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好学校才知道,读书无用论都是骗人的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w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小时候,在家门口读一所普通的小学,真的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整整玩了六年。
  那时候小升初,北京还没有现在的“锁区”政策,我交了狗屎运,阴差阳错进了海淀区大名鼎鼎的X大附中。
  一路上,尽管自己只是学渣,但见过太多学霸和大牛。咱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一所好学校,对孩子的重要影响,真的是一辈子的。

1

好学校,教给孩子真正的努力和拼搏


  刚进X大附中,我就发现,只有自己小学玩了六年,别人可都不是啊!
  我那时的英文水平,基本限于认识26个字母,估计比现在咱们社群里,很多英文启蒙做得早的3,4岁的孩子还差远了;
  我的海淀同桌,英文如百灵鸟一样流畅悦耳,看英文电影完全不用字幕,和外教成了忘年交,经常谈笑风生。她在小学六年,已经能把很多原版的儿童文学名著,如《夏洛的网》《杀死一只知更鸟》等,全书背诵了。
  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每一科都被学霸们碾压。
  坐在我后面的男生,初中就学完了中学数学,开始自学微积分和大学高数;
  我们语文课代表,小学就熟读四书五经,能用古文洋洋洒洒地写作;
  听高中班主任说,我们学校的一位学长,爱好天文,天天去学校的天文台观测,国内外天文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因为贡献重大,国际上把一颗小行星,以他的的名字命名,那时他16岁。
  上中学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怪不错了呢。上了好学校,才知道自己多么才疏学浅,才知道差距有多大,才知道应当多么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幸而我从初中开始住校,晚自习的时候,能24小时、近距离观摩这些学霸、牛人是怎么努力的。
  作业?课间早就做完了,晚自习上,X大附中的同学都在复习、预习(除了那些做国际奥赛,和自学大学内容的)。
  我晚自习的同桌,在我们普通班排名前几名。她每天晚上,把每个科目,每天学的内容,各做5、6本课外练习册来巩固(她做得真是飞快!她做5、6本的时间,我差不多勉强能做完1本)。
  做完习题,她还常有时间“放松一下”,把语文书上的古文,翻译成英文;再把英文美文,翻译成古文。她后来本科就去了普林斯顿。
  上了好学校才知道,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劳而获的成绩,也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分进步,背后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辛勤努力。

2

好学校,带给孩子视野和见识


  初中的时候,网络还不发达,信息很闭塞。那时,我根本不知道美国大学为何物。
  睡我对床的学霸姑娘,酷爱二战史,梦想是考上美国的“西点军校”。我问为什么?
  她告诉我,西点军校除了培养出了美国最多的将军(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巴顿将军……),还培养出了世界财富500强中,1000多名历届董事长,2000多名副董事长,5000多名历届CEO。全美国任何一所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的管理精英。
  我深深惊叹于她的视野、见识和梦想。于是,我就把自己的梦想,从“当个白领”,也改成了“考上西点军校”,你看,孩子之间的影响力是多么大啊。
  后来,尽管没有真正去报考西點,我在追求这个梦想的过程中,跟着对床的姑娘,读了十几本详细的二战史,还看了很多二战纪录片(尽管现在都快忘光了)。
  为了军校的身体要求,我俩非常努力地锻炼身体,每天跑1200米、跳几百阶台阶、100个仰卧起坐……我们还为了留学的梦想,特别努力地学英文。
  我从初一班里英文最差的学生,发奋努力,每天背诵一篇新概念三/四,还利用寒暑假,把老友记看了差不多10遍,高一时英文统考,我考了全区第一。
  初中时,我们学校离北大清华不远,有很多非常精英的书店。同学们相互“攀比”,抢着买过期的原版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还有“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书(暴露年龄了)。
  其实我感觉买了也看不懂(反正我看不懂),但这种“攀比”还是比“比吃比穿”强多了。
  多少年后,看到英国BBC曾拍摄纪录片《50UP(人生七年)》常想起当年的买过期华尔街日报的日子。纪录片展现14个孩子,50年的人生轨迹。
  7岁时,来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经习惯了每天看《金融报》或《观察家》,而贫民窟孩子的理想,是能少罚站,少被打,吃饱饭。
  50年后,几个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三个中产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为精英,两个依旧中产。
  而几个来自底层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后代,依然常常与失业相伴。知识改变命运背后,也是一场关于家庭和视野的较量。
  上大学的时候,先生最好的哥们,在姑姑的影响下,10岁就给自己起了英文名叫Stanley,因为从小的目标是要进“Morgan Stanley”(摩根斯坦利)。
  他有个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习惯,大学四年,每天都要仿写几篇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一来熟悉金融市场,二来练习英文写作。
  他是这样做的:先读一篇文章,然后背扣过去,用自己的话盲写一遍。然后对照一遍,再背扣过去,再盲写一遍。直到几乎和原文用词一样为止。
  去年,他从高盛辞职,进入美国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成为最年轻的合伙人,他也是管理层唯一的亚洲面孔,年薪几百万美金。
  他的美国同事,需要写文章,都请他写——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英文写作还不如高中毕业才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出生在罗马又如何?只要足够努力,有宽广的视野和抱负,凭什么就不能在罗马叱咤风云呢。   另一件事也令我至今难忘。高中的时候,我的两个朋友,申请去做了校图书馆的志愿者。我当时还心里小小地鄙视了人家,图书馆志愿者,不就是每周去码书么?
  后来,事实证明了我是多么愚蠢。那时候,普通学生每次能借2本书;图书馆志愿者,能每次借5本书。我荒废了时日,高中时没顾得上读多少书;这两个同学,每周末回家的时候,旅行箱里都装满了书,周而复始。
  她俩用了高一高二两年时间,全面扫荡了我们高中的图书馆(高中图书馆,本来也没有太多书),每人读了几百本书。高三的时候,她们收心学习,一人考上北大,另一人考上清华。
  大学毕业更令人叹服,上了北大的姑娘,研究生去了普林斯顿,成了国内环境学的专家;上了清华的姑娘,去哈佛读博,现在成了美国知名大学的终身教授。
  去了好学校,能大大拓展孩子的视野和见识,让他亲眼看到,牛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差距有多大,自己要向哪个方向努力。

3

好学校教给孩子,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儿


  高考那几天,我上吐下泻,少考了40多分,踩线进了号称全国第三的大学(当然,国内有十来所大学都是第三),因为分数低,被调剂,进了一个非常奇葩的专业。我不甘于调剂,考了托福SAT,申请转学去了美国。
  在中国大学的时候,感觉上进=考证。学长学姐告诉我,管它什么证,都去考!你是北京人,也要去考普通话的证!总之,多一个证就比少一个证好。除了考证,好像没有什么办法变得更优秀。
  出国之前,我满脑子是“好好学习”——每门课都考A ,考出接近满分的GPA和金光闪闪的GRE,得到教授的推荐信,申请牛校的研究生,然后去华尔街或硅谷找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总而言之,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刚一进校门,我的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都被颠覆了。在美国大学,大家都在忙着改变世界。
  一个读博士的学长,出身贫寒,看到美国大学图书馆成吨出售1美分的旧书(其实就是白送啦),而自己贫苦的家乡,留守儿童们穷得根本没有书看。
  他成立了帮助农村儿童阅读的公益组织,每年几百位留学生到农村支教,还给很多贫困的村子建立了小学图书馆,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农村孩子。
  一个比我高一级的学长,因为自己给国内父母打电话不方便,创办了美国前三名的华人电话卡网站。那是他才大三,每月营收上百万美金。我们用他的电话卡平台联系国内的家人朋友,又方便又省钱。
  还有更多的同学,因为买中国食材不方便(冬菇、粉丝、茴香、花椒这些美国超市可没有啊),开创了中国超市;
  因为太想吃一口家乡味道,开了正宗的中国饭店;
  因为经常当国内亲友来美的“地陪”,开了全美连锁的大型旅行社……
  有的同学,还读本科呢,不仅学费生活费自己赚出来(美国学费一年30万啊!),还能补贴家里,真是太牛了。
  被深深震撼之后,我开始思考,不要只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改变世界,要帮助、影响更多的人。
  大学期间,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我前前后后打了十几份工,寒暑假也到处实习、实践,一来锻炼自己,二来减轻家里供我读书的负担。

4

好学校,给孩子最优质的人脉、圈子、资源


  名校不能确保人生的上限,却能设定人生的下限。不止给了孩子敲门砖、入场券,还给了人脉、圈子、资源。
  前面提到的Stanley,就是靠紧密的校友网络,写邮件、打电话、教授推荐、和华尔街工作的校友见面,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尽管没进入10岁时的梦想摩根斯坦利(投行界的第二),却进入了高盛(投行界的老大),妥妥成了华尔街精英。
  很多人都知道耶鲁大学最神秘的精英组织“骷髅会”吧?从这个骷髅会里走出了3位美国总统、2位最高法院大法官,还有无数美国议员以及内阁高官。
  经过185年的繁衍生息,從美国白宫、国会、内阁各部、最高法院以至于中央情报局,骷髅会的成员几乎无所不在。
  这就是人脉和圈子的力量。
  当年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陆步轩,曾经让天下人耻笑。北大校友陈生邀请他合伙成立“屠夫学校”,创立了全国超市都在卖的“壹号土猪”品牌,现在两人身家过百亿。
  除了人脉和圈子,好学校还提供了最优质的婚恋圈子。
  我高考之前,妈妈鼓励我,好好学习,你考上什么档次的大学,很有可能将来男朋友就是什么学校的哦!
  但这也是实情。《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显示,198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与教育背景相似的人结婚。
  “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越来越少,通过婚姻实现阶层跨越,越来越难了。“你是谁,就会嫁给谁”。
  我和先生的朋友圈子里也是这样,有的夫妻都是藤校毕业,有的夫妻都毕业于沃顿,有的夫妻一个北大一个清华(不知道将来会告诉娃,哪个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像我和先生也是,都毕业于非名校。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这世界就是,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地努力,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摘自灼见)
其他文献
这两年,“穿越”这个词似乎很流行。如果给你一次穿越的机会,你会选择穿越去哪儿呢?  还是古代?唉!这也太没创意了。  那就去外太空玩穿越?这个想法够高端吧,可我不懂如何进行宇宙穿越啊。  那有什么难的,前段时间大热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就是一本关于宇宙穿越的“教材”呀!只是,里面的内容有些是真实的科学,有些只是美好的想象。今天,柠檬就带你一起去辨别一下吧!  这两年,“穿越”这个词似乎很流行。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对革新教学理念、接轨国际教育水平、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澳数控合作办学项目为例,提出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鉴别原则,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课程教材四个主要方面阐述了国外教育资源本土化创新的具体措施及其成效,旨在促进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我国职教的国际化发展。  關键词:教育资源;创新;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
报刊、杂志、网络上的图片丰富着我们的视野,这些图片的其实很多都来自于摄影师的投稿,图片编辑则是掌握这些照片命脉的关键人物,他们也渴望发现最佳的作品。本期的特别报道,我们邀请了国内外各个平台的图片编辑们,一起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和需求,看看如何才能让你投稿的照片脱颖而出,以及在投稿时值得注意的问题。  你是否希望你拍摄的照片被图片编辑选中,登上公众媒体上呢?这样一来,你的作品不仅可以被更多人所了解,提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里,很多人上网找医院、隔空向医生问诊,但也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威胁到生命和健康。那么,作为一名求医者,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病?怎样选择医院?  看病前,你要知道——  实际上,70%的有了病痛的人是不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的。那么,怎么判断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就医呢?到底什么情况需要就医?什么情况无需就医?什么情况必须立即紧急求助医生?这就需要你在求医前一定要知道最基本的医学知识
要说冬日去享受阳光,非加利福尼亚海滨莫属了。海天融为一体的纯蓝,飞鸟展翅的瞬间,夕阳日落的时刻,在旅途中成为最难忘的画面。随行携带一部尼康D7200,让我在捕捉这些灵动瞬间的时候得心应手。  暗光对焦留住动人场景  行驶在美国西海岸著名的一号公路上,最令人陶醉的就是太平洋的日落了,不过这回我要说的是日落之后的故事。在我拍完太平洋的日落景色之后,正准备驱车离开,却发现了一幕非常美妙的画面。当时的拍摄
在北京,希拉里出色地完成了“传信之旅”,表明中美关系有别于以往新总统任期内的先“磨”后“合”, 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顺利开局      2月20日晚,在北京的寒风中,穿着黑色大衣、围着红色围巾的希拉里走下专机的舷梯,亚洲之行的“压轴大戏”开始上演。  作为新任国务卿,她打破惯例,没有选择欧洲或中东地区作为首访地点,而来到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和中国访问。国际舆论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此行表明美国
“死亡病人,226床陈晓军,预计生存期是1个月,实际住院天数是25天。新病人,203床汪明昌,胃癌,患者知道自己的状态,有死亡准备。”  上海临汾社区服务中心有一个舒缓疗护区,在每周一早上8点的例会上,基本都会通报类似这样的病人信息。这些病人的生存周期,基本上都不会超过3个月。服务中心有一套针对临终患者的评分制度:结合患者的病情及生存期、入院意愿、对临终关怀服务适应性、家人的支持度等综合情况,提供
摘 要:不动产实体的不可移动性和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属状况的动态性,使不动产登记档案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文章分别从不动产的自然状况和权利归属两个角度,梳理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关联关系,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后的数据整合和档案整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档案;特性;关联;关系  不动产登记档案,是指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离 离  灯  两块多钱的一瓶白酒  他偶尔喝一口  不管喝不喝酒,妈妈都会和他吵架  当时我们已经和哥哥分了家  就剩下三个人  三个被子,一些粮食和不多的债务  天黑时,父亲会拿出那瓶白酒  轻轻喝一口,再盖上盖子  他把喝剩的酒放在柜子里  他把剩下的自己藏在被子里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  一个老男人怎么哭  当时我七八岁的样子,有时会拿  他喝空了的白酒瓶子买煤油  不过两里地,他总要叮嘱
2019年的高考作文题,仍然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换句话说,作文题是有要求的,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写,不按要求来写,往往就会出“问题”,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何呢?有例为证(请看一篇考场失误文)。  勤劳的灯火  江西一考生   勤劳是我们中国人的好传统,不知从何时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们的通病了,(此句不通)有的说,学习忙,有的说,劳动太苦了太累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总之都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