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铁胁迫对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光合生理的影响,寻找适合蕨麻进行光合作用的铁浓度.以\'青海蕨麻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F0),12.5(F1),25.0(F2),75.0(F6),125.0μmol·L-1(F10)共5个铁浓度,进行盆栽试验.测定5种铁浓度处理下蕨麻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部分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究铁对蕨麻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F1、F2、F6显著提高了蕨麻的相对叶绿素含量.铁浓度对蕨麻叶绿素荧光参数有较大
【机 构】
:
青海民族大学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青海民族大学 青藏高原蕨麻研究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7;青海省特色经济植物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铁胁迫对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光合生理的影响,寻找适合蕨麻进行光合作用的铁浓度.以\'青海蕨麻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F0),12.5(F1),25.0(F2),75.0(F6),125.0μmol·L-1(F10)共5个铁浓度,进行盆栽试验.测定5种铁浓度处理下蕨麻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部分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究铁对蕨麻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F1、F2、F6显著提高了蕨麻的相对叶绿素含量.铁浓度对蕨麻叶绿素荧光参数有较大影响,随着铁浓度的不断增加,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量子产量[Y(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先升高后降低,其中,Fv/Fm在F2处理下有最大值,Y(Ⅱ)和qP在F6处理下有最大值;随着铁浓度的升高,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逐渐增大,但供铁组Y(N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光响应拟合参数中,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在F6处理时有最大值,F2处理下半饱和光强(Ik)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所有光合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F6>F2>F1>F10>F0.F6(75.0μmol·L-1)处理时蕨麻的总体光合性能最优.合适的铁浓度可提高蕨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系统活性,并改善蕨麻的光合特性.
其他文献
[目的]对河北省张家口市景观格局及城市热环境的时空变化及关系进行分析,为缓解城市热环境极端化给人居环境、工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威胁提供策略.[方法]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通过地表温度反演和移动窗口法分析张家口市区1996-2017年城市热环境和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关系.[结果]①1996-2017年,研究区景观格局主要变化为不透水面景观的增加(81.26 km2)以及植被景观的减少(61.78 km2);②研究区平均地表温度(LST)在1996-2017年增长了约3℃;不透水面和植被景观的平均LST为27
[目的]剖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转变对绿洲城市生态风险变化的影响,实现“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为解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带来的国土开发秩序混乱及资源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乌鲁木齐市2000,2010和2018年3期“三生”空间矢量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三生”空间演变特征,并构建网格尺度下的生态风险指数,对该地区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①研究期间,研究区生活生产空间面积增加明显,增长率高达169.78%,生态生产空间面积平缓上升,生态
[目的]分析FAST(中国天眼)工程周边的贵州省平塘县、惠水县、罗甸县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变化,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FAST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2000,2005,2010,2013和2017年5期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RS和GIS技术解译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惠水县、罗甸县、平塘县“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其生态贡献率,分析研究区近20 a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特征及区域生态环境响应状况.[结果]①FAST周边林地面积比例最大,但呈减
[目的]分析四川省宜宾市耕地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分析、景观指数和PLUS模型,探究了宜宾市1980-2018年耕地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①1980年以来,耕地面积呈持续减少趋势,共减少了247.92 km2,主要转出至建设用地与林地之中.②耕地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呈“北密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且空间密度逐年下降.③耕地的空间聚集程度不断下降,而分散程度持续增加,
[目的]探讨辽宁省抚顺市退耕还林以来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揭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为该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2010和2020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NDVI差值分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抚顺市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①2000-2020年研究区各种土地类型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其中林地和耕地变化较为明显.20 a间,耕地面积减少825.59 km2,
[目的]研究贵州省北盘江流域NDVI变化及其与地形梯度、人口分布的关系,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退耕还林开展、国土空间优化整治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2000-2018年贵州省北盘江流域NDVI数据,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海拔、坡度、人口密度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①2000-2018年北盘江流域NDVI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年均增长稳定,植被呈现不断恢复的趋势.②2000年北盘江流域NDVI空间分布在东南部最高,在西北部最低,NDVI高值在中部地区分布较为破碎,至2018年各地区NDVI值差距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