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语姓‘小’,小学语文学科主要是给学生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所追寻的“双基”。其中,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与掌握又是基础中的基础,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为了了解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同时督促学生自觉进行生字的复习与巩固,我们最经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默写测试。但当时下的默写形式似乎已经定格,我们很少再去思考这个问题,思考默写的效力是否完全发挥。其实,在默写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大做文章”。
一、默写的现状及弊端
目前,我们课堂默写局限于上课时抽出一段时间来(一般为讲新课前),在学生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在此之前,我们可能已经提醒学生此次默写测试要举行,但时间一般情况下都在默写前很久,最常见的情况是前一天进行了本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生字学习完毕,晚上的作业就围绕生字进行抄写记忆,第二天上课伊始便开始默写。有些老师工作比较有规律,周而复始的进行着这项工作,晚上的生字抄写被称为常规作业,孩子们也已摸清规律,课前准备早已把默写本准备好。课堂上默写以后,可能让学生自己对答案,或者同桌互改,再或老师收上来批改,完了让学生把错误的生字多练习一下加强记忆。
这样的默写形式似乎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有默写的结果信息,能让我们清楚的掌握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有成果信息的反馈,学生可以按照反馈内容查漏补缺。可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默写的效用“了解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同时督促学生自觉进行生字的复习与巩固”,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默写形式在督促学生进行生字的复习与巩固上是个“跛脚汉”。理由如下:第一、我们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复习与巩固时间。可能有人会拿“课余时间丰富”这个观点来反驳我,我们想一下,课余时间让孩子自己进行复习巩固工作是不现实的,对于自觉一点的或是家长重视的孩子可能好些,但其中好大一部分孩子是做不到的。我想就是我们成年人也很难好多年如一日的去完成这项工作,更何况一个几岁的孩子,我相信人都是有惰性的。第二、在这种形式下,默写这一行为的督促效力不能充分的发挥。默写前,我们不能很好的督促学生进行复习,上面已将原由叙述此处不再重复;默写后,我们不能对学生的查漏补缺进行更好的监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多重视的是默写的过程及其自己所得的分数,而对于后来的纠正不慎感兴趣,更何况小学生精力集中时间有限,这就造成查漏补缺效果不好。第三、这样的默写形式,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也不能很好的利用人类的记忆规律。
二、默写的改进方案设计及其中的原由
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中,把生字的默写形式在原有的基础上略加改动,谋求通过改进来完善默写的督促效用,试用效果是可喜的。
默写方案设计:
1、组成模块。默写前短时快速复习模块(可选)、听写模块(必选)、听写后自己翻书查阅模块(可选)、批改模块(可选)。
2、默写原则。模块自由选择与组合(必选模块除外);没有规律就是规律(针对模块组合的选择)
在这个方案设计中,每一个模块都有其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与组合,这样以来就会出现好几种默写形式。现拿其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组合——四项模块全选,同时借助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一课作为例子来加以说明。本课共有“顾”、“茅”、“诸”等9个生字,“三顾茅庐”、“秀丽宜人”、“青翠欲滴”等6个生词,默写生字前先放手给孩子们两分钟的时间来翻书看、写生字、词语,让他们充分准备一下,接着进行生字的默写,默写完了之后给学生很短的时间翻书核对正确答案(此过程允许对默写卷子进行改动),最后进行默写卷子的批改。 众所周知,记忆需要不断重复。“记忆是大脑皮层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而复习就是对大脑中的联系进行再刺激,及时复习就是在第一次痕迹未完全消失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复刺激,重复刺激次数越多,痕迹越深;重复越及时,费时越少,费力越小,记忆效果越好。”从整体上来说,在这种默写形式下,一次默写过程对于生字的复习与巩固重复进行了三至四次,再加上第一课时的学习共达五遍左右,其间隔时间也较短,这些均有利于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在默写前短时复习记忆模块,大部分学生精力是较为集中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获得“小红花”的难得机会,他们知道这个机会要好好把握,所以在这个阶段都投入了较多的精力,而这对于快速、有效记忆是难得的。在听写后自己翻书查阅模块,学生的大脑是高速运转的,同时精力也是高度集中的,因为这次机会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天上掉馅饼”,考试完了可以翻书找正确答案,真是难得,并且不影响最后成绩,不影响自己得到“小红花”,真的要好好把握。在这里“小红花”作为外加识记动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提供的外加激励力量推动学生积极投入到识记活动中。这种积极性,是小学生记忆过程中所难得的,在记忆的准确度、速度、牢固程度等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原则中“没有规律就是规律”一条也有其妙用。没有规律就是变化无常、无章可循,这样以来学生不知道老师要选择哪个模块,要省略哪个模块,为了能够得到“小红花”,他们只有每个模块都认真对待,此处不认真谁知道还有补救的机会没有呢,从而不产生把机会流到下个模块的心理。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处处时时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变化就会带来新鲜感,而新鲜感又往往会使人的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这些都有利于记忆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 多样化默写形式的积极效应
作为原有默写形式的改进,多样化的默写可以有效地回避原有默写形式的弊端。
首先,多样化的默写形式能够更好的督促学生学习生字。从量上来说,学生在课堂上共进行了三至五次的重复复习和记忆,比起原来把识记放在家庭作业当中的情况要好些,教师更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质上来说,课堂上所进行的识记工作其效率要远远高于在家里的识记工作;多样化的默写形式还有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帮助学生集中精力的作用,这些都是高质量记忆所难得的。
一、默写的现状及弊端
目前,我们课堂默写局限于上课时抽出一段时间来(一般为讲新课前),在学生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在此之前,我们可能已经提醒学生此次默写测试要举行,但时间一般情况下都在默写前很久,最常见的情况是前一天进行了本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生字学习完毕,晚上的作业就围绕生字进行抄写记忆,第二天上课伊始便开始默写。有些老师工作比较有规律,周而复始的进行着这项工作,晚上的生字抄写被称为常规作业,孩子们也已摸清规律,课前准备早已把默写本准备好。课堂上默写以后,可能让学生自己对答案,或者同桌互改,再或老师收上来批改,完了让学生把错误的生字多练习一下加强记忆。
这样的默写形式似乎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有默写的结果信息,能让我们清楚的掌握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有成果信息的反馈,学生可以按照反馈内容查漏补缺。可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默写的效用“了解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同时督促学生自觉进行生字的复习与巩固”,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默写形式在督促学生进行生字的复习与巩固上是个“跛脚汉”。理由如下:第一、我们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复习与巩固时间。可能有人会拿“课余时间丰富”这个观点来反驳我,我们想一下,课余时间让孩子自己进行复习巩固工作是不现实的,对于自觉一点的或是家长重视的孩子可能好些,但其中好大一部分孩子是做不到的。我想就是我们成年人也很难好多年如一日的去完成这项工作,更何况一个几岁的孩子,我相信人都是有惰性的。第二、在这种形式下,默写这一行为的督促效力不能充分的发挥。默写前,我们不能很好的督促学生进行复习,上面已将原由叙述此处不再重复;默写后,我们不能对学生的查漏补缺进行更好的监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多重视的是默写的过程及其自己所得的分数,而对于后来的纠正不慎感兴趣,更何况小学生精力集中时间有限,这就造成查漏补缺效果不好。第三、这样的默写形式,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也不能很好的利用人类的记忆规律。
二、默写的改进方案设计及其中的原由
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中,把生字的默写形式在原有的基础上略加改动,谋求通过改进来完善默写的督促效用,试用效果是可喜的。
默写方案设计:
1、组成模块。默写前短时快速复习模块(可选)、听写模块(必选)、听写后自己翻书查阅模块(可选)、批改模块(可选)。
2、默写原则。模块自由选择与组合(必选模块除外);没有规律就是规律(针对模块组合的选择)
在这个方案设计中,每一个模块都有其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与组合,这样以来就会出现好几种默写形式。现拿其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组合——四项模块全选,同时借助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一课作为例子来加以说明。本课共有“顾”、“茅”、“诸”等9个生字,“三顾茅庐”、“秀丽宜人”、“青翠欲滴”等6个生词,默写生字前先放手给孩子们两分钟的时间来翻书看、写生字、词语,让他们充分准备一下,接着进行生字的默写,默写完了之后给学生很短的时间翻书核对正确答案(此过程允许对默写卷子进行改动),最后进行默写卷子的批改。 众所周知,记忆需要不断重复。“记忆是大脑皮层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而复习就是对大脑中的联系进行再刺激,及时复习就是在第一次痕迹未完全消失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复刺激,重复刺激次数越多,痕迹越深;重复越及时,费时越少,费力越小,记忆效果越好。”从整体上来说,在这种默写形式下,一次默写过程对于生字的复习与巩固重复进行了三至四次,再加上第一课时的学习共达五遍左右,其间隔时间也较短,这些均有利于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在默写前短时复习记忆模块,大部分学生精力是较为集中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获得“小红花”的难得机会,他们知道这个机会要好好把握,所以在这个阶段都投入了较多的精力,而这对于快速、有效记忆是难得的。在听写后自己翻书查阅模块,学生的大脑是高速运转的,同时精力也是高度集中的,因为这次机会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天上掉馅饼”,考试完了可以翻书找正确答案,真是难得,并且不影响最后成绩,不影响自己得到“小红花”,真的要好好把握。在这里“小红花”作为外加识记动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提供的外加激励力量推动学生积极投入到识记活动中。这种积极性,是小学生记忆过程中所难得的,在记忆的准确度、速度、牢固程度等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原则中“没有规律就是规律”一条也有其妙用。没有规律就是变化无常、无章可循,这样以来学生不知道老师要选择哪个模块,要省略哪个模块,为了能够得到“小红花”,他们只有每个模块都认真对待,此处不认真谁知道还有补救的机会没有呢,从而不产生把机会流到下个模块的心理。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处处时时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变化就会带来新鲜感,而新鲜感又往往会使人的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这些都有利于记忆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 多样化默写形式的积极效应
作为原有默写形式的改进,多样化的默写可以有效地回避原有默写形式的弊端。
首先,多样化的默写形式能够更好的督促学生学习生字。从量上来说,学生在课堂上共进行了三至五次的重复复习和记忆,比起原来把识记放在家庭作业当中的情况要好些,教师更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质上来说,课堂上所进行的识记工作其效率要远远高于在家里的识记工作;多样化的默写形式还有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帮助学生集中精力的作用,这些都是高质量记忆所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