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外周血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l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3年4月至7月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科门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人员来自体检科门诊志愿者,分为3个组:活动性结核病组(104例)、结核分枝杆菌(Mtb)潜伏感染组(26例)和健康对照组(33名).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培养4d后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各组收集的PBMCs培养上清液中的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所有数据均使用GraphPad Prism 5.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LISA法检测的诊断价值,得出敏感度、特异度;多组间的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Dunn multiple comparison检验;蛋白免疫印迹法用四格表的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ELISA法检测活动性结核病组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A450nm值(0.593±0.206)高于Mtb潜伏感染组(0.342±0.152)和健康对照组(0.246±0.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7.27,P<0.001).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区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和Mtb潜伏感染者、健康对照者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0.944,当诊断界限值为0.42时,其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Mtb潜伏感染的敏感度为77.9%(81/104),特异度为80.8%(21/26);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健康人的敏感度为77.9%(81/104),特异度为93.9%(31/33).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活动性结核病和健康人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9.2%(61/77)、100.0%(11/11)、81.8% (72/88)(x2 =24.8,P<0.001).结论 ELISA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浆细胞分泌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特异度高,可以作为临床结核病实验诊断的辅助方法.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58岁。体检发现颈部肿块,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卵巢。血液肿瘤标记物CA125>1 000μg/ml。B超示双侧卵巢、子
患者女性,53岁.腹部隐痛1周.查体:全腹软,左腹部可及明显压痛,以左上腹最为明显,无反跳痛.上腹增强CT示左腹膜后异常密度影,考虑为畸胎瘤.术中见左腹膜后肿块,长条状,上与胰
患者男性,35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鸡蛋”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近来发现肿块变大,伴乏力,偶有右侧腹部隐痛及黑便,体重下降4 kg。肠镜示(全结肠)距肛缘55 cm处有一5
目的 建立一套结核病实施性研究课题全程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遴选结核病防治和研究相关的专家20名,采用两轮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函询专家意见,从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
目的 了解境外卫生机构通报的入境肺结核患者信息管理实施现况,为加强境外输入性肺结核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定量描述性分析方法,利用2007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境外卫
目的 了解我国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简称“定点医疗机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控制工作现状,为加强我国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控制工作、降低医院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提供建议.方
目的 对比健康检查主动发现和常规被动发现患者的情况,比较分析主动和被动发现患者在人口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特征,分析主动发现对肺结核患者的意义,为我国肺结
目的 了解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结核病检出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9-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考招生体格检查病案资料和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
目的 分析2010年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简称“流调”)发现患者在调查前出现症状、就诊、确诊、报告至开始治疗的全过程并比较城乡差异.方法 以2010年在全国77个城镇调
目的 探讨单耐氧氟沙星的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及外排泵基因PstB两种不同耐药机制的作用.方法 从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2007年全国耐药基线调查菌株库中挑选单耐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