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韵味”探讨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价值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w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对韵味的审美价值追求历史悠久,多样的民族语言和文明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族声乐,是人类智慧和精神的结晶。韵味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是一种特殊的美学风格,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风貌,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研究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文章基于“韵味”,探讨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其本质意义的把握,阐述了个人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一些美学研究。
  【关键词】“韵味”;民族声乐艺术;审美价值
  “韵味”是传统美学概念之一,历朝历代对这方面,都有文人触及。它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特性。既然是美学概念范畴,不单单停留在文艺作品美的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审美双方之间的美的感受和联系,含蓄之中含意蕴,意境深远,使人产生长时间情感共鸣,表演者和欣赏者均可产生美的体验。
  一、中国民族声乐对“韵味”美学价值追求历史悠久
  “韵味”体现了一种美,也是对美的一种感受。长期以来 “韵味美”在诗词歌赋中都有体现,如诗歌创作讲究意境,戏曲对“腔调”也十分看重,两者都是对韵味追求的体现。韵味是历史源源的美学概念,当代“韵味”追求主要表现在民族声乐艺术形式评析中。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传统曲艺、戏曲的创作和演唱没有直接联系。时代变迁,舞台随之迁移,忽视了对 “韵味”的追求。中国民族语言,使用最多的就是汉语,以单音节标准字体,字、音、义一一对应,同一字音包括声母、韵母或者复合韵母。因为戏曲、曲艺演唱艺术在民歌基础之上形成,此外,戏曲艺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露天广场演出的形式表现。40年代延安开展的秧歌运动,及后续的新歌剧《白毛女》迎来了戏剧发展的顶峰,兴盛了当时民族音乐与歌剧创作,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更值得提的是,为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进步提供了保障。民族声乐艺术产生于各民族的生活感受,体现了强烈的“韵味”特性。为了达到和观众的共鸣,民族声乐艺术把“韵味”看作是艺术的最高追求,对演唱艺术的表达,“韵味”不但强化了观众的感染力,也使艺术家更好地将情感流露,所以,声乐艺术的“韵味”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征,是民族声乐艺术的核心[1]。
  二、基于“韵味”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
  (一)“韵味”-字
  字的“韵味”是中国曲艺、民歌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也可认为,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韵味美提供基本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言和明义核心要素为:声、情、字等。一大批歌唱家,如从50年代的郭兰英、王昆,60年代的胡松华、姜嘉锵,直至后来的彭丽媛、李元华等,于歌唱中看重 “字”,在 “字”上下足了功夫,因为唱好了字,才能展现 “韵味”。许多中国民族声乐歌唱家都是戏曲出身,作曲家创作大量歌剧、声乐作品,常常使用民歌、戏曲中的节奏和音调,所以,演唱重视对戏曲唱法的传承,讲究吐字清晰,流露韵味。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戏曲对字的重视,为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歌唱提供了重要手段,奠定了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独有的美学风格,也培养了大批展现民族特色的同时又不失个性的歌唱家。此外,中国当代歌唱家在传承吐字清晰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和改造,拓宽了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字韵,是衡量吐字是否清晰的标准。要想成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基本前提是咬字的清晰和准确,同时也是歌唱演员必须具备的技巧之一[2]。
  (二)“韵味”-声
  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分析,除了咬文嚼字,还需保障声韵美。研究我国民族声乐往往会发现,发出字后,字声还需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需歌唱艺术来实现,保障吐字清晰,声音动听,体现民族声乐艺术审美价值。民族声乐审美价值的研究,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展开,如字音的轻重,字声连带,字声流动等
  1.以字带声
  以字带声通俗意义是,音乐化语言,歌曲演唱表演时,借助唱明字头,带动声音,实现韵律强弱、快慢的变化。民族声乐表演,声音和歌词韵律结合,直观体现,为表演者按照“以字行腔”提供了保障前提,表演者需细致处理歌词语调和情感等,详细展现字词因素和音乐韵律,以字带声,借声播义,将字、曲、声巧妙结合,使观众在欣赏民族声乐作品中,受到感染,产生审美体验,挖掘民族声乐艺术,体现韵味美。
  2.字重声轻
  字重声轻指的是,对民族声乐的演唱,突出开头字力度,保持呼吸的平稳性,声音和呼气良好结合。字重声轻需咬字清晰,以喉发声,先字后声,利用唇、齿、喉,明确字音。针对字头,可知嘴唇所有部位,而声音需滞留通道,然后嘴巴呈放松态。原本用意为,字重声轻、先字后声,将二者紧密结合,确保民族声乐演奏字音清晰、声音顺畅[3]。
  (三)“韵味”-情
  字韵、声韵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韵味中起到基础的表现作用。然而,却是民族声乐艺术两个小的部分。民族声乐要确保完整性和韵味的丰富性,需对字声再加工改造,融感情于字声委婉变化中,实现字、声、情有效结合。这样,深情、动人便形成了民族声乐的灵魂,也即是,情韵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韵味美中居于核心地位。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字韵、声韵只有借助感情的推动,才能实现歌唱技巧和情感的共融,产生质的突破。“动听容易动人难。”民族声乐演唱不但讲究方法得当,还重视感情的委婉。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受中国传统乐表演艺术影响,歌唱追求韵味,本质上是声情二者的追求。演唱肤浅,观众很难动情。深情是表现韵味最好的见证。深情是美学特性之一,产生动人效应。
  三、结束语
  创作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韵味美”,不可仅靠字韵、声韵、情韵对立的一部分。尽管一部分符合水准,,然而展现的“韵味美”缺失完美。对民族声乐艺术审美价值,基础韵味视角,只从字韵、声韵、情韵等方面把握,远远不够,无法实现民族声乐艺术韵味的独创性,需将三者结合起来,情、景、情互相交融,产生大众共鸣。可想而知,三者在“韵味美”中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以,字、声、情相互协调、配合、结合,才能实现韵清、音佳、音律鲜明、意境深远、悦耳深情,动情传神 [3]。
  参考文献
  [1]金满喜.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J].音乐大观,2014(12):136.
  [2]张曼.从韵味角度探讨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J].大众文艺,2015(19):149.
  [3]郭建民.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J].中国音乐,2002(04):21-23.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随机抽取的学生英语口译测试样本,笔者认为:语言逻辑、非语言逻辑和语用逻辑知识缺乏是学生英语口译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在口译中,学生的逻辑意识淡薄就会导致联系词缺
音乐是创作者表达自我情感的载体,能够陶冶情操,所以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运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
随着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和渗透机理研究的深化及现代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对于多层含水层越流系统理论的探讨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即进一步探讨更接近实际存在的各种复杂系统的阶段。应当指出‘复杂’二字是相对于已被研究过的理想越流系统而言的。在大范围大幅度矿坑疏干和长期工农业、城市供水过程中涉及到这样一种复杂系统:它是由具有不规则的空间分布、复杂的边界位置和条件、不均匀介质及不均匀开采的多个含水层和弱透水层相间组
研究表明,康滇地轴及其东部地区属均衡补偿平衡区,西部属强烈上升的异常区。上升的原动力为板块碰撞的构造力与均衡调整力的综合。
【正】 本期封三照片是蒋士铨手书《说诗一首示翰泉》墨迹照片。全文迻写标点如下: “唐风列四始,崇俭习苦词,瞿瞿美良士,足配岐豳诗。六代唐宋间,作者森然垂。傅山起明季,高
本文运用系统化方法分析和研究了江汉平原沙洋地区地下水系统结构与功能,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系统处理模型——耦合模型。该模型把系统与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为评价系统最优化和设计系统最优开采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讨论了用于古地磁测量的超导岩石磁力仪的若干参数,如样品杜瓦管直径、探测线圈匝数、超导屏蔽筒直径等的选择,并计算了超导岩石磁力仪的理论灵敏度。
Lakoff和Johnson运用概念域即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加深了我们对隐喻的理解。可见,概念域和映射关系是Lakoff和Johnson隐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郯庐断裂带中段系指山东省境内的沂沭断裂带,南起郯城,北入渤海,长达300余公里,NE10—25°方向延伸。 其新生代的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碱性基性和超基性岩浆的喷发和侵入。主要分布于临朐——昌乐、沂水北部、蓬莱、栖霞、无棣大山以及莒南等地(图1)。除莒南所见为
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ISMEP),这次能在中国长春召开,并得到与会代表的支持,我代表大会组织委员会向大家表示感谢。 代表们从世界各地,不远万里来到长春,尚未得到休息就参加今天会议,共同探讨地质学家最感兴趣的地球科学问题之一——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这也说明了这个课题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