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我上小学时,美术课根本不受重视,每次公开课从来不选美术课,那时也没在意,而如今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实施推进,美术公开课也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将要毕业的美术学专业学生,我更想知道小学美术公开课的课堂是什么样子,正好本学期安排了教育实习这门课,让我有机会对许昌县五女店实验学校做了一次实地调查。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实施,《美术新课程标准》也对老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于是公开课不仅成为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甚至也成为检测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手段。
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推进,教育界也在不断反思着美术教育的教研方式,特别对精心包装的所谓“公开课”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们认为美术公开课应该是教师授课水平的真实展示,而不是仅仅展示老师好的一方面,却把问题掩藏起来。这样的公开课是作秀,是糊弄人的把戏,不是教学。老师们真正想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应该把公开课当成是一种发现问题,集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真正为学生服务。
二、課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对“美术公开课‘表演性’”课题的研究,发现美术公开课课堂上出现的“表演性”及其异化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为以后走入教学实践积累一些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教师的重视,使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教师教学更关注学生自身发展,而不只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表演,而是多一些真实,使美术公开课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三、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美术公开课‘表演性’”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综合运用、实地调查、个人采访、个案研究等方法。带队老师带领我们参与美术公开课课堂教学实践,实地观摩与调查,从而进行反思、批判,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总结。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了解美术公开课课堂情况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而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2.实施阶段。在五女店实验学校集中精力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在3个不同年级的班级实施调查方案。通过实地观摩和对学生与老师的采访,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并做记录。
3.总结阶段。系统整理过程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出解决方案,形成论文;然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情况及其反映出的问题
经过三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美术公开课“表演性”及其异化出的问题。
我们才去的那天,正巧赶上教育局来听公开课,所以老师准备就相当充分充分些。第一节是史老师对六年级下册美术课《宇宙之旅》的讲解,整堂课疏密有致,循序渐进,教师与学生互动也较好,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体现,总的来说是较成功的一堂美术公开课。可也正是如此,总让我觉得本该活跃的美术课却少了那么点灵动,感觉似乎是一场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表演,课堂上的一切都是精心的安排,学生回答问题甚至是拿着提前写好标准答案的纸条念的,可是他们正处于异想天开的年纪,不正是该发挥自己灵动的思维的时候吗?美术课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灵动的艺术,为什么非要那所谓的“完美答案”呢?这难道不是一种思维霸权吗?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甚至拿出的都是半成品,这似乎有违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初衷,这样准备好的半成品怎能反映出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第二课是教师对四年级下册《太空里的植物》的讲解,这堂课就逊色些了,虽没有那么多的表演,但“招数”太多,如:讲得少,提问多,让人听得乏味。在作品展示环节老师不等学生做完就把作品拿上去了,只留下学生满满的遗憾: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这是否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呢?教师难道不是缺乏等待意识吗?
后来去了分校听课,因教室太小,就把后两排的学生安排到别的地方了。可这却让我毫无心思再听下去,为观摩而侵犯学生听课的权利,这样公平吗?
随后通过对学生和老师做采访,我发现每次上公开课时,都要提前演示一遍又一遍,老师把每一个细节都精心安排,甚至提前说要提问的问题的答案,甚至固定回答问题的人,或者会的举右手,不会举左手等等,因为要供人观摩,少不得玩些“新招”;日常上课与公开课的形式和环境差距很大,这也导致了两者的割离;因为美术课需要同学们进行大量的图片观察,教师每次上课都要调试多媒体,期间学生就得等着,这也是一种侵权,教师难道不是缺乏服务意识吗?可是美术公开课原本是属于美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却变成师生共同向旁听课的“客人老师”的表演,使教学失真而异化出种种问题。美术公开课就成了一种形式,教师并不是真教,是“教”给观摩者看;学生也不是真学,教学内容可能早已烂熟于心。进而公开课就丧失了教学的本质,失去了观摩的价值。
五、我的反思与总结
美术公开课课堂的“表演性”及其异化出的种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解决呢?我想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通过这一周的研究,我认为美术公开课的“表演性”及其异化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一)对公开课的本质认识有误。美术公开课究其根本依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而不是为了給观摩者留下好印像的演戏;很大一部分教师把教学的首要目的理解为观摩而非教学,因为过分关注个人成绩而忽略了教学原本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公开课教学管理不善。公开课往往成为教师教学水平的考核的主要甚至唯一工具,一课定职称,加上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也鼓励教师作假。作假成为先进,诚实反成笑柄,久而久之必然导致美术公开课成为“表演课”。
(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够,没有科学的爱的能力。教师没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才需要提前演示;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缺乏服务意识、等待意识、平等意识,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使教师忽略了公开课课堂学生同样是课堂的真正主体,导致了一系列美术公开课异化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必须要克服这些问题,而这需要加强美术公开课教学的理论研究,重视师资培训中对观摩教学知识的宣传,加强对公开课堂教学的管理,建立可控、开放、流畅的教学管理系统,使其更好地实现公开课教学的使命。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完善其教学艺术;学会科学的爱学生,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而不是以自己为权威;树立平等意识,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树立等待意识,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树立服务意识,真正的为学生,为教学服务。如此围着学生主体转,自然就不会在意那么多虚假的东西,而美术公开课教学的目的意义也就达到了。所以,教师应该勇于走出当今美术公开课教学模式的圈子,敢于创新,把学生当成上帝,把自己当成一个服务员,一个引导者,不论讲课者还是评课者都应该把公开课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从而真正的为学生服务,为美术公开课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实施,《美术新课程标准》也对老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于是公开课不仅成为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技巧交流的有效方式,甚至也成为检测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手段。
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推进,教育界也在不断反思着美术教育的教研方式,特别对精心包装的所谓“公开课”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们认为美术公开课应该是教师授课水平的真实展示,而不是仅仅展示老师好的一方面,却把问题掩藏起来。这样的公开课是作秀,是糊弄人的把戏,不是教学。老师们真正想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应该把公开课当成是一种发现问题,集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真正为学生服务。
二、課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对“美术公开课‘表演性’”课题的研究,发现美术公开课课堂上出现的“表演性”及其异化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为以后走入教学实践积累一些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教师的重视,使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教师教学更关注学生自身发展,而不只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表演,而是多一些真实,使美术公开课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三、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美术公开课‘表演性’”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综合运用、实地调查、个人采访、个案研究等方法。带队老师带领我们参与美术公开课课堂教学实践,实地观摩与调查,从而进行反思、批判,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总结。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了解美术公开课课堂情况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而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2.实施阶段。在五女店实验学校集中精力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在3个不同年级的班级实施调查方案。通过实地观摩和对学生与老师的采访,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并做记录。
3.总结阶段。系统整理过程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出解决方案,形成论文;然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情况及其反映出的问题
经过三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美术公开课“表演性”及其异化出的问题。
我们才去的那天,正巧赶上教育局来听公开课,所以老师准备就相当充分充分些。第一节是史老师对六年级下册美术课《宇宙之旅》的讲解,整堂课疏密有致,循序渐进,教师与学生互动也较好,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体现,总的来说是较成功的一堂美术公开课。可也正是如此,总让我觉得本该活跃的美术课却少了那么点灵动,感觉似乎是一场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表演,课堂上的一切都是精心的安排,学生回答问题甚至是拿着提前写好标准答案的纸条念的,可是他们正处于异想天开的年纪,不正是该发挥自己灵动的思维的时候吗?美术课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灵动的艺术,为什么非要那所谓的“完美答案”呢?这难道不是一种思维霸权吗?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甚至拿出的都是半成品,这似乎有违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初衷,这样准备好的半成品怎能反映出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第二课是教师对四年级下册《太空里的植物》的讲解,这堂课就逊色些了,虽没有那么多的表演,但“招数”太多,如:讲得少,提问多,让人听得乏味。在作品展示环节老师不等学生做完就把作品拿上去了,只留下学生满满的遗憾: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这是否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呢?教师难道不是缺乏等待意识吗?
后来去了分校听课,因教室太小,就把后两排的学生安排到别的地方了。可这却让我毫无心思再听下去,为观摩而侵犯学生听课的权利,这样公平吗?
随后通过对学生和老师做采访,我发现每次上公开课时,都要提前演示一遍又一遍,老师把每一个细节都精心安排,甚至提前说要提问的问题的答案,甚至固定回答问题的人,或者会的举右手,不会举左手等等,因为要供人观摩,少不得玩些“新招”;日常上课与公开课的形式和环境差距很大,这也导致了两者的割离;因为美术课需要同学们进行大量的图片观察,教师每次上课都要调试多媒体,期间学生就得等着,这也是一种侵权,教师难道不是缺乏服务意识吗?可是美术公开课原本是属于美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却变成师生共同向旁听课的“客人老师”的表演,使教学失真而异化出种种问题。美术公开课就成了一种形式,教师并不是真教,是“教”给观摩者看;学生也不是真学,教学内容可能早已烂熟于心。进而公开课就丧失了教学的本质,失去了观摩的价值。
五、我的反思与总结
美术公开课课堂的“表演性”及其异化出的种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解决呢?我想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通过这一周的研究,我认为美术公开课的“表演性”及其异化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一)对公开课的本质认识有误。美术公开课究其根本依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而不是为了給观摩者留下好印像的演戏;很大一部分教师把教学的首要目的理解为观摩而非教学,因为过分关注个人成绩而忽略了教学原本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公开课教学管理不善。公开课往往成为教师教学水平的考核的主要甚至唯一工具,一课定职称,加上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也鼓励教师作假。作假成为先进,诚实反成笑柄,久而久之必然导致美术公开课成为“表演课”。
(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够,没有科学的爱的能力。教师没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才需要提前演示;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缺乏服务意识、等待意识、平等意识,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使教师忽略了公开课课堂学生同样是课堂的真正主体,导致了一系列美术公开课异化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必须要克服这些问题,而这需要加强美术公开课教学的理论研究,重视师资培训中对观摩教学知识的宣传,加强对公开课堂教学的管理,建立可控、开放、流畅的教学管理系统,使其更好地实现公开课教学的使命。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完善其教学艺术;学会科学的爱学生,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而不是以自己为权威;树立平等意识,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树立等待意识,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树立服务意识,真正的为学生,为教学服务。如此围着学生主体转,自然就不会在意那么多虚假的东西,而美术公开课教学的目的意义也就达到了。所以,教师应该勇于走出当今美术公开课教学模式的圈子,敢于创新,把学生当成上帝,把自己当成一个服务员,一个引导者,不论讲课者还是评课者都应该把公开课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从而真正的为学生服务,为美术公开课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