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垣岛,距离日本政治中心很远,却是距离中国钓鱼岛很近的地方。因为乘船约3小时即可到达钓鱼岛,日本右翼分子非法前往钓鱼岛,几乎都是由这里出发。7月17日,本该关注日本选战的安倍晋三却登上了石垣岛。当天的阳光并不强烈,安倍却戴上了一顶帽子,上面印有“石垣海保部”的字样。石垣海保部的主要职责是对钓鱼岛进行所谓的“警戒”。日本《朝日新闻》称,安倍早就想和这里的海保队员对话。当天,安倍在对海保队员的演讲中表示:“中国的公务船和其他船只频频靠近尖阁群岛(钓鱼岛),或在尖阁群岛周边水域航行,使日本周边的领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声东击西的登岛行动
石垣岛隶属冲绳。1972年,美军将冲绳的行政权移交日本后,安倍成为这之后首个登岛的现任首相。在日本共同社看来,首相在选举期间前往离岛(指远离日本本土四岛的岛屿)本就不同寻常,更不必说冲绳在此次参议院的改选当中只有一个当选名额。
声东击西的背后,醉翁之意似乎不在酒。安倍所谓的海洋战略调整,就是从原来针对苏联的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调整。而石垣岛正是日本西南方向防御的重点。在冲绳的海上保安力量当中,石垣分部有七艘巡逻船,实力最为雄厚。安倍在此次视察中亲自登上的千吨级巡逻船名字就叫石垣号。该船全长89米,宽11米,甲板可供直升机起降,并装备了30毫米舰炮。今年4月,就是这艘船在钓鱼岛海域挑衅,后被中国海监船驱离。
在日本共同社看来,安倍登岛意在加强岛屿防卫的鲜明态度。7月17日下午2:15,安倍又出现在西南防御的另一个敏感岛屿:宫古岛。这里被称为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的咽喉。在视察的20多分钟里,安倍特别参观了宫古岛雷达站。岛上驻扎着距离钓鱼岛最近的自卫队基地,担负着监控中国东海和钓鱼岛的任务。
日本《读卖新闻》称,早在2006年,日本防卫厅就拨款25亿日元,在该基地安装了一套电磁监听系统,对钓鱼岛附近的舰艇、飞机之间的通讯信号、雷达频率进行电磁监测。日本新闻网披露,2010年4月,包括两艘潜艇和导弹驱逐舰在内的中国东海舰队10艘舰艇通过宫古海峡,宫古岛基地和日本自卫队护卫舰曾对中国舰队进行24小时的跟踪和侦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中国东海的门户之地安插这样一个基地,就如同在中国的家门口安插了一个电子眼。对于进出这一领域的中国海军来说,时刻都处于被监视之中。
在日本有个渔夫浦岛太郎的故事家喻户晓,浦岛太郎从一群顽皮的孩子手里解救了一只海龟,并且把它放归大海。海龟为了报恩,把他带回到海底的龙宫,度过了一段如梦似幻的生活。龙宫探宝的故事,反映了日本对于海洋的深深依赖,也在同时表现为自中国明代以来日本对海洋的扩张和对他国的侵犯。
每年7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日本法定节日海洋日。通常这一天日本民众会赶往海边,去感谢海洋的恩泽。然而在今年的海洋日致辞中,安倍却流露出感谢之外的意思:“日本目前的海洋安全环境日趋严峻,我们应该转变思维,从一个受海洋守护之国转变为一个守护海洋之国。”日本四面环海,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海洋是日本难以替代的屏障。13世纪,忽必烈曾两次派蒙古海军东征日本,都因遭遇海上的恶劣天气以失败告终。日本将击退忽必烈的海上大风称之为“神风”,二战末期的神风特攻队就由此得名。
岛国的海洋攻略
然而海洋这把天然保护伞却在坚船利炮面前失效。1853年,美国佩里准将率领装备了63门大炮的4艘黑船打开日本国门,日本由此结束了闭关锁国。明治天皇提出“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海洋战略。这个时期,日本兵部省被废除,细化成海军省和陆军省。此后,探索海洋一直是日本的重要国策。
从过去探索和利用海洋到现在掌握和控制海洋,安倍一直在尝试去操控海事主动权。7月15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准备对400个离岛进行调查,并借此划清领海界线。报道还同时刊登了所谓“领海界线图”,中国的钓鱼岛赫然在列。之后,英国路透社披露,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命令下属的国家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公司的两艘调查船进入待命状态,准备在中国管辖的东海上,日方宣称的“中日海上中间线”附近非法作业。
这些做法,不由得使人想起日本巧取豪夺的海上扩张史。1609年,日本的萨摩藩入侵琉球王国,拉开了日本进行海洋扩张的序幕。佐藤铁太郎,最早提出日本本土化海洋战略的人,被看作是日本的马汉(海权论提出者),他在《帝国国防史论》里称,日本必须重视与夺取制海权相关的扩军备战。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第一次体会到海洋扩张带来的巨大利益。此后,日本一度北从沙俄夺得南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南面侵吞台湾,向西则占据德属太平洋群岛。海洋给了陆地狭小的日本以极大的战略纵深,使之成为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海上强国。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上的瓦胡岛珍珠港,日本的偷袭让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此战让日本几乎控制了大半个太平洋,达到近百年来海洋扩张的顶点。仅仅半年后,1942年6月,中途岛一战使日军丧失海上优势。1945年9月,战败后的日本又缩回到本土四岛的范围。而日本海军也随着日本宪法第九条的颁布解散。
安倍的真心话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海洋资源争夺加剧,日本海洋扩张战略又出现抬头之势。2005年11月,日本智库海洋政策研究财团向时任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提交政策建议书,提出将日本由岛国变为海洋国家的“海洋立国”思想。一年后,该智库又公布《日本海洋政策大纲》和《海洋基本法案》。两部法案的实施,标志着日本由岛国战略向海洋国家战略的转变。
彼时的安倍尚没有表露出过多的野心。事实上直到本次参议院大选前,他都努力在保持着战略目标的低调。今年7月17日,东京以北的小川玩具厂里,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款时下畅销的玩具。工人一边作业一边说:“比起以往的首相,安倍先生更有活力,所以我给他涂上更红润的脸色。”小川玩具厂的老板称,自去年12月安倍上台以来,这款热销的安倍面具已经卖出2000多件。而在民主党党首海江田万里看来,安倍获得高民意支持,正是因为他戴上了面具。
“安倍终于说出真心话了。”海江田万里的这句话指的是安倍在接受长崎国际电视台采访时的表态:“我们要修改《宪法》第九条,明确自卫队的存在和作用。”安倍的表态基本勾勒出此次日本战略调整的完全路线图。在日本,一项重大举措的推出,通常会绕很多弯子。此次调整海洋战略,强化海洋军事力量的建设和方向的调整,需要跨过几个坎,而最关键的一个坎就是“和平宪法”第九条。日本共产党委员长志位和夫表示,如果修改宪法第九条,并将自卫军写入宪法,那么车闸就不复存在,日本便可与美国一起发动战争。
按照NHK电视台的消息,日本将在年底前公布新的《防卫大纲》。新大纲将明确规定,自卫队应该具备美国海军陆战队那样的离岛登陆能力,目的是保护位于九州和台湾之间的西南诸岛。无疑,9500名美国陆战队员的撤离,日本自卫队将迅速填补这一空缺,并被要求形成类似的战斗能力,这恐怕并不为周围国家所愿见。
二战时,美军采用“跳岛战术”,用曲线进军方式打击日本。而最近安倍的战略也可以形象地比作为“安倍跳”。日本这招曲线布局的背后,基于军力的新海洋战略已经初具雏形。然而,无论是强化军事实力,还是海洋扩张,都是对和平宪法的背离,给地区安全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声东击西的登岛行动
石垣岛隶属冲绳。1972年,美军将冲绳的行政权移交日本后,安倍成为这之后首个登岛的现任首相。在日本共同社看来,首相在选举期间前往离岛(指远离日本本土四岛的岛屿)本就不同寻常,更不必说冲绳在此次参议院的改选当中只有一个当选名额。
声东击西的背后,醉翁之意似乎不在酒。安倍所谓的海洋战略调整,就是从原来针对苏联的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调整。而石垣岛正是日本西南方向防御的重点。在冲绳的海上保安力量当中,石垣分部有七艘巡逻船,实力最为雄厚。安倍在此次视察中亲自登上的千吨级巡逻船名字就叫石垣号。该船全长89米,宽11米,甲板可供直升机起降,并装备了30毫米舰炮。今年4月,就是这艘船在钓鱼岛海域挑衅,后被中国海监船驱离。
在日本共同社看来,安倍登岛意在加强岛屿防卫的鲜明态度。7月17日下午2:15,安倍又出现在西南防御的另一个敏感岛屿:宫古岛。这里被称为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的咽喉。在视察的20多分钟里,安倍特别参观了宫古岛雷达站。岛上驻扎着距离钓鱼岛最近的自卫队基地,担负着监控中国东海和钓鱼岛的任务。
日本《读卖新闻》称,早在2006年,日本防卫厅就拨款25亿日元,在该基地安装了一套电磁监听系统,对钓鱼岛附近的舰艇、飞机之间的通讯信号、雷达频率进行电磁监测。日本新闻网披露,2010年4月,包括两艘潜艇和导弹驱逐舰在内的中国东海舰队10艘舰艇通过宫古海峡,宫古岛基地和日本自卫队护卫舰曾对中国舰队进行24小时的跟踪和侦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中国东海的门户之地安插这样一个基地,就如同在中国的家门口安插了一个电子眼。对于进出这一领域的中国海军来说,时刻都处于被监视之中。
在日本有个渔夫浦岛太郎的故事家喻户晓,浦岛太郎从一群顽皮的孩子手里解救了一只海龟,并且把它放归大海。海龟为了报恩,把他带回到海底的龙宫,度过了一段如梦似幻的生活。龙宫探宝的故事,反映了日本对于海洋的深深依赖,也在同时表现为自中国明代以来日本对海洋的扩张和对他国的侵犯。
每年7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日本法定节日海洋日。通常这一天日本民众会赶往海边,去感谢海洋的恩泽。然而在今年的海洋日致辞中,安倍却流露出感谢之外的意思:“日本目前的海洋安全环境日趋严峻,我们应该转变思维,从一个受海洋守护之国转变为一个守护海洋之国。”日本四面环海,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海洋是日本难以替代的屏障。13世纪,忽必烈曾两次派蒙古海军东征日本,都因遭遇海上的恶劣天气以失败告终。日本将击退忽必烈的海上大风称之为“神风”,二战末期的神风特攻队就由此得名。
岛国的海洋攻略
然而海洋这把天然保护伞却在坚船利炮面前失效。1853年,美国佩里准将率领装备了63门大炮的4艘黑船打开日本国门,日本由此结束了闭关锁国。明治天皇提出“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海洋战略。这个时期,日本兵部省被废除,细化成海军省和陆军省。此后,探索海洋一直是日本的重要国策。
从过去探索和利用海洋到现在掌握和控制海洋,安倍一直在尝试去操控海事主动权。7月15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准备对400个离岛进行调查,并借此划清领海界线。报道还同时刊登了所谓“领海界线图”,中国的钓鱼岛赫然在列。之后,英国路透社披露,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命令下属的国家石油天然气和金属公司的两艘调查船进入待命状态,准备在中国管辖的东海上,日方宣称的“中日海上中间线”附近非法作业。
这些做法,不由得使人想起日本巧取豪夺的海上扩张史。1609年,日本的萨摩藩入侵琉球王国,拉开了日本进行海洋扩张的序幕。佐藤铁太郎,最早提出日本本土化海洋战略的人,被看作是日本的马汉(海权论提出者),他在《帝国国防史论》里称,日本必须重视与夺取制海权相关的扩军备战。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第一次体会到海洋扩张带来的巨大利益。此后,日本一度北从沙俄夺得南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南部,南面侵吞台湾,向西则占据德属太平洋群岛。海洋给了陆地狭小的日本以极大的战略纵深,使之成为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海上强国。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上的瓦胡岛珍珠港,日本的偷袭让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此战让日本几乎控制了大半个太平洋,达到近百年来海洋扩张的顶点。仅仅半年后,1942年6月,中途岛一战使日军丧失海上优势。1945年9月,战败后的日本又缩回到本土四岛的范围。而日本海军也随着日本宪法第九条的颁布解散。
安倍的真心话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海洋资源争夺加剧,日本海洋扩张战略又出现抬头之势。2005年11月,日本智库海洋政策研究财团向时任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提交政策建议书,提出将日本由岛国变为海洋国家的“海洋立国”思想。一年后,该智库又公布《日本海洋政策大纲》和《海洋基本法案》。两部法案的实施,标志着日本由岛国战略向海洋国家战略的转变。
彼时的安倍尚没有表露出过多的野心。事实上直到本次参议院大选前,他都努力在保持着战略目标的低调。今年7月17日,东京以北的小川玩具厂里,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款时下畅销的玩具。工人一边作业一边说:“比起以往的首相,安倍先生更有活力,所以我给他涂上更红润的脸色。”小川玩具厂的老板称,自去年12月安倍上台以来,这款热销的安倍面具已经卖出2000多件。而在民主党党首海江田万里看来,安倍获得高民意支持,正是因为他戴上了面具。
“安倍终于说出真心话了。”海江田万里的这句话指的是安倍在接受长崎国际电视台采访时的表态:“我们要修改《宪法》第九条,明确自卫队的存在和作用。”安倍的表态基本勾勒出此次日本战略调整的完全路线图。在日本,一项重大举措的推出,通常会绕很多弯子。此次调整海洋战略,强化海洋军事力量的建设和方向的调整,需要跨过几个坎,而最关键的一个坎就是“和平宪法”第九条。日本共产党委员长志位和夫表示,如果修改宪法第九条,并将自卫军写入宪法,那么车闸就不复存在,日本便可与美国一起发动战争。
按照NHK电视台的消息,日本将在年底前公布新的《防卫大纲》。新大纲将明确规定,自卫队应该具备美国海军陆战队那样的离岛登陆能力,目的是保护位于九州和台湾之间的西南诸岛。无疑,9500名美国陆战队员的撤离,日本自卫队将迅速填补这一空缺,并被要求形成类似的战斗能力,这恐怕并不为周围国家所愿见。
二战时,美军采用“跳岛战术”,用曲线进军方式打击日本。而最近安倍的战略也可以形象地比作为“安倍跳”。日本这招曲线布局的背后,基于军力的新海洋战略已经初具雏形。然而,无论是强化军事实力,还是海洋扩张,都是对和平宪法的背离,给地区安全带来了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