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兰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11月68例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压,有效率达64.70%。结论:应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52-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总人数超过1.6亿。随着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的不断涌现,如何选用安全、方便、有效的药物已成为治疗高血压的关键。2011年5月至2012年11 月,我院应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兰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进行观察,现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门诊、住院病人。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选择68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例。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脏疾患病例。随机分为单用缬沙坦组(单用组)和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联合组),单用组共34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 18例,年龄38~69岁,平均56岁,联合组共3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4~75岁,平均58岁。
1.2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方案前1周内停用所有抗高血压药物,第2周起按方案服用药物。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商品名:兰普 山东陆康辰欣药业)80/12. 5mg,每日1次,晨起口服;對照组选用缬沙坦胶囊(商品名:代文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80mg,每日1次,晨起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4周后,测卧位血压,每次测量间隔2分钟,每次测3遍,取 2次(6遍)的读数的平均值。如果起初2次舒张压测值差在4mmHg以上,必须重测。同时记录心率及其此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显效:舒张压降低10mmHg并已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20mmHg;有效:舒张压降低虽未达到10mmHg,但已达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10~20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以上,但未达正常范围;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II(AGII),AGII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重要活性成分,与各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发挥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直接或间接参与血压调节。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的缩血管物质,可发挥直接的升压效应,还可促进钠的重吸收,刺激醛固酮分泌。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提起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大于AT2受体约20,000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该品不作用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肾素和其它受体,不抑制与血压和钠平衡有关的离子通道;该品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没有抑制作用,不影响体内缓激肽水平,因而导致咳嗽的副作用少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缬沙坦降低升高的血压,同时不影响心律。对大多数患者,单剂口服2小时内产生降压效果,4-6小时达作用高峰,降压效果维持至服药后24小时以上,治疗2-4周后达最大降压疗效,并在长期治疗期间保持疗效。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进一步增强降压效果。突然终止缬沙坦治疗,不引起高血压“反跳”或其他副作用。缬沙坦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水平。
氢氯噻嗪系襻利尿降压药,降压作用较弱,但能加强其他降压药的降压作用。早期降压与其利尿有关,利尿后使血容量、细胞外液、心输出量减少而降压。长期用药后的降压则与其直接舒张小动脉平滑肌有关。故缬沙坦加氢氯噻嗪对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效,作用平稳,疗效确切、持久,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此可作为安全有效的一线降压药。
参考文献:
[1] 王征,孙清华,赵鹏等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12(4):251
[2] 胡凤梅, 卜法芹. 缬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观察. 临床医药实践[J], 2010, (02) :46-47
[3] 邱亚书, 徐雅君. 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及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05) :56
[4] 许瑛. 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3例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 2010, (11) :107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52-0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总人数超过1.6亿。随着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的不断涌现,如何选用安全、方便、有效的药物已成为治疗高血压的关键。2011年5月至2012年11 月,我院应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兰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进行观察,现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门诊、住院病人。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选择68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例。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脏疾患病例。随机分为单用缬沙坦组(单用组)和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联合组),单用组共34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 18例,年龄38~69岁,平均56岁,联合组共3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4~75岁,平均58岁。
1.2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方案前1周内停用所有抗高血压药物,第2周起按方案服用药物。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商品名:兰普 山东陆康辰欣药业)80/12. 5mg,每日1次,晨起口服;對照组选用缬沙坦胶囊(商品名:代文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80mg,每日1次,晨起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4周后,测卧位血压,每次测量间隔2分钟,每次测3遍,取 2次(6遍)的读数的平均值。如果起初2次舒张压测值差在4mmHg以上,必须重测。同时记录心率及其此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显效:舒张压降低10mmHg并已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20mmHg;有效:舒张压降低虽未达到10mmHg,但已达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10~20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以上,但未达正常范围;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作用下形成血管紧张素II(AGII),AGII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重要活性成分,与各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发挥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直接或间接参与血压调节。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的缩血管物质,可发挥直接的升压效应,还可促进钠的重吸收,刺激醛固酮分泌。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提起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大于AT2受体约20,000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该品不作用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肾素和其它受体,不抑制与血压和钠平衡有关的离子通道;该品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没有抑制作用,不影响体内缓激肽水平,因而导致咳嗽的副作用少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缬沙坦降低升高的血压,同时不影响心律。对大多数患者,单剂口服2小时内产生降压效果,4-6小时达作用高峰,降压效果维持至服药后24小时以上,治疗2-4周后达最大降压疗效,并在长期治疗期间保持疗效。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进一步增强降压效果。突然终止缬沙坦治疗,不引起高血压“反跳”或其他副作用。缬沙坦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水平。
氢氯噻嗪系襻利尿降压药,降压作用较弱,但能加强其他降压药的降压作用。早期降压与其利尿有关,利尿后使血容量、细胞外液、心输出量减少而降压。长期用药后的降压则与其直接舒张小动脉平滑肌有关。故缬沙坦加氢氯噻嗪对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效,作用平稳,疗效确切、持久,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因此可作为安全有效的一线降压药。
参考文献:
[1] 王征,孙清华,赵鹏等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12(4):251
[2] 胡凤梅, 卜法芹. 缬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观察. 临床医药实践[J], 2010, (02) :46-47
[3] 邱亚书, 徐雅君. 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及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05) :56
[4] 许瑛. 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3例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 2010, (11)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