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错误”是相对的,教师应辩证地看待错误,不断挖掘错题的价值。从一道出错率极高的典型例题出发,提出新的题型,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新旧题型的共同点,学会认真审题,把握核心关键量,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关键词]错误;审题;思考;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47-01
一、题目呈现
原题:姐姐将一根跳绳裁成两截,一截长1/5米,另一截是总长的1/5,比较两截绳子的长度( )。
A.第一截长 B.第二截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但选对的人数比例只有29.2%(有20.8%的学生选B,18.7%的学生选 C,31.3%的学生选D),令人颇感意外。为此,笔者从师生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调研,试图探寻学生解题的认知障碍。
一、诊断寻因
综合分析,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学生频频出错。
第一,不善审题,直觉“断案”。小学生的审题习惯是靠长期的习题作业来养成的。很多时候,学生出错的根由并不是不会做,而是误解了题意或者遗漏了关键条件,甚至是没弄懂题目的语义和要求,仅凭直觉判断,只能得出错误的答案。
第二,机械重复,直接屏蔽思考程序。当学生对高度雷同的一类题目练习过于频繁时,就会失去兴趣和耐心,自觉屏蔽掉思考程序,直接“下结论”。显然,选D的学生之所以会不假思索地做出决断,就是单一刺激后形成的条件反射。
二、课堂追踪习题教学
出示例题:张明和李强各有一支同款同号的木制刀削铅笔,张明用了■分米,李强用了■,谁的铅笔用得多?
第一环节:让学生自主猜测答案。学生大多是凭空臆想,答案五花八门。
第二环节:根据直观法,利用实物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字表象。
第三环节:引导学生绘制线段图,将学生头脑中抽象、模糊的分数概念直观化,构建分数模型。此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铅笔长等于1分米时,2/5分米和一支铅笔的2/5一样长;当铅笔的长小于1分米时,2/5分米比一支铅笔的2/5长;当铅笔的长大于1分米时,2/5分米比一支铅笔的2/5短。
第四环节:巩固应用练习。
(1) 甲、乙两艘货轮分别运同样多的集装箱,在相同时间内,甲船运输了任务量的1/3,乙船运输了1/3吨,谁的效率高?并说明理由。
(2) 给两面同样大小的墙壁贴瓷砖,第一面墻壁贴了2/3平方米,第二面墙壁贴了整面墙的2/3,哪面墙没贴瓷砖的面积大?
第五个环节:提升测试。检测题:A、B两位同学有同样多的零花钱,A花掉4/5元,B花了4/5,谁的余额多?
三、教学改进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对教学做出改进。首先,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细心分析、对比四道练习题,寻找共同点——都有两个单位“1”,且这两个单位“1”指代的量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单位“1”的实际容量,直接导致了分率所占份额的大小。根据分数的意义,分率不能与基数数目比较大小,由于分率所对应的分量是随着总额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实际量与分率量的大小关系也具有不确定性,故而,对简单解释成“无法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其次,跟进练习中出示类似的题型“张明和李强共同吃完一个西瓜,张明吃了2/5,他俩谁吃得多?”学生发觉此时只有一个单位“1”,题目没有交待单位“1”的具体计量额度,但从表示分率的2/5中不难推出,两人合吃一个西瓜,张明吃了总数的2/5,那么李强吃的就是余下部分,即总数的3/5,这与单位“1”的具体额度无关,只要其固定不变,就有3/5>2/5,所以分率3/5对应的份额一定大于分率2/5对应的份额,这就清楚地说明“李强吃得多”。最后,指引学生寻找同类题的共同点,比较新题型与旧题型之间的差异,促使学生学会认真审题。为了严防学生出现“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消极应试状态,笔者在巩固练习后加了一道变式题以强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述教学改进,一周后的复检结果显示,再次面对同类题型,学生解题的正确率由29.2% 上浮至93.8%,成效显著。这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深入理解,以及审题能力的强化训练是分不开的。
综上可知,学生的“错误”犹如一盏聚光灯,它能让教师教学中细小的失误暴露无遗,同时也让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得以曝光。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废物”利用,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责编 黄春香)
[关键词]错误;审题;思考;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47-01
一、题目呈现
原题:姐姐将一根跳绳裁成两截,一截长1/5米,另一截是总长的1/5,比较两截绳子的长度( )。
A.第一截长 B.第二截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但选对的人数比例只有29.2%(有20.8%的学生选B,18.7%的学生选 C,31.3%的学生选D),令人颇感意外。为此,笔者从师生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调研,试图探寻学生解题的认知障碍。
一、诊断寻因
综合分析,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学生频频出错。
第一,不善审题,直觉“断案”。小学生的审题习惯是靠长期的习题作业来养成的。很多时候,学生出错的根由并不是不会做,而是误解了题意或者遗漏了关键条件,甚至是没弄懂题目的语义和要求,仅凭直觉判断,只能得出错误的答案。
第二,机械重复,直接屏蔽思考程序。当学生对高度雷同的一类题目练习过于频繁时,就会失去兴趣和耐心,自觉屏蔽掉思考程序,直接“下结论”。显然,选D的学生之所以会不假思索地做出决断,就是单一刺激后形成的条件反射。
二、课堂追踪习题教学
出示例题:张明和李强各有一支同款同号的木制刀削铅笔,张明用了■分米,李强用了■,谁的铅笔用得多?
第一环节:让学生自主猜测答案。学生大多是凭空臆想,答案五花八门。
第二环节:根据直观法,利用实物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字表象。
第三环节:引导学生绘制线段图,将学生头脑中抽象、模糊的分数概念直观化,构建分数模型。此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铅笔长等于1分米时,2/5分米和一支铅笔的2/5一样长;当铅笔的长小于1分米时,2/5分米比一支铅笔的2/5长;当铅笔的长大于1分米时,2/5分米比一支铅笔的2/5短。
第四环节:巩固应用练习。
(1) 甲、乙两艘货轮分别运同样多的集装箱,在相同时间内,甲船运输了任务量的1/3,乙船运输了1/3吨,谁的效率高?并说明理由。
(2) 给两面同样大小的墙壁贴瓷砖,第一面墻壁贴了2/3平方米,第二面墙壁贴了整面墙的2/3,哪面墙没贴瓷砖的面积大?
第五个环节:提升测试。检测题:A、B两位同学有同样多的零花钱,A花掉4/5元,B花了4/5,谁的余额多?
三、教学改进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对教学做出改进。首先,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他们细心分析、对比四道练习题,寻找共同点——都有两个单位“1”,且这两个单位“1”指代的量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单位“1”的实际容量,直接导致了分率所占份额的大小。根据分数的意义,分率不能与基数数目比较大小,由于分率所对应的分量是随着总额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实际量与分率量的大小关系也具有不确定性,故而,对简单解释成“无法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其次,跟进练习中出示类似的题型“张明和李强共同吃完一个西瓜,张明吃了2/5,他俩谁吃得多?”学生发觉此时只有一个单位“1”,题目没有交待单位“1”的具体计量额度,但从表示分率的2/5中不难推出,两人合吃一个西瓜,张明吃了总数的2/5,那么李强吃的就是余下部分,即总数的3/5,这与单位“1”的具体额度无关,只要其固定不变,就有3/5>2/5,所以分率3/5对应的份额一定大于分率2/5对应的份额,这就清楚地说明“李强吃得多”。最后,指引学生寻找同类题的共同点,比较新题型与旧题型之间的差异,促使学生学会认真审题。为了严防学生出现“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消极应试状态,笔者在巩固练习后加了一道变式题以强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述教学改进,一周后的复检结果显示,再次面对同类题型,学生解题的正确率由29.2% 上浮至93.8%,成效显著。这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深入理解,以及审题能力的强化训练是分不开的。
综上可知,学生的“错误”犹如一盏聚光灯,它能让教师教学中细小的失误暴露无遗,同时也让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得以曝光。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废物”利用,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