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的哲学思考及艺术审美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庄子·内篇》集中地表达了庄子开阔的思想和浪漫极致的情怀,更是通过玄之又玄的文学艺术手法,将思想情怀升华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本文将通过细致地讨论《庄子·内篇》的哲学思想,以文字为媒介,结合文篇的文学特征及其文学功用,表达文学和哲学之间密切联系和不可分性。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重点全面细致地阐述《庄子·内篇》的主要哲学思想;其次,将文学所示内容与哲学思想结合,全面展示哲理诗性散文的优美艺术风格。
  【关键词】 内篇;文艺表现;自然无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0027-03
  庄子生于战国中后期,当时政治动荡,《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更是以龟为喻,“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来拒绝出仕。
  另一方面,《史记》中记载的“王公大臣不能器之”的处境也使庄子一筹莫展。《庄子》的精华在《内篇》,庄子在《大宗师》中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就是说人的感觉与生命同步,是有限的,但人的意识是无限的,故认为第一实体为宇宙之理 ——道。
  人对道的理解和认识是不可知的,以有限的认知能力去追随无限的道,是一种不自知。也正是说,先秦的各位诸子,以看似观摩宇宙的态度和知识构架去服务于政治,其实根本就没有认清自己,没有认清宇宙规律。
  在《内篇》中,庄子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生成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反对追逐利益而使内心和身体束缚于条条框框的伦理之下,认为社会上实行的仁义礼乐等社会道德与政治制度这些都是人类社会罪恶与祸害的根源,威胁了自然之道,所以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和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实行无为而治。
  一、《庄子 · 内篇》的主要哲学思想
  (一) “逍遥”“无待”“无己”
  “无己”思想和“无待”思想直接体现的庄子在《逍遥游》所表达的人生哲学。《逍遥游》中最具有高度概括并直接体现该思想的核心语句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也是庄子通过大鹏的形象,描写了他所期待的人生理想。
  “至人无己”是一无所依靠的逍遥境界,其精神的精华就是“无待”和“无己”。即:一切条件不需要依靠,一切限制都没有,在无穷的天地之间自由的地行动,这就是无待。受到自己的肉体以至于精神的限制,也不能得到完全的、真正的自由,所以各种主观条件也要摆脱,这是“无己”。文章写道:“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就算是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但也要风,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才可以能凭借风力飞行。大鹏鸟的束缚是不能没有媒介,风就是媒介,没有风大鹏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列子如果想要行驶,只能驾风行走,虽是轻盈美好, 但要十五天后方才回到地面上,从这一方面来看,列子虽为圣人,但也要有所依靠,也要有所束缚。
  庄子在提供“逍遥”的认识论的同时,也在《大宗师》里提供了如何处理“无待”和“无己”的方法论——“坐忘”。
  《大宗师》中记载:“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桶,此谓坐忘。”也就是说,不仅要忘记外界事物世界,也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觉,将感官、形体、知识通通排除,使自己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不分不离,这也就是达到了人的无思无虑,不老不死,精神彻底自由的圣人境界,使人恢复了人该有的天然本性。
  放在当时背景下去思考庄子的“逍遥”之境,也正是当时各种道德制度,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是造成当时社会斗争的原因。而统治者或是地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更是看作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在《大宗师》中就写道:“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
  (二) 齐物论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庄子 · 内篇》的相对主义矛盾论思想集中《齐物论》,他的相对主义人生观,使他根本取消了对客观事物的一切是是非非和各种差别,否定了人的认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一种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老子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庄子发挥了老子的“玄同”思想,取消了事物差别,得出了他的“万物齐一”的观点。
  《齐物论》中写道:“莛与楹,厉与西施,恢危谲怪,道通为一。”事物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从“道”自身角度来看,彼此没有差异,此就是彼,彼就是此,是没有确定界限的。庄子认识事物都是相对的,所以否定了人可以正确地认识世界。不仅如此,他还对人究竟能否有认识也是表示怀疑的。
  《齐物论》中写道:“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作为有感觉的人,究竟是在做梦还是醒着,是没有必要追究的,因为什么都一样。如果过分追究区别,在《齐物论》中,庄子则这样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有其同也,谓之朝三。”这里所说的“朝三”其实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朝三暮四”。万物的本性本就是自然而然的,是不掺有任何感觉感知的,无论是与非,无论知和觉,无论思和虑,混沌一片。
  二、庄子哲学思想下的审美特征
  (一)“以寓言为广”特点
  庄子时期以前,也就是上周文化时期,神话就已经很普遍了,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这些神话正是寓言的基础。而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戰国时期,此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寓言可以说是更具有发展和大量运用的空间。
  寓言是一种说理的艺术形式,可以引发读者深思,庄子正是通过寓言这一艺术手段,将他的哲学思想说得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庄子 · 内篇》运用大量的寓言,他的寓言数目多,这也从正面直接体现他的哲学思想内涵丰富,政治思想更加体现其若隐若现的特点,而且庄子的寓言具有早期的神话主义色彩,语言的素材多来自神话。   《庄子 · 内篇》以寓言为广,东汉玄学家郭象评价:百家之冠。《逍遥游》中的野马尘埃寓意他追求虚幻之境,大小之辩、鲲鹏、上古大椿寓意他将世界看作自然而然的环境,无须认识,展现出庄子的逍遥的人身态度。
  《齐物论》是《庄子 · 内篇》寓言最多的一篇,大寓言共有六处:南郭子綦颜成子游、禹问舜、啮缺问王倪、瞿鹊子问长梧子、罔两问景、庄生梦蝶,也有丽姬哭泣等小寓言,集中了庄子对天籁、地籁、人籁的区分。
  《人间世》中有颜回、子高、颜阖、支疏离等八个寓言故事,讨论处世之道,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养生主》篇寓言相比其他《内篇》的文章寓言较少,主要以庖丁解牛和秦失吊丧为主,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遵循事物的规律,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秦失吊丧说明圣人不凝滞于事物,与世推移,以游其心,安时处顺,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大宗师》中,子舆与子桑友、南伯子葵问女偊等七处寓言故事,带领读者体悟圣人探索和追求心中的“道”。《应帝王》中:老聃明王、壶子不测、浑纯不面、王倪不知、无名人为天下等寓言,主旨在于说明为政当无治。
  《庄子 · 内篇》都是由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寓言形式组成,由寓言推导出结论,又由结论推导出主题,而且简明扼要。《庄子·内篇》的主题思想集中在各种各样的寓言当中。如果文章中没有这些寓言,或者结构上没有寓言的构架,那么其主题思想和文章结构就会变得支离破碎,粉身碎骨,这些寓言正是庄子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庄子 · 内篇》中的大量神话色彩多数集中在把动物、植物,或者是虚构出来的事物加以拟人化,这就是他在文章中直接体现寓言很多的原因。无论是在神话中,还是在庄子的《内篇》中,人和动植物或是事物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人的情感和道德。
  《内篇》中的《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这种“鲲”和“鹏”的互相转化,虽是庄子一笔带过。但确实集中体现了人怎么样才能认识天道。
  《齐物论》的“庄生梦蝶”的寓言,表达了庄子无世界、无知觉的“物化”境界,用主观代替客观,使其境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大量的以神话为特点的寓言,正是庄子的重要艺术手法,也是《庄子·内篇》用来达意的重要媒介。
  (二)“意出尘外”的想象空间
  想象的艺术手法来源于真实生活,庄子所著的作品也不例外,《庄子 · 内篇》文章中,真实与艺术想象艺术相结合、靠玄幻的梦境引出的隐于暗处的心理感受,文字采用虚实结合的艺术加工达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文学手法和“神秘主义色彩”文艺境界。
  如在《齐物论》中的论“地籁”中写道:“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这里最引人注意的是“大块”一词,其实“大块”也是在庄子的文章也反复强调和出现。那么“大块”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郭象在他的《庄子注》提道:大块者,无物也。成疏认为:大块者,造物者也,亦自然之称也。《齐物论》的“大块”一词是在《庄子》中首次出现的,“其名为风”的意思是:风的来源。那么这里的“大块”翻译成造物主更为合适。 庄子的想象中,将客观物像加以拟人化,是想象手法更能体现出“意出尘外”的艺术效果。
  《齐物论》:“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庄子对声音的描写是十分细致的,并且一一列举出来,人的声音是人体器官共鸣的结果,庄子认为“地籁”和人声是一样的,像是人亲耳所闻。而《齐物论》再往后的部分,对于“人籁”的描写是一笔带过,但“人籁”随处可见,却不可与“天籁”相比较,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庄子 · 内篇》中的《德充符》是想象手法与其他六篇特别的,因为它主要以人物的想象构成的,它采用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支离无唇五位形残但德全的人,以此来展现庄子所述的“德”,而且这五个人物都写得惟妙惟肖,令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使“德”能够解释“忘形”和“忘情”。所谓“忘形”就是物我俱化,死生同一;所谓“忘情”就是不存在宠辱、贵贱、好恶、是非。借五位外形残缺的人物,来引出《德充符》的后文: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告知天下人“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同一篇文章中,不同的想象,在内容没有议论或是叙述上的衔接,但在主题上是相通的。在《养生主》篇中,第一处想象内容为:庖丁解牛。缘督以为经,阐释了养生的奥秘。就是要顺应自然,顺着经络,寻找缝隙,就能避免矛盾,尽情享受自然带来的无拘无束的快乐,这便是养生。
  第二处想象内容为:公文轩见右师和泽雉不愿入笼。阐释了逍遥自在才是人生的真谛,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第三处想象内容为:老聃死,秦失吊之的故事。肯定了秦顺其自然,哀乐不区分的养生态度。这三个想象寓言,寓意深远,寄托了庄子的养生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庄子 · 内篇》中,想象的手法加之大片的议论,构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想象结构,也更能达到“意出尘外”的效果,以不同的想象和议论来阐释共同的主旨大意。
  《逍遥游》中,各个想象的内容看似毫无关系,但却是借议论的手法联系起来,来论证表达“逍遥”的人生境界。在《逍遥游》的开篇,庄子借鲲变化鹏,来写出鲲鹏的特点,以“大”来为“逍遥游”立竿见影,抒发出绝对自由的逍遥观点。后文便开始论证大鹏鸟要借助风的力量才能翱翔,来论证逍遥思想的正确性。
  他先借用“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和“其远而无所至极也”来论证鹏借助风的力量飞翔,是不被提倡的,因为风也是外物,鹏是“有待”的,所以鹏也不是绝对的逍遥和自由。然后庄子又通过“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来论证不可任性妄为的思想。
  再下文论述的是蜩与学鸠之事,这看似是文章内容的断裂,但却更能给读者以“意出尘外”的感觉。因为蜩与学鸠的世界本就是平常凡人的世界,以凡人的眼界去窥探“鹏水击三千里,上者九万里”自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其可行性和可信性就变得很小。就平凡之人的眼界看,蜩与学鸠的笑是正常的,但庄子的后文,又让他们的笑变得不正常。
  后文写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有一种菌草,日出而生,日落而死,终其一生,不知黎明与黑夜;寒蝉春天生而夏天死,一生不知还有秋天和冬天;相传有一种神木叫作大椿,将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殊不知在天地之间,也不过是弹指一瞬,片刻光阴。那么在整个想象内容之中,庄子不断地论述他的逍遥思想,使大鹏鸟翱翔于九天之上的神秘之事,变得平常。想象的文章看似缥缈无常,但却是从论述之中,使这一现象變为可能,达到绝对的逍遥境界。
  参考文献:
  [1]高晓成.论庄子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内在逻辑[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2):13-23.
  [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6-68.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段显瑞,男,黑龙江五常人,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中学语文课程肩负了人才培养的重任,应全面认识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中,提高德育成效。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转变传统育人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自身思政育人能力。为学生教授语文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学语文;策略 
期刊
【摘要】桂林灵川县平话内部语音差异大,发展演变呈现不平衡的特点。古阳声韵尾在灵川县区域内的发展演变可以概括成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全部保留;一种类型是部分脱落部分保留。其中,第二种类型的演变发展差异大,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讨论,分别是韵尾直接脱落和阳声韵尾脱落后带有鼻化色彩。据此,灵川方言古阳声韵尾演变特点方面,区域内可以划分成三个不同片区。三个片区的古阳声韵尾演变情况不同,中片平话韵尾脱落最严重,
期刊
【摘要】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学生极端事件频发,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唯一、不可逆性,实现生命价值认同刻不容缓,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石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生命价值认同,关键是帮助其实现社会价值认同。  【关键词】生命教育;自我价值;社会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其叙事颠覆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多角度叙事、时空错位等叙事手法,突出展现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下生存的不易与困惑,以及她们为实现自身价值所做出的抉择,揭示了作者对于社会转型期新女性独立的思考。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到灯塔去》的叙事艺术进一步探析,让读者充分挖掘小说的隐含文本,更深刻探究小说的内涵主旨。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期刊
【摘要】网络新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新词有利于剖析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感。本文以“×言×语”类新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来源、造词方式、功能分布和附加色彩等,并进一步探寻“×言×语”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新词;造词机制;派生途径;功能分布;词义色彩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115-0
期刊
【摘要】深入分析音乐表演艺术,将音乐的美感融入到人们生活后,能使人们陶醉其中,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无论是人们的审美能力还是艺术观念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从音乐的种类来分析,是复杂多变的,且音乐表演艺术也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音乐表演艺术发展越来越快,这使得音乐表演艺术,逐步朝着系统化发展。虽然说这样的系统对音乐学习者、表演者而言起到一定的帮助,但却逐步使得音乐表演艺术出现差异化,极易导致音乐表演毫
期刊
【摘要】 二元对立是文学结构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在文学评论理论中二元对立的运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红字》作为美国杰出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以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感情史为主线,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十六世纪清教统治下黑暗压抑的世界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活动。本文通过应用二元对立理论分析小说中善与恶、犯罪与救赎、反抗与压迫等对立体,从不同角度探讨霍桑对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 霍桑 ;《红字》;结
期刊
【摘要】 李贺的一生是短暂而苦闷的一生,家族没落却希望得到较高的地位和享受,家境贫寒又自视清高,理想抱负被现实击得粉碎。即使少年成名也没能改变他不幸的命运,他的诗歌是他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在现实的重压下内心的绝望的一种发泄和呐喊。他的诗歌诡异,怪诞,冷艳凄迷,而这种诡异的风格恰好又是内心的呐喊,也是生命意识的反映,极具艺术性。后人称李贺为“诗鬼”“诗界鬼才”。本文将从李贺的人生经历、心理分析入手来研
期刊
【摘要】 作家巴金永生在青春的原野,他的作品是热血青年的文学火炬。如果对作家、创作和作品作如是观,那么,“青春是美丽的”和“青春是可怕的”即成为审视和评判巴金创作的两个相反相成的依据。  【关键词】 巴金;文学;艺术;青春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0032-02  巴金的艺术世界可谓洋洋大观,作家的创作实体容纳着爱
期刊
【摘要】 《风波》是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风波》描写了一场由辫子引发的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底层人民并未觉悟,改革没有给农村带来巨大改变。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的小说主题多是反封建、反礼教、反迷信,用笔冷峻而幽默诙谐。《呐喊》主要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这一期间的社会面貌,尤其突出古老农村。而《风波》正是描绘了辛亥革命后的农村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