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中之重。学生提出有效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是体现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近些年的听、评课的经历,我发现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往往与老师的期待有差距,通过与一线老师的研讨,我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学生不能提出与情境相关的问题,这往往与创设的情境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下面我就围绕创设情境,说说我自己对于有效提出问题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的适宜性影响提出问题的准确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倡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问题的产生,让学生去寻找可研究、可行性的问题。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学的问题,在科学教学活动中,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情境例子,激发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的共鸣。
我们知道,科学家的工作首要任务就是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能够让研究具有指向性,问题的指向性越明确,学生设计实验的任务就越具象。往往提出一个适合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一个不恰当的问题提出,会给后面的研究带来负面效应。建立的情境是否恰当,会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以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发霉》一课为例,我们知道,相同的食物,例如,桃、馒头等,在夏季容易发霉,而在冬季就不容易发霉。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发霉的条件、因素时,向季节指向引导,那么学生提出的研究发霉的问题,往往会指向发霉与季節有关系,这个时候指向性就不准确了,跑偏了。显然,老师在这个时候创设的发霉情境不适宜,如果换一个情境,学生也许就能想到发霉是与温度有关系了。例如,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暑假的一天,妈妈收拾厨房时,忘了把昨天没吃完的一盘剩菜放入冰箱里,等一家人第二天从亲戚家串门回来时,发现冰箱外的剩菜变酸、发霉了,而冰箱保鲜格里的剩菜并没有发霉、变质。思考:发霉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系?那么在这个情境里,学生通过分析,就能把问题聚焦到冰箱内外有温度差异,可能是温度差异导致物体发霉;冰箱里潮湿,而冰箱外湿度低,可能是湿度导致物体发霉。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更具有指向性了。因此,创设适宜的情境对于问题的形成有直接、重要的影响。
二、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影响学生的思维进程
情景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把学生带入设置的情境之中,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辨析问题。一个真实的情境是经得起检验的,具有分析问题的抓手。情境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模型,小学生抽象思维还不丰富,以情境为依托,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思考,分析应对策略。
我们以湘科版科学四年级《安装房屋照明电路》一课为例,一些老师一上来就说某某家买了新房要装修,配上房屋图片,请学生给这个房子设计一个房屋照明电路。设计房屋电路,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设计,脑子里没有设计房屋电路的抓手。学生的脑子里还没有建构电路的原型,也没有实物安装原型,就要学生设计房屋电路。这就很困难了,即使是一个成年人,也未必能设计出来。我想一个真实的房屋线路图场景会给学生一定的启发,而且这个布线的场景还不能太复杂,学生会依据真实的房屋电路图场景进行建构,设计自己的房屋电路图。这样就能形成迁移内化的基础,才能学以致用。这种情况相当于给学生在自己设计电路和真实电路之间搭起梯子,这个梯子没有了,学生就很难逾越。我想说的是,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会对学生的思考起到推动作用。
三、辨析情境中的多因素性使提出的问题更具有探究性
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我发现老师有时搭建了非常好的教学情境,学生也乐在其中,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能有效提出可行性的研究问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以及和同事的共同研讨,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把建立的情境分析得越透彻,学生提出问题的流畅性和成功率就越高。
例如,《气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前面有这样一个情境:一个踩瘪但没有破的乒乓球,放入冷水里没有变化,放入热水里浸泡一会儿,乒乓球就鼓起来了。请你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首先,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境。老师在课上带着学生对这个情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学生通过分析发现:乒乓球瘪而不破是一个前提,如果是瘪而破的乒乓球,即使放入热水里,不管多长时间,瘪乒乓球都不会鼓起复原;要放入热水里,瘪而不破的乒乓球才能复原,而不是放入冷水里;必须在热水里浸泡一定的时间,瘪球才能复原,放在冷水里持续多长时间都不起作用。分析完之后,再让学生提出一个可行性的研究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情境里其实或多或少地暗含着对比实验的因素;对情境有条理、细致的分析,对于学生提出有效的研究问题、设计实验具有推动作用;分析情境的过程是学生识别、辨析条件的过程,有了这个思维过程,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自然就有了抓手。因此,对建立的情境进行各因素的辨析,会对学生提出有效问题、设计实验产生推动作用,使设计出的实验更具有探究性。
“有效问题”从哪儿来呢?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真实的情境出发,由辨析情境中的各个因素转化而来。这样可以以“情境引问”激发探究欲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又产生新的问号,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交流、分析、整理,让学生自己建构起知识网络,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创设情境的适宜性影响提出问题的准确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倡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问题的产生,让学生去寻找可研究、可行性的问题。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教学的问题,在科学教学活动中,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情境例子,激发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的共鸣。
我们知道,科学家的工作首要任务就是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能够让研究具有指向性,问题的指向性越明确,学生设计实验的任务就越具象。往往提出一个适合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一个不恰当的问题提出,会给后面的研究带来负面效应。建立的情境是否恰当,会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以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发霉》一课为例,我们知道,相同的食物,例如,桃、馒头等,在夏季容易发霉,而在冬季就不容易发霉。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发霉的条件、因素时,向季节指向引导,那么学生提出的研究发霉的问题,往往会指向发霉与季節有关系,这个时候指向性就不准确了,跑偏了。显然,老师在这个时候创设的发霉情境不适宜,如果换一个情境,学生也许就能想到发霉是与温度有关系了。例如,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暑假的一天,妈妈收拾厨房时,忘了把昨天没吃完的一盘剩菜放入冰箱里,等一家人第二天从亲戚家串门回来时,发现冰箱外的剩菜变酸、发霉了,而冰箱保鲜格里的剩菜并没有发霉、变质。思考:发霉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系?那么在这个情境里,学生通过分析,就能把问题聚焦到冰箱内外有温度差异,可能是温度差异导致物体发霉;冰箱里潮湿,而冰箱外湿度低,可能是湿度导致物体发霉。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更具有指向性了。因此,创设适宜的情境对于问题的形成有直接、重要的影响。
二、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影响学生的思维进程
情景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把学生带入设置的情境之中,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辨析问题。一个真实的情境是经得起检验的,具有分析问题的抓手。情境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模型,小学生抽象思维还不丰富,以情境为依托,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思考,分析应对策略。
我们以湘科版科学四年级《安装房屋照明电路》一课为例,一些老师一上来就说某某家买了新房要装修,配上房屋图片,请学生给这个房子设计一个房屋照明电路。设计房屋电路,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设计,脑子里没有设计房屋电路的抓手。学生的脑子里还没有建构电路的原型,也没有实物安装原型,就要学生设计房屋电路。这就很困难了,即使是一个成年人,也未必能设计出来。我想一个真实的房屋线路图场景会给学生一定的启发,而且这个布线的场景还不能太复杂,学生会依据真实的房屋电路图场景进行建构,设计自己的房屋电路图。这样就能形成迁移内化的基础,才能学以致用。这种情况相当于给学生在自己设计电路和真实电路之间搭起梯子,这个梯子没有了,学生就很难逾越。我想说的是,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会对学生的思考起到推动作用。
三、辨析情境中的多因素性使提出的问题更具有探究性
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我发现老师有时搭建了非常好的教学情境,学生也乐在其中,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能有效提出可行性的研究问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以及和同事的共同研讨,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把建立的情境分析得越透彻,学生提出问题的流畅性和成功率就越高。
例如,《气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前面有这样一个情境:一个踩瘪但没有破的乒乓球,放入冷水里没有变化,放入热水里浸泡一会儿,乒乓球就鼓起来了。请你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首先,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境。老师在课上带着学生对这个情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学生通过分析发现:乒乓球瘪而不破是一个前提,如果是瘪而破的乒乓球,即使放入热水里,不管多长时间,瘪乒乓球都不会鼓起复原;要放入热水里,瘪而不破的乒乓球才能复原,而不是放入冷水里;必须在热水里浸泡一定的时间,瘪球才能复原,放在冷水里持续多长时间都不起作用。分析完之后,再让学生提出一个可行性的研究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情境里其实或多或少地暗含着对比实验的因素;对情境有条理、细致的分析,对于学生提出有效的研究问题、设计实验具有推动作用;分析情境的过程是学生识别、辨析条件的过程,有了这个思维过程,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自然就有了抓手。因此,对建立的情境进行各因素的辨析,会对学生提出有效问题、设计实验产生推动作用,使设计出的实验更具有探究性。
“有效问题”从哪儿来呢?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真实的情境出发,由辨析情境中的各个因素转化而来。这样可以以“情境引问”激发探究欲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又产生新的问号,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交流、分析、整理,让学生自己建构起知识网络,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