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PION)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 对27例(33只眼)PION患者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及全身检查,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眼前节及眼底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治疗后有29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野缺损也有改善.有4只眼视力无明显改变,
【机 构】
:
300020,天津,天津市眼科医院,300020,天津,天津市眼科医院,300020,天津,天津市眼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PION)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 对27例(33只眼)PION患者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及全身检查,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眼前节及眼底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治疗后有29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野缺损也有改善.有4只眼视力无明显改变,有效率为87.9%.结论 颈动脉供血不足是PION的重要致病凶素,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视力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低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治疗前后与最佳矫正视力相比微视野计监测视网膜功能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3月4日至2011年7月28日就诊于北京同仁眼科医院接受低剂量光动力治疗(PDT)的CSC患者34例(34眼).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价,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
目的 检测双眼在不同颜色光下的调节幅度的大小,比较其差异及与屈光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受检者91例(182眼),年龄15~30岁,平均(22.9±4.2)岁.所有受检者均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根据屈光度分为正视组、低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分别在白光(440、560、610 nm混合光)、红光(610 nm)和绿光(560 nm)下,用近视标负镜片法检测双眼的调节幅度.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目的 观察单独光动力疗法(PDT)及单次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为PM继发黄斑区CNV,且CNV处于活动期患者38例(38眼)纳入本研究.非随机分组行单独PDT及单次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其中单独
目的 探讨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对40例52只眼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丁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干性老年黄斑变性者45只眼,湿性老年黄斑变性者7只眼.收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术后3月时,90.38%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无明显提高甚至下降者5只眼,均为湿性黄斑
目的 研究一天中不同时间段记录的正常SD大鼠视觉电生理结果间的区别,以揭示似昼夜节律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6眼).对各组分别于8:00~12:00(上午)、14:00~18:00(下午)、20:00~24:00(午夜)、2:00~6:00(凌晨)4个时间段记录不同刺激参数的视觉电生理.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间差异采用post hoe检
有多种技术方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实验动物视觉功能或视网膜功能的变化,而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技术可以对活体动物进行无创性的视觉功能客观检查,因此被广泛用于视觉生理现象本身的研究或将其作为观察动物视觉功能客观变化的客观指标,如各种因子(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对视觉功能影响、疗效观察、疾病诊断、药物开发等研究,以及视网膜或视觉系统功能的研究.但是影响动物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检查结果的因素比较多,如何控制实验
患者,男,17岁,2011年1月因"斜视10余年"来我院第一次就诊,平素未戴镜.眼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3,左眼0.5,眼前节未见异常.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双眼均为中心注视,视盘略小,无其他异常.眼位:角膜映光法检测显示外斜-10°左右,可交替性注视.双眼同时注视时角膜映光点对称性的位于双眼瞳孔内侧缘(见图1).遮盖一眼后可转为单眼中心注视,无明显kappa角(见图2).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测显示斜
视觉功能包含调节、辐辏、像质、视敏度等多种参数,近视的发生发展与视觉功能存在必然联系,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大部分聚焦在它们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以期获取内在联系机制,对未来科学设计对近视发生发展的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该领域的进展进行分析,并针对功能性视觉中的调节、像质、周边屈光与近视发生发展的临床研究进行评述,提出研究中值得商榷的观点、临床研究设计中需要严谨监控的检测技术。
目的 研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信号对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容积测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用Cirrus OCT对109例正常志愿者进行黄斑厚度扫描,测量黄斑部视网膜的厚度和容积.根据扫描信号将受检者分为A1组[双眼信号强度(SS)≥7]、A2组(双眼SS<7)、B1组(双眼SS不同,均≥7)、B2组(双眼SS不同,均<7)和B3组(一眼SS≥7,另一眼SS<7),比较相同扫描信号两眼
目的 观察不同设计角膜塑形镜配戴后角膜散光的变化,以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分3组观察戴镜前后的角膜散光、角膜地形图、角膜波前像差(Pentacam)、视力以及视觉干扰症状.A组30眼,低度角膜散光戴常规设计角膜塑形镜,获良好配适状态;B组30眼,低度角膜散光戴常规设计角膜塑形镜,配适状态不良,有明显偏位;C组31眼,中高度角膜散光戴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配适状态尚好.采用SP