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本文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突破口,以质量为中心,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全因素控制,在质量管理的领域研究工程建设管理改革中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工程管理;造价管理;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1.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这一阶段,管理方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由于本阶段以经济分析和方案为主,工程量不明确,所以设计院本阶段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建设单位通常不是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通常工程设计阶段所能控制的投资量占总投资量的比例非常高,约占70%左右,所以工程设计的质量对工程造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阶段存在的过程造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设计体制主要存在协调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弊端。设计人员认为只按设计任务做好技术方面的工作就行了,而工程造价控制则是经济技术人员的事情。许多概预算人员并不懂得工程设计的有关专业技术知识,他们只会按图纸套定额进行概预算的编制,还有的人员认为设计人员已进行了多方案比较,不必再对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这样造成设计人员与经济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容易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2)招投标中的片面性。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给设计单位提供了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但当前项目的招投标出现了片面性,如在评标中片面注意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只要方案较好的便能中标,而不管其后面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作,从而方案招标后缺少竞争机制,导致设计单位控制造价的积极性降低,最终也容易出现造价超标的问题。
(3)设计深度不够。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其设计阶段考虑的问题不够,设计深度不够,出现缺项、漏项以及前后设计不衔接等问题,造成施工过程中不断追加投资,从而使得实际造价远远高于预计的工程造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建筑造价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使工程造价,工程工期的管理体制更趋向合理化、科学化.工期短、造价低、质量好是人们对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提出的三大基本要求.但是正像质量与成本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一样,工期与造价也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
2.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为了改变上述的不利局面,更好地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切实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
2.1建立一套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1)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强化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加快法规建设,规范建筑市场,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2)理顺各种工程造价管理主管部门的关系,建立各部门定期的协调联系制度,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和指标能够更好地衔接、配套。从政府组织管理逐渐过渡到行业协会管理,鼓励设立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国家部门对政府和非政府投资分开管理,放开建材和人工的价格,由直接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工作重点放到制定有关法规、政策,搞好协调,理顺关系,提供信息服务上。
2.2改革现行的工程计价方式,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由业主和招标单位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企业水平填报综合单价,它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实力,满足了平等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获得最合理的工程造价,有利于控制投资。工程量清单计价,为投标者提供一个共同的竞争性投标的基础(也是评标的基础),同时也是施工过程中支付工程进度款的依据。另外,当发生工程变更时,工程量清单计价也是合同价格调整或索赔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本身的认识。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与定额计价法相并列的一种计价模式,其核心是为了配合工程价格的管理制度改革。而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需要新的观念和新的造价管理模式,适应这项改革工作。
(2)加强企业自主报价的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实施关键在于企业的自主报价。这就要求大多数施工企业形成自己的企业定额,在制定综合单价时,不再沿用了定额计价模式去处理,而是应该建立企业定额体系。
(3)建立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必须配套有详细明确的工程合同管理办法。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实施后应该就新的计价办法配合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使得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价在实施过程中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
2.3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1)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审核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
(2)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加强对投标的监督;二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发布机制,提高评标专家的业务素质,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三是在批准项目招标申请时应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不要盲目投标,谨慎择标;四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一方面不干预交易各方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保证价格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法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
(3)加强工程预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工程预决算环节较混乱的情况,除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将此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组织一次工程预决算的检查。工程决算后上交审计部门审查,多方面对工程建设造价进行监督。
(4)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管理。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理顺管理体制,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咨询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咨询执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在咨询服务和市场中介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4 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的良好竞争秩序
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该领域各级管理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廉洁奉公,严格执法,从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决算阶段为止,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以主要部门牵头,众多相关单位参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发挥计算机存储量大和快速的特点,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网络和及时可靠的价格信息中心,及時收集和发布建筑市场的各种价格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实现对工程造价各阶段的动态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和可靠保证。
3 .结语
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经济性很强的一项工作,通过多年工作实践与思考深刻体会到应针对不同工程项目,不同施工单位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工程造价预算审核,既保障审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又有效的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增值,保障了建筑市场的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宋国防.工程经济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吴心伦.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4]王丽莉.浅谈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工程造价,2006.
关键词:工程管理;造价管理;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1.1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这一阶段,管理方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由于本阶段以经济分析和方案为主,工程量不明确,所以设计院本阶段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建设单位通常不是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通常工程设计阶段所能控制的投资量占总投资量的比例非常高,约占70%左右,所以工程设计的质量对工程造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阶段存在的过程造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设计体制主要存在协调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弊端。设计人员认为只按设计任务做好技术方面的工作就行了,而工程造价控制则是经济技术人员的事情。许多概预算人员并不懂得工程设计的有关专业技术知识,他们只会按图纸套定额进行概预算的编制,还有的人员认为设计人员已进行了多方案比较,不必再对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这样造成设计人员与经济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容易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2)招投标中的片面性。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给设计单位提供了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但当前项目的招投标出现了片面性,如在评标中片面注意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只要方案较好的便能中标,而不管其后面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作,从而方案招标后缺少竞争机制,导致设计单位控制造价的积极性降低,最终也容易出现造价超标的问题。
(3)设计深度不够。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其设计阶段考虑的问题不够,设计深度不够,出现缺项、漏项以及前后设计不衔接等问题,造成施工过程中不断追加投资,从而使得实际造价远远高于预计的工程造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建筑造价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使工程造价,工程工期的管理体制更趋向合理化、科学化.工期短、造价低、质量好是人们对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提出的三大基本要求.但是正像质量与成本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一样,工期与造价也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
2.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为了改变上述的不利局面,更好地对工程造价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切实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
2.1建立一套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1)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强化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加快法规建设,规范建筑市场,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2)理顺各种工程造价管理主管部门的关系,建立各部门定期的协调联系制度,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和指标能够更好地衔接、配套。从政府组织管理逐渐过渡到行业协会管理,鼓励设立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国家部门对政府和非政府投资分开管理,放开建材和人工的价格,由直接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工作重点放到制定有关法规、政策,搞好协调,理顺关系,提供信息服务上。
2.2改革现行的工程计价方式,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由业主和招标单位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企业水平填报综合单价,它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实力,满足了平等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获得最合理的工程造价,有利于控制投资。工程量清单计价,为投标者提供一个共同的竞争性投标的基础(也是评标的基础),同时也是施工过程中支付工程进度款的依据。另外,当发生工程变更时,工程量清单计价也是合同价格调整或索赔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本身的认识。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与定额计价法相并列的一种计价模式,其核心是为了配合工程价格的管理制度改革。而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需要新的观念和新的造价管理模式,适应这项改革工作。
(2)加强企业自主报价的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实施关键在于企业的自主报价。这就要求大多数施工企业形成自己的企业定额,在制定综合单价时,不再沿用了定额计价模式去处理,而是应该建立企业定额体系。
(3)建立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必须配套有详细明确的工程合同管理办法。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广实施后应该就新的计价办法配合相应的合同管理模式,使得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价在实施过程中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
2.3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1)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审核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
(2)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加强对投标的监督;二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发布机制,提高评标专家的业务素质,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三是在批准项目招标申请时应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不要盲目投标,谨慎择标;四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一方面不干预交易各方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保证价格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法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
(3)加强工程预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工程预决算环节较混乱的情况,除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将此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组织一次工程预决算的检查。工程决算后上交审计部门审查,多方面对工程建设造价进行监督。
(4)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管理。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理顺管理体制,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咨询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咨询执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在咨询服务和市场中介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4 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的良好竞争秩序
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该领域各级管理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廉洁奉公,严格执法,从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决算阶段为止,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以主要部门牵头,众多相关单位参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发挥计算机存储量大和快速的特点,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网络和及时可靠的价格信息中心,及時收集和发布建筑市场的各种价格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实现对工程造价各阶段的动态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和可靠保证。
3 .结语
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经济性很强的一项工作,通过多年工作实践与思考深刻体会到应针对不同工程项目,不同施工单位的特点,选择不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工程造价预算审核,既保障审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又有效的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增值,保障了建筑市场的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宋国防.工程经济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吴心伦.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4]王丽莉.浅谈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工程造价,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