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消费不仅加速了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而且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过去,电话是唯一的互动媒价,信息消费是绝对被动的。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流行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长,人们正在经历一种新形式的消费——信息消费。在信息社会,信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一方面,信息的生产飙升,而在另一方面,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激增,如电子邮件、短信、网聊、博客和微信等。信息消费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习惯,它不仅加速了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而且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要坐在电脑前工作来谋生;许多工业和农业生产在某种程度上都在被智能电子设备操控或监测。很多车辆都安装了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以便在不熟悉的道路上正确导航并估计行驶时间,甚至要把交通拥堵和道路施工都考虑进去。在教育方面,学生们开始使用互联网,用非常快的速度搜索网站和研究材料,寻找接近最合适的专家的方式,发表文章,阅读并发布新闻,进行社交活动并分享信息。连娱乐都通过视频游戏、在线游戏和家庭智能健身设备等形式带上了数字烙印。
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多地通过数字平台进行沟通和互动,比如像Facebook这类的社交网站能够让用户用简短的句子更新状态信息,并可以包含图像、链接和视频等。这使得用户可以快速地发布更新,与他们的关系网络中的人、同事和朋友等共享共同感兴趣的东西。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信息消费得到了大力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人均信息消费大概一年192美元,日本则达到2400美元,而美国高达3400美元,比中国的17倍还多。因此,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信息消费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讨论影响信息消费的因素,介绍国外信息消费的现状,以及国外促进信息消费的基本措施。借此,期望能给我国的信息消费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影响信息消费的因素
信息消费具有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作用。由于信息消费的热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它必将成长为一个支柱产业,在未来的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社会因素(如家庭、社会角色、地位等)、文化因素(如知识、信仰、艺术等),环境背景因素(如位置、时间、任务等)和产品因素(如质量、品种、价格、品牌、服务等)等。而其中,又有三个因素最为关键,即信息基础设施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以及个人的信息素养。
首先,信息基础设施是人们实现信息消费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人们就不能按需随时随地通过访问互联网实现信息消费,因此信息化的消费也就不可能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与推广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和更便宜的通信方式,从而大力推动了电子政务、文化与教育、保健和医疗机构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居民的信息消费。
其次,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也影响着信息消费。作为生活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个人,其行为会受到相应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当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信息基础设施才能为人们的沟通搭建出一个好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供应商(制造商)和消费者都在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信息技术。供应商(制造商)可以通过网站或其他渠道把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信息发到互联网上,而消费者可以使用电脑或是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或是在线购物。而由此,也会逐渐让信息消费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
另外,个人的信息素养也直接影响着信息消费。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它已经成为衡量个体的自我学习能力、社会生活技能和综合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只有个人的信息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基础设施提供的各种便捷条件,轻松愉悦且有效率的进行信息消费。
国外信息消费的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日益成为各国新的需求热点。OECD的数据表明,从2008年到2012年,全球对信息技术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规模由3.63万亿美元增长到4.41万亿美元,其中居民消费规模达1.44万亿美元。而在典型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消费数据中,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等新兴信息服务和产品成为发达国家最为显著的信息消费热点。其中,从2000年到2012年,美国电子商务零售额从50亿美元扩大到超过530亿美元,电子商务占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不到1%提升至近6%;英国和德国的在线零售占零售总额比重也均达到10%左右。
如果这些数据还不够直观,我们可以以美国的信息消费为例,进一步说明。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曾经做过一份研究,结果表明,从1980年到2008年,美国人的信息消费数量增长了350%。在2008年,美国人每年消费的互联网信息数量高达9,570,000,000,000,000,000,000字节。如果把这些字节打印成书,相当于一摞56亿英里高的书,这足以达到从地球到海王星的往返距离。而这只是2008年的数据,现在这一数据已经远不止如此。
同时,终端电子产品成为信息消费的重要载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信息消费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目前,美国的普通消费者平均每天要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花费2小时38分钟的时间。这些时间中的80%用在里面的应用程序上,而另外的20%则用在移动网络上。
信息消费最终将主要是基于移动信息。例如基于对当今的用户如何消费信息的理解,移动学习就解决了小屏幕的局限性问题,以“小知识块”(knowledge nuggets)或“小量学习”(learning bites)的形式发布学习材料。这种类型的微型学习通过以小的、可消费的方式,分部分地提供学习内容,能让移动学习的教育工作者补充主流教育。因此,移动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以容易、自然的方式去消费“信息消费”。在当今喧闹拥挤的信息世界中,这种方式更适合于人类的记忆和短注意力,也因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以推广。 国外促进信息消费的措施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和德国等之所以能引领世界信息消费的潮流,主要得益于先进的宽带网络。加强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各国完善信息消费渠道建设的最主要的方向,同时也是促进信息消费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发布了国家级宽带战略。
美国是全球信息产业的强国。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大力推动更新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自2009年初以来,美国的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投资已接近2500亿美元。2010年3月,美国公布了未来10年的高速宽带发展计划,计划到2020年实现让1亿家庭的互联网传输速度达到100兆/秒。目前,有超过94%的家庭已经接入了网速大于10兆/秒的宽带。2014年2月,奥巴马总统就“无线创新与基础设施计划”发表演讲时称,美国要建设高速无线网络计划,以加快拉动信息消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其实早在2012年,美国无线网络的年投资额就已经超过了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汽车公司。在移动通信方面,美国是第一个开始大规模部署4G(LTE)网络的国家,在2012年中期就拥有了将近全球一半的LTE用户。
在德国,自1998年以来,运营商们用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欧元。从2009年,德国开始实行“国家宽带战略”,其目标是到2010年,将德国家庭宽带覆盖率提高到100%,到2014年为75%的德国家庭提供至少50兆/秒的宽带接入。后续的“超级宽带”计划的目标则是要在2020年之前将50%家庭的宽带接入速度提高到至少100兆/秒,另外30%家庭的宽带接入速度提高到50兆/秒。到2012年,德国的宽带普及率居世界第六,网民比例约为85%,而其中99%的用户网速超过1兆/秒。同时,德国的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广泛,截至2012年底,已经在100个大城市建设了第四代移动通讯网络(LTE),这一建设仍在继续,而且建设区域会扩展到农村,以消失所谓的网络盲区。
政府提供大力支持
随着信息消费重要性的凸显,各主要国家纷纷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部署与信息消费的培育发展相结合,力图加快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
例如,政府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一国的宽带发展水平。国外经验表明,国家的支持对于宽带网络的快速、有效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美国设立了年度预算高达45亿美元的“连接美国基金”,并设有专门面向移动宽带领域的“移动基金”,为运营商提供必要的补贴,以保证宽带的普及。在英国,引入了普遍服务机制,以促进宽带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普及。主导型运营商英国电信负责在英国2/3的地区铺设宽带网,而另外较为偏远的1/3地区则由英国政府和地方政府联合提供补贴。
改变信息消费习惯
信息消费习惯需要逐渐的推广和建立,使得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消费信息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进一步扩大信息消费市场的关键。
在美国,由于宽带基础设施高速发展,同时消费者对于网络购物、手机购物的消费安全信赖度高,依赖度也高,因此信息消费的习惯已经养成。目前,在美国大约3/4的互联网用户属于网购人群,其中,有50%以上的人使用手机购物。
德国非常重视对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而网上零售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获得质量标准认证。因此,在德国网上购物深入人心,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12年,德国有半数以上的人网购,占全部互联网用户的74%。同时,智能移动设备市场占有率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信息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奥地利,稳定而高速的互联网接入以及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从而激发进一步地信息消费。现在,人们已经逐步习惯于接受信息消费带来的各种便利。尤其是在数字娱乐产业,数字音乐消费已经开始超过传统的CD和电影光碟。目前,奥地利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9%,在16岁到74岁的居民中,有49%属于网购人群。
完善信息消费的环境
信息消费的核心是内容和服务平台。信息消费的增长,除了要依赖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还要通过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支付服务、视频和音乐服务、云服务等手段来完成消费过程。因此,提供便利的信息消费软环境是促进信息消费增长的重要保证。比如在韩国,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手机银行软件,据此,用户可以查询自己的账户明细,进行转账操作,完成购物支付,甚至是实现缴税功能。在奥地利,用户将自己的车牌号码与手机绑定,就可以随时使用手机,为自己在城市的任何地方停车缴纳停车费。
促进信息消费将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并且会反映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基金等各个方面,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同时也能降低行政成本。因此,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消费环境,大力发展信息消费,刻不容缓。
过去,电话是唯一的互动媒价,信息消费是绝对被动的。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流行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长,人们正在经历一种新形式的消费——信息消费。在信息社会,信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一方面,信息的生产飙升,而在另一方面,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激增,如电子邮件、短信、网聊、博客和微信等。信息消费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习惯,它不仅加速了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而且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要坐在电脑前工作来谋生;许多工业和农业生产在某种程度上都在被智能电子设备操控或监测。很多车辆都安装了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以便在不熟悉的道路上正确导航并估计行驶时间,甚至要把交通拥堵和道路施工都考虑进去。在教育方面,学生们开始使用互联网,用非常快的速度搜索网站和研究材料,寻找接近最合适的专家的方式,发表文章,阅读并发布新闻,进行社交活动并分享信息。连娱乐都通过视频游戏、在线游戏和家庭智能健身设备等形式带上了数字烙印。
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多地通过数字平台进行沟通和互动,比如像Facebook这类的社交网站能够让用户用简短的句子更新状态信息,并可以包含图像、链接和视频等。这使得用户可以快速地发布更新,与他们的关系网络中的人、同事和朋友等共享共同感兴趣的东西。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信息消费得到了大力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人均信息消费大概一年192美元,日本则达到2400美元,而美国高达3400美元,比中国的17倍还多。因此,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信息消费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讨论影响信息消费的因素,介绍国外信息消费的现状,以及国外促进信息消费的基本措施。借此,期望能给我国的信息消费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影响信息消费的因素
信息消费具有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作用。由于信息消费的热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它必将成长为一个支柱产业,在未来的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社会因素(如家庭、社会角色、地位等)、文化因素(如知识、信仰、艺术等),环境背景因素(如位置、时间、任务等)和产品因素(如质量、品种、价格、品牌、服务等)等。而其中,又有三个因素最为关键,即信息基础设施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以及个人的信息素养。
首先,信息基础设施是人们实现信息消费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人们就不能按需随时随地通过访问互联网实现信息消费,因此信息化的消费也就不可能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与推广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和更便宜的通信方式,从而大力推动了电子政务、文化与教育、保健和医疗机构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居民的信息消费。
其次,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也影响着信息消费。作为生活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个人,其行为会受到相应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当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信息基础设施才能为人们的沟通搭建出一个好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供应商(制造商)和消费者都在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信息技术。供应商(制造商)可以通过网站或其他渠道把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信息发到互联网上,而消费者可以使用电脑或是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或是在线购物。而由此,也会逐渐让信息消费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
另外,个人的信息素养也直接影响着信息消费。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它已经成为衡量个体的自我学习能力、社会生活技能和综合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只有个人的信息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充分利用信息化基础设施提供的各种便捷条件,轻松愉悦且有效率的进行信息消费。
国外信息消费的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日益成为各国新的需求热点。OECD的数据表明,从2008年到2012年,全球对信息技术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规模由3.63万亿美元增长到4.41万亿美元,其中居民消费规模达1.44万亿美元。而在典型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消费数据中,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等新兴信息服务和产品成为发达国家最为显著的信息消费热点。其中,从2000年到2012年,美国电子商务零售额从50亿美元扩大到超过530亿美元,电子商务占零售总额的比重由不到1%提升至近6%;英国和德国的在线零售占零售总额比重也均达到10%左右。
如果这些数据还不够直观,我们可以以美国的信息消费为例,进一步说明。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曾经做过一份研究,结果表明,从1980年到2008年,美国人的信息消费数量增长了350%。在2008年,美国人每年消费的互联网信息数量高达9,570,000,000,000,000,000,000字节。如果把这些字节打印成书,相当于一摞56亿英里高的书,这足以达到从地球到海王星的往返距离。而这只是2008年的数据,现在这一数据已经远不止如此。
同时,终端电子产品成为信息消费的重要载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信息消费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目前,美国的普通消费者平均每天要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花费2小时38分钟的时间。这些时间中的80%用在里面的应用程序上,而另外的20%则用在移动网络上。
信息消费最终将主要是基于移动信息。例如基于对当今的用户如何消费信息的理解,移动学习就解决了小屏幕的局限性问题,以“小知识块”(knowledge nuggets)或“小量学习”(learning bites)的形式发布学习材料。这种类型的微型学习通过以小的、可消费的方式,分部分地提供学习内容,能让移动学习的教育工作者补充主流教育。因此,移动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以容易、自然的方式去消费“信息消费”。在当今喧闹拥挤的信息世界中,这种方式更适合于人类的记忆和短注意力,也因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以推广。 国外促进信息消费的措施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和德国等之所以能引领世界信息消费的潮流,主要得益于先进的宽带网络。加强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各国完善信息消费渠道建设的最主要的方向,同时也是促进信息消费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发布了国家级宽带战略。
美国是全球信息产业的强国。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大力推动更新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自2009年初以来,美国的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投资已接近2500亿美元。2010年3月,美国公布了未来10年的高速宽带发展计划,计划到2020年实现让1亿家庭的互联网传输速度达到100兆/秒。目前,有超过94%的家庭已经接入了网速大于10兆/秒的宽带。2014年2月,奥巴马总统就“无线创新与基础设施计划”发表演讲时称,美国要建设高速无线网络计划,以加快拉动信息消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其实早在2012年,美国无线网络的年投资额就已经超过了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汽车公司。在移动通信方面,美国是第一个开始大规模部署4G(LTE)网络的国家,在2012年中期就拥有了将近全球一半的LTE用户。
在德国,自1998年以来,运营商们用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欧元。从2009年,德国开始实行“国家宽带战略”,其目标是到2010年,将德国家庭宽带覆盖率提高到100%,到2014年为75%的德国家庭提供至少50兆/秒的宽带接入。后续的“超级宽带”计划的目标则是要在2020年之前将50%家庭的宽带接入速度提高到至少100兆/秒,另外30%家庭的宽带接入速度提高到50兆/秒。到2012年,德国的宽带普及率居世界第六,网民比例约为85%,而其中99%的用户网速超过1兆/秒。同时,德国的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广泛,截至2012年底,已经在100个大城市建设了第四代移动通讯网络(LTE),这一建设仍在继续,而且建设区域会扩展到农村,以消失所谓的网络盲区。
政府提供大力支持
随着信息消费重要性的凸显,各主要国家纷纷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部署与信息消费的培育发展相结合,力图加快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
例如,政府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一国的宽带发展水平。国外经验表明,国家的支持对于宽带网络的快速、有效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美国设立了年度预算高达45亿美元的“连接美国基金”,并设有专门面向移动宽带领域的“移动基金”,为运营商提供必要的补贴,以保证宽带的普及。在英国,引入了普遍服务机制,以促进宽带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普及。主导型运营商英国电信负责在英国2/3的地区铺设宽带网,而另外较为偏远的1/3地区则由英国政府和地方政府联合提供补贴。
改变信息消费习惯
信息消费习惯需要逐渐的推广和建立,使得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消费信息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进一步扩大信息消费市场的关键。
在美国,由于宽带基础设施高速发展,同时消费者对于网络购物、手机购物的消费安全信赖度高,依赖度也高,因此信息消费的习惯已经养成。目前,在美国大约3/4的互联网用户属于网购人群,其中,有50%以上的人使用手机购物。
德国非常重视对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而网上零售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获得质量标准认证。因此,在德国网上购物深入人心,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12年,德国有半数以上的人网购,占全部互联网用户的74%。同时,智能移动设备市场占有率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信息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奥地利,稳定而高速的互联网接入以及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从而激发进一步地信息消费。现在,人们已经逐步习惯于接受信息消费带来的各种便利。尤其是在数字娱乐产业,数字音乐消费已经开始超过传统的CD和电影光碟。目前,奥地利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9%,在16岁到74岁的居民中,有49%属于网购人群。
完善信息消费的环境
信息消费的核心是内容和服务平台。信息消费的增长,除了要依赖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还要通过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支付服务、视频和音乐服务、云服务等手段来完成消费过程。因此,提供便利的信息消费软环境是促进信息消费增长的重要保证。比如在韩国,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手机银行软件,据此,用户可以查询自己的账户明细,进行转账操作,完成购物支付,甚至是实现缴税功能。在奥地利,用户将自己的车牌号码与手机绑定,就可以随时使用手机,为自己在城市的任何地方停车缴纳停车费。
促进信息消费将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并且会反映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基金等各个方面,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同时也能降低行政成本。因此,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消费环境,大力发展信息消费,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