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整理金融库券”壹元券

来源 :中国钱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愚酷爱收集近代江西地方纸钞债券,不久前,在京城的一家泉刊上,看见一枚十分稀见的“江西整理金融库券”壹元券出售,虽感到此券瑕疵显现,仍不假思索、不遗余力地购得,以弥补藏缺,丰富藏品。
  该券长131、宽71mm,呈深绿色,券面上方为“江西整理金融库券”字样,中间为“壹圆”,左、右分别为风景图案,编号为“385386”,下方“中华民国十六年印”;背面为蓝色的“江西整理金融库券条例:第一条,政府为整理金融起见发行整理金融库券捌佰万元;第二条,此项库券指定为收回旧江钞、旧铜元□(券)、□□(十年)、十四年两种公债之用;第三条,此项□□□□(库券以盐)税附加捐为基金;第四条,此项库券种类分为伍佰元、百元、拾元、伍元、壹元五种;第五条,此项库券利息定为月息五厘;第六条,此项库券自民国十七年一月发行,分月偿还,每月月底还本贰拾贰万贰仟贰佰贰拾贰元,扣至十九年十二月月底还清,应得利息于还本时照付,每届还本由财政厅抽签定之;第七条,此项库券基金由江西裕民银行直接征收储存并组织基金保管委员会保管,其保管委员会组织办法另定之;第八条;此项库券还本付息由江西裕民银行经理;第九条,此项库券□□(为不)记名;第十条,此项库券□□□□□行之保证准备金;第十一条,此项库券□□□□买卖抵押并供其他公务□之保证金;第十二条,对于此项库券如有毁损信用之行为者,照妨害公债信用罪从严惩处;第十三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施行。”框下为“南昌高桥鼎记五彩石印局代印”,加盖45×45mm的“江西省政府财政厅印”,票面中间有两个注销洞(封二下)。
  1926年,江西爆发了一场空前的金融危机。年初,江西银行与赣省银行江西官银钱号、江西公共银行合并后,改为江西地方银行,资本总额300万,除发行纸币与代理金库外,还经营存放汇业务,开业不到5个月,为省府支垫军费、行政等开支款项达1000万,不久又增至2000万,资金窘困,举步维艰。督军邓如琢强令银行以月息三分的高息揽储,吸引社会资金,并发行无准备金的银元券1300元,其中10元、5元和1元券在背面右侧盖有“复字第××号”、“兴字第××号”和“隆字第××号”,称为“复兴隆”钞票。市面上流通的“江钞”,不断贬值,起初八、九折,后来跌至两折以下。1926年11月,北伐军光复南昌,军事当局通令,以中央银行钞票为本位,江西地方银行钞票以两折行使,铜元票按五折行用,印有“复”、“兴”、“隆” 的江钞一律作废。江西地方银行就此倒闭,并由此引发63家民间商业银行、钱庄的破产和停业,整个金融界一片混乱。12月4日,难以糊口、切齿痛恨的南昌市民数千人群情激动、自发地聚集在江西省地方银行门前,捣毁门窗,将行长包竹峰之子抓走,要求赔偿。难怪许多年后,江西南昌的老百姓提及“复兴隆”钞票时,无不谈“钞” 变色、心有余悸,以至民间流传着“复兴隆,一夜穷”的民谣。
  


  为稳定局势,收拾残局,省财政委员会1926年11月20日决定成立“清查江西地方银行委员会”,并于次年2月清查完毕。经省政府第43次省务会议决定还债清理办法,发行整理金融库券500万元,作为收回江钞与铜元票及民国10年、14年两种公债之用。之后,又由财政厅提请第64次省务会议增发整理金融库券300万元,并以征收盐税附捐为担保基金,共发行量800万元。金额分配如下:(1)以库券140万元,收回旧江钞540万,按库券2角折收1元;旧铜元券票约200万串,以库券1角折收旧铜元券1吊。(2)以库券300万,拨交江西地方银行清理处,按比例摊还旧欠款。(3)以库券260万元,偿还10年、14年公债1300万,按库券2角收回公债1元。(4)其余100万元库券,以50万元库券拨交江西裕民银行作为官股基金,还有50万元库券留作零星用费。
  江西整理金融库券的主要作用:一是收回旧江钞铜元券,二是收回省财政民国10年、14年发行的公债,三是作为江西裕民银行之官股。采取这一措施后,江西之财政金融秩序始渐趋于平稳,风潮也告平息。库券的发行较为成功,但兑付时,出现了一些情况,由于财政偿还能力有限,出现延长抽签期限、停止开兑的问题,作为江西裕民银行官股的50万元库券,迄至1933年尚有16万元未能兑付,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库券兑现的状况。库券存世十分稀少,尤其是一些高面额的,很难见之,以此推测当时库券的兑现,尽管有推迟,但还是能兑现回收。
  江西整理金融库券种类除壹元券外,还有伍佰元、佰元、拾元、伍元共计五种。查阅有关资料图书均无介绍,今撰小文示图,权作一个初步探讨。
  
  注释:
  ①③诸锦瀛《江西近代货币简史》第71页。
  ②《江西金融志》第74页。
  ④《江西地方银行史》第429页。
  (责任编辑 于放)
其他文献
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圆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圆形住宅。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两个圆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三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