伦理困境由此而生。价值的冲突造成伦理抉择的困难,伦理的抉择使工作者常处于两难境地甚至三难多难的境地。伦理困境的产生还由于个人道德与专业责任。只有当工作者具备高度道德责任感时,才会产生两难的抉择困境,这是基于对案主和专业的负责,也是不昧自身良心的作为。综上,工作者在实务中会不可避免地遇见伦理困境;如何应对,从容地解决伦理困境是每一个工作者的必修课。
三、个案工作者可能遭遇的伦理困境
以Y女士和笔者自身感受为例,本文试图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地探讨个案工作者在女性情感案例中有可能遭遇的伦理困境。
Y女士,30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翻译硕士毕业,系工作者2019寒假雅思班的口语教师,具备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家庭和睦,家庭成员较多且生活幸福。Y女士的父从事医药生意,其母为全职主妇,有一姐一弟,均已成婚。Y女士有过六段感情经历,且男方年龄俱小于Y女士,其中年龄差距最大的达到7岁。据Y女士口述,过往的情感交往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随着年龄渐长,来自家庭与自身的压力逐渐变大,对婚姻有一种不甚强烈的渴望,但Y女士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压力。在Y女士刚刚分手的一段感情中,男方28岁,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专业在读博士,目前处于延期毕业状态。二人经中间人介绍认识后相恋,恋爱期持续了45天,男方提出分手。据Y女士口述,男方分手理由为“你不懂我,我们不合适”。经过初期交谈,Y女士主动向工作者求助,向工作者吐露了许多有关二人交往的事宜与内心的想法。在Y女士的倾诉中,工作者逐渐感受到Y女士的话语中充斥着十分强烈的主观性,即Y女士所说的基本上依据现实但仍有大量的主观构造。同一件事以主观构造的角度叙述出来,会难以让工作者对事实与案主所存在的问题作出客观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相信Y女士还是进一步挖掘事实,深入挖掘事实是否会勾起Y女士内心痛苦的回忆,这些回忆是否是Y女士所不愿而对的,这是工作者在Y女士案例中所遇见的第一个伦理困境。在建立起Y女士对工作者的信任关系后,开始出現Y女士总是想向工作者倾诉(时间最长一次从晚10点半到凌晨4点50)、发给前男友的每条短信都要询问工作者的意见等现象,包括在工作者的雅思课程课间,Y女士总是会跑来跟工作者聊关于前男友的事。不得不说,Y女士的行为已经影响到工作者的正常作息,但是工作者基于对Y女士的同情及双方之前就己认识,工作者没有做到专业的客观性,主观上偏向Y女士,试图帮助其挽回前男友,对Y女士不合时宜的求助也未加拒绝。案主对工作者的依赖性移情和工作者对案主的同情从而影响了专业客观性是第二个伦理困境。第三个伦理困境是有关自决原则。工作者按照案主自决原则开展对案主的辅导,但是Y女士沉溺在过去回忆中难以自拔,且对与前男友复合怀有较高的期待,并对复合可能性抱有脱离现实的幻想,在Y女士已不具备自决的清醒意志状态下,并且Y女士与前男友性格不合且在之前相处中二人轮番受伤的现实条件下,Y女士自决所得出的复合选择已有损Y女士的自身利益。工作者在是否要违背案主自决的选择中踌躇不定。第四个伦理困境是个人伦理与专业伦理之间的两难抉择。工作者一方而与Y女士是熟人朋友,一方而是个案工作者与案主。工作者基于自身伦理道德,希望帮助Y女士完成其心愿,但专业敏感性告诉工作者,她的诉求是很难完成的,一味坚持只会给Y女士带来伤害。在这两方而的抉择中,工作者没有保持足够的专业性。
关键词:个案工作 女性情感 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9) 14-0252-02
一、个人伦理与专业伦理
在社会工作领域,个人伦理与专业伦理有联系亦有很大不同。个人伦理是一个生物人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受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因素所影响的对人与人的关系、外部社会等的看法;对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遵守或反抗的内在观念或外显行为,指个人与其所属群体的相互关系,以德行为中心,并随着社会发展而细分为家庭伦理、环境伦理、与人相处伦理等诸多领域。个人伦理受社会环境的约束,虽然这种伦理不是明文规定,却是一个社会在发展与传承中约定俗成的,凡其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准则。倘若违反,不一定会受法律的制裁,但会受他人与社会的谴责,相当于一种民间内生的法律,即便这种“法律”不具备法律效力。应当说,每个人都有其个人伦理观念,且基于个体的特殊性,个人伦理除去人与人之间相同的部分,仍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不影响他人与社会的前提下,这种个体性的差异是可以存在的。而专业伦理则不同,是指专业个体或团体与其服务对象、社会、专业的专业关系与服务关系。专业伦理以责任为中心,要求专业共同体成员承担起对案主、社会、专业、同事及机构的伦理责任。专业伦理是对专业共同体成员的约束与规定,它有一套系统的伦理守则,要求专业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守;反之,则会受到专业惩处,轻则惩罚,重则取消从业资格。专业伦理守则可参考美国社会工作协会[2]与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价值伦理守则。[3]
二、伦理困境
伦理困境指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带有伦理特性的困难与问题。Frank Loe wen berg和Ralpn Dolgoff曾指出:“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起源于作为现代特点的价值多元性和矛盾性。当一个从业者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价值时,伦理困境就可能会产生。”社会工作者在实务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伦理困境只是其中之一,但往往是具有决定性作用且不可避免的部分。究其根本,伦理困境源于多种价值观的冲突与选择,因为如果只有一种价值观存在,就不存在价值冲突,从而免去了伦理困境。正是因为多元价值的存在,工作者才要而临选择。特别当个人价值观、专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三方发生冲突时,工作者时常会因不知如何选择而迷茫,伦理困境由此而生。价值的冲突造成伦理抉择的困难,伦理的抉择使工作者常处于两难境地甚至三难多难的境地。伦理困境的产生还由于个人道德与专业责任。只有当工作者具备高度道德责任感时,才会产生两难的抉择困境,这是基于对案主和专业的负责,也是不昧自身良心的作为。综上,工作者在实务中会不可避免地遇见伦理困境;如何应对,从容地解决伦理困境是每一个工作者的必修课。
三、个案工作者可能遭遇的伦理困境
以Y女士和笔者自身感受为例,本文试图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地探讨个案工作者在女性情感案例中有可能遭遇的伦理困境。
Y女士,30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翻译硕士毕业,系工作者2019寒假雅思班的口语教师,具备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家庭和睦,家庭成员较多且生活幸福。Y女士的父从事医药生意,其母为全职主妇,有一姐一弟,均已成婚。Y女士有过六段感情经历,且男方年龄俱小于Y女士,其中年龄差距最大的达到7岁。据Y女士口述,过往的情感交往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随着年龄渐长,来自家庭与自身的压力逐渐变大,对婚姻有一种不甚强烈的渴望,但Y女士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压力。在Y女士刚刚分手的一段感情中,男方28岁,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专业在读博士,目前处于延期毕业状态。二人经中间人介绍认识后相恋,恋爱期持续了45天,男方提出分手。据Y女士口述,男方分手理由为“你不懂我,我们不合适”。经过初期交谈,Y女士主动向工作者求助,向工作者吐露了许多有关二人交往的事宜与内心的想法。在Y女士的倾诉中,工作者逐渐感受到Y女士的话语中充斥着十分强烈的主观性,即Y女士所说的基本上依据现实但仍有大量的主观构造。同一件事以主观构造的角度叙述出来,会难以让工作者对事实与案主所存在的问题作出客观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相信Y女士还是进一步挖掘事实,深入挖掘事实是否会勾起Y女士内心痛苦的回忆,这些回忆是否是Y女士所不愿而对的,这是工作者在Y女士案例中所遇见的第一个伦理困境。在建立起Y女士对工作者的信任关系后,开始出現Y女士总是想向工作者倾诉(时间最长一次从晚10点半到凌晨4点50)、发给前男友的每条短信都要询问工作者的意见等现象,包括在工作者的雅思课程课间,Y女士总是会跑来跟工作者聊关于前男友的事。不得不说,Y女士的行为已经影响到工作者的正常作息,但是工作者基于对Y女士的同情及双方之前就己认识,工作者没有做到专业的客观性,主观上偏向Y女士,试图帮助其挽回前男友,对Y女士不合时宜的求助也未加拒绝。案主对工作者的依赖性移情和工作者对案主的同情从而影响了专业客观性是第二个伦理困境。第三个伦理困境是有关自决原则。工作者按照案主自决原则开展对案主的辅导,但是Y女士沉溺在过去回忆中难以自拔,且对与前男友复合怀有较高的期待,并对复合可能性抱有脱离现实的幻想,在Y女士已不具备自决的清醒意志状态下,并且Y女士与前男友性格不合且在之前相处中二人轮番受伤的现实条件下,Y女士自决所得出的复合选择已有损Y女士的自身利益。工作者在是否要违背案主自决的选择中踌躇不定。第四个伦理困境是个人伦理与专业伦理之间的两难抉择。工作者一方而与Y女士是熟人朋友,一方而是个案工作者与案主。工作者基于自身伦理道德,希望帮助Y女士完成其心愿,但专业敏感性告诉工作者,她的诉求是很难完成的,一味坚持只会给Y女士带来伤害。在这两方而的抉择中,工作者没有保持足够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