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后混凝改善A-A2/O工艺处理效果的研究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MWin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广东某产业转移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物浓度过低,导致生物处理系统污泥浓度严重偏低,系统难以正常稳定运行的状况,在小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实施了生物后混凝工艺,并进行了实际工程验证。工程实施效果表明,生物后混凝工艺不仅提高了生物系统的污泥浓度,而且全面改善了生物性状,综合提高了生物系统的处理能力,实现了污水厂稳定运行。推荐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最佳投药量为10 mg/L。
其他文献
对20 mg/L的高浓度双酚A(BPA)在活性污泥中的吸附与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白组灭活污泥、空白组未灭活污泥和对照组未灭活污泥分别在4、0.5和2h时对水相中的BPA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90.0%、81.35%和99.65%。空白组未灭活污泥降解BPA的能力较弱,10 h时的降解量仅为0.84 mg/gMLSS。BPA疏水性好,故空白组灭活及未灭活污泥对BPA的去除主要通过泥相
采用预挂好氧膜+低负荷适应性培养的方式,在温度为12.3~18.5℃的条件下对O/A生物砂滤池进行挂膜启动。启动共耗时35 d,其中预挂好氧膜14 d、低负荷适应性培养21 d,低负荷适应性培养阶段又以微生物增长率划分为3个阶段:缓速增长期、快速增长期、稳定发展期。通过研究低负荷适应性培养阶段气水比及反冲洗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发现,较低的气水比可强化缓速增长期的挂膜速度,而较高的气水比则可对快速
环境舱系统被广泛用于测试建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散发速率及散发关键参数,然而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亟待检验。介绍了评价环境舱系统测试建材 VOC 散发准确性的方法,综述了适
回顾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北方超级杂交梗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育种方法上主要通过“籼粳架桥”、粳爪交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形、生态育
介绍了建筑VOC动态预评估模拟软件的理论框架、数学模型和操作步骤。该软件由通风、散发源/吸附汇和净化器三个模块组成,材料散发数据库、净化器等效净化空气量数据库是软件
目的 探讨过表达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 (KCNIP1)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A型钾电流及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DNA(pEGFP-KCNIP1),利用脂质体方法
以Span 80为模板,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尺寸(4.7~115.5 nm)的β-NaGdF4∶1%Tb3+,1% Er3+纳米晶(NCs).在Rayleigh限(粒子尺寸小于跃迁波长)下,研究了纳米晶尺寸对局域态密度(Loca
本文分析的目的在于运用劳动关系的博弈规则来确定劳动关系的博弈均衡,促进劳动关系利益主体效用函数的实现或预期收益的最大化.本文认为,管理者与劳动者双向博弈中,由于博弈
本文从2001~2008年国际铁矿石价格变动入手,指出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铁矿石价格突然出现大幅下跌的深层次原因:高涨的铁矿石价格,已使钢铁企业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市
随机引物PCR技术(AP-PCR)是一种建立在PCR基础上的新的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其特点是利用随机寡核苷酸引物扩增基因组DNA片段,在无需预知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基因特征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